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它们是 、 、 ;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 . (2)导出单位:由 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基本 导出 长度 质量 时间 千克 基本

2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l m m 千克 kg t s

3 1.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J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解析:在力学单位制中,kg、m、s为基本单位,m/s、J和N均为导出单 位,A、B均不正确;g不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C不正确;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F=kma中的k才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4 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大小等于测力计所受物体的 或台秤所受物体的 .
2.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比较 拉力 压力 超 重 失 重 完全失重 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 物体 所受重力的情况 拉力) 物体 拉力) 的状 产生的原因 物体有 的加速度 a= 方向向下 大于 小于 等于零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g

5 “超重就是物体重力增加了,失重就是物体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不受重力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的“视重”大于或小于其重力的现象,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6 如何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是有向上的加速度还是有向下的加速度.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产生其他效果.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7 2.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3-2-1所示,g取10 m/s2,由图象可知
(2)重物的质量是________ kg;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图3-2-1

8 解析:(1)当电梯减速上升时,由于电梯内的物体与电梯都有向下的加速度,故此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即对应图象中的10 s~14 s,经历的时间为4 s.
(2)由图象可知,在4 s~10 s内,电梯匀速上升,此时支持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重物的质量为3 kg. (3)当FN=15 N时,对应的加速度最大,amax= =5 m/s2. 答案:(1)4 (2)3 (3)5

9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 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 ,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受力 运动学公式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 可以求出加速度, 再根据 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力的方向等. 运动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10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11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火箭在地面时的质量为3 kg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火箭在地面时的质量为3 kg.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燃料恰好用完.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大? (3)火箭上升时受到的最大推力是多大?

12 解析:火箭上升过程中先匀加速上升,后匀减速上升
(1)加速上升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x= at2,v=at, 带入数据可得v=20 m/s,a=5 m/s2. (2)减速过程中,继续上升高度为x1,根据运动学公式-v2=2(-g)x1, 代入数据得x1=20 m 上升的最大高度xm=x+x1=40 m+20 m=60 m. (3)加速过程中,设火箭推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解得F=45 N. 答案:(1)20 m/s (2)60 m (3)45 N

13 【例1】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随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时 间 t0 t1 t2 t3 体重秤示数/kg 45.0 50.0 40.0

14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解析:人所受的重力等于人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t0时 刻电梯静止,体重秤的示数大小等于人的体重,t1时刻体重秤的示数大于人的体重, 说明人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t2时刻体重秤的示数小于人的体重,说明人 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t3时刻体重秤的示数等于人的体重,说明人的加速 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可能静止,可能向上匀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匀速运 动;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BCD

15 1-1 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
1-1 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为多大的重物?(取g=10 m/s2)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m1g=120×10 N=1 200 N.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对于重物:F-m2g=m2a1, 所以a1= = m/s2=2 m/s2; 当升降机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 对于重物:m3g-F=m3a2,得m3= kg=160 kg. 答案:2 m/s2 160 kg

16 【例2】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3-2-2甲
所示.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身体成跪式手推冰壶从本垒圆心O向前滑行,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沿直线OO′滑向营垒圆心O′,为使冰壶能在冰面上滑得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刷冰面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次比赛时,冰壶(可视为质点)从本垒圆心O点向前沿直线OO′滑行,某同学利用计算机描绘出冰壶运动的v—t图象如图3-2-2乙所示,已知OO′=30.0 m,冰壶的质量为19 kg,g取10 m/s2,启动时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恒力,求:

17 (1)启动时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F; (2)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及此时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冰壶静止时的位置.

18 解析:(1)分析v—t图象可知,0~2. 0s内为冰壶的启动过程,2. 0 s~12. 0s为冰壶在冰面上的自滑过程,12. 0 s~16
解析:(1)分析v—t图象可知,0~2.0s内为冰壶的启动过程,2.0 s~12.0s为冰壶在冰面上的自滑过程,12.0 s~16.8 s为冰壶在运动员刷冰面后的滑行过程,0~2.0s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设不刷冰面时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1mg=ma1 2.0s~12.0s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3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g=ma2,联立解得F=44.1 N. (2)12.0 s~16.8 s为冰壶在运动员刷冰面后的滑行过程.由v—t图象知,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为s3= =1.92 m,此过程冰壶的加速度为a3=0.17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3,此过程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0.017.

19 (3)0~2.0 s冰壶前进的距离为s1= m=4 m,2.0 s~12.0 s冰壶滑行的距离为
s2= m=24 m,冰壶运动总距离为s=s1+s2+s3=29.92 m, Δs=OO′-s=0.08 m,即冰壶停在距O′点左侧0.08 m处. 答案:(1)44.1 N (2)1.92 m 0.017 (3)距O′点左侧0.08 m处

20 解答此类问题还应注意:不论是已知运动求解力,还是已知力求解运动,作好“两分析”即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时要正确画出受力分析图,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建立已知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与加速度的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求解这两类问题的思路如下:

21 2-1如图3-2-3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10 N,刷子的质量为m=0.5 kg,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天花板长为L=4 m,取sin 37°=0.6,试求: (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运动的加速度; (2)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图3-2-3

22 解析:(1)以刷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滑动摩擦力为Ff,
天花板对刷子的弹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37°-Ff=ma FN=(F-mg)cos 37° Ff=μFN 代入数据,得a=2 m/s2 (2)由运动学公式,得L= at2,代入数据,得t=2 s. 答案:(1)2 m/s2 (2)2 s

23 2-2 (2010·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3-2-4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 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 m/s时撑杆起跳,到达最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 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 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24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如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 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小.

25 解析:(1)设助跑距离为x,由运动学公式v2=2ax,解得:x= =32.4 m.
由运动学公式有:v′2=2gh2 设软垫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由运动学公式a′= , 解得:F=1 300 N. 答案:(1)32.4 m (2)1 300 N

26 (15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
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27 【答案卷】

28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教师点评】 该同学的解答有以下特点: (1)思路清晰,对物理过程理解正确.
(2)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列方程的依据,符合高考计算题的要求. (3)字母、符号使用规范,所列原始方程规范. (4)书写认真、清楚. 此答卷应属于优秀答卷,得满分.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Download ppt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