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Rosangela Quaranta Modified 5年之前
1
福傳神學課程2 福傳理念的歷史演變 一、歷代福傳概念: 0。超然的福傳模型:Missio Dei 1。舊約時期;2。耶穌時期
3。初期教會時期;4。宗徒時期 5。羅馬帝國時期;6。殖民地時期 7。當代福傳模型 二、福傳神學的近期發展 1。梵二前的傳教神學反省 2。梵二後的傳教神學反省 3。《在新世界中傳福音》福音化 4。《救主的使命》:傳教的危機
2
超然的福傳模型:Missio Dei 天主在人類的歷史中從開始吸引人尋找祂當真善美的泉源
人類的特徵:人的良心:人性本善:追求至善 凡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等待著我們肉身的救贖(羅八) 聖神的潛移默化使人類產生崇高的理念和事業造福社會文化和宗教(救主 28) 在人類的歷史有聖言的種籽和真理之光(宗教中的真、善、聖的成分)(救主 55-56) 追求真神的宗教的普遍存在證明天主吸引人的事實 28. 圣神以特别方式在教会及其成员内彰显自己。然而,他的临在和活跃是 普世性的,不受时空界限【注35】。梵二大公会议提醒说,圣神在每一个人心中 工作,藉「圣言的种子」可在人的创意-包括宗教的创意-以及在人追求真理、 至善和天主本身的努力中被发现【注36】。
3
舊約的福傳模型: 靜態末世觀 出3:天主啟示自己 以色列的身份和使命:“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奉獻、祈禱、見證)出19
給亞巴郎說:“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創12) 以色列祈禱說:“列國萬民,請讚美上主!”詠66 先知的任務:“我更要使你作萬民的光明,使我的救恩達於地極”(依49,6) 末世時上主自己會使萬民皈依祂:靜態的福傳模式(依25,6) 我新近给亚洲的主教们写道:「虽然教会高兴承认在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的 宗教传统中的任何真的和神圣的事物,是那启迪所有人的真理的反映,但这并不 减轻她的责任和决定不忘宣讲耶稣基督,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4
福傳模型:耶穌的典範 耶穌宣傳天主的國現在已經臨於社會:在他身上 他從各個束縛中來釋放和把人納入一個愛的新人類:耶穌門徒的團體
看重人的信德而無論猶太人或外邦人都可以得救 耶穌又是啟示神愛人的聖言,又是人類的圓滿奉獻自己的回音(人子) 耶穌建立一個福傳的團體 耶穌為眾人做贖價,犧牲自己為人類 请看第26-7页!
5
福傳模型:初期教會: 團結人類以生活見證來等待末世的默西亞的出現
完成以色列的福傳使命:以作聖潔的國民來吸引人 接受宗徒們關於耶穌復活的見證:相信上主的許諾 接受彼此當兄弟姐妹:分享自己財產:在他們當中沒有貧窮人 等待默西亞的顯現,天主的統治的實現:萬民的皈依,末世盛宴,天人合一 第28页!宗4,32;2,47。
6
福傳模型:宗徒時期 向萬民傳福音,由各地方教會組成普世教會
聖神推動宗徒突破猶太聖統的界限,接受外邦人在他們的新團體中 動態的向外傳教:出去宣傳,同上主一起收集人類進入祂的國 也接受外邦人的文化:只以“耶穌是主”為信仰的核心,而舊約的法律當參考而已 各地建立地方教會,當新的福傳中心 第29页
7
福傳模型:羅馬帝國、中世紀 教會當地語系化和社會福音化;隱修士的福傳
70年到313年殉道者的傳教模型,之後自由傳教380年教會成為國教 教會當地語系化:禮儀、聖統治;社會福音化:照顧窮人;有時教會當政治工具為統一國家 中世紀:愛爾蘭、英國隱修士在歐洲中北部傳教:培養信仰生活 東敘利亞到亞洲中心的福傳活動:隱修士的文化福傳;景教在中國
8
福傳模型:殖民地時期 有普世的,系統的,單一西方形式的福傳
自1492年向外向新發現的地區傳教:現代的傳教 西班牙、葡萄牙在殖民地用國王的護教權來傳教 傳信部自1622年為其它地區給修會委託代辦權傳教 歐洲的教會生活方式搬到傳教區,有時有政治色彩 不重視地方文化,要以西方文明開化其他民族 福音傳到全世界,各地有其福傳點
9
第二節:傳教神學的最近發展 新約的傳教神學反省以後,19世紀末才出現傳教神學這一門課
1892年有第一本基督教的傳教論,1911年有第一本天主教的傳教史 自1910年有新教的國際宣教協進會開傳教大會(愛丁堡),以後經常研討傳教 天主教有歸化論和種植論兩個傳教神學的派別 第32页
10
傳教神學的發展 兩位天主教的神父很早就面對南美傳教情況第一次發展關於傳教學的整體理論:耶穌會士 Jose de Acosta 在 1588年和聖衣會士 ( Carmelite )Thomas a Jesu 在 1613年。 他們的理論很影響到17世紀基督教的荷蘭的傳教士在印尼 Hadrianus Saravia, Justus Heurnius, Gisbertus Voetius, 和 Johannes Hoornbeeck. 而他們的著作影響到 在美國印第安人的傳教士John Eliot, 和 印像到 William Carey, 現代基督教傳教的創始人.
