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指導老師:吳育龍 組員: 張嘉芳‧4970C009 廖怡雰‧4970C026 薛琍方‧4970C05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指導老師:吳育龍 組員: 張嘉芳‧4970C009 廖怡雰‧4970C026 薛琍方‧4970C05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指導老師:吳育龍 組員: 張嘉芳‧4970C009 廖怡雰‧4970C026 薛琍方‧4970C058
虛擬實境原理與應用 全臺祭典大天后宮 明寧靖王府邸 指導老師:吳育龍 組員: 張嘉芳‧4970C009 廖怡雰‧4970C026 薛琍方‧4970C058

2 目錄 基本資料 緣起與歷史 現況 結構與解說

3 基本資料: 宮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辦公室: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三七五號
電話: , 傳真: 官網: 部落格:

4 緣起與歷史: 明永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鄭 成功病逝。永曆十八年鄭經迎接明寧靖王 朱術桂渡台,乃將承天府署之南的西定坊, 興建寧靖王府邸,供朱氏居住,並即以之 為明室的宗人府(即一元子別館)。 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由 鄭成功舊屬施琅率兵攻台,鄭克塽降清, 寧靖王朱術桂及其五妃(袁氏、王氏、秀 姑、梅姐、荷姐)均自縊於寢宮而殉國。 捨官邸為佛寺。

5 施琅班師回朝,鑒於台灣先民深仰媽祖之 靈異,為收復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 府改建為天妃宮,並以媽祖顯佑濟師奏請 清廷誥封媽祖,八月,康熙淮奏,加封媽 祖為「天后」,稱廟為「大天后宮」,清 帝派禮部官員主持祭典,本宮自此成為 「天后」開基祖廟,也是台灣最早官建媽 姐廟。

6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起兵,稱「中興王」, 俗稱「鴨母王」,在本宮登基踐祚,旋為 清軍所敗。
雍正元年,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親赴本宮 呈獻「神潮徵異」匾,以謝神恩。 雍正四年,以媽祖湧潮濟師事上奏,御書 「神昭海表」匾,由台灣鎮總兵林亮暨文 武官員,恭迎至本宮懸掛,僅廈門、湄洲 神祠共有此匾之殊榮。

7 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 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一八九五年 「台灣民主國」成立,總統唐景松、財務 長連德政,司令部在今永福國小,總統府 在寧靖王府,即本宮後側廂房。
同時大天后宮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 入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

8 現況 1685年落成後的二十年間,台南天妃宮有 數度小幅度整修,並因主祀神祇媽祖從 「天妃」的誥封改為「天后」而從原有的 大天妃宮改為「大天后宮」,而此廟名沿 用至今。

9 1818年,大天后宮因火災,廟宇建物與殿 內匾額等文物幾乎全燬。災後,台南地區 士紳決定於原地重建,並計劃新廟宇建築 仍依原有四進的原有風貌。經過觀音亭、 更衣亭、頭門、正殿、後殿、三川門、步 廊等建物的翻修整建後,該廟宇於1830年 整建落成,此次整修遺留下的廟宇風貌, 沿襲至今。

10 大天后宮壁畫於2009年11月1日申報開工 後經過9個月由台南藝術大學古物所與兩 德籍修復師Dana Weinberg及Helen Jacobsen修護完成,集府城彩繪畫師陳玉 峰、潘麗水、陳壽彝、丁清石、潘岳雄藝 術作品於大天后宮,更添國定古蹟價值。

11 結構與解說 大天后宮坐東朝西,建於斜坡地上,面對 昔時的碼頭,因此建築物由前而後,級級 升高,自前殿、拜殿、正殿至後殿,一進 比一進雄偉。正面寬三開間,平面呈縱深 式的四殿兩廊式配置。宮後連著供奉關聖 帝君的祀典武廟,右倒是供奉觀音佛祖的 佛祖廳。

12 拜殿與正殿分離拜殿,採三開間重檐歇山 屋頂,罕見的十架捲棚大木結構,外型巍 峨而突出,中央天井宛若一池。殿前的一 對蟠龍柱與正殿前的龍柱,都是造型渾厚 的早期作品,從龍足雕三爪上研判,應為 天妃或媽祖時期的風格。前殿石雕為民國 三年甲寅(西元一九一四年)所刻,窗櫺不 刻細緻,龍柱及石獅已改為現形式。

13 大天后宮匾額頗多,其中清朝皇帝御賜的 「神昭海表」、「德伴厚載」、「與天同 功」最為珍貴。而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 媽祖神像,在右的千里眼、以及陪祀順風 耳,則是藝術上難得的佳作。

14 資料來源 http://matsu.vernal-sing4u.com/
ion/question?qid=

15 The End


Download ppt "指導老師:吳育龍 組員: 張嘉芳‧4970C009 廖怡雰‧4970C026 薛琍方‧4970C05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