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GI 幻灯集 2018 摘要选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GI 幻灯集 2018 摘要选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I 幻灯集 2018 摘要选自:

2 ESDO 来信 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们很荣幸展示这部 ESDO 幻灯集,该幻灯集设计成凸显和总结来自 2018 年重大会议的消化系统癌症关 键研究结果。该幻灯集特别侧重于ESMO 2018 大会并提供四种语言版本—英语、法语、日语和中文。 肿瘤学临床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都珍视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的获取,这种获取有助于教育并启发我们作为科学家、临床医生和教育工作者取得进一步进展。我希望您 发现这份消化系统癌症最新进展情况综述有益于您执业。如果您愿意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我们将欢迎您 的评论。请发送任何信件至 最后,我们还非常感谢 Lilly Oncology 在实现这项活动中给予财务、行政和后勤保障。 此致, Eric Van Cutsem Ulrich Güller Thomas Seufferlein Thomas Grünberger Côme Lepage Tamara Matysiak-Budnik Wolff Schmiegel Jaroslaw Regula Phillippe Rougier (hon.) Jean-Luc Van Laethem (ESDO 理事会)

3 ESDO 2018 年医学肿瘤学幻灯集 编辑 结肠直肠癌 胰腺癌和肝胆肿瘤 胃-食管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标志物
Eric Van Cutsem 教授 比利时鲁汶大学消化肿瘤学 Wolff Schmiegel 教授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医学部 Thomas Gruenberger 教授 外 1 科, Rudolf 基金会诊所, 维也纳, 奥地利 Jaroslaw Regula 教授 波兰华沙肿瘤学研究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部 胰腺癌和肝胆肿瘤 Jean-Luc Van Laethem 教授 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医院消化肿瘤学 Thomas Seufferlein 教授 德国乌尔姆市乌尔姆大学内科门诊部 I Ulrich Güller 教授 瑞士圣加仑 Kantonsspital St Gallen 医学肿瘤学和血液学 胃-食管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Côme Lepage 教授 法国第戎市大学医院与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 Tamara Matysiak 教授 法国南特消化疾病研究所肝-胃肠病学与消化肿瘤学 生物标志物 Eric Van Cutsem 教授 比利时鲁汶大学消化肿瘤学 Thomas Seufferlein 教授 德国乌尔姆市乌尔姆大学内科门诊部 I

4 术语表 1/2/3 线 一/二/三线 (m)FOLFOXIRI (改良)5-氟尿嘧啶 + 奥沙利铂 + 伊立替康
1/2/3 线 一/二/三线 (m)FOLFOXIRI (改良)5-氟尿嘧啶 + 奥沙利铂 + 伊立替康 (m)PFS (中位)无进展 生存期 5FU 5-氟尿嘧啶 PR 部分缓解 AE 不良事件 GBC 胆囊癌 PRO 患者自报结局 bid 每日两次 GEJ 胃-食管连接部 PS 体能状态 BSC 最佳支持疗法 GI 胃肠 q(2/3/4)w 每 (2/3/4) 周 CBR 临床获益率 Gy 戈瑞 QoL 生活质量 CCSD 结肠癌特异性死亡 HCC 肝细胞癌 R 随机分组 CEA 癌胚抗原 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R0 切除 0 CI 置信区间 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 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 标准 CMS 共识分子亚型 HR 风险比 SAE 严重不良事件 CR 完全缓解 IHC 免疫组织化学 sc 皮下 CRC 结直肠癌 IQR 四分位距 SD 病情稳定 CRT 放化疗 (m)ITT (改良)意向治疗 SEER 监测、流行病学和 CT 化疗 iv 静脉 最终结果 CTLA-4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LV 亚叶酸 SoC 标准疗法 DCR 病情控制率 mCRC 转移性结直肠癌 TALT 经动脉肝脏治疗 DFS 无疾病生存期 MMR-P 错配修复专家 TEAE 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DLT 剂量限制性毒性 MOMP 多组学分子谱分析 TFD/TPI 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dMMR 缺陷性错配修复 MSI-H 高微卫星高不稳性 tiw 每周三次 DoR 缓解持续时间 MSS 微卫星稳定 TMB 肿瘤突变负荷 ECF 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 NA 不可获得 TRAE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ECM 细胞外基质 NE 不可评价 TTP 至进展时间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 NEC 神经内分泌癌 TTR 至缓解时间 ECX 表柔比星、顺铂、卡培他滨 NET 神经内分泌肿瘤 TTRP 至放射学进展时间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NR 未达到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WT 野生型 EOF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 ORR 总体/客观缓解率 EOX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m)OS (中位数)总生存期 FOLFIRI 5-氟尿嘧啶 + 亚叶酸 + 伊立替康 PD 病情进展 FOLFOX 亚叶酸 + 5-氟尿嘧啶 + 奥沙利铂 PD-(L)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5 目录 食道和胃癌 6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16 胰腺和胆道癌 17 肝细胞癌 30 神经内分泌肿瘤 39 结肠、直肠和肛门癌 43
食道和胃癌 6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16 胰腺和胆道癌 17 肝细胞癌 30 神经内分泌肿瘤 39 结肠、直肠和肛门癌 43 胃肠癌 86 注:欲跳转至某个部分,右键点击编号和‘打开超链接’

6 食道和胃癌

7 安慰剂 + BSC bid 口服,每个 28 天周期的第 1-5 和 8-12 天
LBA25:TAGS: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TAS-102) 与安慰剂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一项 3 期、随机、双盲研究 – Arkenau H,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TFD/TPI)在接受大量预治疗的胃癌或 GEJ 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TFD/TPI (TAS-102) + BSC 35 mg/m2 bid 口服,每个 28 天周期的第 1-5 和 8-12 天 (n=337) PD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转移性胃/GEJ癌 ≥2 种既往治疗方案 年龄 ≥18 岁(在日本 ≥20 岁) ECOG PS 0/1 (n=507) 分层 ECOG PS(0 与 1) 区域(日本与全球其他地区) 既往雷莫芦单抗(是与否) R 安慰剂 + BSC bid 口服,每个 28 天周期的第 1-5 和 天 (n=170) PD 主要终点 OS 次要终点 PFS、ORR、DCR、QoL,至 ECOG PS ≤2 的时间、安全性 Arkenau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5

8 LBA25:TAGS: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TAS-102) 与安慰剂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一项 3 期、随机、双盲研究 – Arkenau H, et al
关键结果 OS TFD/TPI (n=337)a 安慰剂 (n=170)a 事件,n (%) 244 (72) 140 (82) mOS,月数 5.7 3.6 HR (95%CI) 0.69 (0.56, 0.85) 单侧 p 值b 0.0003 双侧 p 值b 0.0006 100 80 60 OS, % 40 12 个月 OS:21% 20 12 个月 OS: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时间,月数 面临风险的人数 TFD/TPI 安慰剂 337 170 328 158 282 131 240 101 201 71 161 60 124 47 102 40 80 34 66 29 51 17 40 12 31 10 22 9 16 7 11 5 9 2 7 2 7 7 4 4 4 3 1 aITT 人群;b分层对数秩检验 Arkenau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5

9 LBA25:TAGS: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TAS-102) 与安慰剂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一项 3 期、随机、双盲研究 – Arkenau H, et al
关键结果(续) PFS TFD/TPI (n=337)a 安慰剂 (n=170)a 事件,n (%) 287 (85) 156 (92) mPFS,月数 2.0 1.8 HR (95%CI) 0.57 (0.47, 0.70) 双侧 p 值b <0.0001 100 80 60 PFS, % 40 20 6 个月 PFS:15% 6 个月 PFS: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月数 面临风险的人数 TFD/TPI 安慰剂 337 170 314 145 154 41 122 21 72 12 60 11 37 8 32 5 20 2 18 2 12 1 9 1 4 1 2 1 aITT 人群;b分层对数秩检验 Arkenau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5

10 LBA25:TAGS:曲氟尿苷/替吡嘧啶 (TAS-102) 与安慰剂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一项 3 期、随机、双盲研究 – Arkenau H, et al
关键结果(续) 在 TFD/TPI 组 (81%) 中,TRAE 的发生率大于安慰剂组 (57%),≥3 级 TRAE 也是如此,发 生率分别为 53% 和 13% >10% 接受 TFD/TPI 的患者中发生的最常见的 ≥3 级 AE 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4%) 和贫血 (19%) 结论 在既往接受大量预治疗的胃癌或 GEJ 癌患者中,TFD/TPI 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 选择 与安慰剂相比,TFD/TPI 在生存和 DCR 方面提供了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 并且降低了 ECOG PS 恶化的风险 TFD/TPI 的安全性特征是可管理的,与之前的研究发现相似 Arkenau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5

11 胃癌: 晚期疾病治疗 讨论者 – Lordick F
研究目的 (ATTRACTION-2: 摘要 617PD – Satoh T, et al) 在两年随访时评估 3 线纳武单抗对比安慰剂治疗晚期胃癌或 GEJ 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ATTRACTION-2) 研究设计 患者 (n=493) 按 2:1 随机分配接受纳武单抗 3 mg/kg iv (q2w) 或安慰剂 关键结果 在纳武单抗组中生存两年的多数患者对治疗出现 CR 或 PR (19/29 [65.5%]),而在安慰剂组 中,所有患者 (3/3 [100%]) 均出现 SD 在两年的随访期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纳武单抗 (n=330) 安慰剂 (n=163) HR (95%CI); p 值 mOS,月 (95%CI) 5.26 (4.60, 6.37) 4.14 (3.42, 4.86) 0.62 (0.51, 0.76) <0.0001 mPFS,月 (95%CI) 1.61 (1.54, 2.30) 1.45 (1.45, 1.54) 0.60 (0.49, 0.75) Satoh T,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7PD

