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政治經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政治經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政治經濟

2 6-1 直接民主制  政治經濟模型假設個人視政府為將他們自己利益極大化的機制:  自私不一定導致無效率的結果。
6-1 直接民主制  政治經濟模型假設個人視政府為將他們自己利益極大化的機制:   自私不一定導致無效率的結果。   儘管極大化之假設也許不是完全精確, 但正如同在更傳統的情形一樣,它為分 析提供了一個好的出發點。

3 6-1 直接民主制  全體一致同意原則:  林達價格 (Lindahl prices):一單位公共 財下,個人所需分攤的稅額。
6-1 直接民主制  全體一致同意原則:   林達價格 (Lindahl prices):一單位公共 財下,個人所需分攤的稅額。   全體一致同意原則的可行性:林達模型 顯示出每個人同意分攤的稅額及公共財之 供應水準,最大的問題是要如何達到這樣 的均衡。

4 6-1 直接民主制 圖6.1 林達模型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圖6.1 林達模型

5 6-1 直接民主制  多數決原則:   投票矛盾 (voting paradox):在多數決之 制度下,即使每個人的偏好一致,社區之 偏好仍可能產生不一致。   議程操縱 (agenda manipulation):指調 整議程先後順序以得到較佳表決結果的過 程。

6 6-1 直接民主制 表6.1 可達到均衡的投票者偏好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1 可達到均衡的投票者偏好

7 6-1 直接民主制  循環 (cycling):對多數決產生兩種以上 的可能結果時,該選舉將無止境地進行而 沒達到任何決策。
6-1 直接民主制   循環 (cycling):對多數決產生兩種以上 的可能結果時,該選舉將無止境地進行而 沒達到任何決策。   高峰 (peak):個人偏好於圖中的最高 點,其他所有鄰近的點都有較低的效用。

8 6-1 直接民主制  單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s): 當投票者從其最喜歡的結果移開時,其效 用會下降。
6-1 直接民主制   單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s): 當投票者從其最喜歡的結果移開時,其效 用會下降。   雙峰偏好 (double-peaked preferences):當投票者離開其最好的結 果時,其效用下降,然後又會再度上升。

9 6-1 直接民主制 表6.2 造成循環的投票者偏好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2 造成循環的投票者偏好

10 6-1 直接民主制 圖6.2 畫出表6.2之偏好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圖6.2 畫出表6.2之偏好

11 6-1 直接民主制  中間選民定理:  中間選民:偏好位於所有投票者中間的 投票者。半數對於選擇項目想要獲得更 多,另半數相反。
6-1 直接民主制   中間選民定理:    中間選民:偏好位於所有投票者中間的 投票者。半數對於選擇項目想要獲得更 多,另半數相反。    中間選民定理:只要所有的偏好都是單 峰型態且滿足其他幾個條件,則多數決 的結果將反應中間選民偏好。

12 6-1 直接民主制 表6.3 派對支出的偏好程度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3 派對支出的偏好程度

13 6-1 直接民主制  互投贊成票:  簡單多數決可能的問題是它無法讓人們 表達出對議案感受的強烈程度。
6-1 直接民主制  互投贊成票:   簡單多數決可能的問題是它無法讓人們 表達出對議案感受的強烈程度。   互投贊成票 (logrolling):交換選票以獲得 一整套立法提案之通過。

14 6-1 直接民主制 表6.4 互投贊成票能增進福利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4 互投贊成票能增進福利

15 6-1 直接民主制 表6.5 互投贊成票也可能降低福利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1 直接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5 互投贊成票也可能降低福利

16 6-1 直接民主制  亞羅的不可能定理,一個集體決策的規則應滿足以下標準:  無論投票者結構何都能產生決策。
6-1 直接民主制  亞羅的不可能定理,一個集體決策的規則應滿足以下標準:   無論投票者結構何都能產生決策。   必須能對所有可能結果排序。   必須相等於個人偏好。

