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認識巴赫音樂家族 長億高中 謝秀琳
2
全心以音樂奉獻於神——音樂之父:巴赫
3
巴赫家族介紹
4
關於---J.S.巴赫 巴赫,德國風琴演奏家,作曲家。1685年3月21日生於德國愛森納,1750年7月28日逝於萊比錫。
有人說,巴赫在音樂史上的出現,就如在燦爛星空中,光芒四射的北極星一般,指引著後世創作上的清晰途徑。時至今日,他的許多作品仍受到世人的喜愛。
5
童 年 巴赫生於在德國艾森納赫,巴赫九歲喪母,十歲成了孤兒。由於他嗓音美妙,經濟拮据,少年時期靠獎學金進了在呂訥堡的聖·米歇爾學校。1702年他從聖·米歇爾學校畢業,翌年在一家室內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
6
阿恩施塔特到威瑪 1703年,巴赫受聘為阿恩斯塔特市的管風琴師,但由於在演奏中的大膽作風和與當地合唱團的矛盾,並不為當局所好。1705年,巴赫到呂貝克聆聽布克斯特胡德的演奏。1707年,巴赫辭職,前往慕尓豪森市任職,同年結婚。1708年,前往威瑪。
7
身在威瑪 在威瑪巴赫創作了大部分管風琴作品。後由於捲入威瑪公爵和繼承人的衝突,遂辭職到柯登工作。
8
科登時期 巴赫創作了大量室內樂作品。後由於科登公爵去世,繼承人對音樂不感興趣,遂辭職。
9
萊比錫 時期 巴赫1723年到萊比錫擔任教堂樂長,現存他的大部分宗教音樂作品都出於該時期。1747年,巴赫到柏林旅行,與腓特烈大帝會面並作《音樂的奉獻》。
10
逝世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巴赫雙目失明,但仍然堅持創作,1750年逝世於萊比錫,留下未完成遺稿《賦格的藝術》。
11
J.S.巴赫的生平記事 1685年 出生於德國,艾森那赫 1692年 隨父親學音樂 1694年 母親去世 1695年 父親去世
1685年 出生於德國,艾森那赫 1692年 隨父親學音樂 1694年 母親去世 1695年 父親去世 1700年 加入呂內堡聖米迦勒修道院唱詩班 1702年 自呂內堡高中畢業 1703年 任安斯塔教堂當風琴師 1707年 就任聖布拉吉教堂風琴師,同年10月與表妹瑪莉亞芭芭拉結婚
12
1708~1717年 威瑪時代 1708年 轉任宮廷禮拜堂的風琴師 1714年 任宮廷樂團的樂師長 1717~1723年 科登時代 1717年 離開威瑪轉任科登的宮廷樂長 1720年 妻子瑪莉亞去世 1721年 娶安娜為第二任妻子 1723~1750年 萊比錫時代 1723年 受聘為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樂長 1740年 視力開始衰退 1750年 三月接受眼部手術失敗,同年7月28日腦溢血過世
13
巴赫的代表作品 布蘭登堡協奏曲,BWV1046-BWV1051 小提琴協奏曲,BWV1041-BWV1043
B小調彌撒,BWV232 馬太受難曲,BWV244 樂隊組曲,BWV1066-BWV1069 哥德堡變奏曲,BWV988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BWV1012
14
音樂風格 巴赫的音樂創作受到多方面影響,包括義大利的器樂協奏曲和奏鳴曲,北德管風琴學派的管風琴音樂,新教聖詠,法國的羽管鍵琴音樂等等。
在他的作品中,巴赫將前人的創作成果融匯貫通,並運用不可思議的對位法技術,創造出極為崇高,深邃,豐富的音樂世界,將巴洛克音樂發展到巔峰。
15
對後世的影響 巴赫死後數十年間,僅僅被認為是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當成練習曲使用。
1829年,孟德爾頌指揮上演《馬太受難曲》,宣告「復興巴赫」運動的開始。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赫,但多數並不直接繼承其創作風格。 到了20世紀,由於新古典主義音樂的興起,巴赫風格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他的兒子們(曼海姆樂派)對於後來的古典樂派影響也蠻大的,像海頓、莫札特的曲風就是向他們借鏡的。
16
家族成員 巴赫於1685年出生時,巴赫家族已經有14位職業音樂家 巴赫家族是個音樂世家,一共沿續了七代,而J.S. 巴赫是其中第五代
1700年左右,全德國就有三十位姓巴赫的音樂家,可見巴赫家族的音樂天賦。
17
巴赫的兒子們 巴赫之家之所以會成為國際知名的音樂世家,實際上是塞巴斯坦的兒子們努力的成果。
巴赫之家之所以會成為國際知名的音樂世家,實際上是塞巴斯坦的兒子們努力的成果。 1707年,巴赫和他的表妹Maria Barbara Bach結婚,生有7個孩子,4個活到成年 1720年,Maria去世,巴赫再結良緣,1721年娶了Anna Magdalena Wilcke。生有13個孩子,6個活到成年
18
結語 儘管巴赫並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嫻熟的復調技巧。
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但由於音樂的風尚迅速轉向為洛可可和古典主義風格,巴赫的復調音樂音樂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長時間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而聞名。 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均對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舒曼在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現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並且由作曲家孟德爾頌在音樂會上演奏,才震驚音樂界。 此孟德爾頌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整理和推廣,經過幾代音樂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漸獲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19
參考資料: 音樂向上-音樂知識庫:http://www.musicup.com.tw/
維基百科-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20
……感謝聆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