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策略管理 [第九版] Chapter 9 合作策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策略管理 [第九版] Chapter 9 合作策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策略管理 [第九版] Chapter 9 合作策略

2 合作策略 1. 定義合作策略,並解釋企業為何採用合作策略。 2. 定義並討論策略聯盟的三種形式。
3. 列舉事業層級合作策略的四種類型,並描述各自的應用情形。 4. 討論多角化企業應用公司層級合作策略的情形。 5. 說明在國際合作策略中,跨國策略聯盟的重要性。 6. 闡述合作策略的風險。 7. 說明管理合作策略的兩種方法。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86 頁 2

3 合作策略 企業藉由三種方法邁向成長與提升績效──內部發展、合併和併購以及合作關係。
合作策略(cooperative strategy)向來被視為企業成長的絕佳引擎,係指企業透過分工合作方式,以達成共同目標的一種策略。 合作策略就是拋開孤軍奮戰的模式,轉而與其他公司合作,力求以最低成本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重要策略之一;同時,也能為彼此建立比競爭對手更有利的優勢地位。 策略聯盟是最常見的合作策略形式。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89 頁 3

4 9.1 策略聯盟是合作策略的主要形式 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二家以上的企業結合部分資源與能力,共同創造競爭優勢的一種合作策略。 換言之,策略聯盟意味著企業間進行某種程度的資源/能力互換及共享,藉以共同發展和行銷產品/服務。 策略聯盟有助於企業發揮既有資源與能力的槓桿作用。 藉由合作策略所發展的競爭優勢,通常稱為協力優勢(collaborative advantage)或關係優勢(relational advantage)。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0 頁 4

5 9.1 策略聯盟是合作策略的主要形式 任何合作協議的成功,都是取決於盟友間的合作實踐。
簡言之,有助於聯盟成功的合作行為,包括主動解決問題、彼此信賴,以及持續尋求整合彼此資源與能力而創造價值的方法。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1 頁 5

6 9.1.1 策略聯盟的三種形式 策略聯盟有三種主要形式: 合資 股權式策略聯盟 非股權式策略聯盟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1 頁 6

7 合資 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是指兩家或更多的企業,共同建立一個法律上的獨立公司,從中透過資源與能力的分享,以發展競爭優勢的一種策略聯盟形式。 企業成立合資企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強化自身在不確定性環境中的競爭能力。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1 頁 7

8 股權式策略聯盟 股權式策略聯盟(equity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兩家或更多的企業在共同成立的公司中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從中結合彼此的資源與能力,以創造競爭優勢的一種聯盟形式。 許多外國直接投資,像是一些日本及美國企業在中國所進行的投資,就常透過股權式策略聯盟來進行。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1 頁 8

9 非股權式策略聯盟 非股權式策略聯盟(nonequity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兩家或更多的企業間,發展出一種契約式關係,依此分享彼此獨特的資源與能力,以創造競爭優勢的一種聯盟形式。 在這種形式的策略聯盟中,企業們並未共同成立一個獨立公司,所以沒有所謂的持股狀態。正因為如此,非股權式策略聯盟屬於較不正式,且較合資和股權式聯盟呈現較少的行為約定。 非股權式策略聯盟的形式:包括授權協議、配銷協定和供應合約等。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2 頁 9

10 表9.1 依市場類型區分形成策略聯盟的理由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4 頁 10

11 9.2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business-level cooperative strategy)是指幫助企業在個別產品市場中,達成績效改善和成長的一種合作策略。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有四種形式 互補型策略聯盟 垂直互補型策略聯盟 水平互補型策略聯盟 回應競爭型策略 降低不確定型策略 降低競爭型策略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7 頁 11

12 9.2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 互補型策略聯盟(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s)是指企業間以互補的方式分享部分資源與能力,藉以發展競爭優勢的一種事業層級聯盟形式。互補型策略聯盟又分為二種類型,分別是:垂直和水平式(見圖9.l)。 在垂直互補型策略聯盟(vertical 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中,企業是藉由分享價值鏈(value chain)不同階段的資源和能力,來創造競爭優勢(見圖9.2)。 水平互補型策略聯盟(horizontal 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企業分享價值鏈同一階段的部分資源和能力以創造競爭優勢(見圖9.2)。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12

13 圖9.1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8 頁 13

14 圖9.2 垂直和水平互補型策略聯盟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299 頁 14

