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審議民主教學 陳俊宏 05/21/20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審議民主教學 陳俊宏 05/21/20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審議民主教學 陳俊宏 05/21/2015

2 1.爭議議題與公民教育 2.爭議議題與審議民主教學 3.焦點討論法(O. R.I.D) 4.介紹SAC討論法

3 校園是民主的守護者 民主政治需要的不僅是每四年的投票,它需要公民積極參與政治,並擁有道德與公民的德行
但這些特質無法自動的傳送到下一個世代,他們必須透過學校流傳下來

4 培養做決定的能力 Shirley H. Engle(1968: 343) 指出,「好公民可以從他對社會所關注的公共或私人議題的決策品質看出來」,而培育好公民的最佳策略則是藉由「反省的、思索的、激發思維的、強調共識達成歷程的教學」。

5 公民赤字與民主赤字(citizen deficit and democratic deficit)
台灣公民素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課程知識內容,而在於缺乏校園內的反身式實踐,及缺乏校園外的社會實踐。當知識與生活問題脫節及知識缺乏實踐性而無法解決社會問題時,教育就失去了意義。

6 廢學的重要性 The first problem for all of us, men and women, is not to learn, but to unlearn Gloria Steinem

7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女性主義與廢學 (unlearn) 廢除在父權體制下所學習的觀點 廢除在威權體制下所學習的觀點
理解我們都活過威權體制﹐也仍然活在父權體制下 時時學習﹐也就是時時廢學

8 經驗過父權體制的人,除非能拋棄在父權體制下所建立的觀點與價值,是不可能真的有性別平等的價值,遑論參與建立性別平等的體制。
對於台灣的民主化歷程而言,其實也是如此。許多人能理解民主價值的重要,但是很少人去思考廢棄威權價值的意義,前者有時並不必然帶來後者。

9 因此廢學的意義,在於進行積極地,批判性的檢視所有的規範結構, 以利於理解某些視為理所當然的理論或實踐的真理

10 公民教育 A. 政治知識(political literacy):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politics B. 政治領悟力(political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moral dilemmas involved in politics C. 政治意識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moral dilemmas should be solved within the realm of the political

11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壹、課程目標 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學科係為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其所欲達成之目標如下: 一、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 二、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 三、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

12 貳、核心能力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欲培養學生發展之核心能力如下: 一、具備心理、社會、文化、政治、道德、法律、經濟、永續發展等多面向公民 基本知識。 二、肯定青少年後期自我與成長意義,朝向未來,發展出能欣賞他人、關懷社區、 尊重社會文化差異、認同民主國家、培養珍視法治與普世人權以及追求經濟永續發展等相關的價值觀念。 三、增進參與公共生活所需要的思考、判斷、選擇、反省、溝通、解決問題、創 新與前瞻等行動能力。

13 Controversial Issue 1.爭議的議題本是社會的一部分,同學必須學習如何討論以及表達這些議題或問題的能力
2.爭議議題的爭點可能來自於價值,信仰或是利益層次,這是多元社會必然存在的現象

14 公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於提供學生理解在民主社會中如何處理爭議的議題的機會,這包括:
如何學習這些議題,如何形成意見,如何關心社會,甚至參與社會

15 培養做為未來的公民 美國的經驗顯示,學生在學校討論爭議議題,比起其他學生更理解運作中的民主政治 ,藉由學習如何一起理性思辨各種競爭性的觀念,透過這個經驗,學生將發展可以解決民主的理想與他們自己世代面臨的現狀之間落差的技巧與能力 在教室讓學生面對爭議性議題,有助於讓學生培養他們做為未來公民的角色

16 如何架構爭議議題之注意事項 1. Is a balanced debate on the issue possible?
2. Is the issue really controversial? 3. Is the issu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rule of law? 4. Do youth view this as an important issue? 5. Is this issue appropriate for the youth in this community/class?