17 6-1 直接民主制  必須前後一致。  社會對A與B的排序只由個人對於A與B的 排序來決定。
6-1 直接民主制   必須前後一致。   社會對A與B的排序只由個人對於A與B的 排序來決定。   不可有獨裁者,社會偏好不得只反映單 一個人之偏好。

18 6-2 代議民主制  當選之政客   單一面向的排序。   意議型態。   領導才能。   投票與否的決定。

19 6-2 代議民主制 圖6.3 選舉的中間選民定理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2 代議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圖6.3 選舉的中間選民定理

20 6-2 代議民主制  公務人員  也稱作官僚,已成為許多尖刻批評的攻 擊對象。
6-2 代議民主制  公務人員   也稱作官僚,已成為許多尖刻批評的攻 擊對象。   政府若沒有官僚組織根本就不能運作, 因他們提供寶貴的技術專長規畫。   尼斯坎南假設公務員提供給立法者接受 或一無所有。

21 6-2 代議民主制 圖6.4 尼斯坎南的官僚組織模型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2 代議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圖6.4 尼斯坎南的官僚組織模型

22 6-2 代議民主制  特別利益  所得的來源:資本或勞力。根據正統的 馬克斯主義,人們的政治利益決定於其為 資本家或勞。
6-2 代議民主制  特別利益   所得的來源:資本或勞力。根據正統的 馬克斯主義,人們的政治利益決定於其為 資本家或勞。   所得的規模。在許多經濟政策議題上, 富人與窮人有不同觀點。

23 6-2 代議民主制  所得的來源:就業的產業。勞方與資方 對政府支持他們的產業有共同的利益。  區域。相同地區的居民通常有共同的利 益。
6-2 代議民主制   所得的來源:就業的產業。勞方與資方 對政府支持他們的產業有共同的利益。   區域。相同地區的居民通常有共同的利 益。   人口結構與個人特性。如老年人成補貼 健康醫療和退休計畫。

24 6-2 代議民主制  競租:利用政府來獲得高於正常水準的 報酬(經濟租)。
6-2 代議民主制   競租:利用政府來獲得高於正常水準的 報酬(經濟租)。   卡特爾:一種供給者結合在一起共同限 制產出並提高價格的安排。

25 6-2 代議民主制 圖6.5 競租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2 代議民主制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圖6.5 競租

26 6-3 解釋政府成長 表6.6 幾個國家其政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6-3 解釋政府成長 Box and dimensions initially set 1st click – Adam’s indifference curves 2nd click – Eve’s indifference curves 表6.6 幾個國家其政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27 6-3 解釋政府成長  公民的偏好。政府支出的成長是公民偏好的一種表現。 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6-3 解釋政府成長  公民的偏好。政府支出的成長是公民偏好的一種表現。 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國家支出增加視為政治經濟制度與生俱 來的特性。   主要貢獻在確認經濟與政治體系的互動 是政府成長的來源之一。

28 6-3 解釋政府成長  隨機事件。受外來衝擊,需要較多的政府支出與新的籌措財源方法。
6-3 解釋政府成長  隨機事件。受外來衝擊,需要較多的政府支出與新的籌措財源方法。  社會態度之改變。鼓勵個人自我主張的社會潮流,導致人們過度向政治體系需索。  所得重分配。低所得者利用政治制度,進行對其有利的所得重分配。

29 6-3 解釋政府成長  控制政府成長  改變公務員的動機。應創造出金錢上誘 因,來緩和官僚體系擴張的趨勢。  改變財政制度
6-3 解釋政府成長  控制政府成長   改變公務員的動機。應創造出金錢上誘 因,來緩和官僚體系擴張的趨勢。   改變財政制度    預算強制法 (BEA):於1990年通過的 法案,明定聯邦預算每年支出及收入的 目標。

30 6-3 解釋政府成長  制定憲法上的限制  總支出不得超過總收入  總收入增加率不得高於國民所得增加率
6-3 解釋政府成長   制定憲法上的限制    總支出不得超過總收入    總收入增加率不得高於國民所得增加率    國會與總統必須確保實際支出不超支    這些條款在戰爭時期得被撤銷


Download ppt "第六章 政治經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