15 9.2.4 降低競爭型策略 共謀策略與策略聯盟有所不同,是合作策略中一種傾向非法性的合作形式,這種策略通常用以減少競爭,
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顯性共謀和隱性共謀。 顯性共謀(explicit collusion)是指一個產業中的兩個或更多企業透過協議,聯合控制產量及價格的相互謀利行為。 當同一個產業中的數家企業,藉由觀察彼此的競爭性行動和反應,而間接地協調產量和價格決策,就形成隱性共謀(tacit collusion)。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304 頁 15

16 9.2.5 事業層級合作策略的評估 企業採用事業層級合作策略的目標,主要是為了發展競爭優勢,而且是有助於企業在個別產品市場中,取得成功地位和績效表現的優勢。 若是希望藉由聯盟模式而發展競爭優勢,其前提為:透過這個聯盟所整合的特定資源與能力,必須是有價值、稀有、模仿代價高和不可替代性的。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305 頁 16

17 9.3 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公司層級合作策略(corporate-level cooperative strategy)是指企業用以進行所生產產品或所投入市場(或是這兩方面)的多角化經營時,所採用的一種策略。 多角化聯盟、綜效聯盟和加盟是最常見的公司層級合作策略(見圖9.3)。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306 頁 17

18 圖9.3 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307 頁 18

19 9.3 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多角化策略聯盟(diversifying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企業間共享部分資源與能力,以協助彼此多角化跨足新產品或新市場的一種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綜效性策略聯盟(synergistic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企業間共享部分資源與能力,以創造範疇經濟的一種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與事業層級水平互補型策略聯盟相似,綜效性策略聯盟所創造的綜效,可擴及合作夥伴間的多個部門或事業單位。 加盟(franchising)是指企業(指加盟業主)以一種經銷權的契約關係,掌控合作夥伴(加盟業者)分享自身資源與能力的一種公司層級合作策略。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19

20 9.4 國際合作策略 跨國策略聯盟(cross-border 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事業總部在不同國家的企業們,決定將部分資源和能力相互結合,以創造競爭優勢的一種國際合作策略。 透過跨國策略聯盟,一個企業能在國際市場上進一步發揮核心能力(在國內市場獲得成功的基石)的槓桿作用。 跨國聯盟通常較本國聯盟的風險更高,尤其當合作夥伴間無法完全掌握彼此參與聯盟的目的時,潛在的風險更大。 跨國聯盟比國內策略聯盟來得複雜且風險性高;尤其牽涉到新興經濟體時更險惡。然而事實證明,在國際舞台上競爭的企業,通常比局限於本國市場者的績效表現更佳。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20

21 9.5 網狀式合作策略 網狀式合作策略(network cooperative strategy)是指數個企業彼此同意形成多重的夥伴關係,以達成共享目標的一種合作策略。 採用網狀式合作策略所產生的策略聯盟合作關係,通常稱為聯盟網絡(alliance network)。 在需求相對穩定及預測性高的成熟產業中,會形成穩定型的聯盟網絡(stable alliance network)。 至於發展動態聯盟網絡(dynamic alliance network)的產業特質,傾向頻繁的產品創新及短暫的產品生命週期。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21

22 9.6 合作策略的競爭風險 合作策略的風險之一,是合作夥伴可能產生的投機行為。
投機行為者的出現,有一部分是因為正式合約無法制衡它們,或是當初對夥伴們的誠信度有所誤判。 另一種風險,來自企業未確實將原先承諾的資源及能力提供給合作夥伴(尤其是最精密的技術)。 最後的風險,是某些企業可能對聯盟所需的投資盡心盡力,但是有的夥伴卻未能誠實跟進。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22

23 圖9.4 合作策略的競爭風險管理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315 頁 23

24 9.7 合作策略的管理 合作策略的管理有兩種主要方法──成本極少化和機會極大化(見圖9.4)。
如果採取成本極少化(cost minimization)管理法,企業通常是與事業夥伴簽訂正式合約。 第二種管理法──機會極大化(opportunity maximization)─的重點,在於將合作關係的價值創造機會提升至最大。 合作夥伴一方面把握每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則需掌握新契機,善加開發其他可能的市場。 企業也可以同時成功地運用以上兩種方法來管理合作策略。成本極小化的監督成本相對偏高。 第 章 合作策略 第   頁 24


Download ppt "策略管理 [第九版] Chapter 9 合作策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