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第 8 章 管理供應鏈的週期存貨

2 學習目標 在適當的成本中取得平衡,以使得供應鏈中的週期存貨可以選擇最佳的數量 瞭解數量折扣在批量大小和週期存貨上造成的影響
對於供應鏈設計出適當的折扣計畫 瞭解交易促銷在批量大小和週期存貨上造成的影響 指出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供應鏈中減少批量大小和週期存貨的管理手法

3 週期存貨在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 批量大小:在一已知時間內,供應鏈中一個階段製造或購買的數量
週期存貨:是供應鏈中的平均存貨,因為供應鏈中一個階段在製造或購買批量的大小大於顧客需求量 Q:一次訂購的批量大小 D:每單位時間的需求 存貨概況圖:描繪出經過時間的存貨水準,如圖8.1所示 週期存貨=批量/2=Q/2(和批量大小有關) 平均流動時間=平均存貨/平均流動比率 由週期存貨所導致的平均流動時間=週期存貨   /需求=Q/2D

4 週期存貨在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續) Q = 1,000 單位,D = 100 單位/天 由週期存貨所導致的平均流動時間=
週期存貨使得牛仔褲在供應鏈上多花5天的時間 較低週期存貨的優點: 平均流動時間較低 降低公司營運資金的需求 降低存貨持有成本

5 週期存貨在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續) 持有週期存貨的主要好處是規模經濟和在供應鏈中降低成本 受批量大小影響的供應鏈成本:
物料成本=C 固定訂購成本=S 持有成本=H=hC(h=持有1美元的存貨一年所需的成本) 週期存貨的主要角色是容許供應鏈中的不同階段,在物料、訂購和持有成本的總數最小化的批量下購買產品 理論上,週期存貨的決策必須考量涵蓋整個供應鏈的總成本。然而,實務上每一個階段獨立地進行其週期存貨決策-這樣的作法,會增加週期存貨水準以及供應  鏈的總成本

6 規模經濟應用在固定成本上 你如何決定是就近在便利商店購物或到距離比較遠的Sam量販店? 一個單一產品的批量大小(經濟訂購批量)
整合多種產品在一張訂單上 多種產品或顧客的批量大小 每個產品之批量其訂購和運送各自獨立 所有產品之批量共同被訂購和運送 對於各種產品依照選定的部分其批量共同  被訂購與運送

7 規模經濟應用在固定成本上(續) D=產品的年需求 每年訂購的次數=D/Q 年度物料成本=CD 年訂購成本=(D/Q)S
年度持有成本=(Q/2)H=(Q/2)hC 總年度存貨成本,TC=CD+(D/Q)S+     (Q/2)hC 圖8.2顯示出當批量大小改變時,在不同成本 上的變化狀況

8 固定成本:最佳批量大小和 最佳訂購次數(EOQ)
D=產品的年需求 S=每次訂購發生的固定成本 C=每單位成本 h=每年持有成本為產品成本  的一個比例 H:每年每單位的持有成本 Q:批量大小 物料成本是持續的,因此在這個例子中不列入考量因素 H=hC Notes:

9 例8.1:經濟訂購批量 年需求,D=1,000×12 =12,000單位 桌上型電腦需求,d=1,000台/月
每批訂購成本,S=$4,000 每台電腦的單位成本,C=$500 占存貨價值一定比例之每年持有成本,h=0.2 週期存貨=Q*/2=980/2=490 每年訂購次數=D/Q*= 12,000/980=12.24次 平均流動時間=Q*/2D=490/12,000=0.041年=0.49月 Notes:

10 例8.1:經濟訂購批量(續) 每年訂購和持有成本=(D/Q*)S+(Q*/2)hC=$97,980
若要讓降低批量成為可行,必須減少固定  訂購成本

11 例8.2:期望的批量大小和訂購成本之間的關係 期望的批量大小,Q* =200 年需求,D=1,000×12=12,000單位
每台電腦的單位成本,C=$500 占存貨價值一定比例的每年持有成本,h=0.2 使用EOQ公式,期望的訂購成本如下: 為了降低最佳批量大小成k倍,固定訂購  成本S必須減少成K2倍

