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103學年度教師多元升等制度 計畫申請說明會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2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及問題分析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 肆、102學年度試辦學校申請情形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陸、本部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相關資源及措施 柒、結語

3 教師升等制度 壹、前言(1/3) 源起:配合本部相關重大政策,教師升等制度具有關鍵性角色 人才培育白皮書 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課程分流
典範科技大學計畫 技職再造 課程分流 源起:配合本部相關重大政策,教師升等制度具有關鍵性角色

4 壹、前言(2/3) 目的: 透過升等制度改革,引導教師職涯發展與學生人才培育結合,確保良好學生學習成效,定位學校特色,提升競爭力。
學校多元特色 學生多元培育 教師多元專長 目的: 透過升等制度改革,引導教師職涯發展與學生人才培育結合,確保良好學生學習成效,定位學校特色,提升競爭力。

5 壹、前言(3/3) 國際力 就業力 公民力 創新力 跨域力 學生應具備能力
鼓勵教師投入教學實務研究,確保教學品質,提升教學效能,培育具備多元能力優質人才

6 貳、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及問題分析﹙1/4﹚
一、相關法令 教師法第9條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14條 二、授權自審推動情況 自80學年度起迄今,共計授權國立臺灣大學等56所學校自審 自95學年度起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審以學位文憑送審 自96學年度起授權大學自審以專門著作送審講師及助理教授 三、授權自審標準 近4年著作送審通過率 專任師資結構人數 制度運作

7 貳、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及問題分析﹙2/4﹚
四、授權自審校數 類型 總校數 授權自審校數 授權比率 一般公立大學 35 25 71.42% 一般私立大學 36 23 63.89% 公立科技校院 16 6 37.5% 私立科技校院 61 5 8.20% 公私立專科學校 14 軍警學校 9 2 22.22% 空中大學 宗教研修學院 3 總計 175 34.66%

8 貳、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及問題分析﹙3/4﹚
五、送審著作類型 送審著作類型 送審人數 各類比率 通過率 專門著作 2878 94.33% 79.7% 技術報告 81 2.66% 84.1% 藝術作品 89 2.92% 89.7% 體育成就 3 0.09% 100% 總計 3051 100

9 貳、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及問題分析﹙4/4﹚
問題一 偏重學術價值 升等著作過於強調學術性研究 教師以研究為重輕忽教學 問題二 未結合學校特色 由中央訂定一套升等制度 授權自審標準未能結合學校定位發展 問題三 制度單軌不符國際潮流 英美設計3種以上類型升等途徑 教師單一學術生涯模式

10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1/5﹚
建立多元升等制度,並展現該類型重要價值思維。 教學研究型教師,研究重點將與學生學習及教學成效相關。 技術應用研究型教師,研究與產學合作之重要實務貢獻。 目標1 建立多元升等制度、引導教師專業多元分工

11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2/5﹚
大學應檢視整體定位發展,透過教師審查制度引導或聘用符合學校發展需求教師擔任各類教職。 配合課程分流思維,將依性質分為「研究型」及「實務型」,升等制度應配合改革以區分教師專長。 目標2 結合學校校務發展、賦予學校自主審查機制

12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3/5﹚
學校教師評鑑結合多元升等制度,評鑑指標因應教師專長類型設計指標項目,完整規劃教師職涯升等及專長成長制度,確保教師專業能力。 目標3 配合學校教師評鑑、建立完整職涯發展路徑

13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4/5﹚
落實學術自主責任 多元高教學習環境 就業導向學用整合 領導發展產學研發 教師升等制度

14 參、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及SWOT分析(5/5﹚
配合各項政策及因應教育環境變遷,高等教育走在十字路口,多元教師資格審查制度攸關教師專業能力發展,與學校未來發展密切相關,該是由學校負起自主聘審權責 Strength(優點) 1.政府競爭性經費分配,引導大學特色 2.政府與大學皆重視產學合作成果 3.高教政策推動多元人才培育計畫 Weakness(弱點) 1.學術界根固之學門分類習慣 2.政府(國科會等)主要研究資源未能 配合改變,純學術追求仍是主流 Opportunity(機會) 1.高教技職分流發展共識高 2.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實務型大學逐漸成形 3.全球化高教環境改變,強調多元發展 Threat(威脅) 1.外界仍對政府權威學術標準之期待,法規鬆綁不易 2.各校對多元教師制度之未盡了解

15 肆、102學年度試辦學校申請情形﹙1/2﹚ 1.申請校數總計共41校。
2.獲通過補助學校總計共28校,其中大學佔18校(自16 、非2)、科大佔10校(自5 、非5) ,學校類型分析如下:

