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玉山去來 陳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玉山去來 陳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玉山去來 陳列

2 目錄 課前引導 題解 作者其人其書 課文賞析 章法結構 文體流源、比較、延伸 文法修辭 課後問題討論 延伸閱讀 形音義及綜合演練 參考資料

3 起心動念 課前引導 目錄

4 玉山: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 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處。

5 清.陳夢林〈望玉山記〉:「玉山之名莫知於何始。」在冬季白雪覆蓋下,有如白玉一般潔白晶瑩,故名之玉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6 玉山主峰標高3952公尺,不但在百岳中名列第一,也是東亞地區的第一高峰。

7 玉山東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8 玉山是一座活的自然與人文教室,可感受天地的開闊,向自然學習謙卑,主峰3952公尺,臺北1○1大樓的7.7倍高。
大水窟山屋 山裡的森林美景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9 ▲毛地黃 ▼玉山圓柏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0 玉山國家公園廣達十萬餘公頃,座落在臺灣中央稍南的地帶,境內全是峻嶺高山和大小無數的溪谷源頭,以及在雲霧經常繚繞幻化的這些山水間生息演替的豐繁的動植物:除了南北邊緣上各有一處布農族原住民的小聚落之外,概無常住的人跡。 玉山高山茶園

11 李子泰〈詠玉山 〉 浩瀚蒼波奇氣鍾, 層巒聳翠接天宮。 任憑雲湧風濤急, 矗立亞東第一峰。 白洋金礦眺玉山北峰、北北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2 王少濤 詠玉山 漫將富嶽誇東海。 南國擎天有玉山。 四面玲瓏呈瑞氣。 別開仙境非人間。

13 詹澈 〈問頂玉山 〉 這峰之鋒 有風如刀 是海峽向東的屏障 是環太平洋島鏈的最高。 玉山南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4 蕭蕭 〈向玉山 〉 你以三九五二挺直臺灣人的脊梁 俯看 泰山頂上,兩千五百年 多少慌亂祭天的中國帝皇。 排雲水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5 文心對焦 題解 〈玉山去來〉之緣起 〈玉山去來〉傳達之意含 《永遠的山》寫作特色 玉山學 目錄

16 〈玉山去來〉之緣起 書寫自然文學:民國七十九年,陳列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邀託,在玉山居住一年,以文學的方式呈現園區內大自然的萬般奧祕與神奇。

17 擴充寫作領域的好機會 陳列被允許可以不受限制,自由地進出入玉山國家公園,還可申請與巡山員(當地布農族住民)隨側探查。
一年中,前七、八個月上山百次,登頂三次,剩下的三、四個月則整理見聞,進入書寫階段。 在三千五、六百米高的海拔散步,整天就是看山與看雲,如此將使人內心非常平靜,那段日子,是陳列最幸福的時間。

18 〈玉山去來〉之緣起 文學心靈震盪:除了知識性的認識與了解,以及對於環境變化的關懷之外,更別有一些文學心靈的震盪。 玉山主峰

19 觀覽「異質」社會,啟動閱讀 一個處在高山的世界,包括氣溫、天空、雲霧、樹木,均是平時看不到的異質社會。
知識不足時,心智的吸納能力也會比較薄弱,看事情只能停在表面、直覺、零碎的感動與印象、走馬看花,缺乏一種內在的充實感,無法將心中的感動化為優美的文字。 從山上回來之後,陳列閱讀非常大量的書籍,完成《永遠的山》這本書。

20 人與自然相親:實地行走觀察,欲使讀者認識臺灣高山,進而產生興趣,親身體會人與自然及土地的親密關係。

21 春夏秋冬盤桓山林 歡喜讚嘆結集成書:山中歲月是無數次的困惑與學習、思索與體會等等加起來的過程,同時也是心靈上、感官上、情感上、認知上的一個不斷地自我挑戰、充實與成長的過程。

22 〈玉山去來〉傳達之意含 〈玉山去來〉是八篇主文中的第一篇,是以玉山國家公園高山大自然為題材的一篇大長篇散文中的一個章節。
〈玉山去來〉是一篇寫景兼且抒情的散文,知性感性融合,對土地親密認同。 前言 1玉山去來 2排雲起居注 3原始闊葉林獨訪 4觀高還須能望遠 5八通關種種 6秀姑坪漫遊 7瓦拉米隱憂 8布農族紀念 後記 全書架構表

23 〈玉山去來〉傳達之意含 就構思、選材、剪裁、布局而言, 〈玉山去來〉自有個別存在的主題和結構脈絡。
重點擺在玉山國家公園十多萬頃中範圍中的最高處,同時也是臺灣最高處的玉山主峰。 筆觸所及,僅限於海拔約三五OO公尺到主峰頂的地帶。

24 《永遠的山》寫作特色 南方朔:《永遠的山》是作者攀爬盤桓玉山國家公園一年的紀錄,它是遊記、動植物誌、森林生態、部落誌、地理誌……。

25 《永遠的山》寫作特色 孤獨的人面對著山林的變幻,以及棲息於中的植被獸禽,是多麼奇特但卻已在現代被阻斷了的感悟。在陳列的書裡,人們可以讀到許多契合的喜悅,以及在宏大對照下的人的復歸虔誠。 陳列寫山、寫樹、寫雲海日出,以及植物的生生死死,這一切其實都只不過是他對自然的孺慕和虔誠。」 --南方朔〈評陳列《永遠的山》 〉

26 《永遠的山》有三個版本 第一版本,因為有一年內的時間期限,被當成「工程約」進行。 交卷後,陸續在報紙副刊發表,是第二版本。
玉山出版社出版的則是第三版本。那段日子作者很密集的與大自然對話、回應。