12 整合多種產品在一張訂單上 固定成本的一項主要來源在運輸 可以整合來自同一供應商之不同產品的運送
整體固定成本相同 由多個產品所分攤 有效降低每一產品的固定成本 降低個別產品的批量大小 可以結合多家供應商作一次運送,或一次卡車分送多個零售點 在一次訂貨上整合多個產品、零售商或供應商,可以降低個別產品的批量大小,因為這時的固定成本和  運輸成本已由多個產品、零售商或供應商所分攤

13 例子:整合多種產品在一張訂單上 假設前一例中有4種電腦產品:桌上型、輕型、中型、重型 假設這四種產品的需求都是每月1,000 單位
若每一種產品分別訂購: 批量大小分別為980單位 總週期存貨=1,960單位 整合這4種產品的訂單: 合併四種產品的最佳組合批量大小=1,960單位 每一種產品490 單位 每一產品的週期存貨降低為:490/2=245 總週期存貨=1960/2=980 單位 平均流動時間、存貨持有成本均會降低

14 多種產品或顧客的批量大小 在實務上,多種產品的固定訂購成本至少有一部分和種類相關 三種方法 固定成本的其中一部分和運輸有關(和產品種類無關)
固定成本的另一部分是和裝貨與接收有關(成本隨產品種類增加而增加) 三種方法 每個產品之批量其訂購和運送各自獨立 三種產品之批量共同被訂購和運送 對於各種產品依照選定的部分其批量共同被訂購與運送

15 多種產品的批量大小 年需求 共同訂購成本,S= $4,000 特殊產品訂購成本 持有成本,h= 0.2 單位成本
DL = 12,000單位;DM = 1,200單位;DH = 120單位 共同訂購成本,S= $4,000 特殊產品訂購成本 SL = $1,000;SM = $1,000;SH = $1,000 持有成本,h= 0.2 單位成本 CL = $500;CM = $500;CH = $500 Notes:

16 運送的選擇 無總合規劃:每個產品單獨訂購 完整的總合規劃:所有產品的運送在同一輛卡車上
專門製作的總合規劃:所有產品中所選定的部分產品在同一輛卡車上運送 Notes:

17 獨立訂購的批量大小和成本 Best Buy公司在三種產品都單獨訂購的情況下所發生年訂購的持有成本是155,140美元

18 多種產品共同被訂購和運送 S*=S+SA+SB+SC=每次訂購$7,000

19 Best Buy公司共同訂購下的 批量大小和成本
年訂購成本=9.75×$7,000=$68,250 年訂購和持有成本=$61,512+$6,150+$615+$68,250=$136,528

20 總合規劃的啟示 總合規劃可以提供在供應鏈中的週期存貨明顯的成本節省和數量減少 當產品特定的訂購成本低廉時,應該應用完整的總合規劃
當產品特定的訂購成本較高時,就應該調整總合規劃

21 規模經濟應用在數量折扣上 所有單位都有數量折扣 邊際單位才有數量折扣或多段的價格 為何要數量折扣? 在供應鏈中改善協調 經由差別訂價獲取盈餘

22 數量折扣 以批量大小為基礎 所有單位 邊際單位 以總量為基礎 買家應該如何回應? 最適當的折扣方案是什麼?

23 全量折扣 價格表包含特定的分界點q0, q1,... , qr,其中q0= 0
若發出訂單的大小是大於等於 qi 和小於 qi+1,則每一單位的平均成本是Ci 一般而言,當訂購數量增加時,單位成本降低,也就是C0 ≥ C1 ≥ ... Cr 零售商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以及物料、訂購和持有成本等最小化下決定批量大小

24 例8.7:所有單位都有數量折扣 訂購數量 單位價格 0~5,000 $ 3.00 5,001~10,000 $ 2.96
訂購數量     單位價格 0~5,000      $ 3.00 5,001~10,000     $ 2.96 超過10,000       $ 2.92 q0= 0 ,q1= 5,000,q2= 10,000 C0= $3.00,C1= $2.96,C2= $2.92 D= 120,000 /年, S= $100/批, h= 0.2

25 所有單位都有數量折扣(續) 假設固定訂購成本減少到 S=$ 4 全量折扣價目表的影響 在缺乏折扣情況下,最佳批量大小是1,265 瓶
在全量折扣的情況下,最佳批量大小仍然是1萬瓶 全量折扣價目表的影響 鼓勵零售商增加他們的批量大小 增加供應鏈中的平均存貨和流動時間 在供應鏈中提供所有單位數量折扣是否有益?