12 胃癌: 晚期疾病治疗 讨论者 – Lordick F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ATTRACTION-2 中纳武单抗的长期随访支持其作为晚期胃癌或 GEJ 癌患者的 3 线疗法的 有效性 Satoh T,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7PD

13 619PD_PR: 性别对食管胃癌化疗疗效和毒性的影响:4 项随机试验的汇总分析 – Davidson M,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性别对食管胃癌患者中三联化疗方案的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研究设计 采集和汇总了 4 项接受过 1 线 ECF、ECX、EOF 或 EOX 化疗的食管胃癌患者 (n=1654) 的 英国随机临床试验的人口统计学、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关键结果 PFS 或 OS 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没有差异 结论 患食管胃癌的女性中毒性发生率比男性显著高,尤其是 GI 相关毒性,并且使用 1 线化疗可 能会导致更高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AE,% 男性(n=1328) 女性(n=326) p 值 任何等级 62.8 67.2 0.19 恶心/呕吐 78.3 89.3 <0.001 腹泻 46.9 53.8 0.027 口腔炎 40.7 49.5 0.004 脱发 74.3 81.4 0.009 外周神经病变 49.3 42.6 0.03 ≥3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40.4 45.1 - ≥3 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7.7 11.8 Davidson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9PD_PR

14 免疫调节/治疗 讨论者 – David L 研究目的(摘要 4PD – Hirsch L, et al)
评估 HGF 在胃癌患者单核细胞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设计 从患者 (n=37) 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和白 细胞介素-4 一起培养以刺激树突细胞,然后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使用 ELISA 分析白细胞介素-10 水平 关键结果 在常规 T 淋巴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中未检测到 cMET 表达(分别为0.36±0.13% 和 0.55±0.20%) 单核细胞表达 c-Met(15.95±2.97%) 与没有肿瘤负荷的患者相比,有局部或转移性肿瘤负荷的患者中 cMET 表达显著更高(分别 为 20.30±3.61 与 3.06±1.39;p=0.011) 单核细胞中 cMET 表达 >5% 的患者血浆中 HGF 的生成量高 单核细胞在 HGF 存在的情况下采用促致耐受性表型,潜在地诱导调节性 T 细胞发生 Hirsch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PD

15 免疫调节/治疗 讨论者 – David L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间接靶向 HGF/cMET 可能干扰T 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
Hirsch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PD

16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17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胰腺和胆道癌

18 导致靶向治疗的胆道癌的分子分类 讨论者 – Chau I
研究目的(摘要 LBA28 – Javle M, et al) 评估 infigratinib 治疗既往接受治疗的携带 FGFR2 融合的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疗效 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携带 FGFR2 融合或其他 FGFR 基因改变的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细 胞癌患者 (n=71) 接受 infigratinib 单药治疗 125 mg/天(3 周治疗/1 周停药),直至 PD 关键结果 >10% 的患者发生的最常见的 3/4 级不良事件为低磷血症 (14.1%)和高磷血症 (12.7%) Infigratinib (n=71) 95%CI ORR (确认和未确认),% 31.0 20.5, 43.1 完全 ORR, % 26.9 16.8, 39.1 DCR,% 83.6 72.5, 91.5 mOS,月数 12.5 9.9, 16.6 mPFS,月数 6.8 5.3, 7.6 Javle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8 Morizane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3PD

19 导致靶向治疗的胆道癌的分子分类 讨论者 – Chau I
研究目的(SCRUM Japan GISCREEN: 摘要 623PD – Morizane C, et al) 评估晚期非 CRC 胃肠癌患者中癌症基因组改变的频率,并促进日本全国癌症基因组筛查项 目 (SCRUM) 中靶向治疗临床试验中患者的入组 研究设计 在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3 月期间入组了患组织学证实的或临 床上高度可能患有晚期非 CRC 胃肠癌的患者 (n=1656) 关键结果 有 FGFR2 (n=3)、PTEN (n=1) 和 IDH1 突变 (n=1) 的患者入组了旨在评估 FGFR、AKT 和全突变 IDH1 抑制剂的临床试验 原发性肿瘤部位 n 中位 TMB,mt/Mb(范围) TMB >20 mt/Mb 的频率,% 肝内胆管 36 11.5 (0–57.5) 27.8 肝外胆管 35 15.3 (3.8–49.9) 17.1 胆囊 14 21.1 (0–38.4) 50.0 壶腹 7 15.3 (0–26.8) 14.3 合计 92 15.3 (0–57.5) 26.1 Javle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8 Morizane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3PD

20 导致靶向治疗的胆道癌的分子分类 讨论者 – Chau I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全国范围的基因组测序可用于检测罕见癌症(如晚期胆道癌)中的突变 将患者纳入富集生物标志物的前瞻性试验可以探索新的靶向方法 各个胆道亚部位之间 TMB 存在差异,其中胆囊原发部位最高,因此这可能是免疫肿瘤学联 合治疗中的潜在考虑因素 需要开展进一步的随机 III 期临床试验来评估靶向 FGFR2 遗传改变 安慰剂对照设计可用于评估 FGFR2 靶向疗法,因为在 2 线和 3 线治疗中不存在已确立 的活性对照 仍然存在对可以规避继发性耐药突变机制的 FGFR2 抑制剂的未满足需求 Javle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8 Morizane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3PD

21 非 CRC 癌症 讨论者 – O’Reilly EM
研究目的(CARRIE: 摘要 LBA29 – Ko AH, et al) 评估 istiratumab 固定剂量方案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胰腺癌和 高游离 IGF-1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在 CARRIE,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研究中,患者 (n=88) 随机分配 (2:1) 接受 istiratumab 2.8 g iv (q2w)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与安慰剂 iv (q2w) + 白蛋白结 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 关键结果 在高 IGF-1 队列中,实验与对照组中,mPFS 分别为 3.6 与 7.3 个月 最常见的 TEAE 为腹泻、皮疹、食欲减退、疲乏和恶心 实验组中没有导致死亡的 SAE,对照组中有两例 AE,n (%) Istiratumab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吉西他滨 (n=43) 安慰剂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吉西他滨 (n=45) 全部等级 等级 ≥3 ≥1 例 TEAE 43 (100) 32 (74.4) 44 (100) 33 (75.0) *125 mg/m2 iv;†1000 mg/m2 iv 每周一次(3 周给药/1 周停药) Ko A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9 Pruitt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5PD Chang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6PD

22 非 CRC 癌症 讨论者 – O’Reilly EM
研究目的(KEYNOTE-158: 摘要 625PD – Pruitt SK, et al) 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在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晚期胆管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在这项多个队列的单组、非随机试验中,患者 (n=104) 在被证实不耐受标准治疗后接受帕博 利珠单抗 200 mg iv (q3w) 为期 2 年或直至 PD/生存随访 关键结果 mPFS 和 mOS 分别为 2.0 个月 (95%CI 1.9, 2.1) 和 9.1 (95%CI 5.6, 10.4) 3–4 级 TRAE 包括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1.9%) 和瘙痒、腹泻和非感染性肺炎(各 1.0%) 总体 (n=104) PD-L1+ (n=61) PD-L1– (n=34) ORR*, % (95%CI) 5.8 (2.1, 12.1) 6.6 (1.8, 15.9) 2.9 (0.1, 15.3) PR,n (%) 6 (6) 4 (7) 1 (3) SD,n (%) 17 (16) 6 (10) 11 (32) PD,n (%) 65 (63) 44 (72) 17 (50) *仅包括经证实缓解 Ko A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9 Pruitt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5PD Chang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6PD

23 非 CRC 癌症 讨论者 – O’Reilly EM
研究目的(摘要 626PD – Chang H, et al) 评估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 CRT 治疗在已根治性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患者 (n=147) 随机接受 6 个周期的吉西他滨 1000 mg/m2 (n=74) 与 3 个周期(之前和之后) 的吉西他滨 400 mg/m2 qw + CRT 180 cGy/28 次照射 (n=73) 关键结果 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 + CRT 组中,分别在 66% 和 73% 的患者中观察到 3/4 级不良事件 (p=0.34) 吉西他滨 (n=74) 吉西他滨 + CRT (n=73) HR (95%CI);p 值 mPFS,月数 12.1 13.3 0.96 (0.67, 1.37); 0.80 mOS,月数 23.5 21.5 1.07 (0.74, 1.55); 0.73 局部复发,% 56.8 41.1 NA; 0.056 Ko A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9 Pruitt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5PD Chang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6PD

24 非 CRC 癌症 讨论者 – O’Reilly EM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Ko 等人进行的 CARRIE 试验是一项规范进行的随机、II 期试验,旨在研究选定的生物标志 物并进行前瞻性组织采集,但出现了非预期的结果 对照组中 mPFS 比实验组中更高,可能是由于实验组的选择、人群规模和毒性差异所 致 在 Pruit 等人的试验中,晚期胆管癌患者对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的缓解似乎适中,但持久 在 Chang 等人的试验中,辅助性 CRT 与局部复发减少有关,但该研究的人群规模很小, 可能无代表性 应进一步研究免疫肿瘤学或化疗+免疫肿瘤学方案的联合治疗 Ko A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9 Pruitt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5PD Chang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6PD