27 《永遠的山》寫作特色 以寫風景為主 知性感性融合 親密與認同 動植物多

28 路寒袖推展「玉山學」 路寒袖以「玉山學」做為認識臺灣、珍愛臺灣的途徑。連續三年帶領文化界人士親近玉山,留下許多歌頌玉山的珠璣作品。
路寒袖將登玉山看成嚴肅的儀式,他甚至主張,在高中或大學階段,將登玉山當作成年禮。

29 臺灣五岳 雪山 秀姑巒山 南湖大山 北大武山 玉山:民國88年設立玉山登頂石:心清如玉,義重如山。今更為「Mt. Jade Main Peak 」

30 知人論世 作者其人其書 目錄

31 陳列 生平傳略 寫作理念 著作 得獎記錄 趣聞掌故

32 生平傳略 本名:陳瑞麟 出生:民國三十五年生 籍貫:嘉義縣 六腳鄉人 學歷:淡江大學 英文系畢業
經歷:曾任教於花蓮 花崗國中,因政治因素入獄近五年,出獄後投入民主運動,曾任民進黨 花蓮縣黨部主委、國大代表,現專事寫作。

33 對土地深厚有情 陳列出生在嘉義鄉下的一個大庄,幾乎所有村民都以農為生,舉凡農事,他沒有一樣沒做過,從輕鬆如遊戲的養雞趕鵝,到跪在爛泥巴裡彎著腰巡田搜草,到泡在及胸的惡臭水裡搓掉黃麻皮,種種現代年輕人無法想像的苦活他都親身經歷過,是一個典型的臺灣農家子弟。

34 沉靜看待人與土地 溫柔緬懷滿足之情:陳列的阿公常常在家人忙完農事回家之後,還逗留在田園隴畝之間,慢條斯理地吸菸,放眼環顧自家田地,再滿足地吐出一口煙 人與土地思考首位:幼小的陳列喜歡陪阿公踞坐於夕陽晚風的田埂上,漸漸體會:勞力化成汗水滴落在土地上,把自己和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們緊緊黏附在一起,深深影響他成年之後的寫作。

35 政治因素入獄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曾任國中教師。民國六十一年就讀研究所時因組讀書會而被捕,判有期徒刑四年八個月。
因為他偶然在課堂上發表「反攻大陸無望」、「國家不等於政府,政府不等於國民黨」的言論,觸犯政治禁忌,結果在白色恐怖的風潮下,以「叛亂」罪名被捕入獄。

36 〈歧路〉寫出三十多年前,陳列二十六歲經歷的那場四年多牢獄之災,入獄前幾個月的審訊。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9‧五月號:躊躇之歌──陳列

37 民國六十五年出獄,定居花蓮,開始從事翻譯和寫作。

38 寫作理念 陳列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創作題材除山水自然外,尚有個人生命感懷及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其文字清新恬淡,極富生命哲思,不論敘事、寫景或抒情,皆雋永感人,兼具知性與感性之美。

39 寫作理念 陳列說:「只有在把自己的作品定位為『社會關懷與改革』的一種方式時,我才較能自我鼓舞出創作的動機。但我的文學經驗也一直告誡我,讓文學的歸文學,政治的歸政治,作品的好壞仍要放到文學的準據上來考量,文學教人溫柔體恤,是一種須久須遠的文化修持,不是工具。」

40 追求文學的「溫柔體恤」 陳列創作散文就無心「媚政」,也不故意逆反「訐政」,政治和文學間的界限,他本就有所堅持,暴露和控訴的激亢情緒和語調,原本就是他所不屑,更重要的是:對文學的「溫柔體恤」的追求,使他把創作當做一種「修持」。 ──陳萬益〈內斂沉思與平靜溫柔〉

41 嗜山水如命 晚上入睡前,閉目感受周遭的寧靜,我總是心懷感激。大自然如此渺漠,卻又如此可親,和我息息相關;我無法也不願割離。在黑暗中,我彷彿聽到了宇宙生命的呼吸和訓諭。我凝神諦聽。時間緩緩流過。 --陳列〈山中書〉

42 人間是陳列的根本用情處 陳列關懷弱勢,如原住民、老兵、漁夫,還有在社會邊緣討生活的人們,而且,無論主角是己是他,都與他們生活的土地緊密相扣
他說:「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走動,經歷見聞的某些人和事物曾令我感動、不安或憤懣。」 他超越族群、普愛眾生,真切了悟人生的意義,甚至對於自己的牢獄之災,他也沒讓怨懟和仇恨滋長,反而滌清塵埃,張大愛心。 這人間需要清涼及熱力,他說:「使自己清涼,給別人熱力。」

43 地上歲月 取材:描述山水特別多也特別動人,另外,就是對原住民的描述。
《地上歲月》寫他的父親,描述一個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也寫礦工、漁人、老兵……等弱勢族群,他自己的〈無怨〉也收在此書中。

44 投入政治工作 陳列曾經擔任過民主進步黨花蓮縣黨部主委。 參與花蓮市長與臺灣省議員選舉,但都未能當選。 民國九十五年當選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

45 把文學提升為社會改革的工具 筆名取為陳列的用意:暴露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把社會上的冤屈和不平藉筆陳列之, 把文學提升為社會改革的工具。
97.3.6陳列蒞臨中山女高演講