17 1. Is a balanced debate on the issue possible?
1.正反兩方的論點是否可能公平的呈現? A.必須先確認此議題是否存在多元觀點? B.是否有可以平衡且公允的反應兩方觀點的閱讀資料? 校園可以針對有吸煙前科的同學搜索書包嗎? 校園的蔣公銅像應不應該移除? 一種測驗方式: 詢問課堂上所有的同學,是否正反兩方的聲音都可以聽到

18 2. Is the issue really controversial?
有些議題是已經存在對與錯,因此必須用教的,並非可以辯論或審議的,例如是否某些公民不應該享有基本人權? 不應該是一種爭議性議題,因為所有人都必須享有基本人權 奴隸制度並非爭議議題,因為它就是錯的 但如何才能解決或弭補奴隸制度所造成的錯誤,則是一個可以爭論的爭議議題 但是否應該讓奴隸制度再度合法化? 則不是爭議議題

19 3. Is the issu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rule of law?
這些議題是否是民主法治社會當中重要的議題? 例如民主社會中幾個重要價值之間的衝突 (自由VS安全 自由VS平等) (仇恨性言論應不應該禁止?(言論自由與寬容異己) (個體自由與公共利益?)

20 4. Do youth view this as an important issue?
確認是否學生感興趣? 畢竟老師與學生看議題的角度不同,因此可以先從探詢哪些是學生已經知道或相信的東西,設計一個選擇過程列一個清單讓學生去投票,或者請他們提出有興趣在未來要討論的主題(並帶報紙或是文章來)

21 5. Is this issue appropriate for the youth in this community/class?
有些議題,儘管符合上述的標準,但因為在社區之中太過敏感,可能也不適合在教室操作

22 “cross-cutting” political talk
經驗研究顯示公民與其他持不同立場的公民,針對重要議題與事件進行討論,可以發展對他人意見的政治容忍度,同時理解在不同觀點之下如何解決問題 Diana Mutz Hearing the Other Side Deliberative versus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23 網際網路可以使個人設計自己非常高度個人性的溝通包裹, 濾除許多令人厭煩的議題或是不喜歡的聲音
使用網際網路的社群,暴露在同質性相當高的社群

24 爭議議題討論,不僅提供學生對於爭議議題有深入的理解,並協助學生發展慎思熟慮的主張,確保衝突的主張可以被聽到,被理解,同時被珍視

25 研究證明參與爭議性議題審議的學生 討論公共事務的興趣 批判性思考 溝通技巧 如何建構自己的論證 如何提供理由捍衛自己的立場? 傾聽的重要性:

26 爭議議題與審議民主教學

27 爭議議題討論的方法 1. Structured Academic Controversy (SAC)
2. Public Issues Discussion 3. Civil Conversation 4. Philosophical Chairs Discussion

28 O.R.I.D討論法 O(The Objective Level):客觀性層次 凝聚注意力:發生的事實、資訊、資料
R(The Reflective Level):反映性層次 引導情緒反應:產生的情緒、感覺、感受到 I(The Interpretive Level):詮釋性層次 主題重要與價值:意義、目的、觀點、暗示、思考 D(The Decisional Level):決定性層次 行動方案:得到新的瞭解、決心、行為轉變

29 ORID參考提問 Objective 客觀性 • 影片中你記得哪些內容? (人、事、物) • 那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
• 有誰參與在這件事裡面? • 他們做了些什麼?事情是怎麼發展的 • 哪些場景讓你印象深刻? • 當你看到影片時,最先注意到的是什麼?

30 Reflective 感受性 • 這件事帶給你什麼反應或情緒? • 看完影片後,你的感受如何? • 哪些部份讓你覺得開心 /難過/、有趣/困惑? • 哪些部分引起你的關心?

31 Interpretive 詮釋性 • 這件事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 你的立場是什麼? • 你認為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 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問題/現象如此重要? • 其他人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 你覺得有哪些部份需要突破?

32 Decisional 決定性 • 你的決定是什麼?你會怎麼做? • 你覺得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你的建議是? • 你覺得政府(企業、民間、個人 )可以做些什麼? • 你覺得要達成這個建議,需要哪些資源/條件的配合?哪些部份需要被優先處理?