25 GCS:吉西他滨* + 顺铂†+ S-1‡ (n=123) PD GC:吉西他滨* + 顺铂† (n=123) PD
615O:吉西他滨、顺铂加 S-1 (GCS) 与吉西他滨、顺铂 (GC) 治疗晚期胆道癌的随机 III 期研究 (KHBO1401-MITSUBA) – Sakai D,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吉西他滨 + 顺铂与吉西他滨 + 顺铂 + S-1 在晚期胆道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GCS:吉西他滨* + 顺铂†+ S-1‡ (n=123) PD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组织学确认的不可切除或复发性胆道癌 无既往 CT ECOG PS 0–2 (n=246) 分层 不可切除与复发性 GBC 与非 GBC ECOG PS 0–1 与 2 R 1:1 GC:吉西他滨* + 顺铂† (n=123) PD 主要终点 OS 次要终点 PFS、OR、安全性 *1000 mg/m2;†25 mg/m2 iv,第 1、8 天 q3w;‡40–60 mg bid, 第 天 Sakai 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5O

26 615O:吉西他滨、顺铂加 S-1 (GCS) 与吉西他滨、顺铂 (GC) 治疗晚期胆道癌的随机 III 期研究 (KHBO1401-MITSUBA) – Sakai D, et al
关键结果 OS-ITT 人群 PFS 1.0 0.5 12 24 36 48 HR (95%CI 0.577, 0.970) 分层对数秩 单侧 p值:0.015 PFS-ITT 人群 GCS GC OS 1.0 0.5 12 24 36 48 GC GCS 事件/n 108/123 102/123 mOS,月数 12.6 13.5 1 年 OS,% 53.7 59.4 2 年 OS,% 22.0 28.5 GC GCS 事件/n 120/123 116/123 mPFS,月数 5.5 7.4 0.5 年 PFS,% 47.2 61.8 1 年 PFS,% 16.3 25.2 HR (90%CI 0.628, 0.996) 分层对数秩 单侧 p值:0.046 GCS GC GC,吉西他滨 + 顺铂;GCS,吉西他滨 + 顺铂 + S-1 Sakai 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5O

27 615O:吉西他滨、顺铂加 S-1 (GCS) 与吉西他滨、顺铂 (GC) 治疗晚期胆道癌的随机 III 期研究 (KHBO1401-MITSUBA) – Sakai D, et al
关键结果(续) 每组都有一例治疗相关的死亡 结论 对于晚期胆道癌患者,与吉西他滨+顺铂相比,吉西他滨+顺铂+ S-1 可改善 OS 基于这些结果,吉西他滨+顺铂+ S-1 可能被认为是晚期胆道癌患者的新的 SoC >10% 的患者发生的 3–4 级不良事件,n (%) GC (n=122) GCS (n=119)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48 39 贫血 15 8 血小板减少症 21 9 AST 20 ALT 16 13 胆道感染 17 Sakai 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5O

28 免疫疗法 讨论者 – Keilholz U 研究目的(摘要 1133PD – Hidalgo M, et al)
评估 BL-8040(一种高亲和力 CXCR4 拮抗剂)+ 帕博利珠单抗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COMBAT 试验) 研究设计 在这项开放性、多中心、IIa 期试验中,在第 1–5 天给予 BL mg/kg sc 单药治疗, 然后在非连续日给予帕博利珠单抗 200 mg iv + BL mg/kg sc tiw,3 周为一周期, 长达 2 年 关键结果 改良 ITT (mITT*; n=29),中位治疗时间为 72 (37–267) 天 在 mITT 人群中,在 1 例患者中发现基于 RECIST v1.1 的 ORR 为PR,且肿瘤负荷减少约 40%,9 例患者有 SD,总共 10 例患者有疾病控制 所有患者 (n=37) 中的 mOS 为 3.3 个月 ,6 个月生存率为 34.4% 接受 2 线治疗的患者 (n=17) 中,mOS 为 7.5 个月,6 个月生存率为 51.5% 有 12 (18.9%) 例≥3 级 TRAE 事件,其中皮疹、疹和疹病最常见,有 3 例事件,其次是肌 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疼痛,有 2 例事件 *mITT 是指接受联合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基线后评估的患者 Hidalgo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133PD

29 免疫疗法 讨论者 – Keilholz U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既往已经证实转移性胰腺癌对单独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能实现缓解,因此鉴于在接受大 量预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疾病控制和 mOS,应对该研究作出赞赏 应进一步研究这种联合治疗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Hidalgo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133PD

30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肝細胞癌

31 阿特珠单抗 1200 mg iv q3w + 贝伐珠单抗 15 mg/kg iv q3w
LBA26: 来自阿特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在肝细胞癌 (HCC) 治疗中的 Ib 期研究的更新后安全性和临床活性结果 – Pishvaian MJ,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阿特珠单抗在不可切除或晚期 HC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不可切除或晚期 HCC Child-Pugh 评分 ≤7 无既往全身疗法 无既往抗 CTLA-4、抗 PD-(L)1 抗体治疗 ECOG PS 0–1 (n=103) PD/ 毒性/ 临床获益丧失 阿特珠单抗 1200 mg iv q3w + 贝伐珠单抗 15 mg/kg iv q3w 主要终点 安全性、ORR (RECIST v 1.1) 次要终点 DoR、PFS、TTRP、OS Pishvaian M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6

32 LBA26: 来自阿特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在肝细胞癌 (HCC) 治疗中的 Ib 期研究的更新后安全性和临床活性结果 – Pishvaian MJ, et al
关键结果 除了每种治疗的现有安全性特征外,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AE,n (%) n=103 任何等级 95 (92) 治疗相关性 84 (82) 3/4 级 41 (40) 28 (27) 最常见的 (≥20% 的患者中发生) 食欲减退 29 (28) 疲乏 21 (20) 皮疹 发热 ORR 总计,n (%)* 23/73 (32) CR 1/73 (1) PR 22/73 (30) SD 33/73 (45) PD 13/73 (18) PFS*,月 中位值 (范围) 14.9 (0.5–23.9+) *4 (6%) 例患者的数据不可评估或缺失 Pishvaian M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6

33 LBA26: 来自阿特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在肝细胞癌 (HCC) 治疗中的 Ib 期研究的更新后安全性和临床活性结果 – Pishvaian MJ, et al
结论 在 HCC 患者中,阿特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经证明有良好的活性和持久的缓解 阿特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通常可耐受,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Pishvaian M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6

34 LBA27:一项随机、多中心、2 期研究,旨在评估既往全身性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 (HCC) 受试者中的 SHR-1210(PD-1 抗体) – Qin SK,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卡瑞利珠单抗 (SHR-1210) 在中国晚期 HC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 HCC 在 ≥1 种既往全身治疗期间进展或不耐受 不适合手术或局部治疗 Child-Pugh A 或 B (≤7) ≥1 个可测量病灶 ECOG PS 0–1 (n=220) 卡瑞利珠单抗 3 mg/kg iv q2w (n=111) PD R 1:1 卡瑞利珠单抗 3 mg/kg iv q3w (n=109) PD 主要终点 ORR、6 个月 OS 率 次要终点 DCR、DoR、TTP、TTR、PFS、OS、 安全性 Qin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7

35 LBA27:一项随机、多中心、2 期研究,旨在评估既往全身性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 (HCC) 受试者中的 SHR-1210(PD-1 抗体) – Qin SK, et al
关键结果 全部 (n=217) q2w 组 (n=109) q3w 组 (n=108) 确认的 ORR,n (%) [95%CI] 30 (13.8) [9.5, 19.1] 12 (11.0) [5.8, 18.4] 18 (16.7) [10.2, 25.1] 最佳 OR, n (%) CR PR 30 (13.8) 12 (11.0) 18 (16.7) SD 67 (30.9) 40 (36.7) 27 (25.1) PD 98 (45.2) 44 (40.4) 54 (50.1) 不可评价的 22 (10.1) 13 (11.9) 9 (8.3) 6 个月 OS 率,% (95%CI) 74.7 (68.3, 79.9) 76.1 (67.0, 83.1) 73.1 (63.7, 80.5) DCR, n (%) [95%CI] 97 (44.7) [38.0, 51.6] 52 (47.7) [38.1, 57.5] 45 (41.7) [32.3, 51.5] 中位 TTR,月(范围) 2.0 (1.7–6.2) 2.0 (1.7–6.1) 2.1 (1.9–6.2) 中位 DoR,月(范围) NR (2.5–15.4+) NR (2.5–12.4+) 持续存在的缓解,n/N (%) 22/30 (73.3) 9/12 (75.0) 13/18 (72.2) 中位 TTP,月 (95%CI) 2.6 (2.0, 3.3) 3.2 (1.9, 3.4) 2.1 (2.0, 3.4) 中位 PFS,月数 (95%CI) 2.1 (2.0, 3.2) 2.3 (1.9, 3.2) 2.0 (2.0, 3.2) Qin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7