46 陳列著作 著作 翻譯 1985年《黑色的烈日》,臺北:前衛。 1991年《永遠的山》,臺北:玉山。 1994年《地上歲月》,臺北:聯合文學。
1997年(J.L.Austiin著)《感覺和所感覺的事物》,臺北:桂冠。 1997年(路易斯‧波伊曼編著)《今生今世:生命神聖、品質和意義》,臺北:桂冠。 1997年(路易斯.波伊曼編著)《生死一瞬間:戰爭與饑荒》,臺北:桂冠。                            

47 陳列的得獎記錄 時間 作品 獎項名稱 民國六十九年 無怨 第三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民國七十年 地上歲月 第四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民國八十年 永遠的山 第十四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

48 陳列趣聞掌故 牢獄之災意外讓陳列與李翊青小姐結下夫妻緣。
李母因在獄結識陳列,李翊青小姐與陳列交往進而結為終身伴侶,她說:「我們不但是夫妻、朋友,更是革命同志,我們最大的共鳴就是政治理念,我們都認為這個社會有一些不平,需要改革,所以我們願意為這塊土地奮鬥,希望能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幸福的社會。」

49 早年排斥自然書寫 陳列將文學視為改革或關懷社會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助一些不能用文字表達處境的人,如農民、漁民、原住民、礦工、老兵、城市邊緣的聚落等等。 早些年,甚至有點排斥自然書寫的東西,擔心這樣的書寫,會引導人出現逃避社會、遠離現實、懈怠鬥志的現象。 節錄自 《與課本作家面對面》 第181-185頁

50 參與政治又公開說討厭政治 2001年10月16日,陳瑞麟發表「接受徵召花蓮市長聲明」,坦承厭惡政治人物玩弄政治惡鬥的積習,甚至表明自己對參政「感到躊躇、消極之感」 他倡言「政治不是一切為勝選,不是結惡緣,不是強化社會對立,而是理想共識的凝聚,是意義的追求,是歡喜做伙一起創作的一門藝術。」 節錄自〈作家的眼睛 陳列傳遞文化花蓮夢 〉江冠明 /01/14 第303期 人物特寫

51 2009最新力作: 〈歧路〉 當一個人面對人生的徬徨,信心的質疑,如何觀察、看待,並尋求一種解釋,如何與更大更寬廣的天地連結,得到安頓。
陳列的文章不見得有答案,陳列以詩學的角度,追索時代社會面貌,細緻地敘說自我信念反思、盤整的歷程。內斂沉靜中,帶著滔滔雄辯的力量。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9‧五月號:躊躇之歌──陳列

52 探驪得珠 課文賞析 目錄

53 選材為先,依時為序 提升境界,千金運四兩 結構謹嚴,層次分明 情景相融,震懾心靈 節奏分明,善於剪裁 游目四騁,氣勢磅礴 景觀描摹,哲思無限 體悟生命,本質澄清

54 選材為先,依時為序 選材為先:玉山國家公園海拔高度從兩千五百到三千九百公尺,面積超過十萬多公頃,因此選擇題材格外重要。
依時間順序書寫,不必全然地以空間來劃分。第一小節,是一進行式的東西,如「崎嶇的小徑」往前爬,甚至不必交代前因後果,跟哪些人出發……因為這些對此文而言,一點都不重要。

55 用攝影的角度來看文章 第一段,寫由三千六百公尺到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的登頂過程,是一個跟拍的鏡頭,因此,散文的作者就像是攝影機一樣,他的位置要放在哪裡特別重要。 第二小節書寫山頂上雲層的變化,其策略是將鏡頭固定,專往東邊的雲霧拍攝 第三小節寫在山頂上所看見其他的高山。腳架是固定的,鏡頭是可以轉動的,朝著東北南西的方位拍攝群山。

56 提升境界,千金運四兩 前三個小節,用的是「流水式」的鋪陳進行,所談的都是經驗的層次。第二、三小節是一種「空間式」的情節發展。
第四小節擴張為抽象的層次,從前面的一次性,談到二次、三次、無數個早晨,最後又回歸到「這裡的早晨是全世界最特別的早晨」,從個別性到綜合性,由一個殊象到共象。 寫小說的技巧是「四兩運千金」,散文應是「千金運四兩」。

57 結構謹嚴,層次分明 本文為作者玉山登頂的經驗。文章分為四大部分,依時間順序,先寫一行人凌晨出發前往玉山頂的艱辛過程。
次寫登頂所見譎變富麗的懾人景象。 再轉換成空間視野,環視四周險峻優美的群峰。 最後打破時空,以數次玉山登頂經驗作綜結,感受玉山的永恆性,並且在自我渺小與玉山宏大奧祕對照之下,油然產生對大自然的虔敬與戀慕。

58 情景相融,震懾心靈 第一部分以搖晃的光影、閃現的人影「全如魅影般」,以及「寒風囂叫」、山野大地彷若「翻轉了半圈」、「暗暝龐大的嶺脈」等客觀環境詭險幽祕,搭配「心跳」、「驚懼」、「心中也一陣陣的起伏」等主觀心理恐慌,達成情與景相生相融的藝術效果,以充分表達玉山的險峻難測,及凸顯登頂的艱辛,並且也巧妙的牽扣了這是作者「初次」攻頂經驗,因為是「初次」,所以各種經驗感受都分外鮮明強烈,震懾心靈。

59 節奏分明,善於剪裁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心。作者以雲的形狀變換與各種色澤,將視覺描摹發揮到極致,更成功之處在於他用一些精確的短句,造成山雲急速奔馳的速度動感,也帶來閱讀上很分明的節奏感。寫山雲的寧靜,也精微細膩,多種色澤彼此漫漶濡染,靜靜渲染出無邊而多重的色彩美感。而在山雲光與色交綻的輝煌境地中,太陽蹦跳而出,此處不再騁展精細渲染的描摹,是陳列善於剪裁的寫作功力。

