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环保小知识 几种典型的污染化合物 小资料 退出 ——本幻灯片资料摘自《中国环保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环保小知识 几种典型的污染化合物 小资料 退出 ——本幻灯片资料摘自《中国环保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保小知识 几种典型的污染化合物 小资料 退出 ——本幻灯片资料摘自《中国环保网》

2 几种典型的污染化合物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含硫化合物质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在煤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 通过燃烧,90%以上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散发。据估计,地球地球中的二氧化 硫中1/3山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此外,在金属矿石冶炼和硫酸制品等工业生产中也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 (2)一氧化碳(C0) 在煤、石油燃料的燃烧中,由于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一氧化碳;当氧充足时,则生成二氧化碳并 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因此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使用。在环境中,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一氧化碳有80%是由汽车排出的。 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时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空档行驶时废气中的一氧化碳高达12%,常速行驶时排出的一氧 化碳为空档行驶的1/4。因此,在大城市交通路口汽车来往频繁的地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有时可达50*10-6。城市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往往与交通量成正比。 (3)氮氧化物(NOx) 大气中作为污染物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两种,它们一般通过含氮 的有机化合物燃烧时生成或者在高温下由空气中的氮(N2)直接被氧化生成。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燃烧主要是指化石燃 料的燃烧。氮氧化物的危害作用较为复杂,对它们的了解远没有像对一氧化碳那么清楚。 (4)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一般分为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当碳键上的化学键是单键时,就是饱和烃, 称为烷;当化学键是双键或三键时,就是不饱和烃,分别称为烯和从物质状态来分,烃类化合物有气态的、液态的 和固态的三种,碳链短的如甲烷、乙烯等在常温下呈气态;稍长一些的如汽油、煤油则呈液态;更长的可以呈固态 。碳氢化合物排入大气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中没有充分燃烧的烃类(如汽油、煤油、柴油等)以及石油化工工业裂解石 油时排出动废气所致。全世界每年由人为因素排入大气的烃类约9000万吨。烃类作为污染物质,主要是由于它们与 光化学氧化剂的产生有关。 (5)卤素化合物 在卤素化合物中氟(F)与氟化氢(HF)、氯(Cl)与氯化氢(HCl)等是主要污染大气的物质,它们都有较 强度刺激性、很大的毒性和腐蚀性,氟化氢甚至可以腐蚀玻璃。卤素化合物一般是在工业生成中排放出来的。如氯 减厂液氯生产排出的废气中,就含有20%-50%的氯气;又如提取金属钛时排出的废气中也含有12%-35%的氯。氯在潮 湿的大气中,容易形成溶胶状的盐酸雾粒子,这种酸雾有较强的腐蚀性。冶金工业中电解铝和炼钢、化学工业中生 产磷肥和含氟塑料时都要排放出大量的氟化氢和其他氟化物。这些化合物,大都是毒性很大的化合物。人类在工业 生产中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氟氯烃,逃逸的氟氯烃气体正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臭氧层。 回到主页

3 小资料 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8摄氏度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 全球变暖导致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发现新的温室气体 山东平原县发现二氧化碳气田 日发现南极臭氧层今年遭到很大破坏 回到主页

4 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8摄氏度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0日晚报专电(记者秦德岐)美国气象学家对世界各地水域结冰日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说,最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8摄氏度。   据俄罗斯《今日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对地球各地区的水域几世纪前的结冰日期和目前的结冰日期做了大量分析比较,从而推算气温的变化。他们共对39处水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例如,他们研究了日本神道教僧侣1443年以来对日本诹访岛水域结冰情况的记录,并查阅了位于瑞士和德国交界地区的康斯坦茨修道院的僧侣100年来对当地水域的观察记录。   研究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发现,历经一个半世纪,全球水域平均冰冻时间向后推迟了8.7天,而开始解冻的时间则提前了9.8天。据此,他们推算出全球平均气温150年来升高了1.8摄氏度。 回到上一页

5 大气污染 大气的组成会因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飘尘所至。当这些排放物超过一定界限,造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回到上一页

