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Ira Lewis Modified 5年之前
1
3-2 群集 群集(community):生活在某特定時、空的2種以上生物族群的組合。 不同群集包含的生物種類、生物多樣性各不相同
3-2 群集 群集(community):生活在某特定時、空的2種以上生物族群的組合。 不同群集包含的生物種類、生物多樣性各不相同 群集的特徵:物種的多寡、各族群的個體數和分布型態,以及物種間的交互作用等。
2
每一個群集都是由特定的一些生物族群所組成
3
3-2.1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群集中,族群間以及與環境間,都有複雜而密切的交互作用維持群集中的平衡關係。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包括: 競爭
3-2.1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群集中,族群間以及與環境間,都有複雜而密切的交互作用維持群集中的平衡關係。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包括: 競爭 掠食 共生 寄生
4
掠食 掠食(predation): 指一生物攝食另一生物的過程。 捕捉其他物種的生物掠食者 or 捕食者
蛇捕食蛙。 豬籠草捕食昆蟲。 牛吃草。
5
掠食
6
競爭 競爭資源:生物個體間互相競爭 都需要食物、水分、陽光以及棲息場所等 維持生命及繁衍後代
生物對資源的需求與生活型態愈相似時,彼此間的競爭也就愈激烈。 競爭的類別: 種內競爭 種間競爭(若不同物種利用相同資源時)
7
競爭的例子 八哥與灰椋鳥 競爭樹洞築巢 爭奪棲地 雜草與農作物 競爭農田裡的水分和土壤中 的無機鹽 龜與淡水螺 競爭溪流中的水草
8
共生 共生(symbiosis):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關係 分為兩類: 互利共生(mutualism): 雙方都獲利的共生關係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一方獲利而另一方不受影響
9
珊瑚蟲與藻類-互利共生
10
互利共生 地衣(lichen):真菌與藻類共生 真菌提供藻類生長所需的水和無機鹽 藻類行光合作用,供給真菌所需有機養分
生活在白蟻腸道內的鞭毛蟲 白蟻提供鞭毛蟲所需的營養和棲所 鞭毛蟲提供白蟻分泌消化纖維素的酵素
11
注釋欄 地衣可做為空氣汙染指標: 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及其中所含物質 地衣的外形及橫切面示意圖
12
片利共生 鮣魚(印首魚)頭頂有橢圓形的吸盤,可以吸附在鯊魚或玳瑁等的腹面隨之游動。 鮣魚 省力、分享食物 鯊魚或玳瑁 沒有影響
13
寄生 寄生: 一種生物居住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 寄生物(parasite ):
寄生在其他生物體上的生物 獲利者 宿主(host ): 被寄生的生物 受害者
14
寄生的例子 絛蟲和蛔蟲: 寄生於人類的消化道 真菌: 寄生在植物體上 菟絲子: 寄生在其他植物 菟絲子寄生於馬鞍藤
15
注釋欄 菟絲子 旋花科,多呈淺黃或黃色 通常不具葉綠素 寄生 沒有根,葉退化為鱗片狀
莖呈蔓性絲狀,具有特殊構造,可吸附在其他植物體上吸收養分
16
菟絲子-寄生植物
17
菟絲子是一種藉由吸取其他植物汁液為生的植物,故菟絲子在生態系中扮演何種角色?