60 游目四騁,氣勢磅礡 第三部分是山頂遠眺的視覺巡禮,語氣上,是震撼過後的平息;視角上,是游目四顧的寬闊;情感上,則是讚嘆無限。群山巍峨崢嶸、氣勢磅礴,陳列以一覽無遺的視角,描寫巨闊的岩貌山勢。 玉山地圖

61 景觀描摹,哲思無限 第四部分打破第一次玉山登頂的時空限制,綜言一年之中數度登頂之所見,也由外在大自然景觀的描寫,轉而進入內在的生命哲思。
玉山圓柏

62 體悟生命,本質澄清 玉山歲月這一年,帶給陳列一連串的驚訝與摸索、學習與啟發,他用新探觸的大自然知識,深刻化先前單純的美感興趣,也因和自然萬物的親近,看得見各種現象背後,逐漸浮現的秩序,使他虔敬感受生命的無窮奧妙,以及人與天地之間神祕契合的喜悅。他曾自述:「這一年裡,我經常覺得,生命裡的視野正重新開始。」 ──石德華〈解讀「玉山去來」〉

63 第一段:描寫隨登山隊在黑暗中登頂,寒氣森冷,大地一片寂靜。
第一部分以客觀環境的詭險幽祕,搭配主觀心理的恐慌,達成情與景相生相融的藝術效果。時間在黑夜,重聽覺描摹。天色較亮,重視覺。 第二段:敘述登頂道路的坎坷,以及天色漸開後所見的景象。 作者藉登頂過程、不同景象的描繪,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內在情感變化。

64 第三段:承上啟下,為登頂所見預作鋪墊。 第四段:刻劃登頂之後所見的高山雲相。 第五段:摹繪初昇的旭日。 第六段:描寫煙雲淡散,即是景,也是內心的變化。 在山雲光與色交綻的輝煌境地中,太陽蹦跳而出,此處不再騁展精細渲染的描摹,是作者擅於剪裁的寫作功力。

65 登山過程可分為兩部分作比較: 段落 時間 感知 方式 視覺 聽覺 1~3 小段 黑夜 重聽覺 光、影、燈光、亮星、墨藍的山
傳呼應答 聲、石片掉落聲、跫音、風聲 4~6 天色 較亮 重視覺 巉岩陡崖、大斜坡、深谷、北峰山嶺 風聲

66 雲相的動靜比較 第九小段 狂放 蒸騰衝捲 絞絞糾纏 如山洪吟吼 第十小段 沉靜 水平橫放 漫漶濡染 毫無聲息

67 第七段:寫作者在玉山頂上,觀看眼前的玉山東峰、南峰和北峰,三座山峰各有不同的形勢。
山頂遠眺的視覺巡禮,語氣上,是震撼過後的平息,視角上,是游目四顧的寬闊,情感上,則是讚嘆無限。 第八段:寫向東看到中央山脈中段赫赫有名的山頭,及另一邊的阿里山山脈。 玉山群峰的描摹,重點特色各不同,展現作者獨到的觀察力,以及知性在散文中運用的功效。

68 以空間為線索,使用環視的筆法,游目四騁。而每一方位山峰的描繪,絕不重複。

69 九段:寫玉山頂上的嚴寒。 第十段:寫幾次登玉山頂,天氣不同,所見景觀也不一樣。 因由地形、氣候等因素,玉山終年雲霧繚繞,欲窺見其真面目亦可遇不可求。

70 第十一段:回應前文,寫第一次登玉山頂所見所感。
第十二段:承上段,因玉山的永恆壯闊,產生對天地的戀慕情懷,與對臺灣故鄉的驕傲感。 作者面對大自然生成且多端的譎變,感受「變」的根源,亦即不變的宇宙的運行,那是人力遠不及的剛健碩巨,相對之下,人世的憤懣、憂煩都顯得狹隘渺小,作者的天地由衷戀慕如赤子、心靈獲得啟迪、淨化,生命境地油然提升。

71 登玉山 生命境地 登頂過程的驚懼艱辛 生命中存在看不見的風險 天初亮,乍見山的險峻 初遇生命風險時的惶恐不安 山頂所見 所有激盪狂飆的際遇,都是下一刻平穩靜和的前奏,生命恆有混沌中的秩序 山有千百種容貌姿色 各種變動不居的背後都是如如永恆。一如生命的現象是變動的,但本質不變 玉山去來 生命境地可以因站得高而看得更開闊、深遠

72 提綱挈領 章法結構 目錄

73 結構表 循著陡坡面曲折上升,手電筒或頭燈的微光搖晃 ,人影與樹影如魅影 登頂途中 偶爾聽隊伍中人員傳呼應答聲,或某處石片滾動
聲和自己的心跳聲 玉山去來 天漸轉亮後,看見巉岩陡崖,驚懼的心反而加重 站在風口,俯瞰錯落起伏,心中也一陣陣的起伏 一片洪荒初始的景象。雲的翻滾、色澤漫漶 濡染 玉山頂上所見 看完雲的展覽,將身體靠在岩石上,讓震撼 的心情慢慢平息下來

74 近觀群峰及其獰惡或可親之處 站在臺灣的最高處 遠望中央山脈中段,各山一一來到心中 在脊頂上走動,謹慎戒懼地走著,張眼西 望阿里山山脈 玉山天氣多變,常因而阻斷登頂之路 對天地的戀慕及 對生命的哲思 在峰頂四顧遠眺,一種臺灣故鄉的驕傲感 ,自心深處汩汩流出,一次深似一次

