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中精靈─螢光魚 作者:五年二班 王宣穎 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中精靈─螢光魚 作者:五年二班 王宣穎 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中精靈─螢光魚 作者:五年二班 王宣穎 製作
全世界第一條全身發光的螢光魚,是由台灣的邰港公 司,利用基因轉殖的技術創造出來的。想要認識另一個「台灣之光」嗎?就來看我的剪報吧! 作者:五年二班 王宣穎 製作

2 目次 斑馬魚─紫螢光仙子 封面 斑馬魚─紅豹螢光仙子 目錄 魚類─青苔鼠 青鱂魚─夜明珠 蝦類─黑殼蝦 青鱂魚─紅夜明珠 螺類─蘋果螺
螢光魚優雅泳姿 心得 封底 封面 目錄 青鱂魚─夜明珠 青鱂魚─紅夜明珠 青鱂魚─金夜明珠 斑馬魚─紅螢光仙子 斑馬魚─紫螢光仙子

3 青鱂魚─夜明珠 螢光魚介紹 轉殖基因:水母綠色螢光蛋白(GFP) 啟動子:β-actin(全身型) 發表年限:2001 特性:全球第一條全身型會發出綠色螢光的基因魚,從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出綠色螢光 。公魚臀鰭較尖、較長,背鰭呈碎裂狀,母魚腹部較圓腫。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8.05~19 GH                     10~30℃ 壽命:2~3年

4 螢 光 魚 介 紹 青鱂魚─紅夜明珠 轉殖基因:珊瑚紅色螢光蛋白(RFP) 啟動子:β-actin(全身型) 發表年限:2004 特性:全球第一條全身型會發出紅色螢光的基因魚,從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出紅色螢光             。公魚臀鰭較尖、較長,背鰭呈碎裂狀,母魚腹部較圓腫。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8. 5~19 GH                     10~30℃ 壽命:2~3年

5 螢光魚介紹 青鱂魚─金夜明珠 最大體長:4.5公分 繁殖:具有交配行為,但無法產下正常的子代。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8.05~19 GH10~30℃ 壽命:2~3年 英名:TK-1 Fluorescent rice fish-Golden 原生魚種:青鱂魚 轉殖基因:水母綠色螢光蛋白(GFP)+珊瑚紅色螢光蛋白(RFP) 啟動子:β-actin(全身型) 發表年限:2004 特性:全球第一條全身型會發出綠色螢光及紅色螢光的  基因魚,從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 出兩種光。公魚臀鰭較尖、較長,背鰭呈碎裂狀 ,母魚腹部較圓腫

6 螢光魚介紹 青鱂魚─金夜明珠 最大體長:4.5公分 繁殖:具有交配為,但無法產下正常的子代。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8.0 5~19 GH10~30℃ 壽命:2~3年 英名:TK-1 Fluorescent rice fish-Golden 原生魚種:青鱂魚 轉殖基因:水母綠色螢光蛋白(GFP)+珊瑚紅色螢光蛋白(RFP) 啟動子:β-actin(全身型) 發表年限:2004 特性:全球第一條全身型會發出綠色螢光及紅色螢光的 基因魚,從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 出兩種螢光。公魚臀鰭較尖、較長,背鰭呈碎裂狀,母魚腹部較圓腫 。

7 螢光魚介紹 斑馬魚─紅螢光仙子 英名:TK-2 Fluorescent zebra-Red 原生魚種:金斑馬 轉殖基因:珊瑚紅色螢光蛋白(RFP) 啟動子:α-actin(肌肉型) 發表年限:2002 特性:全球第一條肌肉型會發出紅色螢光的金斑馬魚, 由骨骼肌發出玫瑰紅般的螢光色彩。體表上有金色的條紋,公魚體型修長,母魚腹部圓腫。 最大體長:5.0公分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7.2 5~10 GH  22~28℃ 壽命:2~3年

8 螢光魚介紹 斑馬魚─紫螢光仙子 英名:TK-2 Fluorescent zebra-Purple 原生魚種:小斑馬 轉殖基因:珊瑚紅色螢光蛋白(GFP) 啟動子:α-actin(肌肉型) 發表年限:2003 特性:肌肉型會發出紫色螢光的條紋斑馬魚,由骨骼肌 發出紫色般的螢光色彩。體表上有黑色的條紋, 公魚體型修長,母魚腹部圓腫。 最大體長:5.5公分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7.2             5~10 GH  22~28℃ 壽命:2~3年

9 螢光魚介紹 斑馬魚─紅豹螢光仙子 英名:TK-2 Fluorescent zebra-Red Leopard 原生魚種:金豹紋斑馬 轉殖基因:珊瑚紅色螢光蛋白(RFP) 啟動子:α-actin(肌肉型) 發表年限:2004 特性:肌肉型會發出紅色螢光的金豹紋斑馬魚,由骨骼發出玫瑰紅般的螢光色彩。體表上有金色的斑點,公魚體型修長,母魚腹部圓腫。 最大體長:5.5公分 食性:屬雜性,可吃食活餌、人工飼料,每日宜餵食             四次以上 生長條件:pH6.5~7.2  5~10 GH  22~28℃ 壽命:2~3年

10 除藻幫手介紹 魚類─青苔鼠 分布在亞洲湄公河流域及馬來半島北部等地區,嘴巴成吸盤狀,適合啃岩石上附著的藻類。幼魚在水族箱中是很盡責的藻類清除者,但藻類長期缺乏會導致於體過瘦甚至死亡,體長可達28公分的成魚比較不喜歡活動。市面上黃化種「黃金青苔鼠」甚至比原生種常見,在短波長的燈光下十分亮眼。

11 蝦類─黑殼蝦 除藻幫手介紹 唯一在市場上論金秤兩來賣的蝦類,不過別因此忽視了牠的能力。在缸中會撿拾殘餌,攝食藻類,在沒有大型魚干擾的環境之下很容易就會抱卵生出小蝦。不過這種「手工」摘取的過程很難讓我們的飾品清潔溜溜,還是得搭配其他食藻性魚蝦才行,用來「治療」不如「預防」。最佳的用途是保持一定的數量在缸中,會幫您長時間控制藻類的數量,牠對水質十分敏感,也是水質狀況的指標生物。

12 螺類─蘋果螺 除藻幫手介紹 隨著水草缸而興盛的蘋果螺,整日以齒舌刮食水草或玻璃缸壁的藻類,十分有效率,對於大面積的藻類十分管用。平時要注意水中的鈣離子濃度,因為這是形成螺殼的必要元素。雌雄異體的蘋果螺只要一對即可繁殖,在水族箱中保持一定的數量可以避免藻類突然大量繁生。以人工著色的方式彩繪蘋果螺也已經上市,背著各種可愛螢光圖案的蘋果螺在螢光珊瑚造景缸中漫步,美觀與實用價值兼具。

13 螢光魚優雅泳姿 資料來源:邰港公司 AZOO官方網站 http://www.azoo.com.tw/
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網頁

14 心 得 感 想 篇

15 謝 謝 觀 賞 下次再見


Download ppt "水中精靈─螢光魚 作者:五年二班 王宣穎 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