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旅游学院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认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旅游学院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认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旅游学院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认识

2 旅游学院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都可被称为科学。 ——康德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都可被称为科学。                 ——康德 旅游学能否独立存在,取决于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定义和术语,核心就是定律。 定义和术语是表明这一学科对于特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所作的科学的界定。而对人文科学研究而言,定律是指仅限于经验世界的规律。

3 旅游学院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活动的界定以及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了解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4 旅游学院 一、旅游的基本概念 讨论: “旅游一词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在日常话语中被普遍使用
的,正因为如此,这一名词是经常被随意地和不准确使用, 也因此包含了诸多的含义” ——英国学者(John Tribe,1997) 讨论: 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旅游是什么呢?

5 旅游学院 西方各国最流行的旅游教科书、政府智囊机构的专业报告、 世界旅游组织官方文件、行业协会、国际性旅游学术团体研
究成果中“旅游”定义浏览: 1、奥地利学者施拉德(H.V.Schllard,1910)认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2、德国学者格吕克斯曼(R.Glucksmann,1935)认为,旅游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是一种与人际关系和人类交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

6 旅游学院 3、瑞士学者亨齐克和克拉普夫(W.Hunziker &K.Krapf,1942)认为,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短暂停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种旅行和逗留不会导致长期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活动。1970年代这一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IASET)采纳,故又称为“艾斯特”定义。 4、世界旅游组织(WTO,1991)的旅游定义是,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

7 旅游学院 从对国际上较为流行和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旅游”定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旅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
第一: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与一般货物贸易物的移动有很大不同),这种移动是暂时的,这是旅游消费区别于其他消费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二,旅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但我们一般认为旅游的动机与游憩(或康乐)有关,当然也可能包括了商务、教育、健康或宗教等因素,这一切构成了旅游基础。

8 旅游学院 第三,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住宿、营销系统、游憩(或康乐)和景区服务的支持,这一切构成了旅游产业基础。
第四,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个人的一种休闲和游憩(或康乐)的消费方式。从空间上看,旅游不仅仅是客源地向目的地单向的人员流动,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第五,旅游整体的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这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存在的理论基础。

9 【总结】在对现有旅游定义(或概念)进行解构、重构与概括之后,可认为:
旅游学院 【总结】在对现有旅游定义(或概念)进行解构、重构与概括之后,可认为: “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 。 简单地说,旅游就是人们对于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的体验和生活方式。

10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旅游学院 1、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区域旅游等;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区域旅游等; 2、按旅行距离划分:如远程旅游、近程旅游;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如消遣旅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11 旅游学院 4、按组织形式划分:如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如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
6、按费用来源划分:如自费旅游、公费旅游; 7、按旅行方式划分:如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轮船旅游、徒步旅游; 8、按活动内容划分: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考 古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兴趣旅游或专项旅游。

12 二、国际旅游 旅游学院 1、国际旅游的概念 2、国际旅游的分类
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二、国际旅游 1、国际旅游的概念 2、国际旅游的分类 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过夜旅游 不过夜一日游

13 旅游学院 三、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的概念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14 四、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比较 1、国内与国际旅游的区别表现
旅游学院 四、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比较 1、国内与国际旅游的区别表现 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国际旅游的消费层次相对较高。 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逗留时间一般较短,国际旅游者逗留时间相对较长。 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国际旅游不仅存在语言障碍,还需要办理各种旅行手续。 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国际旅游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1、消费程度方面 2、逗留时间方面 3、便利程度方面 4、经济作用方面 根据WTO的估算,在全世界旅游总人次中,国内旅游占90%以上。

15 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否跨越国界!
旅游学院 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否跨越国界!

16 讨论: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是否为国际旅游?
旅游学院 讨论: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是否为国际旅游?

17 旅游学院 2、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 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们控制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通常是由远及近地渐进发展,因此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于国际旅游很多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现代旅游发展路径: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先发展国际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

18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旅游学院 二、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二、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从本体论上看,旅游现象应该是具有因果规律性,即具有因果一致性的内在联系。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关于旅游是什么和什么是旅游这两个问题不是等价的,前者揭示的是旅游的本质,后者只是对某一属性的判定,前者是运用演绎法,即从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可以推导到其存在的思维过程,而后者是采用归纳法,即从个别事例出发,从一系列特定事实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和规律的过程。现在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旅游定义(更确切地说是概念)往往是后者,存在着不完全归纳的问题,

19 旅游学院 旅游首先是一种人的基本需要(生理的和精神的,但这种欲求 满足与否,并不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
其次是在这种需要支配下,可能付诸实施而产生的行为和活动; 再次由于旅游活动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出的一系列提供和丰 富这种活动的产业和系统 ; 最后,由于人的频繁交往而造成人地关系(人与环境)、人群 关系(主人与客人)发生变异的现象。

20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旅游学院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旅游者外出旅游会不可避免接触到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也会影响东道社会的文化和居民。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与旅游企业产生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使旅游活动染上了经济活动的色彩。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旅游活动可以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缓和紧张局势,有助于推进世界和平。

21 旅游学院 结论: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22 旅游学院 第五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持续性 三、地理集中性 四、季节性

23 一、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表现 参加者的范围扩大到普通劳动者阶层 出现了以团体包价旅游和结伴旅游为主的活动形式
大量的企业把旅游作为“奖品”来奖励职工

24 【表现】 ----- 全世界旅游人数保持快速增长
旅游学院 二、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表现】 全世界旅游人数保持快速增长 旅游已变成人们经常性的活动 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呈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 持续增长的总趋势是针对全世界整体情况而言的。世界上局部地区和特殊的地区也许不符合这条规律。

25 旅游学院 1979—2008年黄山景区旅游接待增长图

26 旅游学院 三、活动空间上相对集中性 四、活动时间上的季节性 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人去旅游但存在相对集中性
全世界到欧洲和美洲旅游的人大约占国际旅游者的80%, 在我国游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杭州、西安等地 四、活动时间上的季节性 从接待国和地区看:依靠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形成了重大影响 从客源形成国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带薪假期集中在7、8、9月,因此,每年大多数旅游者也集中在此时间

27 季节性 场景对比

28 旅游学院 人次 月平均分布 % 各月来华旅游入境外国人人数 黃山客流月平均分布百分比 观光旅游的旺季和淡季图

29 旅游学院 季节性其它表现 1、在其出国旅游者的社会经济构成中,来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数量如果占绝对统治比例,则该国国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或者根本不会有季节性表现。 2、在其出国旅游者中,如果外出公务、商务或者出席会议为目的的差旅型旅游者占绝大比例,则该国国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甚至不会出现季节性表现。

30 旅游学院 季节性其它表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很大,并且消遣型旅游者在其中占绝大比例,那么该国居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可能会表现得非常强烈。 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分高时,则该国居民外出旅游的季节性便会减弱。

31 旅游学院 谢谢!


Download ppt "旅游学院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认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