75 國學殿堂 文體源流、比較、延伸 文體簡介─現代散文 自然書寫 玉山國家公園簡介 目錄

76 文體簡介─現代散文 散文,廣義而言,泛指所有韻文、駢文以外的文字,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句法參差,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
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77 好的散文 必備條件 主題明確 意象清楚 用字修詞典雅 氣勢連貫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現代散文吸收了西方的思潮,被魯迅等作家推廣之後,成為與詩歌、小說、戲曲並列的文學主流。因題材內容範圍廣泛,易於上手,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嘗試,所以散文可以說是最適宜表現作者思想、個性和藝術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 參考資料: 鍾鐵民〈散文的寫作及欣賞〉

78 陳列談散文 定義:一種寫實、非虛構的文體。 美學特質:有一個「我」在說話,說出他的想法、情感或故事,是一種真實的呈現。
朱光潛《談文學》:「透過文字為媒介,用獨到而新鮮的方式來表達他對人生的思想」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文學是一種光學儀器」。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事物是我們所沒體驗的,透過作者如光學儀器般的眼光去看、去選取,可以使讀者多一種經歷。

79 認真的閱讀作者觀察後的創作,讀者的心靈將會像是一座調整過的雷達,因為那些文字慢慢活化起來,或者是感覺愈趨敏銳。
文學是一種「人文的修辭或修為」、「無用之用」。接觸大量的文學,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性品德,我們對萬物的看法也會更為深刻。 一篇散文的好壞,在於作者提供的光學儀器,應讓讀者看到的世界更為深刻 內容上必須「言之有物」,而形式上,必須「言之有序」 文字的修養:文字純正、乾淨、細膩,自然會呈現一種風格,進入另一個層次。 (節錄 《與課本作家面對面》 第181-185頁)

80 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 在西方是漫長的書寫傳統。從傳統自然文學轉變為「現代自然書寫」(modern nature writing )的三個關鍵轉折點: 一、林奈氏與達爾文等所引發的自然科學新架構。 二、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反省。 三、現代生態學帶來的觀念革命。 出處:須文蔚主編(2008)。《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

81 臺灣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
時間:七○年代末、八○年代初。 肇因:宰制性的社會(dominator society)的發展模式,終究導致環境的崩壞。 作品: 環境議題報導: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崇尚田園、簡樸生活:陳冠學《田園之秋》 出處:須文蔚主編(2008)。《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

82 臺灣自然書寫代表作品 揉合觀察、記錄、歷史、生態知識、倫理思考、感性書寫:徐仁修《思源啞口歲時記》、劉克襄《旅次札記》、洪素麗《守望的魚》、王家祥《文明荒野》、陳列《永遠的山》、吳明益《蝶道》。 出處:須文蔚主編(2008)。《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

83 臺灣自然書寫相關領域:海洋文學 以海洋為「生存、生活場域」:廖鴻基《討海人》、《鯨生鯨世》、《漂島》適足以觀察出不同時期他對海洋、海洋生物,乃至於人與海洋互動模式的觀察,是他不同階段的代表性作品。夏曼.藍波安的《冷海情深》與《海浪的記憶》是達悟族海洋文學的典範之作。 出處:須文蔚主編(2008)。《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

84 陳列談自然寫作 故事主角:玉山 書寫媒介:作者 展現互動 (自然) (人) 歷程 主客分明:自然是文章的主角與主體,非背景或襯托。
態度嚴肅:自然的名字、地點都應寫出來,不應只是用人的眼光解釋自然。

85 玉山國家公園簡介 玉山主峰標高3952傲領群山 氣候垂直變化 園內育3大河 熱溫寒三帶植物分區生長 冰河時期山椒魚珍貴棲息
八通關古道是重要人文史蹟 參考資料:

86 玉山主峰標高3952傲領群山 玉山系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字形,十字交點即為標高3952公尺的主峰;園內超過3000公尺且名列「臺灣百岳」的高山有30座,一座座高山就像眾星拱月般,將玉山圍繞襯托,也呈現山岳型國家公園的氣勢。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87 氣候垂直變化 園內育3大河 玉山國家公園海拔差距高達3600公尺,因此垂直變化出亞熱帶到亞寒帶,截然不同的氣候特性。海拔3500公尺以上地區,年均溫為5℃,雪期由12月至翌年4月,而海拔2500公尺以上地區,年均溫約10℃。 水文方面,玉山國家公園是一個良好而廣大的集水區,是台灣中、南、東部大河濁水溪、高屏溪、秀姑巒溪之發源地。

88 排雲飛瀑 岩壁雨瀑-關山埡口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89 冰河時期山椒魚珍貴棲息 玉山生物有著不凡的多樣性居於森林最底層的爬蟲類則有18種、兩生類13種,頭號珍貴的就屬曾是魚但卻長腳的山椒魚,別看牠其貌不揚,這類動物和中國的娃娃魚是親戚,在145萬年前的侏羅紀地質年代時期即出現在地球上,是台灣歷經冰河時期的活證據。 山椒魚

90 玉山懸鉤子 玉山小米草花 紅胸啄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91 八通關古道是重要人文史蹟 玉山地區在1000年前已有人類活動,近代定居族群幾乎都是布農族人,而人數不多的鄒族則世居在玉山西南側。
1875年,清政府為屯墾及邊防需要,開闢一條穿越中央山脈的「中路」,這條約152公里的官道,就是目前國定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 日治時期為鎮壓布農族人,另闢「八通關越橫斷道路」、「關山越警備道」,現今沿途「理番」的警備建設雖所存無幾,但已為殖民掠奪與原住民反抗下了一段歷史註腳。