6 大气污染物 依据大气污染物存在的形式,可以将大气污染物分为颗粒物质和气态物质。 所谓颗粒物质是指大气中粒径不同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体。粒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称为降尘,由于重力的作用,能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粒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称为飘尘,飘尘能够长期地漂浮在大气中;粒径小于1微米称为烟,通常烟是由燃烧过程产生的。雾是液体颗粒,其粒径一般在 微米之间。气溶胶体则是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与空气一起结合成的悬浮体,它的粒径在1微米以下,可以悬浮在大气中。气态物质主要有含硫化合物、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这些气态物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对生物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因其化学行为造成。在污染物中,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称为一次污染物,有些一次污染物质在大气中通过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合成新的污染物质,这种污染物质为二次污染物。在气态污染物质中有不少二次污染物质。 回到上一页

7 全球变暖导致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 回到上一页
  波兰最新一期《政治》周刊援引专家们的预测说,由于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今后100年里波罗的海的海平面有可能上升30至100厘米。   报道说,对波罗的海海岸线的变化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1875年至1983年,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了10至20厘米。在此期间,它的海岸线平均向陆地方向退后10米。实际上,由于海岸线各段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地方海水侵吞海岸达450米,有的地方海岸线甚至退后1700米。1985年至1995年,波罗的海东部的海面上升了6毫米。波兰学者们预计,今后100年内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可能在3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   科学家认为,即使按照最乐观的预测,即海平面只上升30厘米,也会对土质松软、以砂石为主的波兰海岸线造成巨大危害。波兰正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这种危害发生。 回到上一页

8 科学家发现新的温室气体   日前,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大气层的顶部发现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温室气体,尽管它的含量现在还十分的少。这种被命名为 SF5CF3 的气体阻碍热辐射逃逸出地球的能力至少是二氧化碳气体的 倍,并且研究人员已基本确定该气体是由人为原因所造成的。   据科学家称,一种温室气体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它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以及它在大气层中逗留时间的长短。如果红外辐射不被温室气体所吸收就将散失到茫茫的太空中。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确定了大多数的温室气体,包括某些天然出现的,如二氧化碳气体;还有一些完全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如 SF6。SF6 是一种用于输电变压器或其他高压设备的绝缘气体。   英国的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的《科学》上报道说,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气体就是 SF5CF3。另外,科学家指出,SF5CF3 气体现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关紧要,但是这种气体目前仍以每年 6% 的速率在增加,如果仍以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美国加州大学的大气专家还说,“(SF5CF3)是一种有效的温室气体,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因为这种分子中含有能够吸收热量的硫-氟键。“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它却出现在大气层中。” 回到上一页

9 山东平原县发现二氧化碳气田   昨天,胜利油田在山东省平原县境内钻探的梁古1井完钻,经测试,获得了日产10017立方米的高产二氧化碳气流。专家预测,这个气田含气面积20多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高达100多亿立方米。   从地下开采出的这种高纯度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不仅在石油开采、化工、造纸、农业、食品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这种二氧化碳气的价格是等量天然气价格的30多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回到上一页

10 日发现南极臭氧层今年遭到很大破坏 回到上一页
  据日本气象厅近日发表的观测报告说,今年以来南极洲上空臭氧层遭到了非常大的破坏,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超过南极大陆面积1倍以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该厅的观测报告说,9月10日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破坏量已经达到9622万吨,超过1998年全年的8908万吨,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2918万平方公里,也已超过了1998年的2724万平方公里。出现南极洲上空臭氧层进一步破坏的原因与大气循环有关,它使南极附近的臭氧量不断减少。此外,南极洲上空同温层的气温比往年低,导致很广的范围内形成了促进臭氧层破坏的云层。   不过,该厅认为,今后南极洲上空的臭氧量将渐渐增加,臭氧空洞的面积也将会缩小。 回到上一页


Download ppt "环保小知识 几种典型的污染化合物 小资料 退出 ——本幻灯片资料摘自《中国环保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