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承先啟後: 梵二大公會議 禮儀革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承先啟後: 梵二大公會議 禮儀革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承先啟後: 梵二大公會議 禮儀革新

2 《禮儀憲章》所說的:“禮儀是教會生活的頂峰與泉源” (10),這裡”教會生活” 似指所有關於愛德、神聖和宗徒職務。梵二承認”禮儀並非教會的唯一行動” (9),但堅信所有的行動,甚至是愛德行動,都是教會生活的頂峰。

3 要欣賞這個訓導的正面價值,要記憶禮儀革新的起源。由十七世紀開始,靈修的“泉源與高峰”是 “默觀” 或個人神秘祈禱。禮儀的祈禱,包括感恩祭,都是個人性的;造成牧民的司鐸,傾向在感恩祭中為信徒作個人的奉獻,也許隱修士也受這個趨勢所影響。

4 忠於本篤會的靈修,Dom Gueranger 始創革新隱修生活,把個人的默觀祈禱,轉移至禮儀的祈禱。
因為本篤會的會規把隱修的精神基礎,置於聖經的祈禱 (聖詠),與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相連,即是 “聆聽” (服從) 聖經中的聖言。

5 Gueranger 的禮儀革新,就是把教會日常的祈禱 (以聖體為高峰) 帶回基督徒靈修的中心。
但梵二訓導教會要重組:禮儀含有可能改變及不可改變的成分(SC 21),它的革新就是廢除了”個人神秘祈禱中天主的經驗“,而以”公共禮儀祈禱中天主的經驗” 代之,這就是靈修的 “泉源與高峰”。

6 另一本篤會士Dom Beauduin 視禮儀是教會司鐸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及在基督內對天主的崇拜,而不是新約所說的全體信眾的公共司祭職。
Dom Casel 則視禮儀是儀式的規條及延續奧秘的儀式,因此,奧秘藉著儀式臨在。天主子道成肉身、寓居人間,以祂的行動、聖言、死亡和復活救贖了我們。

7 在禮儀中,特別是聖體聖事,信友經驗天主的“現在”,祂的救贖行動是偕同我們及為了我們,由創世直至滿全(consummation)。
聖經所說的記念(anamnesis)帶我們至末世的光榮,成了我們的當下。 適當慶祝的禮儀是將來天主的預嚐,說明為何教會視禮儀為高峰。

8 聖經運動的創新成果,帶來聖經研究的更新,使教會重返源頭!
明確肯定全體信眾授洗的公共司祭職,信眾與基督一同在禮儀中擔當逾越奧蹟。梵二使人認識真正對天主的崇拜是非儀式性地每天活出逾越奧蹟的 “生活的禮儀” (liturgy of life)。

9 因此,公共司祭職的實行是整個教會的公共靈修,一個連續的自我祭獻(self-oblation),包括對所有人的成聖召叫,和在世界的先知使命的最終見證(殉道)。

10 梵二強調禮儀是通過儀式經驗教會活動的頂點,這需要聖經中關於崇拜的教導。禮儀學家只部分應用在他們演講及著作中,忽略了崇拜與解放被壓迫的人之間的緊密關係。

11 在聖經中,希伯來文“崇拜” (worship) 是‘abodah’,意即 ‘工作’ (work)、勞動 (labour)、服事 (service)。
整本聖經的靈修總結於  一句:“崇拜/服事上主”。 “服事”上主的誡命 (蘇22:5),可與”愛”的誡命互換(申6:5)。

12 崇拜上主,因此,是愛及服事上主。 在新約中,崇拜上主亦避免用“禮儀”一詞表逹。此詞只用過一次基督徒團體的崇拜 (宗13:2)。 Adb 字根的意義是‘工作’ 或 ‘勞動’,當用於服事時,就是真正的崇拜。

13 由強制力量產生的服事(adodah)是勞役,而不是崇拜!
雅威宣稱自己是天主。祂把奴隸從埃及的束縛中拯救出來,這些被拯救的奴隸不服事/崇拜其他的神,因為其他的神制造帝國及奴隸。

14 耶穌的道成肉身是天主與奴隸之間的盟約,正好綜合希伯來聖經中耶穌的敎導重心及祂的一生。祂生於一個法律的帝國,死於裁定為奴隸的死亡。祂死前總結祂的服事,為祂的門徒洗腳---只有奴隸才會做的。但祂心甘情願地為表逹愛而做了,是服事與崇拜合而為一。

15 崇拜若基於愛的服事就是門徒制的‘泉源與頂峰’;所有儀式都從屬於這最高的目的。

16 總結: 《禮儀憲章》9及10說所有行動,包括‘行愛德’ (acts love)及門徒的工作,在禮儀慶典找到泉源及高峰。從嚴謹的隱修角度看,可理解為禮儀運動的特色。梵二支持門徒靈修,有賴聖經的更新推動這思想。 ‘生活的禮儀’,或是日常非儀式性的逾越奧蹟,滲透在給予有需要的人的愛與服事中,是公共司祭職及天主子民的犧牲---是個人的祈禱及禮儀行動的‘泉源及高峰’。


Download ppt "承先啟後: 梵二大公會議 禮儀革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