92 登玉山有兩種學習 知性的學習:認識地質、岩石、動、植物以及山川、土地、古道的歷史。
感性的學習:在山的峻偉雄闊中,學習謙虛、開闊、並體會自我的渺小有限。

93 妙筆生花 文法修辭 目錄

94 摹寫 只有偶爾從那寂寂黑色中響起的前後人員的傳呼應答,或是石片在暗中某處唰唰滑落滾動的聲音。我一邊聽那聲音在我身旁飄浮懸蕩,一邊聽著自己的心跳和踩在碎石上的跫音:摹寫(聽覺) 大斜坡、深谷、北峰,以及從北峰傾斜東去的山嶺,都在薄薄的曙色風霧中時隱時現:摹寫(視覺)

95 摹寫 大幅大幅成匹飛揚的雲,不斷地一邊絞扭著,糾纏著,蒸騰翻滾,噴湧般綿綿不絕從東方冥冥的天色間急速奔馳而至,灰褐乳白相間混,或淡或濃,瞬息萬變,襯著灰藍色的天:摹寫(視覺) 像颶風中翻飛的卷絲,像散髮,狂烈呼嘯,洶洶衝捲,聲勢赫赫,一直覆壓到我眼前和頭上,如山洪的暴濺吟吼,如宇宙本身以全部的能量激情演出的舞蹈:譬喻(博喻)、摹寫(視覺、聽覺)

96 摹寫 然後,就在那光與色的動晃中,忽然那太陽,像巨大的蛋黃,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耀。世界彷彿一時間豁然開朗,山脈谷地於是有了較分明的光影:譬喻、摹寫(視覺) 所有的那些或伸展連綿或曲扭褶疊的嶺脈,或雄奇或秀麗的峰巒,深谷和草原,斷崖和崩塌坡,都在閃著寒氣,變動著光影,氣象萬千,整個的形象卻又碩大壯闊,神色則一般地寧靜無比:摹寫(視覺)

97 登頂過程中為什麼多用聽覺描摹 身處「無邊的漆黑」之中,聽覺被凸顯得分外清晰;黑暗中的視覺描摹,只有光、影、黑暗、墨藍。

98 映襯 天空仍是濃濃墨藍,只有很少的幾顆很亮的星:映襯 在這些喧囂狂放的飛雲下,卻另有一些幾乎沉沉安靜的雲:映襯
在綠意中還露出了測候所屋舍的一點紅:映襯

99 轉品 漫漶:轉品 (形→動) 遠遠地橫在盡頭:轉品

100 集思廣益 課後問題討論 目錄

101 一、作者說:「山有千百種容貌和姿色」,本文從哪些角度描繪玉山?
答:本文描繪玉山的重點,並不是著重玉山本身的景觀,作者所謂「山有千百種容貌和姿色」,主要是在山頂上眺望的美景。文中主要從三方面描寫: (1)寫雲的變化多姿、色彩繽紛(第二節第四段)。 (2)寫日出的燦爛耀眼(第二節第五、六段)。 (3)寫玉山四周群峰的高峻雄偉(第三節第七、八段)。

102 二、本文作者在登玉山頂途中,為何天色轉亮,「驚懼的心反而加重了」?
答:因為天漸亮之後,出現在身旁和腳下的是幽微浮露出灰影幢幢的巉岩陡崖。若仍在黑暗中,則見不到這些巉岩陡崖的驚險,故而「驚懼的心反而加重了」。

103 三、本文對自然的書寫十分精彩,作者如何描繪雲的變化多姿?
答:作者用去許多篇幅,分別在雲的動態與靜態、顏色與形狀上作精細的描摹,將雲的素淨和華麗完全展現,在作者的筆下,雲是有生命的。

104 四、請列舉一、二位你所知道的自然文學作家,並略作介紹。
姓名 主要書寫 代表著作 1. 劉克襄 鳥、山林、鐵道、古道 快樂綠背包 2. 吳明益 蝶道 3. 陳玉峰 自然生態 臺灣綠色傳奇 4. 徐仁修 獼猴、荒野、自然生態 福爾摩沙野之頌 5. 張永仁 昆蟲 蟲蟲的愛

105 姓名 主要書寫 代表著作 6. 廖鴻基 海洋 鯨生鯨世 7. 凌拂 山林、植物、自然 與荒野相遇 8. 王家祥 荒野、自然生態、環境 四季的聲音 9. 沈振中 老鷹 鷹兒要回家

106 更上一層 延伸閱讀 目錄

107 周鍾瑄 望玉山 浮嵐高捲日初生, 一片晴光照眼明。 積雪不消三伏後, 層冰常訝四時成。 疑他匹練非吳市, 遮莫胥濤向越城。 太璞已教天地鑿
周鍾瑄 望玉山 浮嵐高捲日初生, 一片晴光照眼明。 積雪不消三伏後, 層冰常訝四時成。 疑他匹練非吳市, 遮莫胥濤向越城。 太璞已教天地鑿 山靈穩臥不須驚。 毛地黃

108 李祺生 玉山積雪 元圃層城記未真, 玉峰縹渺見精神。 天遙嶺海偏凝雪, 地近蓬山訝砌銀。 六出花飄雲氣碾, 全臺源衍瑞光淪。
何年分得崑崗脈, 來障東南半壁新。