16 肆、102學年度試辦學校申請情形(2/2﹚ 通過試辦學校名單: 1.國立中興大學 2.國立東華大學 3.國立宜蘭大學
4.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5.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6.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8.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9.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1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11.大華科技大學 12.大葉大學 13.中山醫學大學 14.中華大學 15.中國醫藥大學 16.中臺科技大學 17.弘光科技大學 18.世新大學 19.玄奘大學 20.佛光大學 21.東海大學 22.高雄醫學大學 23.南臺科技大學 24.朝陽科技大學 25.逢甲大學 26.義守大學 27.醒吾科技大學 28.樹德科技大學

17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14) 計畫 依據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申請 對象 有意願推動並建立多元升等制度審查機制之學校(包括授權自審學校),得申請本計畫

18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2/14)
103學年度首次新申請本計畫者: 計畫 內容 計畫基本資料 計畫緣起與目標 教師升等審查制度現況 推動策略及實施方法 預期效益 計畫實施進度及查核點 人力及經費需求

19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3/14)
102學年度試辦學校續申請者: 另外加註說明102學年度執行情形 原計畫目標 計畫執行情形 推動歷程紀錄 法規修訂進度 配套措施研擬 尚未達成原目標之原因

20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4/14)
辦理 方式 經本部審查通過者為試辦學校,其非屬本部授權自審學校者,同意部分授權學校自行辦理新制升等審查,計畫結束後獲選為本部示範學校者,將延續該校部分授權

21 報部複審 學術論文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5/14) 同意部分授權自審辦理新制 新制升等 (教學或技術應用)
向本部提出計畫並經審查通過者 新制升等 (教學或技術應用) 尚未授權自審學校推動多元升等制度授權辦理情形

22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6/14)
計畫項目重點及審查評議配分 學校推動新制升等相關具體作法(40%) 學校推動目標、推動單位(系所或全校)、審查作業與流程、成績計算方式等

23 學校新制升等途徑審查機制(40%) 各新制升等途徑應明定提出申請資格、審查基準、審查項目及指標等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7/14) 計畫項目重點及審查評議配分 學校新制升等途徑審查機制(40%) 各新制升等途徑應明定提出申請資格、審查基準、審查項目及指標等

24 學校協助或鼓勵教師以新制提出升等相關措施(10%) 學校預期以新制提出升等教師人數比例及特色成效説明(10%)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8/14) 計畫項目重點及審查評議配分 學校協助或鼓勵教師以新制提出升等相關措施(10%) 學校預期以新制提出升等教師人數比例及特色成效説明(10%)

25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9/14)
經費補助及額度 本計畫採部分補助,學校配合款不得低於本部補助經費額度之百分之十 本部依審查結果,擇優補助試辦學校,每校每學年最高新臺幣一百萬元。但當年度業獲本部補助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或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超過新臺幣三千萬元者,補助費用以新臺幣五十萬元為限

26 經費使用範圍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0/14) 宣導新制升等之相關研討會或說明會 (含校內與跨校舉辦型式)
宣導新制升等之相關研討會或說明會 (含校內與跨校舉辦型式) 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輔導相關措施 (含產學技術研發業務推廣費用及促進與教學相關物品) 規劃新制升等制度之相關人事費用 [規劃新制度(含協助教案開發設計)專案人員之進用,惟不宜超過總經費50%]

27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1/14)
計畫審查及公告時間 由本部邀請專家學者召開審查會議,依學校所提計畫書進行書面審查,必要時得邀請學校列席報告 審查結果將於103年7月前公告 103學年預計5月中旬函各校申請計畫,6月底前函報計畫。

28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2/14)
經費請撥 本部得一次全數撥付補助費用,經費執行期間為12個月,原則為計畫申請通過之當年8月1日開始,至次年7月31日止 學校應於審查結果公告日起1個月內,檢具正式領據、計畫書(包括修正版本)及經費明細表送本部辦理撥款

29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3/14)
成效考核 本部將至試辦學校進行座談會,協助學校釐清執行困難及提出建議,必要時由學校修正報本部核定之計畫 為確保學校教學品質成效,有關學校結合本計畫教師資格審查制度配合推動長期教師考核機制等措施,將列為本計畫成效考核之重點項目 通過計畫審查之試辦學校,應於計畫結束後2個月內繳交成果報告,由本部選取辦理成效優異學校為示範學校

30 其他注意事項 伍、申請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相關規定 (14/14)
計畫結束後,由本部辦理成果發表會或研討會,獲選為示範學校者應配分享經驗 102學年試辦學校預計將於103年9月辦理觀摩暨示範學校遴選會

31 陸、本部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相關資源及 措施 (1/1)
陸、本部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相關資源及 措施 (1/1) 教育部獎勵私立大學校務校院發展展要點 國立大學概算績效型補助款衡量指標 獎補助方面 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競爭型經費補助方面

32 大專校院多元人才培育 柒、結語(1/1) 多元人才為國家社會競爭力基石 教師多元專業分工 高教多元發展 教師多元升 課程分流規劃 等制度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