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oppler effect 都普勒效應首次出現在184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都普勒推導出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他試圖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雙星的顏色變化。雖然都普勒誤將光波當作縱波,但都普勒效應這個結論卻是正確的。都普勒效應對雙星的顏色只有些微的影響,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儀器能夠量度出那些變化。不過,從1845年開始,便有人利用聲波來進行實驗。他們讓一些樂手在火車上奏出樂音,請另一些樂手在月台上寫下火車逐漸接近和離開時聽到的音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oppler effect 都普勒效應首次出現在184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都普勒推導出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他試圖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雙星的顏色變化。雖然都普勒誤將光波當作縱波,但都普勒效應這個結論卻是正確的。都普勒效應對雙星的顏色只有些微的影響,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儀器能夠量度出那些變化。不過,從1845年開始,便有人利用聲波來進行實驗。他們讓一些樂手在火車上奏出樂音,請另一些樂手在月台上寫下火車逐漸接近和離開時聽到的音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oppler effect 都普勒效應首次出現在184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都普勒推導出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他試圖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雙星的顏色變化。雖然都普勒誤將光波當作縱波,但都普勒效應這個結論卻是正確的。都普勒效應對雙星的顏色只有些微的影響,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儀器能夠量度出那些變化。不過,從1845年開始,便有人利用聲波來進行實驗。他們讓一些樂手在火車上奏出樂音,請另一些樂手在月台上寫下火車逐漸接近和離開時聽到的音高。 羅烜裕 2003/10/15

2 都普勒效應的應用 都普勒效應的應用很廣也十分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種叫做「聲航巡邏儀」(Sonar通譯聲納)的發明。(Sonar,最初是Sound navigation ranging的縮寫,後來就成為一個字了。)。這種儀器可以測量送出去和反射 來的聲波的頻率差,由此而決定運動物體(如軍艦或潛水艇)是接近還是離開,並且可以測定其大概的速度。 利用雷射(Laser)都普勒效應來測定火箭的軌道,飛機降落的管制。 利用超音波束,受到血管中流動的紅血球反射後,測量超音波所產生的頻移,以得知紅血球運動速度,因此多用來測量血流速度的變化。 羅烜裕 2003/10/15

3 測速器 警察所用的雷達便會基於都普勒原理。他們有雷達發射器和接收器。首先,發射器會向車輛發出頻率為 的電磁波,當電磁波被車輛反射時,車輛就好像一個正在走近警察的電磁波源,發出頻率稍大於 的電磁波。接收器會把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接收並加以分析,求出車輛的速度。 羅烜裕 2003/10/15


Download ppt "Doppler effect 都普勒效應首次出現在184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都普勒推導出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他試圖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雙星的顏色變化。雖然都普勒誤將光波當作縱波,但都普勒效應這個結論卻是正確的。都普勒效應對雙星的顏色只有些微的影響,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儀器能夠量度出那些變化。不過,從1845年開始,便有人利用聲波來進行實驗。他們讓一些樂手在火車上奏出樂音,請另一些樂手在月台上寫下火車逐漸接近和離開時聽到的音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