11
一、天主教梵二前的傳教神學反省 德國人J. Schmidlin主張歸化論:傳教的目的是個人接受真理而後入教會團體
比利時人P. Charles主張種值論:傳教的目的是建立教會,給人機會接受聖事 傳教對方是要被動的和無條件的接受教會的道理 缺點:真理和聖事是絕對的,不變得,西方式的,法律性的:人性被否定,與恩寵分開的 但是恩寵應提高人性,應建立在人性上,人才體會到圓滿的救恩:人的圓滿發展是天主的光榮 (依勒內) 33
12
二、梵二的傳教反省: 重新跟世界建立正面的關係:打開窗門
天主子民對其寄居其內的世界萬民所有聯繫、尊重及愛護(牧職憲章1;3) 教會內也開始反映人類的多元文化:普世教會是地方教會在聖神內的共融團體(參見教會23) 梵二有五個文告論述教會跟世界的關係,甚至有世界牧職憲章! 傳信部被稱為:萬民宣傳福音部,而不再是傳信部 36
13
梵二的傳教反省 梵二的五個與世界的關係的文獻: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現代GS 《教會傳教工作法令》(傳教 AG)
《大公主義法令》(大公 UR) 《信仰自由宣言》(信仰 DH) 《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非基 NAE 關於傳教後來的教宗有特別的文獻:《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救主的使命》1990
14
《教會傳教工作法令》1965年 傳教工作的責任歸屬
教會受天主派遣作拯救普世的聖事 教會本質上有傳教的使命,而宣傳福音是天主子民的基本任務 教會在信仰基督尚未生根的人群中宣傳福音、培植教會為職責 地方教會是傳教的主體,要自給自養,深深植根於民眾間,要反映普世教會 35
15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年 界定傳教的目標:從內部改造及革新人類
文化福音化:只靠宣講福音的神力歸化個人和集體的良心和整個生活環境 對第三世界裡邊緣掙扎生活的人教會支持他們解放,但也要從罪惡的束縛中來解放 傳教的對象包括所有需要介紹信仰,教友的小孩,外教人等 整個人生福音化 36
16
《救主的使命》通諭(1990) 福傳動機的困惑和福傳工作的危機
梵二對福傳的新看法使過去的動機(救靈和擴展教會)被削弱了 人也能在教會以外得救,而教會也不是傳教的目的 但教會的得救工具還是相對的重要,在拯救世界文化中人靈還是最基本的 雖然整個教會的使命是福傳,但是還需要專門負責福傳的機構和專門的研究 福傳還是剛剛才開始,整個人類社會還很缺乏天主統治的較深的影響和改革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聖神是傳教的首要行動者! 38。教会之外的得救,请看教会第16条或救主的使命第28条(请念一下)。
17
《救主的使命》通諭(1990) 天國、耶穌、聖神、教會的關係
耶穌基督是信仰的核心:“真正的解放在於向基督的愛開放自己”:是人最深的自由和救恩 天國不能與基督分開:在耶穌身上天國具體臨在!在他內天國是天人和人之間的共融 天國與教會不能分開:教會是天國的種籽、訊號和工具 聖神在教會內是福傳的首要行動者,在教外也是給人提供得救的可能性(28);但祂所推動的是一個天國 的确,「我们必须说,圣神替所有的人 提供参加巴斯卦奥的可能性,虽然其方式只有天主知道」
18
問題 我們從舊約的福傳模式可以學什麼? 耶穌福傳的模式的重點是什麼? 殖民地時代福傳的問題現在還有嗎? 你們現在的福傳模式是什麼?
福傳會不會影響社會?哪一方面? 福音化是什麼? 福傳不是為擴大教會: 其目標是什麼?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