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家庭教育 第一章 家庭的本質 任課教師 黃麗芳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家庭教育 第一章 家庭的本質 任課教師 黃麗芳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家庭教育 第一章 家庭的本質 任課教師 黃麗芳老師

2 單元一 家庭的意義與功能 一 家庭的起源與由來 婚姻與血緣關係是家庭的成因,若由人類發展及歷史來看: (一)由人類發展來看
一 家庭的起源與由來   婚姻與血緣關係是家庭的成因,若由人類發展及歷史來看: (一)由人類發展來看   1.從有人類開始,就有群居;因生物性和生殖本能,男女結合共組家庭,此即家庭的由來。   2.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群居社會進入狩獵社會,之後再進入農業社會,再轉型為工商業社會與知識經濟社會。

3 (二)由歷史來看 1.《周禮》鄭玄注云:「古娶妻之禮,以昏為期。」 2.春秋戰國時,儒墨思想也出現「人倫」家人關係。 3.「家庭」一詞,直到南北朝時期才出現。 4.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代表家庭教育文獻形式的出現。 二 家庭的概念   畢恆達(2000)指出:『當我們談到「家」的時候,其實它可能指涉三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是 house(住屋)、family(家庭)與home(家)』。

4 1. 華人社會注重「家族」的概念,西方則重視夫妻關係。
1. 華人社會注重「家族」的概念,西方則重視夫妻關係。 2. 家庭是指家人共同居住、財產共享、共同消費的生活單位,家族則是同出於一個血緣並祭祀共同祖先的一群親屬。 3. 聯合國將1994年定為「國際家庭年」,主題為 「家庭:變動世界中的資源與責任」。 4

5 1. 家庭是指具有婚姻、血統或收養關係的人,居住在同一住所,依靠共同收入生活的一個社會團體。
三 家庭的意義 (一)傳統與學者對家庭的定義與看法 1. 家庭是指具有婚姻、血統或收養關係的人,居住在同一住所,依靠共同收入生活的一個社會團體。 2. 傳統的定義是「一男一女與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社會單位」。近年來定義擴大,不再強調必須具有子女。 美國人口統計局的定義是,家庭由兩個以上的人,因出生、婚姻、領養或同居關係而組成,其中一個是戶主。」 (二)現在家庭的定義 5

6 四 家庭的功能 (一)生育的功能 (二)教育的功能 (三)經濟的功能 (四)保護的功能 (五)情感的功能 (六)娛樂的功能
四 家庭的功能 (一)生育的功能 (二)教育的功能 (三)經濟的功能 (四)保護的功能 (五)情感的功能 (六)娛樂的功能 (七)宗教的功能 (八)文化傳遞的功能 6

7 單元二 家庭的組成 一 家庭的親屬關係 (一)自然血親 1.直系血親:自己是從該血統出來的或者從自己血統繁衍出來的。
一 家庭的親屬關係 (一)自然血親 1.直系血親:自己是從該血統出來的或者從自己血統繁衍出來的。 2.旁系血親:是指不屬於直系血親但是在血統脈絡上,跟自己出於同血源的人。 (二)法定血親:指經由法定程序而收養子女所形成的親屬關係。 (三)姻親:由男女雙方的婚姻關係所產生的親屬關係。常見種類 如下: 7

8 1.一夫一妻:是指婚姻配偶為一夫一妻,是較為理想之家庭型態。
1.血親的配偶 配偶的血親 配偶血親的配偶 (四)配偶:即夫妻關係。 二 家庭的類型 (一)由婚姻的型式來區別 1.一夫一妻:是指婚姻配偶為一夫一妻,是較為理想之家庭型態。 2.一夫多妻:是指一位男性娶了兩個以上的妻子,有些社會或宗教,法律准許一個男人娶多於一個女人為妻。 3.一妻多夫:指一個女子有數個合法丈夫。 4.團體婚:指同一團體內的異性不屬於任何一人,而是整個團體異性的對象。 8

9 1.母權家庭:主要存在於母系社會中,由母親或女性長輩來掌理家中之一切權力。
(二)由家庭權力的分配來區別 1.母權家庭:主要存在於母系社會中,由母親或女性長輩來掌理家中之一切權力。 2.父權家庭:主權操在父親或家裡男性長輩手中,家中一切事物均由父方決定。 3.均權家庭:均權家庭是由夫婦雙方共同處理家庭的事務。 (三)由家庭繼承來區別 1.父系家庭:存在於農業社會,財產繼承與名位傳遞以父方為主。 2.母系家庭:財產繼承與名位傳遞以母方為主,母親是家庭與社會生活的中心。 3.雙系家庭:即父母雙方等重之家庭,較接近男女平等的原則。 9

