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章 資訊管理的基本 概念與架構
2
本章大綱 第一節 What?資訊管理的基本定義與主要架構 第二節 Why?資訊管理與企業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Which?支援組織的主要系統架構模式 第四節 How?資訊管理的重要應用模式:企業如何 應用資訊管理來提升經營績效 第五節 Who?資訊管理的主要關鍵角色 第六節資訊管理的相關領域知識
3
1.1 What:定義與架構 1.1.1 以MIS的基本定義來瞭解
MIS是一個研究組織如何利用資訊科技(IT)開發資訊系統(IS)以支援組織經營,提高組織內部績效與外部競爭能力,達到組織目標的一門知識。
4
1.1.2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 觀點來瞭解MIS (1)資訊資源 = 硬體資源、軟體資源、資料資源、網路資源與人力資源
圖1-2 Input的資訊資源管理架構 組織 規劃 預算 人力資源 網路資源 硬體資源 資料資源 軟體資源 控制 指導 監督
5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觀點來瞭解MIS(續) (2)資訊資源 = 資料、資訊、知識 圖1-3 Output的資訊資源管理架構 篩選 獲取 記錄
定義 知識 儲存 資訊 資料 利用 操作 傳遞 分享 擷取
6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觀點來瞭解MIS(續 1) 資料
資料(Data)是對一些與組織交易相關的人、事、 時、地、物等最基本單位描述之記錄與儲存。因此它只是對基本事實描述的記錄,對使用者而言,未包含任何意義。 資訊 經過組織、整理、分析過的資料,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看法、判斷、決策或行動,因此,對於某些特定的使用者具有意義與價值。
7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觀點來瞭解MIS(續 2) 知識
人類對於一些現象的知曉、瞭解,它要經過人類學習與思考的過程,它本身是有行動力的,可以直接促成人類的行動,因此它是主動、有行動力的。
8
1.1.3 以企業資訊系統的 運用流程架構來瞭解MIS
主要構面 資訊部門 MIS Dept. 資訊科技 IT 資訊系統 IS 資訊 Information 使用者 User 工作 Work Practice 目標 Ends 利用 指導 開發 決定 提供 支援 需求 完成 規範 達成 委外 外部企業 圖1-4 企業IS的運 用流程架構
9
1.1.4 以目標觀點來瞭解MIS 表1-1 MIS 與 CS 的主要 區別
10
在MIS What方面的主要 重點 MIS是利用IT來達成組織目標。 MIS輸入的資源是硬體、軟體、網路、資料與人力。
MIS在流程面是利用IT開發IS提供Information支援User完成工作、達成目標。 MIS是訓練問題的解決者不是科技研發者。
11
1.2 Why? 企業與資訊管理面臨的挑戰 MIS很重要:未來新的e化競爭環境,IT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
MIS很複雜:MIS成敗不是單純IT的問題,牽涉到組 織、環境、工作、管理、MIS部門、使用者等各種因素,因此要深入瞭解。
12
1.2.1 MIS與企業生存 圖1-5 IT、組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1) (4) (2) (3) 文化 產業 社會 市場 經濟 環 境
消費者 環 境 政治 科技 (1) 壓 力 適 應 (4) 組織經營架構與模式 (2) (3) 壓 力 支 援 IT的架構
13
(1)環境改變對組織經營架構與模式的影響 21世紀企業面臨的環境改變,主要有下列幾項: 全球化市場競爭的出現。 全球分工製造環境的形成。
市場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 電信、金融、能源的經營限制解除。 新產品不斷出現,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依消費者需求量身訂作。 同業及異業策略聯盟興起。 網際網路遍及全球。 知識資訊取代土地、勞力、資本。
14
(2)企業經營架構影響IT架構 傳統金字塔階層的組織如因環境變化而轉型成扁平 化、網路型、虛擬式的組織,由實體型經營轉變為虛擬型的經營模式,這種轉變會使得原來傳統集中式、主機式、封閉式的IT架構不切實際,阻礙企業的調適轉型,因此組織結構的改變也一定會對原來的IT架構產生轉型的壓力。
