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風雨過後 珍愛生命 重建家園 四師誓師齊力守護希望
風雨過後 珍愛生命 重建家園 四師誓師齊力守護希望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2
自殺的危險因子 遠端因子﹝Distal﹞ 近端因子﹝Proximal﹞ 遺傳因素 (Genetic loading)
性個特質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mpulsivity, aggression) 胎兒及周產期因素 (Restricted fetal growth and perinatal circumstances) 早年創傷經驗 (Early traumatic life events) 神經生物學失調 (Serotonin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 dysfunction) 近端因子﹝Proximal﹞ 精神科疾患 (Psychiatric disorder) 身體疾患 (Physical disorder) 心理社會危機 (Psychosocial crisis) 致命工具的可得性 (Availability of means) 模仿效應 (Exposure to models) Hawton K & von Heeringen K: Lancet 2009; 373: 1372–81.
3
自殺絕非單一因素造成 四師齊力守護希望 珍愛生命希望無限 律師、會計師、醫師及建築師 生活中壓力事件是自殺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四師齊力守護希望 珍愛生命希望無限 律師、會計師、醫師及建築師 雖分屬不同專業領域,但平時幫助民眾處理各種疑難雜症時,皆經常接觸到自殺高危險群。 生活中壓力事件是自殺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如遭遇人際情感問題 包括遭遇重大失落、悲慟事件、與配偶、家人、朋友或情人產生糾紛,或婚姻觸礁、工作或財務狀況出問題、久病不癒等。
4
自殺行為的發生過程與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生活壓力 事件 情感性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自殺意念 與自殺行為相關的因素 衝動 絕望且/或悲觀
Ⓐ to Ⓔ 生活壓力 事件 情感性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防治方法 Ⓐ 教育及認知 基層醫師 一般民眾 社區或組織的守門人 Ⓑ 高危險族群的篩檢治療 Ⓒ 藥物治療 抗憂鬱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 Ⓓ 心理治療 酒癮患者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 對於企圖自殺者的後續 關懷照護 Ⓕ 限制使用致命工具 Ⓖ 給予媒體自殺報導的指 導方針 Ⓑ 自殺意念 與自殺行為相關的因素 ⒸⒹ 衝動 ⒸⒹ 絕望且/或悲觀 Ⓕ 接近致命的工具 Ⓖ 模仿 自殺行動 Mann JJ et al: JAMA. 2005; 294:
5
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自殺問題 Shioiri等人針對日本阪神大地震前後神戶地區自 殺率之研究發現 在地震前十年的平均自殺率為每十萬人16.33人
而在1995年當年神戶地區之自殺率降為每十萬人 12.57人 此後兩年又回到之前的平均自殺率 男性自殺率和女性比較起來呈現有意義的降低。 Shioiri T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82-3.
6
Shioiri T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82-3.
7
台灣921地震後心理衛生問題 緊急醫療站 4350名至醫療站就醫之受災民眾中,有401位 照會心身醫學科,照會率為9.21%
在症狀學部分,以警戒狀態(75.8%)、睡眠 障礙(62.1%)、驚嚇反應(60.1%)、創傷 經驗再體驗(51.1%)表現為最多。 符合PTSD症狀學標準界定之個案約有6.5% 廖士程、李明濱等人:台灣精神醫學 2000;14:31-40。
8
台灣921地震後心理衛生問題 社區樣本之追蹤研究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周煌智醫師針對九二一災後心理重建的相關研究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視調查的方法、對象,研究工具的選擇,診斷系統,調查時間的切入點與災難定義而有所不同,約有1.5%-74%不等的差異。 周煌智等人:台灣精神醫學 2006;20:85-103。 精神疾病(特別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經過震後三年已經下降 (8.3% to 4.2%) 然而自殺傾向(4.2% to 6.1%)與藥物濫用/依賴(2.3% to 5.1%)卻有增加的趨勢 Chou CHF et al: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en 2007;61:370–8.
9
台灣921地震後心理衛生問題 高暴露救難人員 災難兩個月後仍有相當之壓力反應 (16.4%)
性格因素中情感豐富﹝moodiness﹞、容易焦慮 ﹝anxiety prone﹞、或有高度良心 ﹝contentiousness﹞等特性者易有壓力反應 災難前有遭逢生活壓力事件者,亦容易有壓力反應 請假之因應行為與一般心身症狀之嚴重程度呈現正相 關 除了對於人員平日之身心狀況關照外,請假人員的追 蹤與輔導,亦十分重要。 Liao SC, Lee MB et al., J Formos Med Assoc 2002;101: Liao SC, Lee YJ et al., Formosan J Med 2002;6:1-9.