10 1.小家庭:又稱「核心家庭」,是指一對夫婦與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之家庭型態。是現代家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
(四)由家庭組成份子來區別 1.小家庭:又稱「核心家庭」,是指一對夫婦與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之家庭型態。是現代家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 (1)生長家庭 (2)生殖家庭 2.折衷家庭:又稱「主幹家庭」、「本幹家庭」或「三代家庭」,指直系三代共同居住的家庭形態。 3.大家庭:又稱「聯合家庭」或「擴展家庭」、「血緣家庭」,乃是多個核心家庭的組合。是我國傳統社會之家庭特色。 10

11 1.隨母居:婚後住在女方之父母家中,也可稱為「從母居」。 2.隨父居:指結婚後,住在男方之父母家中,也可稱為「從父居」。
(五)由居住型態來區別 1.隨母居:婚後住在女方之父母家中,也可稱為「從母居」。 2.隨父居:指結婚後,住在男方之父母家中,也可稱為「從父居」。 3.從舅居:婚後妻與其所生子女均住在妻舅家中,此種居住型式發生於母系社會中。 4.兩可居:或稱自由居,婚後夫妻雙方可自由選擇隨父或隨母居。 5.分別居:婚後夫妻不同住,各自居住在父母的家庭中或者獨自居住。 6.新居制:指結婚後,新婚夫婦另外建立新家居住。 11

12 1.父子倫:強調血緣關係和世代的延續性。華人家庭為主要典型。 2.母子倫:印度國家為母子倫代表。 3.夫妻倫:歐美國家主要以夫妻倫為主。
(六)以人倫關係來區別 1.父子倫:強調血緣關係和世代的延續性。華人家庭為主要典型。 2.母子倫:印度國家為母子倫代表。 3.夫妻倫:歐美國家主要以夫妻倫為主。 4.兄弟倫:東非洲及中美洲若干部落社會以兄弟倫為主。 (七)多元化的家庭類型 1.隔代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其孫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2.單親家庭:只有父親或母親一方與其未成年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3.頂客族家庭:指的是夫妻皆有工作,雙份收入但無子女的家庭。 4.新三代家庭:父親或母親一方帶著子女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的家庭。 12

13 5.兩地家庭:夫妻雙方分隔兩 地居住的家庭。又稱「候鳥家庭」或「通勤家庭」。
6.單身及獨居家庭:即由一個人所構成的家庭。 7.重組家庭: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或雙方,曾經有過婚姻 並帶來前次婚姻所生下的子女所重新組成的家庭。 8.收養及寄養家庭:收養是指收養他人子女做為自己子女,法律上視同親生。寄養是較短期的安置未成年兒童。 9. 同居家庭:指男女雙方同居,享有性、情感與經濟互助的關係但是雙方並未合法結婚。 10. 同性戀家庭:即由相同生理性別的兩個人相愛所組成的家庭。 11. 非親屬家庭:如退伍老兵們同住或是未婚女性同住彼此共享資源,且生活互助的新型態家庭。 13

14 單元三 家庭經營的重要性 一 家庭經營的重要性 (一)推動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 (二)能有效運用資源。 (三)能使家人獲得知識與能力。
     一 家庭經營的重要性 (一)推動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 (二)能有效運用資源。 (三)能使家人獲得知識與能力。 (四)能使家人身心穩定成長。 (五)穩定社會的一大力量。 14

15 家庭經營與管理是經由「計畫」、「組織」、「執行」、「控制」等四項功能構成的程序。
二 家庭經營的內容   家庭經營與管理是經由「計畫」、「組織」、「執行」、「控制」等四項功能構成的程序。 (一)時間與精力管理 (二)家庭經濟與消費的管理 (三)家庭住宅的管理 (四)家庭勞務的管理 (五)家庭休閒的管理 (六)溝通能力 15

16 三 家庭經營的原則與方法 (一)建立易於達成的家庭目標 (二)建立符合家人成長與發展的家庭生活 (三)家庭資源的有效規畫
三 家庭經營的原則與方法 (一)建立易於達成的家庭目標 (二)建立符合家人成長與發展的家庭生活 (三)家庭資源的有效規畫 (四)妥善解決家庭危機 (五)建立家庭參與社會活動的興趣 16

17 謝謝同學的聆聽


Download ppt "家庭教育 第一章 家庭的本質 任課教師 黃麗芳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