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課 媒體識讀 教學者:何雅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課 媒體識讀 教學者:何雅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課 媒體識讀 教學者:何雅雯

2 什麼社會 就有什麼媒體 舞台劇導演林奕華歸納台灣電視節目兩大主軸「休閒加聳動」。他說看電視有兩種角度,一種是用眼睛「看」,一種是「閱讀」。
「看」是停留在表面,「閱讀」是去找密碼去解碼。

3 壹、媒體、資訊與閱聽人 媒體:又稱傳播媒體,是人們用來傳送資訊給其他人的工具。 Ex: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
閱聽人:受眾,接觸媒體訊息接受者 ,包含傳播媒體的觀眾、讀者或聽眾。 關係: 傳播媒體對閱聽人有相當的影響力,相對而言,閱聽人也對媒體具影響。

4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指不受他人干涉而能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發表及聽取他人言論的自由。
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人人主張與發表意見自由」 大法官釋字第509號:「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設於私德與公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記者證明報導為事實者不罰

5 新聞自由(媒體自由) 透過憲法或相關法律,保障媒體採訪、報導、評論等自由權利,讓媒體不因批評政策或揭露弊案得到處罰。

6 第四權

7 二、媒體的公共角色

8 二、媒體的公共角色 (一)報導事實:滿足民眾「知的權利」,將 正確資訊提供給觀眾。Ex:頂新油事件 始末 1
(二)評論事實:針對事實真相加以評論。 ex 中天、蘋果 (三)設定議題:將焦點集中於某些議題中。 透過「守門人」安排議題重要性與順序。

9 二、媒體的公共角色 (四)促進討論:針對重要議題進行討論。 EX 關鍵時刻 新聞龍捲風 (五)凝聚共識:經由充分討論後凝聚共識。
(六)形成輿論,影響政府施政 Ex 頂新抵制 魏應充求刑

10

11 三、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媒體立場與價值偏好:誤導與誤報。 ex:中天佔中 中天誤報 追求商業利益:不擇手段搶收視率。 ex:阿基師 1 2

12 置入性行銷:又稱產品置入,是一種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媒體節目,企圖藉由媒體曝光率來達到廣告效果的行銷方式。
(新聞廣告化或廣告新聞化) ex:史上最強置入性行銷 手機淘寶 步步驚心

13 置入性行銷案例:廣告新聞化

14 總白癡化:閱聽人長期接受低俗的節目,導致失去思考能力
ex:世間情 … 早期:刺激反應理論→媒體力量是萬能 ex:洗腦歌→姐姐、大麥克 現在:選擇參考理論→閱聽人只選擇喜歡的媒體 ex:少女時代VS昭和時代

15 貳、媒體資訊如何產生 媒體的營利性質: 傳播媒體性質上屬於市場導向的營利機構,而其主要特徵就是降低成本與增加收益。
降低成本:減少節目製作費用或人事支出。EX:談話性節目 增加收益:增加廣告收入。

16 貳、媒體資訊如何產生 媒體再現 定義:一項社會事件,經過新聞媒體產製而將社會事實再度呈現給閱聽人的過程。

17 台日媒體差別

18 新聞資訊的產製 記者採訪(資料來源) 新聞中心 編輯 報導 閱聽人 記者腦殘實錄 專業素養不足的記者

19

20 影響新聞產製的因素 市場與媒體立場 權威機構與團體 社會風尚與潮流 記者與媒體主管

21 新聞專業倫理與媒體自律 新聞專業倫理: 1.客觀與公正 2.正確與完整 3.良知與公益 媒體自律: 健全自我檢查機制
落實媒體自我檢查機制,期望將錯誤降至最低。 訂定媒體同業規範 作為同業遵守之依據。例如:臺灣新聞記者協會通過的新聞倫理公約。

22 新聞倫理公約 第1條:新聞工作者應抗拒來自採訪對象和媒體內部扭曲新聞的各種壓力和檢查。
第3條:新聞工作者不應利用新聞處理技巧,扭曲或掩蓋新聞事實,也不得以片斷取材、煽情、誇大、討好等失衡手段,呈現新聞資訊或進行評論。(正確與完整) 第7條:除非涉及公益,新聞工作者應尊重新聞當事人的隱私。(良知與公益) 第11條:新聞工作者應詳實查證新聞事實。(正確與完整)

23 媒體近用權 閱聽人由「知的權利」擴展到「使用的權利」憲§11、釋字§364(P133) 媒體近用權:人民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的權利。
接近權:民眾以被動、有限方式在媒體上發表意見。區分為答辯權與更正權。 使用權:人民可自行撰寫內容與製作節目提供媒體播放權力。區分為使用媒體權與使用頻道權。

24 答辯權:因報導受到損害時,媒體應給予解釋機會。
更正權:針對錯誤報導,當事人有權要求更正。 使用媒體權:閱聽人可在媒體自由的發言,無須擔心被錯誤解讀。 使用頻道權:給予特定頻道,讓民眾可自由發表意見或自製節目。

25 媒體近用權的實踐 善用個人接近權: 閱聽人或團體在面對媒體的不當報導時,可以要求媒體更正或答辯機會。 善用媒體使用權:
有線廣播電視法(§25)規定:有線電視公司應免費提供一個以上之公用頻道,供民眾、團體、學校及政府機關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

26 媒體的內在監督 自我檢查機制: 依新聞倫理或現行法規設置媒體自我檢查機制。 EX廣播電視法、有線電視法、公共電視法 媒體同業規範:
遵守媒體同業規範。 EX新聞自律協會、台灣記者協會。

27 媒體的外在監督 政府監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監督傳播媒體之營運。 閱聽人監督
養成接觸多元媒體訊息習慣,理性分析和勇於批評。EX:公民記者、peopo平台 民間團體監督 成立閱聽人媒體監督聯盟、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

28 補充:反旺中 我是學生,反旺中 旺中案微電影

29


Download ppt "第六課 媒體識讀 教學者:何雅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