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7 步进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 7.1 步进电动机 7.1.1 定义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7 步进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 7.1 步进电动机 7.1.1 定义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7 步进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 7.1 步进电动机 7.1.1 定义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2 2.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比例(无误差积累)。
1.步距角 (步距) ——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所转过的一个固定角度。 2.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比例(无误差积累)。 与 有关 3.各种运行特性由下列条件决定: l 输入脉冲数;        l 脉冲频率; l 电动机各相绕组的接通次序。 4.广泛用于数字控制系统,如数控机床。

3 1) 定子——由硅钢片叠成,装上一定相数的控制绕组,由环形分配器送来电脉冲,对多相定子绕组轮流励磁。
7.1.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 结构特点 1) 定子——由硅钢片叠成,装上一定相数的控制绕组,由环形分配器送来电脉冲,对多相定子绕组轮流励磁。 2) 转子——用硅钢片叠成或软磁性材料做成的凸极结构。 l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转子本身无励磁绕组) l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用永久磁铁做转子)

4 如: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 7.1 ① 定子——6个磁极,每两相对磁极上有一相控制绕组。 ② 转子——装有4个凸齿。

5 2. 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电磁铁工作原理。 7. 2

6 a) 环形分配器送来脉冲信号,对定子绕组轮流通电。
b) A相通电,B、C相不通电,转子齿1、3与A相定子齿对齐,转子齿2、4与B、C相在不同方向上错开30º(此时转矩为0,转子自锁)。 c) A相断电,B相通电,转子齿2、4与B相定子齿对齐,顺时针旋转30º。 d) B相断电,C相通电,同理转子顺时针旋转30º。 e) 通电顺序为A—B—C—A时,转子顺时针旋转。如改为A—C—B—A时,转子反向(逆时针)转动。 f) 电流换接三次,磁场转一周,转子前进一个齿距角(90º= )。

7 注:步距角 太大。 2) 通电方式 a) 取决于控制绕组通电频率,也取决于绕组通电方式。 b) 通电方式——单三拍、六拍及双三拍等。
2)  通电方式 a) 取决于控制绕组通电频率,也取决于绕组通电方式。 b)  通电方式——单三拍、六拍及双三拍等。 “单”——每次只有一相绕组通电; “双”——每次有两相绕组通电; “拍”——通电次数(即从一种通电状态转到另一种通电状态)。 l按A—B—C—A方式通电,称为三相单三拍运行( )。 l按A—AB—B—BC—C—CA—A方式通电,称为三相六拍运行( )。 注:步距角 太大。

8 7. 3

9 7.1.3 小步距角步进电动机(实际的步进电动机) 1. 特征: l 定子内圆和转子外圆均有齿和槽。 l 定子和转子的齿宽和齿距相等。
7. 4 1. 特征: l 定子内圆和转子外圆均有齿和槽。 l 定子和转子的齿宽和齿距相等。 2. 规定: 当一相磁极下定子与转子的齿相对时,下一相磁极下定子与转子齿的位置刚好错开 ( —齿距,m—相数)。

10 3. 公式: l  齿距 (Z—转子齿数) l  步距角 (K—状态系数,三拍时,K=1;六拍时,K=2) 例如:Z=40,三相单三拍运行,则 由此可见,转子齿数Z↑(或定子相数m↑,或运行拍数Km↑),则 ,控制越精确。 l  转速 注:

11 作业: P: ~2,13.7~9

12 7.2 环形分配器 7.2.1 驱动系统 7. 5

13 控制脉冲按规定的通电方式分配到每相绕组。
实现脉冲分配的硬件逻辑电路,称为环形分配。 可采用软件实现脉冲分配,这种方式称为软件环分(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分配器输出的脉冲需进行功率放大,才能驱动步进电动机。

14 环形分配器 7. 6 1. 硬件环形分配器 如: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

15 主体是三个J-K触发器,输出端Q接功放线路与三相绕组相连。QA=1时,A相通电……
和 是正、反转控制信号。正转时, =1, =0…… 正转时通电顺序为A-AB-B-BC-C-CA-A;反转时通电顺序为A-AC-C-CB-B-BA-A。 逻辑状态真值表如表13.1所示(以正向分配为例)。

16 表 7.1 环形分配器逻辑真值表 注: 序号 控制信号状态 输出状态 导电绕组 CAJ CBJ CCJ QA QB QC 1 2 3 4 5
表 7.1 环形分配器逻辑真值表 序号 控制信号状态 输出状态 导电绕组 CAJ CBJ CCJ QA QB QC 1 2 3 4 5 6 A AB B BC C CA 注:

17 脉冲经Z-80A的并行I/O接口PIO输出至步进电动机各相,如图所示。
2. 软件环分 以Z-80A CPU和PIO配置为例。 由PIO作为驱动电路接口 脉冲经Z-80A的并行I/O接口PIO输出至步进电动机各相,如图所示。 PIO A口 A2 A1 A0 C相 B相 A相 图13.7 I/O接口图

18 2) 建立环形分配表 PIO是可编程控制器件。 运行程序时,对应存储器单元的内容送到PIO的A口,使A0、A1、A2依次发送信号,从而使绕组轮流通电。 正转(反转)时,(反向)依次输出表中各单元内容,输出状态是表底(表首)状态时,修改索引值使下一次输出重新为表首(表底)状态。

19 表7.2 环形分配表 存储单元地址 单元内容 对应通电相 K+0 01H(0001) A K+1 03H(0011) AB K+2
表7.2 环形分配表 存储单元地址 单元内容 对应通电相 K+0 01H(0001) A K+1 03H(0011) AB K+2 02H(0010) B K+3 06H(0110) BC K+4 04H(0100) C K+5 05H(0101) CA