36 LBA27:一项随机、多中心、2 期研究,旨在评估既往全身性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 (HCC) 受试者中的 SHR-1210(PD-1 抗体) – Qin SK, et al
关键结果(续) 结论 在预先接受治疗的中国晚期 HCC 患者中,卡瑞利珠单抗 q2w 和 q3w 提供了临床上有意义 的疗效并且通常耐受良好 虽然本研究中索拉非尼经治患者的基线特征比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研究更差,但卡瑞 利珠单抗产生了可比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n (%) 全部 (n=217) q2w 组 (n=109) q3w 组 (n=108) 所有级别的 TRAEs 197 (90.8) 99 (90.8) 98 (90.7) 3/4 级 42 (19.4) 21 (19.3) 21 (19.4) 导致死亡 2 (0.9) 2 (1.8) 严重 TRAE 21 (9.7) 14 (12.8) 7 (6.5) 导致永久性停止治疗 6 (2.8) 3 (2.8) 导致暂时停止治疗 30 (13.8) 18 (16.5) 12 (11.1) Qin S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7

37 讨论者 – Cheng A 研究目的(REACH and REACH-2: 摘要622PD – Zhu AX, et al)
评估雷莫芦单抗和 BSC 对比安慰剂和 BSC 在既往索拉非尼治疗后的 HCC 患者参与的两 项全球 III 期研究(REACH 和 REACH-2)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患者(REACH 中 n=565;REACH-2 中n=292)随机分配(分别为1:1 和 2:1)接受雷莫 芦单抗 8 mg/kg iv q2w/周期和 BSC 与安慰剂 q2w/周期和 BSC 来自 REACH 试验的基线 AFP ≥400 ng/mL 的患者 (n=250) 与 REACH-2 的患者合并 关键结果 在 REACH (AFP ≥400 ng/mL) 和 REACH-2 研究中观察到雷莫芦单抗治疗延迟有临床意义 恶化的显著趋势 至 FHSI-8 总评分恶化的时间 雷莫芦单抗 (n=316) 安慰剂 (n=226) HR (95%CI) p 值 事件 154 104 (0.559, 0.941) 0.0152 中位数,月 3.3 1.9 FHSI-8、FACT 肝胆症状指数 Zhu AX,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2PD

38 讨论者 – Cheng A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应该赞赏 REACH 研究的研究者,因其证明雷莫芦单抗单药治疗作为 HCC 患者的 2 线治 疗时显示出减少疾病相关症状上的一致趋势 Zhu AX,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22PD

39 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癌症 神经内分泌肿瘤

40 神经内分泌肿瘤 讨论者 – Grande E 研究目的(摘要 1312PD – Walter T, et al)
评估肝病进展的患者中,对 GI NET 转移灶进行 TALT 后依维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FFCD EVACEL-GTE 试验) 研究设计 在这项单组 II 期研究中,有 1/2 级胃肠道 NET 且一年内肝病进展的患者 (n=74) 接受 TALT, 7 天后接受依维莫司 10 mg/天治疗,长达 24 个月或直到疾病进展 关键结果 第 24 个月的肝脏 PFS 率为 30% (95%CI 21, 40),中位肝脏 PFS 为 18 (95%CI 13, 22) 个 月,mPFS 为 17 个月 (95%CI 12, 22) mOS 为 51 个月 (95%CI 33,60),ORR 为 54% >10% 的患者发生的最常见的 >2 级不良事件为肝酶水平升高 (55%)、疲乏 (18%)、腹泻 (16%) 和贫血 (12%) Walter T,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2PD Okuyama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3PD

41 神经内分泌肿瘤 讨论者 – Grande E 研究目的(摘要 1313PD – Okuyama H, et al)
评估依维莫司对铂类 CT 难治性或不耐受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组织学证实的胰腺 NEC 和 ECOG PS 0–2 的患者 (n=25) 接受依维莫司 10 mg/天直至疾病 进展或发生毒性 关键结果 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35.0 天(范围 3–263) mPFS (n=23) 为 1.15 个月 (95%CI 0.9,3.1),3 个月 PFS 率为 32% mOS (n=23) 为 7.5 个月 (95%CI 3.1,13.5) >10% 的患者发生的 ≥3 级 AE 包括高血糖症 (20%)、贫血 (16%)、血小板减少症 (16%) 和 低钠血症 (12%) Walter T,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2PD Okuyama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3PD

42 神经内分泌肿瘤 讨论者 – Grande E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Walter 等人的研究是第一项评估 GI NET 中的 TALT 后的依维莫司治疗的研究,但未达到 主要终点,且肝毒性似乎很高 该研究未阐明是否应在 TALT 后直接使用靶向疗法或直至进展时使用? 在 Okuyama 等人的研究中,对治疗的缓解与其他靶向治疗相当,在 2 例患者中观察到持 久活性,对于那些不适合接受铂类 CT 治疗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 3 级 NET 和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仍存在未满足的需求 Walter T,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2PD Okuyama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313PD

43 结肠、直肠和肛门癌

44 LBA37_PR:新辅助易普利姆玛加纳武单抗治疗早期结肠癌 – Chalabi M,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新辅助易普利姆玛 + 纳武单抗治疗在早期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dMMR (n=30)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组织学确认的结肠癌 (无直肠癌) 没有远处转移 没有穿孔或临床肠梗阻的征象 易普利姆玛 1 mg/kg 第 1 天 + 纳武单抗 3 mg/kg 第 1+15 天* 结肠镜检查 + 活检 手术 随访 MMR-P (n=30) 主要终点 安全性/可行性 次要终点 有效性、缓解和TMB的相关性、IFNγ、 基因标签、T 细胞浸润、TCR 克隆性 *除研究治疗外,半数 MMR-P 患者接受塞来昔布和其他联合 治疗 Chalabi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37_PR

45 LBA37_PR:新辅助易普利姆玛加纳武单抗治疗早期结肠癌 – Chalabi M, et al
关键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 19 例患者中,14 例可评估;从治疗到手术的中位时间为 32 天 (IQR 28–35) 未发生由于安全性原因而延迟手术 TRAE (n=14) 1/2 级,n (%) 3级,n (%) 合计 10 (71) 5 (36) 肉样瘤样反应 1 (7) 腹痛* 皮疹 口干 4 (29) 输液反应 2 (14) 皮肤干燥 关节炎 腹泻 腹腔感染 吻合口渗漏 肺炎 术后** *假性进展引起的腹痛; **不归因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halabi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37_PR

46 LBA37_PR:新辅助易普利姆玛加纳武单抗治疗早期结肠癌 – Chalabi M, et al
关键结果(续) 在所有 dMMR 肿瘤中观察到重大缓解 治疗前 CD3 浸润不能预测治疗缓解 dMMR 和 MMR-P 肿瘤中 CD8+ T 细胞增加 IFNγ 评分显著增加 治疗后 1500 1000 500 CD8+ 细胞/mm2 (IHC) p=0.018 MMR-P 中位倍数 变化:2.4 4 -1 3 2 IFNy 评分 p=0.036 dMMR MMR-P 1 p=0.08 3500 2000 500 CD8+ 细胞/mm2 (IHC) p=0.0009 dMMR 中位倍数 变化:4.8 3000 2500 1500 1000 Chalabi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37_PR

47 LBA37_PR:新辅助易普利姆玛加纳武单抗治疗早期结肠癌 – Chalabi M, et al
关键结果(续) 治疗前和治疗后 TCR 克隆性在 dMMR 或 MMR-P 中没有显著差异 治疗前免疫基因标记不能预测对治疗的缓解 结论 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易普利姆玛+纳武单抗的短期术前治疗是安全的,并且与所有 dMMR 肿瘤中的重大病理缓解相关 治疗前的肿瘤炎症测量指标不能预测缓解 这些结果需要在更大试验中得到证实 Chalabi 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37_PR

48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LBA18_PR:纳武单抗 (NIVO) 加低剂量易普利姆玛 (IPI) 作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错配修复缺陷 (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的一线治疗的持久临床获益 – Lenz HJ,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在 CheckMate-142 研究中用于 1 线治疗的纳武单抗+低剂量易普利姆玛在 MSI-H/dMMR mCR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1线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或复发性 CRC 根据当地实验室的 MSI-H/dMMR 既往经治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既往经治 纳武单抗 3 mg/kg +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3w 主要终点 ORR(研究者评估的 RECIST v1.1) 次要终点 通过盲法独立审查确定的 ORR、DCR*、 DoR、PFS、OS 和安全性 *CR、PR 或 SD ≥12 周的患者除以接受治疗的患者数 Lenz H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8_PR

49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LBA18_PR:纳武单抗 (NIVO) 加低剂量易普利姆玛 (IPI) 作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错配修复缺陷 (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的一线治疗的持久临床获益 – Lenz HJ, et al 关键结果 无论肿瘤 PD-L1表达、BRAF 或 KRAS 突变状态或 Lynch 综合征的诊断如何,均观察到缓解 在 17 例 BRAF 突变患者中,ORR 为 71%,DCR 为 88% 研究者评估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ORR*, n (%) [95%CI] 27 (60) [44.3, 74.3] 最佳 OR, n (%) CR 3 (7) PR 24 (53) SD 11 (24) PD 6 (13) 未确定 1 (2) DCR, n (%) [95%CI] 38 (84) [70.5, 93.5] 12 个月 PFS 率,% (95%CI) 77 (62.0, 87.2) 12个月 OS 率,% (95%CI) 83 (67.6, 91.7) Lenz H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8_PR

50 LBA18_PR:纳武单抗 (NIVO) 加低剂量易普利姆玛 (IPI) 作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错配修复缺陷 (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的一线治疗的持久临床获益 – Lenz HJ, et al 关键结果(续) 84% 的患者中观察到肿瘤负荷相对基线减少 靶病变的最佳减少率 100 75 50 25 靶病变相对基线的最佳减少率,% -25 30% * -50 * * * * * * * * * * * * * -75 * * * * * -100 * * * * * * * * 患者† *基于研究者评估的确认的缓解; †基于研究者评估的可评估患者 Lenz H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8_PR

