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記帳士考試會計輔導 指導教授: 游 美 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記帳士考試會計輔導 指導教授: 游 美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記帳士考試會計輔導 指導教授: 游 美 老師

2 游 美 顧問 專長 : 現職: 財務制度規劃/稅務處理 企業/個人資產風險管理 公司行號/境外公司設立 創業諮詢輔導/經營管理
游 美 顧問 專長 : 財務制度規劃/稅務處理 企業/個人資產風險管理 公司行號/境外公司設立 創業諮詢輔導/經營管理 現職: 美新/霧峰會計記帳士事務所 總經理/合夥人 新領域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生活醫療實業集團   執行長特助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創業諮詢顧問 全國/台中市稅務記帳代理人職業工會 理事/理事 台中市聖羅蘭國際同際會 會長 國際同濟會中C區 財務長

3 Chapter 1 會計基本概念與觀念架構

4 壹. 重點整理 一、會計之定義 1. 美國會計學會(AAA):「會計是對經濟資訊的 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以協助資訊使用者 作審慎之判斷與決策。」 2. 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之會計原則委員會 (APB):「會計係一種服務性之活動,其功能 在提供有關經濟個體之數量化資訊-尤其是財務 資訊-予使用者,以便使用者藉此資訊在各種行 動方案中,做一明智的抉擇。」 與決策。

5 壹. 重點整理 二、會計之分類 1. 依使用者區分 (1)管理會計: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資訊以幫助企業 內部管理當局作決策者。
1. 依使用者區分 (1)管理會計: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資訊以幫助企業 內部管理當局作決策者。 (2)財務會計: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資訊以幫助企業 外部使用人作決策者。

6 壹. 重點整理 2. 依經營之目的 (1)營利事業會計:以營利為目的之會計,著重損 益 計算。
2. 依經營之目的 (1)營利事業會計:以營利為目的之會計,著重損 益 計算。 (2)非營業利事業會計:係指不以營利為目的、著 重收支平衡、不計算損益且無業主權益之會 計,又稱收支會計、基金會計。例如:政府會 計、醫療機構會計。

7 壹. 重點整理 3.依企業之組織 (1)獨資會計。 (2)合夥會計。 (3)公司會計。 4. 依企業提供產品之方式 (1)製造業會計。
4. 依企業提供產品之方式 (1)製造業會計。 (2)買賣業會計。 (3)服務業會計。

8 壹. 重點整理 4. 依企業提供產品之方式 (1)製造業會計 (2) 買賣業會計 (3) 服務業會計。

9 壹. 重點整理 三、會計資訊的使用者 1.內部使用者:企業內部各階層管理人員。 2.外部使用者:包含企業所有權人與潛在投資者、債
權人及銀行、客戶、政府機關、企業員工、工會與 一般大眾等。

10 壹. 重點整理 五、制定準則之會計團體 (一) 國內 1. 財政部證券與期貨管理委員會:
 五、制定準則之會計團體 (一) 國內 1. 財政部證券與期貨管理委員會: 為證券交易與公開發行公司之最高主管機關。公 布「證券發行人,證券商及公司制證券交易所財 務報告編製準則」。 2. 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由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積極從事我國一般公認 會計原則(GAAP)之研究與制定。發布「財務 會計準則公報」及「財務會計準則解釋」。

11 壹. 重點整理 (二) 美國 1. 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已正式發行財 務會計準則公報、解釋公報、技術公報與財務會 計觀念公報等四種公報。 2. 會計程序委員會(CAP)之公報。 3. 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之意見書。 4. 美國會計學會(AAA):鼓勵及提倡會計學術, 及改進會計教育的品質。

12 壹. 重點整理 (三)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
  成立宗旨在促進國際間會計的調合與統一,致力 於國際會計準則之發佈(IAS),後改為國際財 務報告準則(IFRS)。

13 壹. 重點整理 六、財務會計之觀念架構 (一)基本會計目的 1.幫助投資與授信決策。
2.幫助評估投資與授信決策之資金回收金額、 時間及風險。 3.報導企業經濟資源、對資源之請求權及其變動。 4.報導企業之經營績效。 5.報導企業之流動性、償債能力及現金之流量。 6.評估管理當局運用資源之責任及績效。

