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学习主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学习主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学习主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2 导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昭和天皇 本名裕仁 第124代天皇( ~ ) 昭和天皇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侵略者,通过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接着,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了无条件投降书。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这一伟大胜利向世人昭示了什么?

3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4 1941年汪兆铭接待一些德国纳粹党员 汪精卫(笔名)
  中华民国(广州国民政府)国家元首 :汪精卫(国民政府主席 1925年7月1日~1926年3月21日)。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着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其中,又以1943年5月14日,庞炳勋、孙殿英两人联名通电投日,所率领的军队数量为庞大。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 1941年汪兆铭接待一些德国纳粹党员   汪精卫政权,是以汪兆铭为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长、周佛海、李士群等为主要成员,在日本侵略军扶持下于1940年至1945年间在南京统治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因时已经迁都重庆(战时首都)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重庆政府),不承认汪的“国民政府”及“行政院长”之职,所以称其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府”,日本则称之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笔名) 字季新 原名汪兆铭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县) 被誉为“民国美男子”

5 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村庄 日军修建碉堡分割抗日根据地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日军修建碉堡分割抗日根据地

6 ↓抗日要据地投票的农村妇女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 ↓抗日要据地投票的农村妇女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击日军“扫荡”的同时,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采用“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按此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 调整土地政策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农民丈量土地   党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一切抗日阶层坚持抗战,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中央政治局1942年1月通过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

8 1942年前后中共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开展整风运动 1942年前后中共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9 毛泽东就整风问题与中共高级干部谈话(1942年)
  整风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左”、右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克服党内存在的,诸如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倾向,以增强党的战斗力。整风运动的结果,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0 毛泽东题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毛泽东为大生产运动的题词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军队、党政机关、团体、学校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的运动。 毛泽东为大生产运动的题词

11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大生产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军民一致、上下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2 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 八路军战士在编制草鞋 王震 1908.4.11~1993.3.12 湖南省浏阳人
中共八大元老简称中共八老,但有多种说法:①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薄一波、王震;②邓小平、陈云、杨尚昆、薄一波、邓颖超、习仲勋、宋任穷、万里。 王震 湖南省浏阳人 邓小平时期的治国八老之一

13 冉庄地道战遗址 北京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

14 地道战示意图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15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地道战》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从1966年至1970年,全国只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
电影《地道战》   1942年的冀中平原上,高家庄的男女民兵齐集村口。为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16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兵在河滩上埋地雷 电影《地雷战》
  抗战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常遭日伪军袭击和“扫荡”。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搬来工兵,攻入赵家庄。赵家庄总结教训,改进地雷技术。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 电影《地雷战》

1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8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七大召开前夕,攻克柏林的战役已经打响,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指日可待。亚太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军民也展开局部反攻,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灭亡。会议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完成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的任务,目标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①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毛泽东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夺取胜利的组织保证。

20   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封面)

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22 抗战胜利

23   1942年1月,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3年初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这一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5月,盟军攻克柏林,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   在亚太战场上,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扭转了战局。1945年3月,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军民也展开了局部反攻。

24 原子弹使日本广岛成为一片废墟   为迫使日本早日无条件投降,为贬低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影响,还为了战后进行原子讹诈,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左右,美派两架B-29飞机飞临广岛投掷原子弹,8月9日上午10时30分,美又派飞机向长崎投掷了一颗原子弹。造成当地近20万和平居民的伤亡,也引起了日本当局的震动。

25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定》,宣布对日作战。174万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2000千米长的战线上向日本陆军的精锐之师关东军(约100万)发起猛烈攻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加速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起了重要作用。

26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   与此同时,中国军民也转入全面大反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人民军队冲破了美国和国民党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向日伪发起攻击,收复城市250多座。

27 在河北怀来前线展开反攻的八路军炮兵 八路军解放山东新泰县城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新四军解放江苏淮安城

28 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广州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

29 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的签字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0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侵华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在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图为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递交由冈村宁次签字盖章的投降书时的情景。10月,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了投降书,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本统治了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1 八年中(1937~1945)敌伪对晋察冀边区烧杀抢掠统计表
冀晋区 冀察区 冀中区 冀热辽区 人口死亡 152000人 100800人 232000人 225000人 房屋损失 390500间 480000间 690000间 粮食损失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牛马骡驴损失 205222头 215000头 450000头 60000头 猪羊损失 507886只 801200只 378000只 农具家具损失 120000件 被服损失 敌抓走壮丁数 60000人 65000人 120000人 260000人 碉堡公路沟墙 公亩 528384公亩 公亩 公亩 敌抓伕要工

32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1.中共倡导并作出很大的让步促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为中 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 3.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是抗日的主战场,决定性地消 耗了敌军力量; 4.中共始终高举抗日旗帜,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等措施反对妥 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3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 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弱国打败强国的典范,对殖民地、半殖民 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极大的鼓舞; 3.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4 巩固抗日根据地 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 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课堂小结 1.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2.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和调整土地政策 3.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巩固抗日根据地 的艰苦斗争 1.召开目的、时间 2.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4.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 全国代表大会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形势 2.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3.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4.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时间)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35 学习与探究

36 学习活动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提示: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苏联出兵东北,百万苏联红军打垮了日本关东军;有人认为是由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还有人认为是由于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更多的人认为是由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你持什么看法?为什么? 建议:   可全班讨论,允许发表不同看法。

37 D 1.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 A.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学习测评 D 1.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  A.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联系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结局,说明抗日战  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都以中国失败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8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向广岛投掷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B-29轰炸机
史海拾贝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向广岛投掷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B-29轰炸机   为迫使日本早日无条件投降,更为贬低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影响,还为了战后进行原子讹诈,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左右,美派两架B-29飞机飞临广岛投掷原子弹,炸死居民7.8万多人,负伤和失踪者达5万多人,全市有2/3建筑物被毁。8月9日上午10时30分,美派飞机向长崎投掷了一颗原子弹,2.3万多居民炸死,4.3万多人受伤。

39 结 束


Download ppt "第四学习主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