51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LBA18_PR:纳武单抗 (NIVO) 加低剂量易普利姆玛 (IPI) 作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错配修复缺陷 (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的一线治疗的持久临床获益 – Lenz HJ, et al 关键结果(续) 结论 在患有 MSI-H/dMMR mCRC 的患者中,1 线纳武单抗+低剂量易普利姆玛治疗显示出稳健 且持久的临床获益,并且通常具有良好耐受性 纳武单抗+低剂量易普利姆玛可能是该患者人群的潜在的新的 1 线治疗选择 患者,n (%) 纳武单抗 3 mg/kg q2w +易普利姆玛 1 mg/kg q6w (n=45) 任何等级 3–4 级 任何 TRAE 35 (78) 7 (16) 任何严重 6 (13) 3 (7) 任何导致停药的严重 TRAE 1 (2) >10% 的患者报告的 TRAE 瘙痒 11 (2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8 (18) 虚弱 关节痛 脂肪酶升高 5 (11) 恶心 皮疹 Lenz H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8_PR

52 诱导治疗 生物标志物驱动维持治疗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 阿特珠单抗 (n=297) PD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n=148) PD
LBA19:BRAFwt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中氟嘧啶 (FP) + 贝伐珠单抗 (BEV) + 阿特珠单抗对比 FP/BEV:MODUL 队列 2 的发现 - 一线诱导治疗后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维持治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 – Grothey A,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 阿特珠单抗作为 MODUL 研究队列 2 中 MSS mCRC 患者的 1 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队列 1,BRAF 突变体;队列 3,HER2+;和队列 4,HER2-, BRAF WT) 诱导治疗 生物标志物驱动维持治疗 队列 2 BRAF WT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 阿特珠单抗 (n=297) FOLFOX + 贝伐珠单抗 8 个周期 FOLFOX + 贝伐珠单抗 6 个周期,之后 5FU/LV + 贝伐珠单抗 2 个周期 PD CR PR SD R 2:1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n=148) PD 主要终点 PFS (RECIST v1.1) 次要终点 OS、ORR、DCR、TTR、DoR、ECOG 变化和安全性 Grothey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9

53 LBA19:BRAFwt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中氟嘧啶 (FP) + 贝伐珠单抗 (BEV) + 阿特珠单抗对比 FP/BEV:MODUL 队列 2 的发现 - 一线诱导治疗后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维持治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 – Grothey A, et al 关键结果 PFS 和 OS(中位随访期 18.7 个月) PFS OS mPFS, 月 分层 HR (95%CI) FP + BEV + ATZ 7.20 0.96 (0.77, 1.20) p=0.727 FP + BEV 7.39 mOS, 月 分层 HR (95%CI) FP + BEV + ATZ 22.05 0.86 (0.66, 1.13) p=0.283 FP + BEV 21.91 生存概率 1.00 0.75 0.50 0.25 0.0 3 6 9 12 15 21 24 30 18 时间,月数 297 148 224 109 147 74 103 55 70 29 49 16 1 17 面临风险的人数 FP + BEV + ATZ FP + BEV 27 生存概率 1.00 0.75 0.50 0.25 0.0 3 6 9 12 15 21 24 33 18 时间,月数 297 148 293 142 275 130 244 120 214 108 189 94 104 49 70 30 164 79 27 28 14 8 5 Grothey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9

54 LBA19:BRAFwt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中氟嘧啶 (FP) + 贝伐珠单抗 (BEV) + 阿特珠单抗对比 FP/BEV:MODUL 队列 2 的发现 - 一线诱导治疗后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维持治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 – Grothey A, et al 关键结果(续) 结论 对于 BRAF WT mCRC 患者,将阿特珠单抗与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联合作为 1 线维持治疗 并未使生存改善(PFS 和 OS) 未确定阿特珠单抗 +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的新的安全性信号 患者,n (%)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 阿特珠单抗 (n=293) 氟嘧啶 + 贝伐珠单抗 (n=143) TEAE 276 (94.2) 124 (86.7) 等级 ≥3 110 (37.5) 43 (30.1) 5 级 3 (1.0)* 1 (0.7)† 任何严重 TEAE 28 (9.6) 6 (4.2) 导致治疗停止的 TEAE 36 (12.3) 16 (11.2) *脓毒性休克、心脏病发作、复发性假单胞菌胸部感染; †结肠穿孔 Grothey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19

55 LBA20:TRIBE2: GONO 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 (pts) 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 III 期随机策略研究 – Cremolini C,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三种一线活性化疗药物(三联 FOLFOXIRI)是否比预先计划的序贯策略,即 2 线后续 治疗方案 (FOLFOX – FOLFIRI) 联合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更有益 A 组 n=340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未对转移进行预治疗的不可切除 (局部评估)mCRC 没有含奥沙利铂的辅助 CT 如果在复发前 >6 个月完成,则允许使用辅助氟嘧啶治疗 ECOG PS ≤2(或,如果年龄为 71–75岁,则 PS=0) (n=679) FOLFOX + bev* + 5FU/bev FOLFIRI + bev* + 5FU/bev PD1 PD2 R 1:1 FOLFOXIRI + bev* + 5FU/bev FOLFOXIRI + bev* + 5FU/bev PD1 PD2 B 组 n=339 主要终点 PFS2 次要终点 PFS1 *最多 8 个周期 Cremolini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0

56 LBA20:TRIBE2: GONO 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 (pts) 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 III 期随机策略研究 – Cremolini C, et al
关键结果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后在 PD 后重新启用相同的药物优于 FOLFOX/贝伐珠单抗后进行 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的预先计划的序贯策略 PFS2 100 中位随访期 个月 A 组 (n=340) B 组 (n=339) 事件,n (%) 235 (69) 188 (55) mPFS2,月 16.2 18.9 HR 0.69 (95%CI 0.57, 0.83) p<0.001 80 60 无进展生存率,% 40 2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月数 面临风险的人数 A 组 B 组 340 339 319 313 253 273 167 181 73 101 29 48 7 21 2 3 Cremolini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0

57 LBA20:TRIBE2: GONO 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 (pts) 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 III 期随机策略研究 – Cremolini C, et al
关键结果(续) 1 线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的缓解率高于 FOLFOX/贝伐珠单抗(61% 与 50%;p=0.005) 且 PFS 更长(12.0 与 9.9 个月,HR 0.73 [95%CI 0.62, 0.87];p<0.001) OS 的结果不完备(大约 40% 的事件) 两个治疗组的 AE 相似,但与 FOLFOX/贝伐珠单抗相比,1 线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组中 腹泻(5% 与 17%)、中性粒细胞减少(21% 与 50%)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 与 7%)的发生率较高 总共有 86% 和 74% 的患者分别在 FOLFOX/贝伐珠单抗和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治疗期 间进展后接受治疗 Cremolini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0

58 LBA20:TRIBE2: GONO 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 (pts) 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 III 期随机策略研究 – Cremolini C, et al
结论 在不可切除的 mCRC 患者中,FOLFOXIRI/贝伐珠单抗优于预先计划的相同药物序贯暴露 策略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 1 线治疗并不影响进展后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 本研究中 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的研究结果与之前的 III 期 TRIBE 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Cremolini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0

59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 2A、c. 2846A>T、c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2A、c.2846A>T、c.1679T>G 和 c.1236G>A 的前瞻性安全性和成本分析 – Henricks LM,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氟尿嘧啶治疗的一线 DPYD 基因分型和剂量个体化是否降低重度(≥3 级)氟嘧啶相关 毒性的风险 方法 在患者开始基于氟嘧啶的治疗前进行 DPYD 基因分型 DPYD*2A、c.2846A>T、c.1679T>G 和 c.1236G>A 杂合子 DPYD 变异携带者的初始剂量减少 25% (c.2846A>T, c.1236G>A) 或50% (DPYD*2A, c.1679T>G) DPYD 变异携带者 (n=85) 中重度(≥3 级)毒性的发生率与研究中的 WT 患者 (n=1018) 以 及接受全剂量治疗的 DPYD 变异携带者的历史队列进行了比较 Henricks L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2O

60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 2A、c. 2846A>T、c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2A、c.2846A>T、c.1679T>G 和 c.1236G>A 的前瞻性安全性和成本分析 – Henricks LM, et al 关键结果 DPYD 基因分型降低了重度毒性的 风险 在本研究中,DPYD 携带者和 WT 患者的住院风险相似 接受 DPYD 基因型指导给药的患 者中无毒性相关死亡 与非携带者相比, 总体重度毒性的相对风险 (95%CI) c.1236G>A c.2846A>T c.1679T>G DPYD*2A 1 2 3 4 5 8 9 历史队列 (荟萃分析) DPYD 携带者 (本研究) DPYD 变异 Henricks L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2O

61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 2A、c. 2846A>T、c
452O:氟嘧啶治疗的 DPYD 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DPYD 变体 DPYD*2A、c.2846A>T、c.1679T>G 和 c.1236G>A 的前瞻性安全性和成本分析 – Henricks LM, et al 结果(续) PK 分析表明,DPYD 引导和 WT 患者的药物暴露相似 DPYD 基因分型策略与成本节省相关 结论 通过使用最新 DPYD 基因分型实现患者安全性的改善,这种策略在常规临床实践中是可行 的并且可以节省成本 这些结果表明,DPYD 基因型指导的给药剂量应作为新的 SoC Henricks LM,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2O