26 為何要數量折扣? 在供應鏈中的協調 消費品 產品需求曲線 兩段式價目表 總量基礎數量折扣 Notes:

27 對於消費品的數量折扣 D = 120,000 瓶/年 SR = $100, hR = 0.2, CR = $3
SS = $250, hS = 0.2, CS = $2 最佳批量為 Q= 6,324 瓶 零售商成本=$3,795;製造商成本= $6,009 供應鏈上的總成本為 $6,009 +$3,795 =$9,804 Notes:

28 對於消費品的數量折扣(續) 供應商如何降低供應鏈的總成本? 有效的訂價方案
協調的批量大小:9,165;零售商成本=$4,059;製造商成本=$5,106;供應鏈總成本= $9,165 有效的訂價方案 所有單位數量折扣 對於批量小於9,165瓶,每瓶售價3美元 對於批量大於或等於9,165 瓶,每瓶售價則為 美元 轉移一些固定成本給零售商(使其將訂單數量由6,324 提高到 9,165 ) Notes:

29 公司具有市場力量產品的 數量折扣 沒有存貨相關成本 年需求曲線:360,000-60,000 p 以下情況中的最佳訂價和最佳利潤為何?
兩個階段共同協調訂價 訂價 = $4,利潤 = $240,000,需求= 120,000瓶 每一個階段獨自訂價 訂價 = $5,利潤 = $180,000,需求 = 60,000瓶 Notes:

30 兩段式價目表和總量基礎 數量折扣 建立兩段式價目表以達到協調 設計總量基礎折扣方案以達到協調 存貨成本的衝擊
以上述的訂價方法傳遞一些固定成本 Notes:

31 折扣方案的啟示 以批量為基礎的折扣,在鼓勵零售商增加每批數量大小的情況下,容易增加供應鏈中的週期存貨
以批量大小為基礎的折扣可以達到消費品的協調 以總量為基礎的折扣將供應商的一些固定成本傳遞給零售商,一般而言較為有效

32 短期折扣:交易促銷 交易促銷是在一定期間內的價格折扣(也可能會要求零售商做一些特別的促銷活動,如展示、廣告、推廣等)
交易促銷的主要目標(由製造商的觀點): 誘導零售商進行折扣、展示或廣告來刺激銷售 將製造商的庫存移到零售商或顧客 在競爭中保有品牌 交易促銷不一定可達到上述目標 促銷對零售商行為,以及整個供應鏈績效的影響為何? 面對交易促銷,零售商通常有以下選擇: 反應部分或全部折扣給顧客以刺激銷售 反應少部分折扣給顧客,但是在折扣期間,零售商  趁短期較低價格,進行大量採購

33 短期折扣 提前購買=Qd-Q* Q*:正常訂購數量 C:正常單位成本 d:短期折扣 D:年需求 h:每年持有1美元的成本
Notes: 提前購買=Qd-Q*

34 短期折扣:提前購買 正常訂購數量,Q*=6,324 瓶 正常成本,C= $3/瓶 每瓶折扣,d= $0.15 年需求,D=120,000
持有成本,h=0.2 提前購買量=Q d -Q * Notes: Optimal order quantity =

35 反應給顧客的促銷折扣 零售商的需求曲線:300,000-60,000p 製造商正常價格,CR = $3.00 促銷折扣 = $0.15
最佳售價 = $4.00 顧客需求 = 60,000 促銷折扣 = $0.15 最佳售價 = $3.925 顧客需求 = 64,500 零售商僅將一半的促銷折扣反應給顧客, 導致需求僅增加 7.5%

36 交易促銷 當製造商提供促銷時,主要的目標是提高市場占有率與銷售量,而不是要零售商明顯提高提前購買量 反制方法 天天低價(EDLP)
掃描式促銷 顧客優惠券 Notes:

37 多階層週期存貨管理 多階層式的供應鏈存在著許多階層,每個階層皆有許多的成員,且一階層供給另一階層
當供應鏈有一連串的階層時,其目標乃是在不同的階層中使其批量為一致,而每一階層無不必要的循環存貨存在 圖8.6:未同步時零售商與製造商庫存情形 圖8.7:整數補貨政策的說明 圖8.8:多階層配送的供應鏈 一般而言,每一個階層應該致力於整合從訂單頻率較低之顧客的訂單,並以越庫處理此所有的訂單。一些訂單頻率較高的顧客其訂單應該也要  以越庫被處理


Download pp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