14 壹. 重點整理 (二) 編製財務報表基本假設 1. 權責發生基礎:
(二) 編製財務報表基本假設 1. 權責發生基礎: 所謂權責發生基礎(又稱應計基礎),係指當 收益流入的可能性相當大,且相關成本能可靠 衡量、或費損實際發生時,即應連同相關的資 產及負債同時認列,而不管相關的現金在何時 收付。

15 壹. 重點整理 2. 繼續經營假設: 所謂繼續經營假設,乃指會計上假定企業將繼續 存在下去,而不會在可預見的未來清算解散。這 種假設排除了清算價值的使用,此外,資產將可 繼續使用到其原訂計畫或目的完成,負債亦可俟 到期再清償。固定資產因為可長期使用,故應將 其成本分攤於各使用期間,並以成本減累計折舊 的帳面金額評價;負債亦應按到期日的遠近,劃 分為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

16 壹. 重點整理 (三) 財務報表的品質特性 1. 可瞭解性: 會計資訊應儘可能易於被人瞭解,才能發揮最大 功能。

17 壹. 重點整理 2. 攸關性: 所謂攸關性是指其所提供之資訊必須與決策有 關,具有改變決策的能力,亦即對問題的解決有 幫助。攸關性具有以下之特性: (1)預測價值:會計資訊如能幫助決策人預測未來 事項的可能結果,協助其做最佳的選擇即具有 改 變決策的能力。 (2)回饋價值:一項資訊如能使決策人證實或更正 過 去決策時的預期結果,即具有回饋價值,因 此回饋價值有助於未來決策。

18 壹. 重點整理 (3)重要性:若一項會計資訊被遺漏或錯誤表達,將 使運用該資訊的人所做的判斷受到影響或改變, 則該會計資訊具有重要性。通常在性質上如屬不 尋常、或為未來情況改變的預兆,則為重要事 項;此外,在數量上若與同類或相關項目的(資 產總額、銷貨總額或淨利)比較,其比例大者, 亦為重要。

19 壹. 重點整理 3. 可靠性: 是指確保資訊能免於錯誤及偏差,並能忠實表 達。可靠性之組成因素如下:
3. 可靠性: 是指確保資訊能免於錯誤及偏差,並能忠實表 達。可靠性之組成因素如下: (1)忠實表達:乃指一項衡量或敘述,與其所要表 達 之現象或狀況一致吻合,亦即指財務報表能 公正表達企業之真實情況。 (2)實質重於形式:當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法 律形式不一致時,會計上應依其經濟實質處 理。如產品融資合約、資本租賃、合併報表編 製等。

20 壹. 重點整理 (3)中立性:所謂中立性:係指在制訂或選用會計 原則或政策時,應不帶任何偏差,會計人員不 能為了達成想要得到的結果,或誘致特定行為 的發生,而將資訊加以歪曲或選用不當的會計 原則。 (4)審慎性:審慎性係指在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 作估計時,在判斷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謹慎,以 免資產、收益高估或負債、費損低估。 (5)完整性:所謂完整性,係指在考量重要性和成 本的限制下,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所 必要的資訊,均應完整提供。

21 壹. 重點整理 4. 比較性: 所謂比較性,是指能使資訊使用者從兩組經濟情 況中區別其異同點。當經濟情況相同時,會計資 訊應能顯示相同的情況;反之,當經濟情況不同 時,會計資訊亦應能反映其差異。比較性可分為 (1)不同企業同一期間財務報表的比較。 (2)同一企業不同期間財務報表的比較。

22 壹. 重點整理 5. 會計資訊提供之限制因素: (1)時效性:所謂時效性,是指在喪失影響決策的 能力以前,提供資訊給決策人。如期中財務報 告即符合時效性之特性。 (2)成本與效益的均衡:會計資訊也是一種商品, 只有當會計資訊所能產生的效益高於其成本 時,才值得提供。 上述各種財務報表的品質特性,有時候不能同時 兼顧。在實務上,常常需要在各種品質特性之間 權衡或取捨,以求得適當的均衡,並達成財務報 表的目的。

23 壹. 重點整理 (四) 財務報表基本要素 以下針對財務報表的基本要素加以定義,分別為: 1. 資產(Assets):
(四) 財務報表基本要素   以下針對財務報表的基本要素加以定義,分別為: 1. 資產(Assets): 指企業由於過去之交易或其他事項所獲得或控制 之經濟資源,具有未來經濟效益,並能以貨幣衡 量表達者。由上述定義可知,資產必須具備三個 條件: (1)有未來經濟利益。 (2)企業能控制該經濟利益。 (3)控制經濟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項已經發生。

