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吳玫瑛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2 網頁 http://www1.nttu.edu.tw/mywu/96chlc/
網頁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3 計畫目標 深入探討1970年代以來西方重要的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探討童書中所涉及的政治、社會、文化問題,諸如階級、性別、意識形態、以及多元文化等議題。 藉由研讀經典著作,提供兒童文學研究者多元的學習視角,加強批判性思考的訓練,一來探究西方兒文研究的不同向度,二來探尋台灣兒文研究的可行路徑。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4 選讀教材 以Peter Hunt所編纂的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及Perry Nodelman和Mavis Reimer共同執筆的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第三版)為主要研讀專書 輔以彼德‧哈林戴爾(Peter Hollindale)、傑克‧齊普斯(Jack Zipes)、賀伯特‧寇爾(Herbert Kohl) 及賈桂琳‧羅絲(Jacqueline Rose)等人的著作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5 課程架構/單元議題 每週以主題式的方式,循序漸進的介紹西方兒文批評所開展的論述議題,著重於呈現西方兒童文學批評理論的多元面貌
Topic 1: (Why) Fear of Critical Theory? (批評理論何所懼/拒?) Topic 2: Children's Literature & Criticism (兒文與理論批評) Topic 3: What is Children's Literature? (何為/謂兒文?) Topic 4: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兒文與文化 研究) Topic 5: Ideology and Childhood (童年與意識形態) Topic 6: Ideology and Children's Books (童書與意識形態) Topic 7: Ideology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與意識形態)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6 課程架構/單元議題 Topic 8: (De)constructing Power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與權力結/解構) Topic 9: Psychoanalysis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與精神分析) Topic10: Feminism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與女性主義論述) Topic 11: Desire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和]慾望) Topic 12: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之互文性) Topic 13: Reader Response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與讀者回應論) Topic 14: The Valu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文何價之有?) Topic 15: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Critic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認識兒文批評:從理論到實踐)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7 課程進行模式 本課程每週設定一研討議題,並邀請一位老師擔任主讀人,課程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報告者及回應人時間」: 此階段主要由學生就閱讀內容提出口頭報告並穿插同儕對話或小組討論與提問。 第二階段為「主讀人時間」: 此階段由主讀老師解析當週選定的文章並依同學報告與討論狀況進行深入補充與探討。 第三階段為「Q&A時間」:研習者就研讀內容與主讀人或主持人交換意見或進行疑難解說或進一步開展師生間的多方思想交流與批判性對話。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8 主讀人三要 就當週主題/議題,提供參考書目(篇數不限),以供研習者的學習參考。
提綱挈領導讀每週指定的閱讀教材,提供書面資料摘記閱讀內容,可為大綱(outline)或摘要(summary)形式。 共同參與學生口頭報告的評論與問答,引導研習者深入討論該單元的議題,或以專家對談的方式,或以 Q&A 的形式回答學生的提問,協助課程的進行。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9 學生課程要求 每位同學須輪流擔任兩次課堂的報告者、回應人與課堂筆 記記錄者: 報告者