62 1O:KRAS 突变体和 RAS/BRAF 野生型结直肠癌细胞在信号转导再连接方面表现出差异,这可能影响未来的治疗策略 – Georgiou A,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人类 CRC 细胞系中暴露信号转导抑制剂后磷蛋白的变化,并确定 RAS WT 和 KRAS 突变细胞之间信号转导模式是否存在任何差异 方法 共 15 例 RAS WT 和 10 例 KRAS 突变体人 CRC 细胞系模型与 13 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腹 水结合使用 将细胞暴露于靶向药物(吉非替尼、pictilisib、AZD5363、依维莫司、曲美替尼和维莫非尼) 1小时;Luminex200® 基于多重抗体的平台用于同时定量 55 种磷蛋白(与 TK 受体、非 TK 受体、血管生成受体、MAPK 通路、JNK 通路、P13K 通路、JAK/STAT 通路、Wnt B-连环 蛋白、细胞周期和免疫应答相关) 仅 ± 2 平均值(对照组)标准偏差的变化幅度才被认为是重要的 Georgi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O

63 1O:KRAS 突变体和 RAS/BRAF 野生型结直肠癌细胞在信号转导再连接方面表现出差异,这可能影响未来的治疗策略 – Georgiou A, et al
关键结果 在 RAS WT 和 KRAS 突变细胞系中,最常见的下调磷蛋白是靶向磷蛋白(例如 pEGFR) 和药物靶点下游的效应磷蛋白(例如 pRPS6、p70-S6K、pMSK1)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 RAS WT 细胞相比,暴露吉非替尼、pictilisib 和依维莫司 1 小时 后,KRAS 突变细胞中的 pMEK 上调显著更高 (p<0.05) 在暴露于维莫非尼的 KRAS 突变和 RAS WT 细胞中均发生 pMEK 上调 Pictilisib 在 KRAS 突变细胞中的 PI3K 抑制与磷蛋白的显著差异相关,导致 MAPK 和 PI3K 通路中所选磷蛋白的上调 P13K 抑制剂 GI50 与磷蛋白变化相关 Georgi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O

64 1O:KRAS 突变体和 RAS/BRAF 野生型结直肠癌细胞在信号转导再连接方面表现出差异,这可能影响未来的治疗策略 – Georgiou A, et al
关键结果(续) 吉非替尼抑制 EGFR 也与显著差异相关,即 MAPK 和 PI3K 通路中所选的磷蛋白上调 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与磷蛋白变化相关 在患者样本中观察到的 EGFR 抑制后的磷蛋白组学变化显示出比在细胞系中观察到的更大 变异性 在既往暴露西妥昔单抗的 RAS WT 患者中观察到耐药性。磷蛋白变化反映了 KRAS 突变细 胞系的变化,在 RAS WT 细胞中许多 pRTK 额外上调 结论 在暴露靶向治疗后,KRAS 突变体和 RAS WT CRC 细胞之间信号转导的重新连接存在显 著差异 在规划未来的靶向联合治疗时,应考虑不同的信号转导结果 例如,在 KRAS 突变 CRC 患者中,应评估 MEK 或 ERK 抑制 Georgi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O

65 453PD:一线 mFOLFOXIRI + 帕尼单抗对比 FOLFOXIRI 治疗 RAS wt mCRC:AIO 随机 II 期 VOLFI 试验 (KRK-0109) – Geissler M,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 mFOLFOXIRI + 帕尼单抗对比 FOLFOXIRI 作为 1 线治疗在 RAS WT 不可切除 mCR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患者 (n=96) 随机分配 (2:1) 接受 mFOLFOXIRI* + 帕尼单抗 6 mg/kg q2w 对比 FOLFOXIRI† q2w ,直至PD、可切除或最多 12 个周期 关键结果 mFOLFOXIRI + 帕尼单抗对比 FOLFOXIRI 治疗的 RAS/BRAF WT 患者的 mPFS 分别为 (95%CI 9.6, 13.3) 与 10.8 (95%CI 9.2, 12.2) 个月 (HR [95%CI 0.41, 1.40]; p=0.38) 结论 在 RAS WT mCRC 患者中,mFOLFOXIRI + 帕尼单抗显著改善 ORR,但未导致 PFS 延长 mFOLFOXIRI + 帕尼单抗 (n=63) FOLFOXIRI (n=33) OR (95%CI); p 值 ORR, % (95%CI) 87.3 (76.5, 94.4) 60.6 (42.1, 77.1) 4.5 (1.6, 12.4); 0.004 *伊立替康 150 mg/m2、奥沙利铂 85 mg/m2、LV 200 mg/m2、5FU mg/m2 CIV;†伊立替康 165 mg/m2、 奥沙利铂 85 mg/m2、LV 200 mg/m2、5FU 3200 mg/m2 CIV Geissler M 等人,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3PD

66 LBA22:阴性超选择的 RAS 野生型 (wt) 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一线 FOLFOX 加帕尼单抗 (Pan),然后接受 5FU/LV 加 Pan 或 Pan 单药维持治疗:VALENTINO 研究的转化分析 – Morano F,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 RAS WT mCRC 患者中 1 线 FOLFOX-4 + 帕尼单抗,后续 5FU/LV 或帕尼单抗单药维 持治疗之间的非劣效性,并评估作为单一生物标志物的 PRESSING 测试组* 研究设计 将未治疗的不可切除的 RAS WT mCRC 患者 (n=224) 随机分配 (1:1),接受 FOLFOX-4 + 帕尼单抗 6 mg/kg,最多 8 个周期,然后接受帕尼单抗 + 5FU/LV(A 组)或帕尼单抗单药 治疗(B 组)作为维持治疗 结果 结论 在患 RAS WT mCRC 的患者中,帕尼单抗 + 5FU/LV 维持治疗比单独使用帕尼单抗提供更 大的 PFS 获益 PRESSING测试组可评估人群 (n=189) PRESSING 阳性 (n=46) 与 阴性 (n=143) PRESSING 阳性: Pan (n=22) 与 Pan + 5FU/LV (n=24) PRESSING 阴性 Pan (n=67) 与 Pan + 5FU/LV (n=76) mPFS,月数 7.7 与 12.1 7.5 与 11.1 11.1与 13.4 HR (95% CI) 2.07 (1.43, 2.99) 2.32 (1.12, 4.81) 1.61 (1.07, 2.44) *包括 HER2 扩增/激活突变;MET 扩增、NRTK/ROS1/ALK/RET 重 排;PIK3CA 外显子 20 突变、PTEN 失活突变;AKT1突变 Morano F,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2

67 454PD:既往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影响:对旨在比较野生型 KRAS 外显子 2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帕尼单抗与西妥昔单抗的 ASPECCT 和 WJOG6510G 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的合并分析 – Taniguchi H,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帕尼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对 KRAS 外显子 2 WT mCR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ASPECCT 和 WJOG6510G 试验的合并分析) 研究设计 既往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ASPECCT:n=1010;WJOG6510G:n=121)接受帕 尼单抗(ASPECCT:n=499;WJOG6510G:n=61)或西妥昔单抗(ASPECCT:n=500; WJOG6510G:n=59)治疗 关键结果 最常见的 ≥3 级 TRAE 是接受帕尼单抗治疗的 25/184 (13.6%) 例患者与接受西妥昔单抗治 疗的 18/188 (9.56%) 例患者中的皮肤毒性* (p=0.258) 结论 在患 KRAS 外显子 2 WT mCRC 的患者中,与西妥昔单抗相比,帕尼单抗组中 OS 和 PFS 显著改善 帕尼单抗 (n=185) 西妥昔单抗 (n=189) HR (95%CI);p 值 mOS,月 (95%CI) 12.8 (10.8, 14.4) 10.1 (8.9, 11.7) 0.72 (0.58, 0.90); mPFS,月 (95%CI) 4.7 (4.1, 5.0) 4.1 (3.1, 4.7) 0.79 (0.64, 0.97); *皮疹、痤疮、皮肤毒性、皮炎、痤疮样皮炎和/或红斑 Taniguchi H,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4PD

68 讨论者 – Stintzing S 研究目的(摘要 LBA23 – Hays J, et al)
评估 eltanexor 的疗效和安全性,并确定晚期癌症患者中的 RP2D 和给药方案 研究设计 mCRC 患者(n=30;≥50%KRAS 突变体)在该剂量扩展队列中接受 20 mg/天(n=7)或 30 mg/天(n=23)x5(DLT 清除剂量水平)口服 eltanexor 治疗 关键结果 所有患者的 mPFS 为 3.1 个月 (95%CI 2.0,4.0) KRAS WT 或突变体的敏感性无差异 最常见的 3 级 TRAE 为低钠血症、贫血和疲乏 血小板减少症是唯一的 4 级 TRAE 剂量 n PR SD,n (%) PD,n (%) NE CBR (PR + SD ≥8 周) 20 mg/天 7 6 (86) 1 (14) 2 (29) 30 mg/天 23 14 (61) 1 (4) 8 (35) 9 (39) 合计 30 20 (67) 1 (3) 9 (30) 11 (37) Hays 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3

69 讨论者 – Stintzing S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根据这些数据, RP2D 为 30 mg/天
初步抗肿瘤活性在既往接受大量预治疗的 mCRC 患者的预期范围内 在 RAS 突变病例中没有结局更好的信号 Hays 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3