24 壹. 重點整理 2. 負債(Liabilities):
指企業由於過去之交易或其他事項所產生之經濟 義務,需於未來移轉資產或提供勞務給其他個 體,因而犧牲未來經濟效益者。 3. 權益(Equity): 指一企業之資產減除負債後之剩餘權益,亦即業 主權益,又稱淨資產。其變動通常來自企業之經 營盈虧;或其他個體移轉有價值的事物給特定企 業,以圖獲取或增加對該企業之業主權益,因而 使該企業之淨資產增加者(業主投資);或特定 企業對其業主移轉資產、提供勞務、或承擔負 債,因而使其淨資產減少者(分配給業主)。

25 壹. 重點整理 4. 收入(Revenues): 指企業日常營運所產生的資產流入或其他增益, 或負債之清償(或兩者之組合),如銷貨收入、 利息收入、股利收入、權利金收入等。 5. 利得或利益(Gains): 指企業在一定期間除了收入與業主投資以外之所 有其他交易、事項所產生之權益(淨資產)的增 加。(4.5.合稱為收益)

26 壹. 重點整理 6. 費用(Expenses): 指企業日常營運所產生的資產流出或其他消耗, 或負債之發生(或兩者之組合),如銷貨成本、 折舊、薪資等。 7. 損失(Losses): 指企業在一定期間除費用與分配給業主以外之所 有其他交易、事項所產生之權益(淨資產)的減 少。(6.7.合稱為費損)

27 壹. 重點整理 (五) 財務報表要素的衡量   所謂衡量,係指決定財務報表各要素在資產負債 表及損益表認列金額的過程,包括特定衡量基礎 的選擇。常用的衡量基礎包括: 1. 歷史成本:對資產而言,歷史成本是指取得(購 買)資產時所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如 以現金以外的對價支付,則所支付對價的公平價 值為歷史成本。對負債而言,是指承擔義務時所 收到現金的金額,或為清償負債而預期將支付現 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例如所得稅)。

28 壹. 重點整理 2. 現時成本:又稱重置成本,對資產而言,係指目 前購買相同或類似資產所須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 金的金額;對負債而言,則為目前清償負債所須 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未折現金額。 3. 變現(清償)價值:對資產而言,係指目前在有 秩序的情況下,處分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或約當 現金的金額,此與在急迫情況下處分資產的清算 價值(Liquidation value)不同。對負債而言,則 為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清償負債所須支付的 現金或約當現金的未折現金額(清償價值)。

29 壹. 重點整理 4. 現值:對資產而言,指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 資產未來可能產生的淨現金流入的折現值。對負 債而言,則為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清償負債 所須支付的未來淨現金流出的折現值。   上述歷史成本是指過去購置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 本,屬於投入(input)價值;現時成本則為現在 購買相同資產所應支付的成本,亦為一種投入價 值;而變現價值則為現在出售已經擁有的資產時 所能獲得的現金,屬於產出(output)或離去 (exit)價值;至於現值則為繼續使用現有資產 的價值,稱為使用價值或經營價值。

30 壹. 重點整理 七、修改前之財務會計理論(部分) (一) 基本環境假設
(一) 基本環境假設 1. 企業個體假設:假設企業與業主是兩個分離的經 濟個體,企業得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資源,承擔負 債、簽訂契約及履行義務。例:代付股東水電費 公司應借記股東往來,貸記現金。 2. 繼續經營假設:同修改後之繼續經營假設。

31 壹. 重點整理 3. 會計期間假設:將繼續經營的企業劃分成段落, 以計算損益、編製報表,每一段落稱為一個會計 期間,此項期間若為一年稱為會計年度。例如: 權責基礎下記錄交易;企業每年均需編製財務報 表。 4. 貨幣評價假設:所謂貨幣評價假設,係指會計係 以貨幣作為記錄、衡量及報導財務資訊之基本單 位。貨幣評價假設的意義除了在於以貨幣作為衡 量經濟事項的基礎外,亦假定貨幣價值不變,或 變動不大可以忽略。

