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4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5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 “冷战”期间,美苏展开的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国力,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社会矛盾。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7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8 思考: 合作探究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为什么会走入改革误区?
2.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3.东欧为什么会发生剧变以及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9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戈尔巴乔夫其人

10 戈尔巴乔夫其人 戈尔巴乔夫即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31年3月2日—),苏联政治家,曾于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总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俄罗斯社会民主联盟创始人。1931年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他被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2007年10月20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立了俄罗斯政党社会民主联盟。是一个全俄罗斯性质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戈尔巴乔夫担任社会民主联盟党魁(其后辞职)。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截至2014年,他是继东德的埃贡·克伦茨和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之一。

11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戈尔巴乔夫其人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第一阶段:经济改革
第二阶段:政治改革

12 史料研习 资料1:苏联领导人更替表 领导人更换频繁(尤其是80年代) 时间 领导人 1953年9月-1964年10月 赫鲁晓夫
1964年10月-1982年11月 勃列日涅夫 1982年11月-1984年2月 安德罗波夫 1984年2月-1985年5月 契尔年科 1985年5月-1991年12月 戈尔巴乔夫 领导人更换频繁(尤其是80年代)

13 史料研习 资料2:苏联经济增长率(%) 苏联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6.3 4.2 3.3 国民收入 5.7 4.3 3.2 劳动生产率 4.5 3.1 苏联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14 史料研习 资料3:军备竞赛 美苏军备竞赛激烈,消耗苏联国力,加剧社会矛盾

15 史料研习 戈尔巴乔夫为何进行改革? 1.领导人更换频繁,政治动荡; 2.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3.美苏军备竞赛激烈,消耗国力,加剧社会矛盾。

16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 1.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2.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3.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4.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的加速战略(最初目标是以科技进步实现经济集约化 ,加快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

17 为什么陷入改革误区? 实质: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政治改革: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 主要思想:首先,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其次,实行政治多元化;第三,“全人类价值优先”论;对外政策上,强调“新思维”。 为什么陷入改革误区? 实质: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18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苏联解体

19 苏联解体

20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苏联解体 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加速苏联解体;

21

22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
1991年,“八一九”事件—加速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1日,独联体的成立,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23 1991年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24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于19时45分缓缓升起。

25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 了苏联解体

26 合作探究 苏联解体原因: 1.放弃和取消共产党执政地位造成全国大乱是核心问题; 2.不认真抓经济改革,利用所谓政治改革破坏和摧毁了经济改革;
3.滥用民主化和自由性,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动荡; 4.西方的“和平演变”; ......

27 合作探究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共产党的垮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完结、苏联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解体,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的政治事件,包括国外的因素和国内的因素,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因素以及社会的因素等等”。 ——罗文东《正确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28 合作探究 苏联解体的教训: 1.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不能偏离方向; 2.党的建设是应该的,但党的领导是不容取代的。

29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动荡。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0 合作探究 东欧为什么发生剧变? 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31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2.表现:波兰(第一个) 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并入联邦德国)

32

33 柏林墙的拆除

34 欢庆德国统一

35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1.原因: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2.表现:波兰、民主德国 3.实质 政权发生更迭,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6 思考: 合作探究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为什么会走入改革误区?
2.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3.东欧为什么会发生剧变以及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37 知识梳理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东欧剧变 原因: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典型代表:波兰、民主德国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影响: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戈尔巴乔夫其人 改革措施 1990年,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八一九”事件 1991年底,独联体的成立

38 巩固测评 1.(2012·杭州高一检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 (  )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B

39 巩固测评 C 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C

40 巩固测评 D B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4.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B

41 查找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苏联解体前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认识。
拓展延伸 查找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苏联解体前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认识。

42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3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一)威胁世界和平,导致时局动荡的原因 1.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44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一)威胁世界和平,导致时局动荡的原因 (二)动荡局面的具体体现 1.南斯拉夫解体:1991年 2.“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旗号、特点) 3.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2001年,美国的 9.11事件

45 动荡局面的具体体现 事件 时间 原因 启示 南斯拉夫解体 1991年 内部民族矛盾 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反对别国插手内部事务 北约轰炸南联盟
1999年 美国借口科索沃危机发动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 美反对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11事件 2001年 恐怖主义泛滥 全世界团结起来加强反恐斗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

46

47

48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49

50 在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妻子朱颖

51

52 启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全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反恐。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才能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幸福。

53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54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55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1.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国;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1.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国; 2.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56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1.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 大国; 2.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1)欧洲走向联合 欧洲走向联合经历了两个阶段:欧共体→欧盟

57

58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时间 事件 1950年 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 1951年 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 欧洲六国在罗马又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7年 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 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1993年 欧盟正式成立 1999年 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在11国启动;欧盟还决定成立快速反应部队,加强欧盟的军事实力

59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2.日本的崛起
美国:单极世界主张 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极力推进多极化 2.日本的崛起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60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3.俄罗斯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美国:单极世界主张 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极力推进多极化 3.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经济实力远不如西欧和日本,但它拥有苏联的大量军事武器技术,足以与美国匹敌,所以也是国际上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

61 在第三世界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在国际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美国:单极世界主张 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极力推进多极化 4.第三世界尤其中国力量的壮大 在第三世界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在国际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62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二)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63 “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相互制衡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欧盟建立和发展:1993年建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4.俄罗斯: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 5.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相互制衡

64 合作探究 根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各国对伊拉克问题的态度,分析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

65 法国:“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会参战。”
合作探究 希拉克 法国:“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会参战。”

66 德国:“如果需要我将亲自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参加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的投票,德国不同意任何使战争合法化的决议。”
合作探究 德国总理施罗德 德国:“如果需要我将亲自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参加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的投票,德国不同意任何使战争合法化的决议。”

67 俄罗斯:“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任何其他手段都将是一个错误,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整个国际局势的动荡。”
合作探究 普京 俄罗斯:“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任何其他手段都将是一个错误,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整个国际局势的动荡。”

68 合作探究 胡锦涛 中国:“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才是正确方向。”

69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合作探究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力量之间相互制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在多极化趋势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政治力量都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的重要力量

70 合作探究 经过十多年的对话、谈判和斗争,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同学们,为了能够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你们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努力?世界各国要怎样才能为之做出贡献呢?

71 知识整合 苏 联 解 体 世 界 格 局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 界 形 势 总趋势:走向缓和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72 巩固测评 1.(2012·杭州高一检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 (  )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B

73 巩固测评 C 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C

74 巩固测评 D B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4.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B

75 巩固测评 C 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B. 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导国家 C. 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 C

76 巩固测评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在“后美国时代”图景中,一大批国家正在发展壮大,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整合,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极世界正在显现。

77 巩固测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2)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78 巩固测评 参考答案: (1)①西欧崛起的因素: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 ②美国能主导世界的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共和政体;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2)“群雄竞起”的表现: 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的崛起。

79 (3)同意: 当今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美国面临许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战场、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 不同意: 当今世界,尽管美国遇到很多问题,但其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无人能比。

80 讲课完毕!


Download ppt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