109 柯培元 玉山積雪 天外玉芙蓉, 晶瑩徹幾重。 可望不可及, 無夏亦無冬。 海上殷紅日, 雲間描白龍。 仙人藐姑射, 皎潔好姿容。

110 陳學聖 玉山 萬壑千峰繞玉山, 插雲誰駕月梯攀。 臺垣四季多災氣, 訝對終南雪一團。

111 黃文儀 玉山 萬仞高峰秀出塵,芙蓉漲起海之濱。 鸞潭碧水光於鏡,玉嶺晴雲白似銀。 展拓晶屏二千里,爛開花木四時春。
奇遊不減蓬萊勝,窈谷幽巖曲曲津。

112 黃清泰 望玉山 浮嵐高捲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積雪不消三伏後,層冰常訝四時成。 疑他匹練非吳市,遮莫胥濤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鑿,山靈穩臥不須驚。

113 周長庚 玉山 玉山在天不在地, 山半隤雲盡下墜。 雲氣阻塞人不前, 護此太古未破天。 冰玉磊砢堆山巔, 山色一白全化烟。 或云此山寒冰穴,
周長庚 玉山 玉山在天不在地, 山半隤雲盡下墜。 雲氣阻塞人不前, 護此太古未破天。 冰玉磊砢堆山巔, 山色一白全化烟。 或云此山寒冰穴, 壓盡盤古以前雪。 羲和鞭凍輪不熱, 紳維脉與太陰結。 太陰所固日無功, 寒氣一束東海東。 世人不知呼作玉, 幾人親插峯頭足。

114 林維朝 玉山 三峰鼎峙接長空, 俯瞰東寧氣象雄。 絕好黛痕香霧篆, 渾然圖畫碧紗籠。 貞珉太璞光常匿, 疊嶂層巒路莫通。 安得五丁開鳥道,
振衣崗上嘯天風。

115 林維朝 玉山上望海 三峰屹立倚天高, 絕頂登臨不憚勞。 展豁吟眸神倍爽, 俯觀滄海興尤豪。 鯤鯓日射翻銀浪, 鹿耳風狂捲怒濤。
極目迷離煙水外, 微茫數點賈人艘。

116 陳夢林〈望玉山記〉 玉山之名,莫知於何始?不接人境,遠障諸羅邑治;去治莫知幾何里?或曰:山之麓,有溫泉。或曰:山北與水沙連內山錯,山南之水達於八掌溪。然自有諸羅以來,未聞有躡屩而登之者。山之見恆於冬日,數刻而止。予自秋七月至邑,越半歲 矣;問玉山?輙指大武巒山後煙雲以對。且曰:是不可以有意遇之。

117 臘月既望,館人奔告玉山見矣!時旁午,風靜無塵,四宇清徹。日與山射,晶瑩耀目:如雪、如冰、如飛瀑、如鋪練、如截肪。顧昔之命名者,弗取玉韞於石,生而素質,美在其中而光輝發越於外?臺北少石,獨萃玆山;山海之精醞釀而象玉,不欲使人狎而玩之,宜於韜光而自匿也。山莊嚴瑰偉,三峰並列;大可盡護邑後諸山,而高出乎其半。中峰尤聳,旁二峰若翼乎其左右。二峰之凹,微間以青:注目瞪視,依然純白。俄而片雲飛墜中峰之頂,下垂及腰,橫斜入右,峰之三,頓失其二,游絲徐引諸左,自下而上,直與天接;雲薄於紙,三峰勾股摩盪、隱隱如紗籠香篆中。微風忽起,影散雲流,蕩歸烏有:皎潔光鮮,軒豁呈露。蓋瞬息間而變幻不一,開閉者再焉。過午,乃盡封之以去。

118 以予所見聞,天下名山多矣。嵩、少、衡、華、天臺、鴈蕩、武夷之勝,徵奇涉怪,極巍峩、窮幽渺,然人跡可到;泰山觸石、匡廬山帶皆緣雨生雲,黎母五峰晝見朝隱,不過叠翠排空,幻形朝暮,如此地之內山斂鍔乎雲端、壯觀乎海外而已。豈若玆之醇精凝結,磨湼不加;恥太璞之雕琢,謝草木之榮華。江上之青,無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得比其堅貞。阻絕乎人力舟車,縹緲乎重溟千嶺。同豹隱之遠害,擇霧以居:類龍德之正 中,非時不見。大賢君子,欲從之而末由;羽客緇流,徒瞻言而生羨。是寰海內外,獨玆山之玉立乎天表,類有道知幾之士超異乎等倫,不予人以易窺,可望而不可即也。 錄自《諸羅縣志》

119 應用練習 形音義及綜合演練 目錄

120 坎‧崁‧嵌 字音 字義 語詞 坎 ㄎㄢˇ 坑洞、地面低陷的地方 坎井之蛙 雙聲聯緜詞,路途不平,比喻人潦倒失意 坎坷 崁
山邊低陷的地方,多用於地名。 南崁 ㄑㄧㄢ 把物體鑲填入縫中,一般用於裝飾 鑲嵌 同「崁」 赤嵌樓

121 幢‧憧 字音 字義 語詞 幢 ㄔㄨㄤˊ 計算房屋的量詞 一幢房屋 搖曳的樣子 灰影幢幢 憧 ㄔㄨㄥ
為理想事物所吸引,而充滿美好的想像,疊韻聯緜詞。 憧憬

