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肉毒桿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肉毒桿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肉毒桿菌

2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為極厭氧之產孢桿菌,其所產生之毒素是致病因子,造成嚴重的神經性中毒。據推估約1盎斯(28.5克)的肉毒桿菌純化毒素就足以使全美國居民中毒死亡。

3 肉毒桿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
廣泛存於自然界中 , 生活在土壤、湖水、河水及動物的排泄物內。 本菌會分泌毒素,是屬於毒素型食品中毒,肉毒桿菌毒素是世界上已知最毒的毒素之一。

4 轉載自  光復書局(1991),大美百科全書,第4冊,第207頁。

5 攝食污染肉毒桿菌毒素的食品會引發食品中毒,如:
pH>4.6的低酸性罐頭食品 (含鐵罐、玻璃罐)。 (註:pH在4.5以下的酸性罐頭食品,肉毒菌無法生存。) 2. 香腸、火腿、燻魚等肉類加工品。

6 製罐時殺菌不完全或烹飪不充分,在厭氧情形下,此菌會繁殖並產生毒素,攝食後引起傳統型肉毒桿菌症。其案件以家庭式之醃製蔬菜、水果、魚、肉類、香腸、海產品等為主。
創傷型肉毒桿菌症大多來自二次感染,傷口處遭受細砂、泥土之污染。 嬰兒肉毒桿菌症之來源為攝食含此菌孢子之食品,而非因食品中有此毒素。孢子存在於食品及灰塵中,蜂蜜偶亦含此孢子。

7 食品在下列情況下,均有可能產生肉毒桿菌毒素:
加工過程中,混入菌體或芽孢,又發生殺菌條件不足,使肉毒桿菌能順利生長。   在低酸厭氧狀態及有利該菌生長的條件下,放置 過久,使肉毒桿菌順利產生致命毒素。 人體誤食肉毒桿菌毒素後,短約2小時,長約3─8天, 通常在12-36小時內會出現中毒症狀。潛伏期愈短, 症狀愈嚴重,死亡率愈高。

8 肉毒桿菌會產生了強大的神經毒素,阻止乙醯膽鹼(Ach)釋放於神經與肌肉突觸,從而抑制肌肉收縮,造成癱瘓。 在CDC劃分出四種感染狀態:(1)食源性 (2)嬰兒(3)傷口(4)不確定的。食源性肉毒中毒,也是最受關注的公眾安全。 肉毒桿菌毒素是熱不穩定型,可在攝氏100度10分鐘(80 ℃、30分)或更長時間下破壞。

9 感染的早期跡象包括嗜睡,無力,眩暈。接下來 症狀進展成腹痛,腹瀉,嘔吐,視力模糊,頭暈和運動困難。
肉毒桿菌 發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感染的早期跡象包括嗜睡,無力,眩暈。接下來 症狀進展成腹痛,腹瀉,嘔吐,視力模糊,頭暈和運動困難。 隨著病情的加深,癱瘓由臉部進展到到喉嚨,胸部和四肢,最終使呼吸困難窒息而死。死亡率高達30~60%

10 七股黑琵 染肉毒桿菌死亡 非禽流感

11 一群在過去由於肉毒桿菌中毒死亡,後來規劃用作教學而製成的標本。

12 2008年11月肉毒桿菌中毒急救中的黑面琵鷺

13

14

15

16

17 肉毒桿菌之傳染途徑、診斷、檢驗、治療及處置流程

18 吃真空包裝的食物,也要小心肉毒桿菌中毒,桃園縣一對母女,疑似吃了真空包裝的素食,出現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一度病況危急,這也是今年第一起,肉毒桿菌中毒的群聚事件。疾管局在4月1日提供抗毒素治療,預計治療時間要花1~3個月,因為肉毒桿菌實在是好毒好毒。 疾管局初步研判,這對母女之所以中毒,可能是吃了真空包裝的素料,由於肉毒桿菌的毒素不耐熱,疾管局提醒,吃真空包裝或是醃製過的食品,最好先煮熟再吃比較安全。

19

20 在大陸有兩位曾從事影視表演的漂亮女孩為瘦身注射肉毒素後中毒,出現失明、發抖、呼吸困難、說話不清等症狀,在醫院急診室搶救3天才脫離危險。


Download ppt "肉毒桿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