32 壹. 重點整理 (二) 基本會計原則 1. 成本原則:成本原則又稱為歷史成本原則,係指 會計衡量應以歷史成本為原則。例如:交易時, 以買賣雙方所同意的價格入帳;營業用機器設備 若按現值提列折舊,違反成本原則。 2. 收益原則(收益實現原則):收益應在符合已賺 得與已實現(或可實現)之條件下予以認列。 (新公報之規定,詳第四章)。一般而言,收益 認列之時間可區分如下:

33 壹. 重點整理 3. 配合原則:會計上當認列某項收益時,為產生該 項收益而發生的相關成本也應該在同一會計期間 認列為費用,才能正確計算該期間損益,這種觀 念稱為成本(費用)與收益配合原則,簡稱配合 原則。至於配合型態(方法)可分為: (1)因果關係直接配屬:銷貨成本與收入、售後服 務成本與銷貨收入。 (2)合理而有系統分攤:提列折舊、無形資產攤 銷、租金、保險費攤銷。 (3)立即認列:廣告費、研究發展支出、訴訟賠償 款、存貨因火災毀損。

34 壹. 重點整理 4. 充分揭露原則:亦稱財務報告完整性原則,係指 能公正允當表達企業經營結果及財務狀況所必要 的資料,均應完整提供給報表使用者,亦即財務 報告應揭露對使用者之決策有幫助的所有資料。 一般揭露方法有: (1)完整的主要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 表、現金流量表及業主權益變動表) (2)補充報表。(如應收帳款明細表、部門別資 訊) (3)括弧或附註說明。(如資產除列示金額外,另 用 括弧或附註方式註明評價方法) 括弧或附註說明僅能用以 補充資訊,不得用以更正 財務報表之錯誤。

35 壹. 重點整理 (4)相關科目之適當表達、相互引註、抵銷及評價科 目之使用。(如進貨退出,不貸記進貨,而另設 「進貨退出」帳戶、銀行透支在資產負債表列為 流動負債、備抵壞帳科目之使用等)

36 壹. 重點整理 5. 操作限制為有效達成提供資訊的目的,在某些情 況下,須對上述基本會計原則加以修正,稱之為 操作限制,亦可稱為修正原則。
5. 操作限制為有效達成提供資訊的目的,在某些情 況下,須對上述基本會計原則加以修正,稱之為 操作限制,亦可稱為修正原則。 (1)成本效益關係:會計資訊之效益高於成本時,這 些資訊才值得提供。 (2)重要性原則:係指當交易或其他事項之經濟後果 不重要,不足以影響決策人之決策時,其會計處 理方法可以權宜處理。例如: $200買入工具,可 以使用5年,全部列為費用;又公司發布的財務 報表常以百元或千元為單位。

37 壹. 重點整理 (3)穩健原則:又稱保守主義,係指在資產評價及損 益衡量時,若有兩種以上的方法或兩個金額可供 選擇,會計人員應選擇對本期純益及業主權益較 為不利的方法或金額。不預計未實現之利益,但 必須預計未實現的損失。(同審慎性原則)

38 壹. 重點整理 6. 行業特性原則:某些特殊行業往往需要另定特殊 會計方法,以適應其行業的特性。例如:農業生 產單位之農產品按淨變現價值(售價減去估計推 銷費用)入帳,因為其產品之單位成本難以計 算;而鐵路公司對鐵軌、枕木等資產平常不提折 舊,汰舊換新時採汰換法或重置法提列折舊等。

39 壹. 重點整理 八、職業道德與工作倫理 (一) 會計人員應有之專業素養包括 1. 具備會計專業知識。
(一) 會計人員應有之專業素養包括 1. 具備會計專業知識。 2. 能獨立處理帳務、熟諳電腦並協助企業將會計資 訊電腦化。 3. 不斷進修以提升自我。 4. 擁有高尚品格及服務之熱忱。

40 壹. 重點整理 (二) 會計人員的行為規範應符合下列職業道德之要求 1. 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及有關法令之規定以處 理帳務工作。
(二) 會計人員的行為規範應符合下列職業道德之要求 1. 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及有關法令之規定以處 理帳務工作。 2. 以正直、嚴謹及誠實態度,忠於職守並保守業務 上之機密。 3. 公正行事,勿貪非份之利益。 4. 應以客觀、中立、務實之精神維護公法與私法之 利益。

41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記帳士考試會計輔導 指導教授: 游 美 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