(A)生產者 (B)清除者 (C)分解者 (D)消費者 ANS :(D)
18
群集內物種之間的交互作用 種間競爭 掠食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O 種間競爭 掠食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交互作用類型
對物種甲的影響 對物種乙的影響 種間競爭 - 掠食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O 交互作用類型 對物種甲的影響 對物種乙的影響 種間競爭 掠食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O」表示對於族群的生活無直接影響 「+」表示有益 「-」表示不利
19
根據下圖判斷X、Y兩動物族群的互動關係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掠食 (B)競爭 (C)寄生 (D)共生 ANS :(B)
20
3-2.2 天敵及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大部分生物都有天敵: 穿山甲以白蟻為食,是白蟻的天敵 控制白蟻的族群,不至於過度繁殖
3-2.2 天敵及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大部分生物都有天敵: 穿山甲以白蟻為食,是白蟻的天敵 控制白蟻的族群,不至於過度繁殖 老鷹以捕獵松鼠為食,是松鼠的天敵 控制松鼠的數量 生態保持平衡
21
3-2.2 天敵及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每一地區的生態環境有特定的物種: 物種會擴展分布的範圍,通常會受自然的屏障所限制,如: 長久演變所形成
3-2.2 天敵及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每一地區的生態環境有特定的物種: 長久演變所形成 縱使有競爭、掠食等物種間的交互作用發生,還是維持著生態的平衡和穩定 物種會擴展分布的範圍,通常會受自然的屏障所限制,如: 溫度的改變。 鹽度的改變。 海洋的隔絕。
22
3-2.2 天敵及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某一物種出現在其自然分布或可擴散範圍之外的地區,對該地區而言就是外來種(exotic species)。 外來種生物一旦適應當地環境而大量繁殖,再加上缺乏天敵控制其族群之增殖,將會危害當地的原生物種,並對當地的生態平衡造成衝擊。
24
臺灣的外來種 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琵琶鼠魚、刺桐釉小蜂、布袋蓮、小花蔓澤蘭等 紅毛猩猩、豹紋守宮
臺灣的外來種生物入侵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且嚴重擾亂了原來的生態,例如: 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琵琶鼠魚、刺桐釉小蜂、布袋蓮、小花蔓澤蘭等 也有外來種寵物或觀賞動、植物,很難適應臺灣的生態環境,一旦放生或脫逃,終究難逃一死,如: 紅毛猩猩、豹紋守宮
25
想想看 假若群集中某一個物種的天敵忽然消失了,則對這個地區的生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以食物網的概念,來評估一種生物在生態系中的角色 。
26
3-2.3 群集的動態變化 因環境的週期性改變而產生的變化。 ex:日變化、週變化、季節變化、年變化 在群集裡
3-2.3 群集的動態變化 內部動態變化(Internal dynamic) 因環境的週期性改變而產生的變化。 ex:日變化、週變化、季節變化、年變化 在群集裡 族群的種類、數量、活動狀態具週期性 但物種組成,無顯著改變
27
3-2.3 群集的動態變化 消長(succession),又稱演替:群集的物種結構和分布隨時間推移和環境變遷而改變的過程。
3-2.3 群集的動態變化 消長(succession),又稱演替:群集的物種結構和分布隨時間推移和環境變遷而改變的過程。 例如:當某一地區受到自然因素(如火災、水災),或人為活動(如伐木開墾、闢林築路)的擾亂,使得該地區的群集,在物種的組成上產生連續性的變化,某些物種逐漸被其他物種所取代。 27
28
3-2.3 群集的消長 先驅種: 當裸地新產生時,首先侵入該地區生長的生物族群。 多是個體小的植物,如地衣、蘚苔植物及一年生草本植物等。