70 结直肠胃肠肿瘤 讨论者 – Marsoni S 研究目的(CALGB/SWOG 80405: 摘要 458PD – Das RK, et al) 创建 mCRC OS 的多变量因果模型,并使用无假设贝叶斯机器学习方法检查 OS 的网络驱 动因素 研究设计 这是对 CALGB/SWOG 的回顾性分析,后者是一项评估 FOLFOX 或 FOLFIRI 联合 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的 III 期试验 建立了 128 个网络模型的集合,以估计模型的不确定性,并通过模型共识确定 OS 的关键 性因果决定因素 关键结果 分子通路(血管生成/ECM 重塑基因标记和 BRAF 突变 [V600E])促进原发性肿瘤所在侧对 OS 的影响 在无血管生成标签的患者中,对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的缓解没有差异(对数秩 p=0.3) 血管生成标签是 OS 的阴性预后标志物,血管生成在右半结肠肿瘤中更为普遍(OR 3.5, p=1.3 e-07) Das R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8PD

71 结直肠胃肠肿瘤 讨论者 – Marsoni S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Das 等人的研究使用建模方法将既往发现的基质成分的转录标签结果放到治疗背景中 肿瘤所在侧可能是左右 mCRC 的不同基质状况导致的结果 转录标记似乎对采样区域敏感 是否需要另一个共识,因为 mCRC 的转录分类仍在变化? Das RK,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8PD

72 讨论者 – Adams RA 研究目的(摘要 459PD – Li N, et al)
评估奥沙利铂联合术后同步卡培他滨 + 放疗治疗 II/III 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确诊为 II/III 期直肠癌的患者(n=589)随机分配(1:1)接受放疗与卡培他滨同步治疗,联 合或不联合奥沙利铂 关键结果 47.1% 接受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 + 放疗的患者和 39.5% 接受卡培他滨 + 放疗的患者发生 3–4 级不良事件 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 + 放疗 (n=295) 卡培他滨 + 放疗 (n=294) 3 年 DFS 率,% 73.7 76.1 5 年 DFS 率,% 69.7 71.2 Li N,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9PD Wu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0PD Pernot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1PD Auclin E,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2PD

73 讨论者 – Adams RA 研究目的(摘要 460PD – Wu L, et al)
评估接受 CT 治疗的 II 期结肠癌患者中结肠癌特异性死亡 (CCSD) 和非 CCSD 的风险生存 回归模型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 研究设计 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患者数据(n=53,617)是从 1988 年至 2010 年间的 SEER 数据库中 获得 共有 25.9% 的患者接受了辅助 CT,74.1% 的患者没有接受 CT 关键结果 在接受 CT 的患者中,CCSD 较多(HR 1.19 [95%CI 1.14, 1.24]),但非 CCSD 较少(HR [95%CI 0.54, 0.60]) Li N,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9PD Wu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0PD Pernot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1PD Auclin E,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2PD

74 讨论者 – Adams RA 研究目的(FFCD 1201: 摘要 461PD – Pernot S, et al)
评估 FOLFOX 与动脉内 DEBIRI 作为 1 线治疗在不可切除的 CRC 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患有不可切除的 CRC 和肝转移的患者(n=57)接受 1 线 mFOLFOX6 和动脉内 DEBIRI (100 mg 左叶和右叶交替 q2w)治疗 患者的 ECOG PS ≤2 且肝脏受累 <60% 关键结果 出现 1 例中毒性死亡(腹膜炎) 4 级 AE 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5%)、感染 (1.8%)、 胰腺炎 (1.85)、小肠梗阻 (1.8%) 和血小板减少症 (1.8%) 所有患者 (n=57) R0 切除的患者 (n=19) mPFS,月 (95%CI) 10.8 (8.2, 12.3) 13 (8.8, 16.6) 9个月 PFS 率,% 53.6 (41.8, 65.1) 73.7 (47.9, 88.1) mOS,月 (95%CI) 33.1 (25.7, 46.1) NR Li N,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9PD Wu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0PD Pernot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1PD Auclin E,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2PD

75 讨论者 – Adams RA 研究目的(MOSAIC: 摘要 462PD – Auclin E, et al)
验证接受辅助 CT 治疗的 II 期结肠癌患者中术后 CEA 对 DFS 和 OS 的预后值和评估 CEA 与 DFS 的相关性 研究设计 这是 MOSAIC 试验的事后分析,其中患者(n=2246)接受氟尿嘧啶+ LV 治疗,联合或未 联合奥沙利铂 867 (96.4%) 例患者中获得 CEA 中位随访期是 8.8 年 关键结果 仅在高危 II 期结肠癌患者中发现奥沙利铂的获益(DFS 交互作用因子 p=0.09) 3 年 DFS 率 n 氟尿嘧啶 + LV FOLFOX CEA ≤2.35, % (95%CI) 333 88.2 (84.8, 91.7) 331 88.7 (85.4, 92.2) CEA >2.35, % (95%CI) 97 76 (67.9, 85.1) 106 81.1 (74, 88.9) Li N,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9PD Wu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0PD Pernot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1PD Auclin E,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2PD

76 讨论者 – Adams RA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在 Li 等人的研究中,R0 切除术后患者术后放疗的作用似乎没有任何获益
在 Wu 等人的研究中,作者得出结论,CT 治疗的 II 期结肠癌患者中没有生存获益,但既往 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在 Pernot 等人的研究中,对于不可切除的 CRC 和肝转移患者,使用 1 线 FOLFOX 和动 脉内 DEBIRI 的结果并不具有说服力,尽管标准线可能设置得太高 在 Auclin 等人的研究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高风险 II 期结肠癌患者和术后 CEA >2.35 ng/mL 的患者可能会获益于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 + LV 联合使用,这在治疗该患者人 群时应予以考虑 Li N,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59PD Wu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0PD Pernot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1PD Auclin E,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62PD

77 1558O:按部位和诊断时分期的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全球比较 (CONCORD-2) – Benitez Majano S, et al
研究目的 按不同分期和部位评估结肠癌国际生存率的长期趋势 方法 数据来自全球监测项目,该项目由来自 67 个国家的 279 个癌症登记处和超过 2500 万名患 者组成 记录了 1995 年至 2009 年间诊断的 岁患者的 10 种常见癌症的长期趋势 其包括 5,026,928 例 CRC 患者 在排除有数据质量问题的登记处后,进行分层分析 其包括来自 55 个国家 228 个登记处的 4,877,818 例 CRC 患者 Benitez Majan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8O

78 1558O:按部位和诊断时分期的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全球比较 (CONCORD-2) – Benitez Majano S, et al
关键结果 Colon cancer 2004–2009: 按分期划分的年龄标准化 5 年净生存率 局部 波多黎各 美国 塞浦路斯 印度尼西亚 日本 蒙古 泰国 奥地利 比利时 保加利亚 捷克共和国 爱沙尼亚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挪威 波兰 斯洛伐克 瑞士 英国 澳大利亚 100 80 60 40 20 90 70 50 30 10 晚期 波多黎各 美国 塞浦路斯 印度尼西亚 日本 蒙古 泰国 奥地利 比利时 保加利亚 捷克共和国 爱沙尼亚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挪威 波兰 斯洛伐克 瑞士 英国 澳大利亚 100 80 60 40 20 90 70 50 30 10 Benitez Majan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8O

79 1558O:按部位和诊断时分期的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全球比较 (CONCORD-2) – Benitez Majano S, et al
结论 根据不同分期和亚部位,CRC 患者中 5 年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晚期疾病患者 左半和右半结肠癌的生存率相似,但在有“其他”结肠癌部位代码的肿瘤中,生存率较低 Benitez Majan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8O

80 1559O:2001–2014 年期间确诊的英格兰年轻成人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增加 – Exarchakou A, et al
研究目的 描述 1971 年至 2014 年间英格兰 20–39 岁年轻成人中 CRC 发病率的趋势 方法 数据来自含 1,073,624 例患者的国家癌症登记处,并根据 10 岁年龄组(20–29 岁和 30–39 岁)和癌症部位(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和直肠)进行分层 多重剥夺指数(IMD 2015)用于确定 5 个分类的社会剥夺(1 = 剥夺程度最低或最丰富; 5 = 剥夺程度最大) 注:按不同剥夺程度的人群数量仅从 2001 年开始计算 Exarchak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9O

81 1559O:2001–2014 年期间确诊的英格兰年轻成人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增加 – Exarchakou A, et al
关键结果 按年龄组的成人发生率趋势 每 100,000 的发生率 1970 2015 0.0 1.0 0.8 0.6 0.4 0.2 0.9 0.7 0.5 0.3 0.1 年份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29 岁 30–39 岁 粗发生率(每 100,000) 1971 0.7 4.4 1990 3.1 1993 0.8 2005 3.9 2014 2.8 7.6 年度变化,% 1971–1990 -1.7 1971–1993 -1.4 1990–2005 1.1 1993–2014 8.1 2005–2014 Exarchak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9O

82 1559O:2001–2014 年期间确诊的英格兰年轻成人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增加 – Exarchakou A, et al
关键结果(续) 结论 在英格兰 20–39 岁的成人中,CRC 发病率在 1971 年至 1990 年代初期下降,但在 20 世 纪 90 年代后期,在所有剥夺组中迅速增加 发病率增加程度最大的是 20–29 岁的成人和患右半结肠癌者 按 CRC 亚部位的成人发病率 年度变化,% 右半结肠 1971–1990 –2.5 1990–2009 5 2009–2014 18 直肠 –1.7 1990–2014 4.4 左半结肠 1971–1998 1998–2014 5.7 2001 年至 2014 年间剥夺发生率 年度变化,% 剥夺程度最低 7.8 剥夺 2 6.1 剥夺 3 6.8 剥夺 4 8.5 剥夺程度最大 4.9 Exarchakou A,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1559O