10
美國卡崔納颶風後心理衛生問題 卡翠娜颶風災後研究受試者,無論嚴重或輕度-中度之精神疾病盛行率估計值顯著比災前的受試者高
嚴重:災後 11.3% vs. 災前 6.1%; P < 0.001 輕度-中度:災後 19.9% vs. 災前 9.7%; P < 0.001 然而自殺意念和自殺計畫的盛行率顯著比較低 自殺意念:災後 0.7% vs. 災前 8.4%; P < 0.001 自殺計畫:災後 0.4% vs. 災前 3.6%; P = 0.014 自殺意念或計畫的和兩個成長面向呈現顯著的負相關性 對重建的能力產生信心 對自我內在力量的體察領悟 Kessler RC et al: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84:
11
自殺防治策略 公共衛生三段五級概念 全面性(universal) 選擇性(selective) 指標性(indicative)
心理健康促進與特殊防護 選擇性(selective) 高危險群發現、治療、處遇 指標性(indicative) 企圖者與家屬追踪、 關懷、處遇
12
對於民眾之建議與呼籲 積極的尋求幫助 好好的照顧自己 切勿過度飲酒 健康的飲食 保持活躍的生活型態 利用心理諮詢與醫療專業協助
13
1問 2應 3轉介 自殺防治守門人123步驟-就像 CPR 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To Ask
To Persuade (Respond) 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To Refer 1問 2應 3轉介
14
心情溫度計
15
心情溫度計分數說明 1至5題之總分: 0-5分: 身心適應狀況良好。 6-9分: 輕度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 談,抒發情緒。
10-14分: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 接受專業諮詢。 15分以上:重度情緒困擾,需高關懷,建議尋求 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16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媒體 自殺報導之「六不」及「六要」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 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不要過度責備 六要 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用「自殺身亡」而非「自殺成功」的描述 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17
在災難事件後如何動員社會支持系統 在災難的餘波中,社區中的人們會有一個特色:興趣和資源釋出。 資源系統的問題不在量而是在質的方面
要在遭受災難者的需求(年齡、性別、文化、社經地位、健康等方面)和有興趣的、有用的支持團體間,做適當的搭配。 許多有組織的團體存在於台灣的不同區域,它們的目標是要協助處於危機中的個人。 非正式的支持團體雖然慷慨又熱心,但是可能需要一些管理和組織,才能真正協助受難者。 災難心理衛生工作手冊:行政院衛生署出版 ISBN書號
18
社會網絡、幸福感、自殺 幸福感﹝Happiness﹞ 取決於與您所接觸﹝connected﹞的人,他們 的幸福感
Fowler JH, Christakis NA, BMJ 2008;337:a2338 自殺率與幸福感(r=-0.42; 95% CI: -0.67, -0.08) 以及生活的滿意度(r=-0.44; 95% CI: -0.68, )呈現負相關 Bray I, Gunnell D.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41:333-7.
19
Dynamic spread of happ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20 yea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Fowler JH, Christakis NA, BMJ 2008;337:a2338
20
自殺防治、人人有責 網網相連、面面俱到、繼往開來
家屬、照護者、守門人、社會大眾 宣導「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自殺防治、人人有責 網網相連、面面俱到、繼往開來 持續完整的關懷服務 在既有的服務體系內 強化自殺防治功能
21
自殺防治系列手冊 11.「珍愛生命守門人」 12.「心情溫度計」 13.「怎麼辦?我想自殺」 14.「失業鬱悶怎麼辦?」
15.「關懷訪視指引」 第31頁至第33頁 資源連結網絡
22
災後心理重建與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重建之階段 整合各項資源,確認高危險族群,增強個案辨識能力,並 暢通個案轉介及追蹤管道
第一個月是爲急性期,心理衛生之工作重點爲心理支持及衛教 第二至六個月爲復原期,工作重點爲危機及哀慟反應處理 第六個月後爲重建期,著重發覺並追蹤罹患精神疾病之高危險群 、心理輔導、以及精神醫療 整合各項資源,確認高危險族群,增強個案辨識能力,並 暢通個案轉介及追蹤管道 進一步藉由災後重建之機會,探討過去應建立而未建立之 社區概念及實務 藉由制度面以及實際之醫療保健甚至文化建設之作為,使 工作重點逐漸由災後身心重建轉為積極促進身心健康,共 同達成健康社區之遠程目標。 李明濱、廖士程:臺灣醫學 2002;6: 。
23
敬請指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