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助学课件 病 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助学课件 病 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助学课件 病 毒

2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病毒的宿主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宿主种类和组织细胞种类。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另一方面,病毒又具有宿主特异性,即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可将之分为噬菌体(phage)、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和动物病毒(animal viruses)等。

3 一.病毒的基本特点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高度寄生性 特殊的抵抗力

4 微生物的大小比较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衣原体 390nm 立克次体 450nm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G A 葡萄球菌 (1000nm) D、乙脑病毒 ( 40nm ) F 牛痘病毒 300×250nm E、蛋白分子 (10nm ) B E C F、流感病毒 ( 100nm ) D G、烟草花叶病毒

5 二.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大多数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但比多数蛋白质分子大,直径在10-300纳米之间,通常在100纳米左右。 病毒的形态有球形、卵圆形、砖形、杆状、丝状及蝌蚪状等,但以近似球形的多面体和杆状为主。 动物病毒多呈球形、卵圆形或砖形。 植物病毒多呈杆状或丝状,亦有不少呈球状。 细菌病毒多为蝌蚪形,也有微球形和丝状的。

6

7

8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的基本结构为核衣壳结构。有包膜的病毒和某些无包膜的病毒除核酸和蛋白质外,还含有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有的病毒还含有聚胺类化合物,无机阳离子等组分。 病毒粒子:系指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9 衣壳粒:它是构成病毒粒子的最小形态单位。每个衣壳粒是由1-6个同种多肽分子折叠缠绕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
衣壳:由衣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有规律地排列成杆状、球状、廿面体或其他形状,构成病毒的外壳。衣壳的中心包含着病毒核酸。 核衣壳:是病毒蛋白质衣壳和病毒核酸的合称。 包膜:有些病毒除核衣壳外,在其外层还包裹着一层构造比较复杂的包膜即为包膜。它由脂类和多糖组成。 刺突:有些病毒粒子表面,尤其是在有囊膜的病毒粒子表面具有突起物,称刺突。

10

11 核衣壳的对称形式 螺旋对称型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12 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13 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

14 复合对称--T偶数噬菌体

15 病毒的增殖 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能独立进行生命代谢的酶系统,因此必须靠宿主细胞为它提供原料、能量、酶和合成场所,病毒才能进行增殖。 病毒的增殖过程大致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

16 吸附:非特异性吸附; (1)破胞释放; 特异性吸附。 侵入:吞饮、融合和转位三种方式 脱壳:两步。 生物合成: (1)mRNA转录与蛋白质成
特异性吸附。 侵入:吞饮、融合和转位三种方式 脱壳:两步。 生物合成: (1)mRNA转录与蛋白质成 (2)核酸复制 装配与释放: (1)破胞释放; (2)芽生。

17 病毒的复制过程

18 病毒的分类 依据: 核酸的化学特性 病毒体的结构 特殊的特征

19 在1995年发表的ICTV 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共报道了4000余种病毒,分别划归49个病毒科。经过以后的几次修改和补充,现在的分类系统将已发现的病毒分为dsDNA病毒、ssDNA病毒、DNA和RNA逆转录病毒、dsRNA病毒、负意ssRNA病毒、正意ssRNA病毒和亚病毒因子等7大类、62个病毒科

20 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噬 菌 体 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21 一.噬菌体的一般特性 噬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三种。

22

23 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24 噬菌体的生长和繁殖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类。
烈性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就会改变宿主的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裂解死亡。 温和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另一条是将其核整合到细菌染色上,该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被溶原化。

25 二、噬菌体的危害和应用 噬菌体的危害--噬菌体污染 噬菌体的应用 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工具


Download ppt "助学课件 病 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