20 3) 环形分配子程序 与主程序配合,环形分配器以子程序的形式出现。 正转时调用正转子程序。 注:HL—地址指针;B—存索引值。 作业: P:

21 驱动电路——一种脉冲放大电路,使脉冲具有一定的功率驱动能力。
7.3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一种脉冲放大电路,使脉冲具有一定的功率驱动能力。 要求: ① 提高步进电动机的快速性; ② 提高步进电动机的平稳性。 7. 8 7.3.1 单电压限流型驱动电路

22 VT(晶体管)——无触点开关,使流过L的波形接近矩形波。
L(电动机绕组)—— L 中电流不能突变,经3 (时间常数 )时间后达到稳态电流(L—绕组电感,r—绕组电阻)。 ,严重影响启动频率。 R(串联电阻)—— ,缩短 上升的过渡时间,提高工作速度。 C(并联电容或加速电容)——C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在截止到导通的瞬间,电源电压全落在绕组上, 。 V(二极管)——VT截止时起续流和保护作用,以防绕组产生的反电势击穿。 RD(串联电阻)—— ,使 波形后沿变陡。 缺点:R上有功率损耗(快速性↑,R↑,功耗↑,限制使用这 种电路)。

23 7.3.2 高低压切换型驱动电路 7. 9

24 时间,VT1和VT2饱和导通,+80V经过VT1和VT2加到L上, 。
采用高压和低压两种电压供电。 时间,VT1和VT2饱和导通,+80V经过VT1和VT2加到L上, 。 到 时(定时方式)或 上升到某一数值(定流方式), 为低电平,VT2截止,L的电流由+12V电源经VT1维持, 到 I额。 到 时, 为低电平,VT1截止, ,I=0。 由脉冲分配器经几级电流放大获得, 由单稳定时或定流装置再经脉冲变压器获得。 优点:功耗小,启动力矩大,突跳频率和工作频率高。 缺点:大功率管数量多用一倍,增加了驱动电源。

25 作业: P:

26 7.4 运行特性及注意事项 7.4.1 运行特性及影响因素 基本特点
7.4 运行特性及注意事项 运行特性及影响因素 基本特点 工作时的步数或转速(角度控制或速度控制)只与控制脉冲同步,而与电压、负载、温度、冲击(环境条件)等因素无关。 按控制要求进行启动、停止、反转或改变速度。 应用广泛(在数字控制系统中)。

27 2. 矩角特性 ——反映步进电动机电磁转距T随偏转角 变化的关系。 初始平衡位置——定子一相绕组通电,转子无负载转矩,转子齿与通电相磁极上小齿对齐。 转子偏转角 (空间角)——转子齿偏离初始平衡位置的角度(转子有负载作用,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平衡)。 电角度 ——空间角度的Z倍,即 。 矩角特性曲线 。

28 “稳定运行” 近似一条正弦曲线。 时,T达到最大静转矩 (定、转子齿错开1/4齿距)。
反映了步进电动机带负载的能力(负载转矩=(0.3~0.5) )。 “稳定运行” 7. 10

29 3. 脉冲信号频率对运行的影响 (a) 频率很低(接近矩形波); (b) 频率增高(波形畸变); (c) 频率很高(I 下降到 I/ )。
7. 11 (a) 频率很低(接近矩形波); (b) 频率增高(波形畸变); (c) 频率很高(I 下降到 I/ )。 故 过高使步进电动机 ① 启动不起来; ② 运行时失步而停下。

30 4. 转子机械惯性对运行的影响 受机械惯性作用,在启动阶段,转子落后于应转过的角度,一般会跟上来,严重( )时会启动不起来。 在运转时,因惯性作用,经过几次振荡后才停下来,严重时会引起失步。 措施:采用阻尼方法,消除或减弱步进电机的振荡。

31 7.4.2 主要性能指标和注意事项 主要性能指标 1) 步距角 ——步进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启动和运行频率。
1) 步距角 ——步进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启动和运行频率。 式中: ——传动比; ——负载轴要求的最小位移增量(或称脉冲当量)。 2) 最大静转矩 式中: ——步进电动机启动转矩; ——最大静负载转矩。 通常取 。

32 注: 与负载有关;在同样负载下, 。 3) 空载启动频率 ——步进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不失步启动所允许的最高频率。
3) 空载启动频率 ——步进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不失步启动所允许的最高频率。 在负载情况下,不失步启动所允许的最高频率随负载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4) 连续运行频率 ——当步进电动机运行频率连续上升时,电动机不失步运行的最高频率。 矩频特性是指在连续运行状态下,步进电动机的电磁力矩随频率的升高而急剧下降的特性。 注: 与负载有关;在同样负载下, 。 7. 12

33 5) 精度——用一周内最大的步距角误差值表示。
步距精度 式中: ——负载轴上所允许的角度误差。 6) 输入电压U、输入电流I和相数m三项指标与驱动电源有关。

34 2. 注意事项 驱动电源的优劣对控制系统的运行影响极大。 若负载转动惯量较大,则在低频下启动,再上升到工作频率;停车时从工作频率下降到适当频率再停车。 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由负载突变而引起的误差。 在工作中若发生失步现象,先检查负载(是否过大)、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再检查驱动电源输出波形(是否正常),不应随意变换元件。

35 作业: P: ,13.10~11


Download ppt "7 步进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 7.1 步进电动机 7.1.1 定义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