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J.Kalupahana 原著 霍韜晦 陳銚鴻 合譯 佛教知識論(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J.Kalupahana 原著 霍韜晦 陳銚鴻 合譯 佛教知識論(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J.Kalupahana 原著 霍韜晦 陳銚鴻 合譯 佛教知識論(下)

2 我們已看到佛陀對天啟或聖言的知識來源的批判,可是他的批判卻並非全是破壞性的。事實上,他的批判主要是針對那些執著上述方法是唯一有效的知識來源的講法。於此我們可發現佛陀亦認可聖言為求取知識的初步,蓋別人的証見或報導可以再加以自己的經驗印証。聖言本身固然可以是真是假,但如理作意則包括了經驗和推理。所以佛陀認許經驗、感官,及神通,及以經驗為基礎的推理四者為知識的來源。

3 原始佛教並未否定感官知覺的可靠性。事實上,知覺與料(phassa,觸)是我們了解世界知識的基本來源。但同時,佛陀卻又強調這些感官知覺有誤導的傾向。這不是感官知覺本身出錯,而是由於人的習慣訓練,使他對所見、所聽、所感等等作出不同的解釋而已。

4 《中部經典》曾經描述感官知覺的活動過程,同時指出感官知覺如何使人誤解:
因眼根與色境,噢,諸賢者,而生眼識,三者之和合而生觸,由觸而生受。彼有所受,即有所想;彼有所想,即有所思;彼有所思,即有所取;彼有所取,即生分別(概念)。這將使他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中被眼根所取的色境所擾。

5 這一公式始於一無人稱的觀點,而且基於普遍的因果律(paticcasamuppada,即緣起法),其文句常如此陳述:「此生則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則彼有,此無故彼無。」這無人稱的陳述,發展到「受」(vedana)之後,其描寫的方式和文法結構均有改變。即改取有人稱的帶動聯想式的進路,所以採用第三人稱來結構:「彼有所受,即有所想」等等。在這裡,可發現自我意識的介入,繼而影響整個知覺的過程,終而形成各種干擾。

6 據註釋者說,這種干擾有三種:貪、瞋、痴。在這攝取外境過程的最終階段,或可說是極有趣:「顯然,這已不是單純的結合過程,亦非故意導向的活動,而是無可改變的力量施向一連串的客觀事物的序列。在知覺的最後階後,他本來是主動者,已轉為無能為力的被動者。」正如上文所述,主觀態度如愛惡,干擾感官知覺,是會使知覺變形的。

7 禪定的過程,與神通的成就,在某一意義下是對此類主觀偏見的消除。可是,正如我們已知道的,即使鍛煉成神通覺,並以此檢証事物的實相,據佛陀說,這些在佛教之前的思想家,仍被他們的主觀偏見干擾其對事物的了解。所以,即使有人練就神通感覺如宿命通之類,仍會相信一形上學的實體,如真我、或宇宙的創造者、萬能的神。

8 因此,各種神通經驗,是不應成為形上信仰的基礎。統計在原始佛教時被認可的神通,約有如下幾種:
神足通 (iddhividha) --- 它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力量。它包括各種在禪定時由意志力量而展現的神變。 天耳通 (dibbasota) --- 遠距離的聽覺能力,能超過平常聽覺所能至的音域。如此對聽覺的領域和深度的增長、使人能直接感應某類相關的現象;在普通情形下,這些現象只能間接推論出來。

9 他心通 (cetopariyanana) --- 能了解別人內心的情形與活動。
宿命通 (pubbenivasanussatinana) --- 這是一種感覺自己過往歷史的能力。它依靠記憶而成,對已往經歷的事,在極深的禪定中,能記憶起來,正如其他力量的訓練一樣。

10 天眼通 (dibbacakkhu 或 cut upapatanana) --- 對被業力驅使、在輪迴下流轉的眾生的生死有所知,它與宿命通一起運用,使人能看到再生的現象。
漏盡通 (asavakkhayanana) --- 消滅各種醜惡本能的智慧,加上以上的最後四項神通,就能使人深入了解四諦。

11 在此可發現,神通與普通知覺有著某種程度的相應。各神通主體亦有它們對應的客體,而且與感官知覺有關。此關係如圖解如下:
肉眼 --- 形色 天眼 --- 人之生死 人耳 --- 聲音 天耳 --- 能聽到非常人所能聽到的聲音

12 鼻 ----------------------- 氣味 (香臭)
舌 味道 身 可觸摸的物體 散心 觀念 定中意識 宿命通 --- 自己之前生 他心通 --- 別人的思想活動 漏盡通 --- 染污性的緣起序列的消除

13 如圖所示,神通各有它們相應的客體,這些客體是不會被普通知覺感應的。這兩種感知的分別似乎在不同程度的深入。直接知覺、感官、與神通均可以使人對現象產生知識;再以這種直覺知識為基石,佛陀歸納出下列有關宇宙(諸法)的推論: (一)緣生 (paticcasamuppada), (二)無常(aniccata), (三)苦(dukkhata)與 (四)無我(anattata)。此等推理即被稱為比知(anvaye nana)。

14 因此,在對當時流行的知識理論加以批評後,佛陀似已接受某一形式的經驗論(以普通知覺經驗和神通經驗作基礎),這種理論在一非常簡短但極為重要的《一切經》(Sabba-sutta)中明確說出。當時,一位與佛陀同時期的哲人,名為闍奴桑尼 Janussoni 的,問及佛陀有關「一切」的問題。這是一形上學問題,即宇宙中的「一切」如何構成。佛陀立即回答他:「一切的意思是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觀念)。」

15 簡而言之,「一切」即包括六種感官和與之相應的對象,如上圖中所表。佛陀又指出,別人可能不同意他的說法,而設立其他不同事物去組成「一切」。但此等思考,徒然引出煩惱與憂慮,因為這些東西是在經驗世界之外。這篇簡短的經文就是如此美妙地把原始佛教的全部知識論的觀點總結出來。 全文完


Download ppt "D.J.Kalupahana 原著 霍韜晦 陳銚鴻 合譯 佛教知識論(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