3-2.3 群集的消長 先驅種: 當裸地新產生時,首先侵入該地區生長的生物族群。 多是個體小的植物,如地衣、蘚苔植物及一年生草本植物等。 特徵: 生活史短。 以孢子或大量種子繁殖,散布快又廣。 能適應強光照射及較大的溫差。 可生長在缺乏氮和其他礦物質的不毛之地。
29
3-2.3 群集的消長 先驅群集:由先驅種組成的群集。 特徵: 物種少,多為植物。 組成不穩定,常因強勢物種侵入而改變。
3-2.3 群集的消長 先驅群集:由先驅種組成的群集。 特徵: 物種少,多為植物。 組成不穩定,常因強勢物種侵入而改變。 消長初期,物種更替十分頻繁。 裸地的先驅物種
30
3-2.3 群集的消長 消長過程: ex: A在某一環境生存 對環境產生一些影響 適合B生存 B又對環境產生影響
3-2.3 群集的消長 消長過程: A在某一環境生存 對環境產生一些影響 適合B生存 B又對環境產生影響 適合C生存 C又對環境產生影響… ex: 先驅種生長後,岩石風化及植物生長代謝作用 土壤層增厚,有機物質堆積,變得肥沃 更適合其他植物的生長 新物種侵入,逐漸取代原來的物種。
31
3-2.4 巔峰群集 巔峰群集(climax community):
3-2.4 巔峰群集 巔峰群集(climax community): 當群集的物種組成、能量流轉,以及其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均達到平衡且穩定的狀態,不再進行明顯的消長時的群集。 動態平衡 31
32
3-2.4 巔峰群集 巔峰群集的優勢種:個體比較大、壽命比較長、生殖潛能比較小。
3-2.4 巔峰群集 巔峰群集的優勢種:個體比較大、壽命比較長、生殖潛能比較小。 臺灣山區常見的森林,都是歷經長久時間的消長後所形成的巔峰群集。
33
3-2.4 巔峰群集 特徵:(以森林為例) 生物量(biomass)較大 組織結構嚴密且穩定 物種間的交互作用較複雜 垂直分層現象複雜
3-2.4 巔峰群集 特徵:(以森林為例) 組織結構嚴密且穩定 垂直分層現象複雜 棲地種類和組成物種多 較能忍受環境因子的輕微改變 生物量(biomass)較大 物種間的交互作用較複雜 生物多樣性大
34
3-2.3 群集的消長 依過程不同分為: 初級消長 無生物 新島嶼、裸岩 較慢 較多 較短 次級消長 經過生物改變 火災、地震、廢耕、伐木後
3-2.3 群集的消長 依過程不同分為: 類型 原始狀態 多出現於 消長速度 歷經階段 達顛峰群集 初級消長 無生物 新島嶼、裸岩 較慢 較多 較短 次級消長 經過生物改變 火災、地震、廢耕、伐木後 較快 較少 類型 原始狀態 多出現於 消長速度 歷經階段 達顛峰群集 初級消長 無生物 新島嶼、裸岩 次級消長 經過生物改變 火災、地震、廢耕、伐木後 34
35
3-2.3 群集的消長 消長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 森林遭大火摧毀後,植物群集消長的順序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叢→森林。
3-2.3 群集的消長 消長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 森林遭大火摧毀後,植物群集消長的順序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叢→森林。 玉山箭竹大火後經一段時間長出草原
36
想想看 一塊新生地開始有生物侵入時,為什麼先驅種都是矮小的地衣、蘚苔植物及一年生草本植物等,而不是高大的樹木或者動物呢? 生活史短
以孢子或大量種子繁殖,散布快又廣 能適應強光照射及較大的溫差 可生長在缺乏氮和其他礦物質的不毛之地 新生地不適合高大的樹木或動物生存
37
某地區因地震而使岩石裸露,其後群集發生消長的順序為何?
(A)蘚苔 → 草本 → 地衣 → 灌木 → 喬木 (B)蘚苔 → 地衣 → 草本 → 灌木 → 喬木 (C)地衣 → 蘚苔 → 草本 → 灌木 → 喬木 (D)地衣 → 草本 → 蘚苔 → 灌木 → 喬木 ANS :(C)
38
圖片來源說明 P 洪子倫 P a. 林芳澤 b. MC7N2345_cr.jpg.html P 黃泰華 P 影片來源─BBC 植物的另類生活系列 P a. 張義忠 b. Starr, C., & Taggart, R. Bi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ife. 9th ed. Wadsworth Group. p.398 Fig.24-9a P a. 編輯部 b,c 劉振鄉。臺灣㈲趣的海洋魚類 P 鄭湧涇教授 P 影片來源─BBC 植物的另類生活系列 P 編輯部
39
圖片來源說明 P23 福壽螺:鄭湧涇教授 非洲大蝸牛:楊榮祥 小花蔓澤蘭:葉素珠 布袋蓮:鄭世暖 P28 編輯部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