83 顺铂 60 mg/m2 第 1 天 + 5FU 1000 mg/m2 第 1–4 天 q4w
LBA21:InterAACT:关于顺铂 (CDDP) 加 5-氟尿嘧啶 (5-FU) 对比卡铂 (C) 加每周紫杉醇 (P) 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复发 (ILR) 或转移性治疗初治疾病患者 (pts) 的多中心、开放性、随机、II 期晚期肛门癌试验 - 一项国际罕见癌症倡议 (IRCI) 试验 – Rao S, et al 研究目的 评估卡铂 + 紫杉醇对比顺铂 + 5FU 作为晚期肛门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卡铂 AUC5 D1 + 紫杉醇 80 mg/m2 第 1、8 、15 天 q3w PD 患者关键纳入标准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复发不可手术或转移性肛门鳞状细胞癌 无针对晚期疾病的既往全身疗法 ECOG PS 0–2 (n=91) 分层 ECOG PS 0/1 与 2 HIV + 与 – 疾病程度 局部晚期与转移性 地区 英国与澳大利亚与美国与欧洲 R 1:1 顺铂 60 mg/m2 第 1 天 + 5FU 1000 mg/m2 第 1–4 天 q4w PD 主要终点 ORR 次要终点 PFS、OS、DCR、安全性、QoL、生物标志物分析 Ra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1

84 LBA21:InterAACT:关于顺铂 (CDDP) 加 5-氟尿嘧啶 (5-FU) 对比卡铂 (C) 加每周紫杉醇 (P) 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复发 (ILR) 或转移性治疗初治疾病患者 (pts) 的多中心、开放性、随机、II 期晚期肛门癌试验 - 一项国际罕见癌症倡议 (IRCI) 试验 – Rao S, et al 关键结果 中位随访期是 25.3 个月 OS mOS, 月 卡铂 - 紫杉醇 20 顺铂 - 5FU 12.3 RECIST 缓解, n (%) 卡铂 + 紫杉醇 (n=39) 顺铂 + 5FU (n=35) CR 5 (12.8) 5 (14.3) PR 18 (46.2) 15 (42.9) SD 10 (25.6) 7 (20.0) PD 6 (15.4) 8 (22.9) CR/PR [95%CI] p=0.873 23 (59) [42.1, 74.4] 20 (57) [39.4, 73.7] 总生存期 1.0 0.8 0.6 0.4 0.0 6 12 18 24 30 42 48 36 时间,月数 45 46 33 27 21 16 14 9 4 3 1 2 面临风险的人数 卡铂 - 紫杉醇 顺铂 - 5FU p=0.014 0.2 Ra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1

85 在治疗晚期肛门癌初治患者中,卡铂+紫杉醇表现出与顺铂 + 5FU 相似的 ORR,但具有更 好的安全性,且毒性更小
LBA21:InterAACT:关于顺铂 (CDDP) 加 5-氟尿嘧啶 (5-FU) 对比卡铂 (C) 加每周紫杉醇 (P) 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复发 (ILR) 或转移性治疗初治疾病患者 (pts) 的多中心、开放性、随机、II 期晚期肛门癌试验 - 一项国际罕见癌症倡议 (IRCI) 试验 – Rao S, et al 关键结果(续) 结论 在治疗晚期肛门癌初治患者中,卡铂+紫杉醇表现出与顺铂 + 5FU 相似的 ORR,但具有更 好的安全性,且毒性更小 卡铂 + 紫杉醇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 SoC,用于治疗晚期肛门癌初治患者 ≥3 级 AE,n (%) 卡铂 + 紫杉醇 (n=42) 顺铂 + 5FU (n=42) 贫血 4 (10) 2 (5) 腹泻 1 (2) 疲乏 8 (19) 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粘膜炎 0 (0) 11 (26) 恶心 7 (17) 神经病 血栓栓塞 5 (12) SAE 15 (36) 26 (62) Rao 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LBA21

86 胃肠癌

87 417PD:使用多组学分子谱分析在胃肠癌中进行联合治疗优化 – Monge C, et al.
研究目的 基于从国家研究联盟获得的 MOMP 癌症数据,评估在胃肠癌中联合治疗的应用 研究设计 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对接受 MOMP 的胃肠癌患者 (n=5377) 和其他队列(包括 CRC) (n=2961) 进行了分类,以评估单药和联合治疗 关键结果 对于单药可操作性,在所有胃肠道癌症 (24%) 和 CRC 队列 (31%) 中对于 PI3K/AKT/mTOR 抑制剂具有潜在可操作生物标志物的患者比例最高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分子谱分析应该用于药物开发策略,以评估入组、临床效用以及靶点和疾 病特定的试验设计 Monge C,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417PD

88 胃肠道肿瘤的转化研究:HCC、结肠癌和 mCRC 讨论者 – Dienstmann R
研究目的(REFLECT: 摘要 59PD – Finn RS, et al) 评估乐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 1 线治疗后不可切除的 HCC 患者中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研究设计 在 REFLECT 试验中,患者 (n=954) 随机分配 (1:1) 接受乐伐替尼 (n=478) 或索拉非尼 (n=128),且分别在 267 和 128 名患者中检测生物标志物 关键结果 乐伐替尼的 mOS 不劣于索拉非尼(分别为 13.6 与 12.3个月;HR 0.92 [95%CI 0.79, 1.06]) 两个治疗组均与 VEGF 水平升高有关,但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程度更大 在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OR 与 FGF19(55% 与 18%,周期 4 第 1 天与基线; p=0.014) 和 FGF23 生物标志物水平(48% 与 16%,p=0.002)相对基线的增幅更大相关 Finn R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59PD Laurent-Puig P,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0PD Berger M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PD

89 胃肠道肿瘤的转化研究:HCC、结肠癌和 mCRC 讨论者 – Dienstmann R
研究目的(PETACC-8: 摘要 60PD – Laurent-Puig P, et al) 在 III 期结肠癌患者中使用反卷积算法评估考虑了肿瘤内异质性的 CMS 分类的预后影响 研究设计 将结肠癌 CMS 分类的随机 Forest 分类器应用于来自 PETACC08 试验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 包埋样本 (n=1779) 关键结果 PETACC08 试验系列的随机 Forest 分类证实了 CMS 与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的相关性 (CMS1:dMMR,右侧,3/4 级,免疫浸润;CMS2:免疫匮乏;CMS3:RAS 突变体;和 CMS4:EMT/TGF-β标记;免疫/间质浸润,预后最差) 对于 63% 的样本,CMS 属性不确定* 57% 的样本中显示肿瘤内异质性† *随机 Forest 分类器概率 <70%; †≥1 CMS,其中 WISP 衍生权重超过 20% Finn R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59PD Laurent-Puig P,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0PD Berger M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PD

90 胃肠道肿瘤的转化研究:HCC、结肠癌和 mCRC 讨论者 – Dienstmann R
研究目的(FIRE-3: 摘要 61PD – Berger MD, et al) 评估 HER3 多态性 rs 作为接受 1 线 FOLFIRI +贝伐珠单抗与 FOLFIRI + 西妥昔单 抗 (FIRE-3) 治疗的 mCRC 患者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研究设计 评估了 585 例患者中四种功能性 SNP(HER3、NRG1、NEDD4 和 BTC)对预后结局的影响 关键结果 所有患者 (FOLFIRI + 贝伐珠单抗) 所有患者 (FOLFIRI + 西妥昔单抗) G/G 或 A/G 等位基因 (n=248) A/A 等位基因 (n=33) p 值 G/G 或A/G 等位基因 (n=240) A/A 等位基因 (n=52) mPFS,月 (95%CI) 10.3 (9.7, 11.8) 7.0 (4.2, 9.7) 10.0 (8.8, 10.9) 7.9 (6.5, 10.3) HR (95%CI)* 1 (参考) 1.64 (1.09, 2.46) 0.018 1.40 (1.00, 1.96) 0.051 mOS,月 (95%CI) 24.2 (21.9, 26.5) 19.0 (12.9, 29.0) 27.6 (23.5, 31.0) 20.8 (14.9, 33.6) 1.43 (0.93, 2.19) 0.104 0.96 (0.65, 1.41) 0.819 *多变量分析 Finn R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59PD Laurent-Puig P,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0PD Berger M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PD

91 胃肠道肿瘤的转化研究:HCC、结肠癌和 mCRC 讨论者 – Dienstmann R
演示者的重点信息 在 Finn 等人的研究中,乐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组患者中血清生物标志物相对基线变化的差 异表明,每种药物的靶点结合程度各不相同 在 Laurent-Puig 等人的研究中,CMS 亚型的肿瘤内异质性有助于对 III 期结肠癌预后的进 一步了解 在大多数结肠癌肿瘤中没有独特的克隆 CMS 亚型 基于多变量模型生成的数据,CMS1 和 CMS4 亚克隆异质性可能是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在 III 期结肠癌中,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是预后标志物 在 Berger 等人的研究中,HER3 rs 被发现是一种预后生物标志物,但由于对照组 缺失,这些数据不应用于评估预测价值 Finn RS,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59PD Laurent-Puig P,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0PD Berger MD,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5):abstr 61PD


Download ppt "GI 幻灯集 2018 摘要选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