33

34 導覽員卜派與他親手製作的街道表格

35

36

37 Deliberating in America

38 Structured Academic Controversy (SAC)
結構式學術論證是一種採取小組討論的討論形式,由合作學習的專家David W. Johnson 和 Roger T. Johnson推行,因而SAC具有合作學習的特點。 結構式學術論證可以幫助學生達成三種學習的目標 (1) 對議題有更深度的認識 (2)發現共通點 (3)根據證據與邏輯做出判斷

39 1.SAC提供一種不同與辯論心態的討論模式 2.討論不在“獲勝”而是去理解不同立場的主張並形成自己的看法 3.強迫所有同學在形成自己立場之前傾聽不同觀點 4.盡可能確保所有不同角度的觀點都可以被聽到

40 可應用在不同學科領域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 literary text (Literature)
Opposing analysis of a historical or current event (Politics / History) Disagreement over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same topic (Experimental Scienc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dealing with problems of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species extinction (Bioscience / Environmental Science)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evidence on climate change (Geograph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41 學習有關以下層次議題的能力與技巧 1.weighing opposing views,
2.deciding difficult questions, 3.accepting majority decisions while honoring dissent

42 教師如要採用SAC模型進行教學,需要對議題進行詳盡的背景資料準備,這些資料必須包括議題的介紹敘述,同時也要涵蓋反方的觀點。

43 Topics and Deliberation Questions: 2009-2010
我國是否應該允許基因複製工程? 我國是否應該廢除死刑 我國是否允許醫生協助病人安樂死? 我國是否應該禁止仇恨性言論? 我國是否應該對18歲以下青少年進行宵禁? 我國應否實施強制性投票?

44

45 2009年的調查(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1.超過98%老師指出大部分的學生在審議的過程中,都致力於批判性思考,並對議題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2.超過88%學生 “同意” 或 “強烈同意” ,審議增加他們對議題的理解,並從過程當中獲益良多 3.超過77%學生他們對於討論政治議題更有信心 4.100%老師指出他們將持續使用這個教學模式

46 2012年的調查(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1.協助學生對議題的深入了解 (96 percent), 2.批判思考能力 (94 percent), 3.根據證據與邏輯做出判斷(93 percent), 4.尊重他人的主張與觀點 (91 percent), 5.體認多元觀點的存在 (94 percent).

47 兩個重要的設計 1.審議之前, 所有學生或許已經有相同立場,或是根本還未有立場,藉由分配每個人的立場,可以確保不同觀點可以被表達,同時被考量
2.少數學生或許持有不受歡迎的主張,但基於同儕壓力不太願意表達, 立場的分配可以確保學生可以表達觀點,而無需對號入座

48 所謂「審議」不僅是叫大家開口講話,更須重視「說理」的練習。我們的社會向來不重視「說理」,不是思考跳躍就是陳腔濫調。民主生活是需要練習的。從周遭具體的事務開始,避免高度抽象的政治爭議,練習「說出理由」而非「同仇敵慨」,民主的價值才會一步一步被看見。

49 民主依賴持續的學習,而審議是一種學習的形式
民主仰賴公民的集體學習,確決定未來該怎麼作 促進公民的學習,可以解決許多民主的缺失 學習他人的經驗以及他人珍視的價值,同時也專注於確認行動的種種選擇

50 ………假如批判性公民可以提出尖銳的問題,改善公共論述
………假如有見識的公民需要比媒體更多的資訊 ………促進公民的平等,讓每一位學生,不論其背景可以成為一個參與者

51 從選民文化到公民文化 在一個民主制度下,民眾能夠評估生活中所做的種種選擇,包括那些委任他人執行的選擇。透過種種選事的過程,使民眾能真正關切並熟悉公共事務,進而全面提升民主水平。然而選事之前,必須透過公開的辯論及審議過程,讓各種不同甚至衝突的意見皆能呈現,這種公開思辯審議的學習過程,正是民主訓練的重要學習過程 51

52 謝謝聆聽!!


Download ppt "審議民主教學 陳俊宏 05/21/20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