15
(3)IT目的在於支持企業經營模式的有效運作與反應
16
(4)企業最重要的策略在於能快速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產業、市場、消費者偏好改變後,會對企業原有的經營模式產生淘汰的壓力,企業經營模式如無法回應,則無法存活。
17
1.2.2 MIS複雜困難 圖1-6 與MIS成敗相關的重要因素 (8) (7) (1) (6) (5) (2) (3) (4)
外在環境的因素 工作的因素 (1) (6) 使用者的因素 管理的因素 MIS成敗 (5) (2) 專案的因素 技術的因素 (3) (4) 資訊部門的因素 組織的因素
18
多構面複雜困難的資訊 管理 (1)使用者的因素 包括使用者的恐懼、抗拒、動機、認知、參與、滿意度等因素。 (2)專案的因素
包括團隊的溝通、協調、領導、合作、專案的規 劃、排程、成本、預算等。 (3)資訊部門的因素 包括資訊部門的目標、定位、領導、與業務單位的關係、信賴感、夥伴等。
19
多構面複雜困難的資訊 管理(續) (4)組織的因素 包括組織的結構、文化、策略等。 (5)技術的因素 包括資訊科技、系統架構、系統品質等。
(6)管理的因素 包括高階主管支持、變革管理、推動策略等。
20
多構面複雜困難的資訊 管理(續) (7)工作的因素 資訊科技應該架構在一個既合理而又有效率的流程上。 (8)外在環境因素
包括科技、法令、競爭者、顧客、上下游廠商等。
21
1.3 Which? 支援組織的IT架構 資訊系統包括兩大類: (a)IT基礎設施,其如地基一般,與應用無關;
(b)IS應用系統,其為架在基礎上實際支援使用者的系統。 融合上面兩者的關係再加上以下二層,形成如圖1-7之企業整體IS的四層架構 資訊的需求架構:企業經營需要哪些資訊以供決策? 企業經營架構:企業目標、策略、主要功能與流程
22
企業整體IS的四層架構 圖1-7 IT Infrastructure 與 IS 架構 企業 經營架構 資訊需求架構 資料架構 IS架構 硬體
系統軟體 資料庫 網路 人力 指導 支援
23
1.4 How? 如何導入IS 1.4.1 IS的引進過程模式 技術面的實施架構主要是SDLC模式
人文面的實施架構主要包括Lewin的三階段模式,與Kwon & Zmud的六階段模式。 1.4.2 引進IT的互動架構 Leavitt的鑽石模式強調科技要與組織結構、人員、任務三者一起配合,因為這四者本身就是互相影響,一個輪子動,其他三個輪子不動,車子走不了。
24
(1)資訊系統開發的生命週期模式(Life Cycle Model)
圖1-8 IS 開發的生命週期模式 系統 分析 系統 設計 策略 規劃 系統 實作 與測 試 系統 維護 系統 導入 系統 評估
25
(2)組織變革與創新觀點的 系統引進模式 Lewin的三階段變革模式(Three Stage Change Model)
解凍階段(Unfreeze Stage):宣導、溝通與說服 改變階段(Change Stage):開發與引進IS,並讓員工參與 再結凍階段(Refreeze Stage):使用IS制度化 Kwon & Zmud的整合性IS引進模式 包括了(1)啟始;(2)採用;(3)適應;(4)接受;(5)使用;(6)融入等六個階段
26
(3)組織引進IT的互動性架構:Leavitt的鑽石模式
任務(Task) 作業流程與專案 科技 (Technology) 人 (Agent) 組織結構(Organization)
27
1.5 Who? 關鍵角色 人的因素決定70% IS引進的成敗。
IS引進的關鍵角色包括CEO、CIO、系統開發人員、使用者、外部合作夥伴及外部顧問,IS若要成功,這六者的重要角色與行為要扮演得好。
28
1.5.1 資訊部門的角色與 改造 表1-2 e化與傳統MIS角色的比較
29
1.5.2 高階主管(CEO) 表1-3 CEO在e化扮演的角色與任務
30
1.5.3 資訊長(CIO)的角色與 任務
31
1.5.4 系統開發人員 主要角色的扮演包括: 偵探:瞭解問題所在 人類學家:使用非專業語言與使用者溝通 心理學家:瞭解使用者心理
外交家:跨部門跨組織之team work 計畫家:專案管理規劃 教育家:訓練使用者 業務員:說服使用者 演講家:系統簡報 作家:系統文件撰寫
32
1.5.5 使用者 動機與期望 使用者抗拒 公平原則:引入系統後,工作負荷是否公平 同儕壓力
33
1.6 MIS與其相關領域 資訊 科學 心理學 MIS 組織 行為學 經濟學 決策 科學 政治學 企業 管理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