122 汩、汩 字音 字義 語詞 ㄍㄨˇ 水急流的樣子 汩汩流出 水急流聲 浤浤汩汩 ㄇㄧˋ 水名 汨羅江

123 溶、熔、融 字音 字義 語詞 ㄖㄨㄥˊ 溶於水 溶解 用火融化金屬 鎔鑄 多指人相處而言 融洽

124 1.下列文句均與季節有關。就其所描寫的景色、情境,依春夏秋冬物候變化之先後為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單選】 (95指考)
(甲)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乙)一地李花,飄零似雪,也為我翌日晨曉推窗時牽起家國之思來,這種思念,經過日光烘托,益其溫暖爛漫,浩浩蕩蕩,明媚千萬里,天涯便也近在咫尺了 (丙)近前光晃晃的柏油路面,熱得實在看不到什麼了。稍遠一點的地方的景象,都給蒙在一層黃膽色的空氣的背後,他再也不敢望穿那一層帶有顏色的空氣看遠處 (丁)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天,老是陰沉沉地布滿厚重的破棉絮似的雲,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不乾脆:有時翻江倒海下一個整天整夜,有時竟連綿到三四天 (戊)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饑鼠吱吱在承塵上奔竄。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常獨自撥劃著爐火,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

125 (A)乙丙丁戊甲 (B)乙丁丙甲戊 (C)丁乙丙戊甲 (D)丁丙乙甲戊 答:B 解析:(乙)春天→(丁)初夏→(丙)盛夏→(甲)初秋→(戊)→秋冬之際。

126 2.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物象設喻,往往可使讀者獲致更鮮明的印象,下列運用此種技巧者為:
(A)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流水  (B)風/像一個太悲涼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C)山寺的長檐有好的磬聲/江南的小樓多是鄰水的/水面的浮萍被晚風拂去/藍天從水底躍出  (D)香菸攤老李的二胡/把我們家的巷子/拉成一綹長長的溼髮  (E)黃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林子裡的池沼是閃著白光的/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撫慰的風呵/一陣陣地帶給我以田野的氣息。【多選題】(91年學測)

127 答: ABD 解析:(A)以弓背貓比喻妝鏡。(B)以悲涼老婦比喻風。(D)以一綹長長的溼髮比擬二胡聲音。

128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3.-4.題。 臘月既望,館人奔告玉山見矣!時旁午,風靜無塵,四宇清澈。日與山射,晶瑩耀目,如雪、如冰、如飛瀑、如鋪練、如截肪。顧昔之命名者,弗取玉韞於石,生而素質,美在其中而光輝發越於外?臺北少石,獨萃玆山,山海之精,醞釀而象玉,不欲使人狎而玩之,宜於韜光而自匿也。山莊嚴瑰偉,三峰並列,大可盡護邑後諸山,而高出乎其半。中峰尤聳,旁二峰若翼乎其左右。二峰之凹,微間以青,注目瞪視,依然純白。俄而片雲飛墜中峰之頂,下垂及腰,橫斜入右,峰之三,頓失其二。游絲徐引諸左,自下而上,直與天接。雲薄於紙,三峰勾股摩盪,隱隱如紗籠香篆(焚香時,煙縷曲折繚繞,有如篆文)中。微風忽起,影散雲流,蕩歸烏有,皎潔光鮮,軒豁呈露。蓋瞬息間而變幻不一,開閉者再焉。過午,乃盡封之以去。(陳夢林〈望玉山記〉)

129 3.下列敘述,與本文作者對玉山的認識與觀感最相符的選項是:
(A)玉山終日霧鎖,每日只能在下午才有機會望見 (B)玉山匯聚天地精華,蘊藏豐富玉石,值得開採 (C)玉山終年冰雪,猶如美人冰肌玉骨,嫵媚動人 (D)玉山美而難見,猶如君子沉潛修養,光華內斂 答:D

130 4.上文自「俄而……」以後,藉由雲的變化,呈現玉山的動態之美。下列關於「雲」的狀態摹寫,最正確的次序是:
(A)雲自天降→濃雲伸展→游雲上移→薄雲朦朧→風吹雲散 (B)雲自天降→游雲上移→薄雲朦朧→濃雲伸展→風吹雲散 (C)濃雲伸展→薄雲朦朧→游雲上移→雲自天降→風吹雲散 (D)濃雲伸展→薄雲朦朧→雲自天降→游雲上移→風吹雲散 答:A

131 語譯 十二月十六日,館內的人奔相走告說玉山出現了。時間接近中午,沒有風吹及塵埃,四周一片清澈。太陽照向高山,明亮透澈、光彩奪目:像雪、像冰、像飛濺的瀑布、像鋪展的白練、像切開來的油脂。以前這座山命名的原因,不就是取自它像蘊含在石中的玉一般,生來有美好的本質,內在美麗而光輝發揚播散在外嗎?臺灣北部少有玉石,獨獨聚集在這座山。山海的精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而生成了像玉的一座山,不想讓人親近侮慢它,只適合隱藏住光芒不外露。玉山莊嚴瑰偉,有三峰並列,山勢高聳足以擋住此縣後的諸座高山,而且高出有一半之多。中峰尤其高聳,旁邊的兩峰就像翅翼一樣在左右。兩峰間的凹陷處,微微地透著綠色,張大眼睛注視,依然是純白的顏色。不久,整片雲氣從中峰山頂飛落,往下掉到山腰,再橫飛斜入右峰,三座山峰頓時失去兩座,一些游離的雲朵又慢慢地拉長到左峰,再從下而上,一直到達天空;雲比紙還薄,在三峰的兩側來回摩挲迴盪,隱隱約約就像薄紗籠罩在篆文狀的盤香上。突然一陣微風吹來,雲影散亂流動,全都化為烏有,山色又恢復皎潔光鮮,開朗清晰。就這樣在短時間內變幻萬千,山色不斷開朗又隱蔽。過了中午以後,玉山又重新被雲霧給完全封閉遮蓋。

132 參考資料 翰林版教用手冊 翰林版備課用書 目錄


Download ppt "玉山去來 陳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