於當週上課時繳交該週所指定的閱讀教材概述及評論一篇,且需於課堂上進行20分鐘的口頭報告(需使用Powerpoint並提供綱要) 。 回應人 1. 針對報告者所提出的報告做評論,評論的方式可為 講評、提問或補充說明,約為10分鐘。 2. 須針對當週的議題及文章內容提出2-3個問題,所提 的問題必須援引自文章的論述,以供課堂小組討論。 課堂筆記記錄者 統整除了報告者外的同學之課堂筆記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0 主讀人介紹 主讀人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師、博士生和英美語文學系教師擔任,皆具相關英美文學、文學批評理論或兒童文學專業背景,以跨系所方式增進師生互動。 兒文所游珮芸老師 兒文所郭建華老師 兒文所吳玫瑛老師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1 主讀人介紹 英美系鄧鴻樹老師 英美系蔡欣純老師 兒文所 杜明城老師 兒文所博士生柯靜儀 英美系陳淑芬老師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2 課堂剪影 主讀人講綱 報告 課堂筆記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課程名稱: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 主讀人: 蔡欣純
主題: Feminist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閱讀教材: Paul, “Feminism Revisited” 主讀人講綱 報告 課程名稱: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 報告人: 湯貴婷 兒文所碩二 主題: Kohl, “Should We Burn Babar?” 課堂筆記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3 研讀成果 探討篇目 Kohl, Herbert. “Should we Burn Babar? Questioning
Power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探討議題 De)constructing Power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兒童文學與權力結/解構) 相關連結 學生報告連結(ppt、評論概述)、主講人講綱、學生問題回應、課堂延伸議題討論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4 主讀人回應—蔡欣純老師的話 第一次主讀 生疏與膽怯 報告者對閱讀英文的能力沒信心,討論的同學發言時顯得不確定,學生對批評理論,似有些抗拒。
然而,因為主持人與主讀人的熱烈討論,學生們漸漸熱絡起來並對論述性的討論產生興趣。 第二次主讀 改變 一個多月後,我深深感受到改變,學生遠比開始時有信心,閱讀英文論述漸上手,課堂中能踴躍提問發表想法,能體會研讀批評理論的樂趣,思維上變得更活絡、更有深度及廣度。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5 主讀人回應—蔡欣純老師的話 第三次主讀 教學相長
主讀人回應—蔡欣純老師的話  第三次主讀 教學相長 課程近尾聲,學生們討論理論時已顯自在,甚至有同學詢問結束後該繼續閱讀什麼能對批評理論有更深瞭解。 見到學生這樣的轉變,感到驚奇和欣慰,這課程提供給學生的遠超過當初主持人邀請參與時對課程的想像。 自己也獲益良多,學生們清新的思維,提出無法預期的問題,幫助主讀人重新思考原以為已經熟悉的論述。 課堂中主持人與主讀人熱烈討論某些議題與論述,這是珍貴的經驗,對學生而言是奇妙的體驗,良性的示範。 兩位教授討論得欲罷不能,學生可以感受到研讀兒童文學批評理論的無限樂趣。 每一次主讀都是充滿無限樂趣、腦力激盪與許多體會的三小時。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6 學生回應 從第一堂課「理論之後」的強力震撼彈,到各大議題(系譜學、後殖民、文化研究、意識形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讀者反應論等)的剖析梳理;我對兒童文學的認識,不再只停留於「兒童文學為淺語的藝術」此一單向度的思考。因此這門課所得,對我而言,是一些小點與小點的認識積累,和思維方向的起步開發。 從一開始對自己的不信任,到慢慢的具有信心,算是最大的收穫吧!其實要修這門課真的很讓人慌張,因為要研讀的講義都是英文的 在這堂課裡面,大概最大的進展就是加速了思考的速度吧。因為要事先唸過,再有同學報告、回應,還有兩個老師一起在場腦力激盪,加速了許多思索之後反應的速度。 老師、主讀人和同學進行著一場思考的遊戲,真的好棒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7 學生建議 本課程若能設置專任博士生教學助理,經營共同學習的討論社群,可以幫助修課同學在課前充分瞭解文章內容,提供英文閱讀的協助。
研讀本課程之前應事先修習相關文學理論課程,以對文論的歷史脈絡有初步瞭解。 後續希望有進階課程可以選修,以期研讀兒文專業期刊論文。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18 結 語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是個新興園地,有教育部顧問室的支持,大家的攜手合作、耕耘,才有滿園芬芳。 感謝: ~謝謝聆聽~ 主讀人師資群
兒文所碩二修課學生 工作團隊 攝影/經費/課堂協助: 廖珮茹 網站設計/維護: 吳甲泓、劉忠岳 聯繫: 柯靜儀 文書: 湯貴婷 ~謝謝聆聽~ 2008/1/24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成果報告


Download ppt "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