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彌賽亞詩篇 賴建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彌賽亞詩篇 賴建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彌賽亞詩篇 賴建國

2 賴建國:《舊約中的彌賽亞預言》,香港:天道書樓,2013年。

3 文本語言學 Text-Linguistics
(1)注重文本(Text) ,而非注重文本前歷史(Pre-text)或文本後歷史 即注重正典形式 (2)注重仔細研讀經文,發掘經文原意,讓經文說話(Meaning as Text)

4 (文本)經內的解釋 Inner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1.段落(文本)內解釋(In-Textual Interpretation) 2.書卷(文本)內解釋(Inn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3.書卷(文本)間解釋(Int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Michael Fishban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Ancient Israel, 1985.

5 1.段落內解釋(In-Textual Interpretation)

6 2.書卷(文本)內解釋(Inn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B 詩篇被視為一個文本,各篇各卷之間互解

7 3.書卷(文本)間解釋(Int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B A1 A2 早先文本內的解釋,影響後來文本的引用及發展新的解釋

8 解經技巧:引用典故 文本間(書卷間)或文本內(書卷內)大段落之間 迴響(Echo):解釋、澄清、摘要、擴展、合併 轉化(Transform)
反轉(Reverse)

9 詩篇第89及110篇中彌賽亞

10 詩篇八十九篇 類型:君王詩(Royal Psalm)[龔格爾主張包括2,18,20,21,45,72,89,101,110,132及144篇] 團體哀歌:怨歎現在的困境(38~51節),回憶古時神的恩慈(5~37節)。 主題:大衛之約的根基、危機與轉機

11 詩篇八十九篇文學結構 A 稱頌讚美:雅偉的慈愛與信實, 宣告祂設立大衛之約(1~4節)
B 讚美雅偉:大衛之約的根基, 創造宇宙的王,寶座得堅立(5~18節)  C 神與大衛立約:祂的揀選(19~29節) C’神與大衛立約:祂的起誓(30~37節) B’ 抱怨雅偉:大衛之約的危機, 受膏者遭棄絕,寶座被推倒(38~45節) A’ 禱告呼求:雅偉的慈愛與信實, 懇求祂堅立大衛之約(46~51節)

12 稱頌讚美:大衛之約的宣告(1~4節) 本篇引言 (1)讚美雅偉的慈愛與信實(1~2節)
「慈愛」(חֶסֶד ḥesed, 「聖約之愛」 )與「信實」(אֱמוּנָה ’ĕmûnâ)在本篇各出現7次

13 稱頌讚美:大衛之約的宣告(1~4節) (2)宣告雅偉與大衛立約(3~4節) 揀選(בָּחַר bāḥar)
我立了約(בְּרִית כָּרַתִּי kāratî bərît)澄清 我的僕人大衛 (עַבְדִּי ‘abdî) 迴響 我起了誓(נִשְׁבַּעְתִּי nišba‘tî) 解釋 寶座(כִּסֵּא kissē’) 迴響與反轉

14 讚美雅偉:大衛之約的根基(5~18節) (a)神掌管天空與天使(5~8節) 借用近東神話詞彙 但對神話強烈批判
(b)神創造並打敗仇敵(9~13節) 建立創造秩序 設立祂的寶座 (c)神作王治理以色列(14~18節)

15 讚美雅偉:大衛之約的根基(5~18節) 神的創造與祂的王權不可分,在海上、天上及地上都彰顯其大能。
神的治理是祂道德屬性的彰顯,以公平公義為根基,以慈愛與信實為內容。 祂是全宇宙的君王,祂的寶座更是大衛之約的保證。 天上宇宙的大君王也同時是地上以色列的大君王

16 揀選起誓:大衛之約的設立(19~37節) 雅偉揀選大衛,膏他作王(19~20節) = 撒下七8
雅偉揀選大衛,膏他作王(19~20節) = 撒下七8 雅偉賜他勝利,使他高舉(21~27節) = 撒下七9~11 雅偉向他起誓,對他保證(28~37節) = 撒下七11~16

17 揀選起誓:大衛立約的設立(19~37節) (1)大衛是得勝的戰士 (2)大衛是神立的長子 (3)大衛是至高的君王
雅偉向大衛起誓(30~37節),宣告祂與大衛所立的約永遠有效 本段主要用的技巧:文本間轉化解釋

18 抱怨雅偉:大衛之約的危機(38~45節) 原本雅偉用聖膏膏立大衛(20節) 現在卻惱怒祂的受膏者(38節)
原本雅偉用聖膏膏立大衛(20節) 現在卻惱怒祂的受膏者(38節) 原本雅偉的右手高舉(13節),且祂的手要使大衛堅立(21節) 現在卻高舉他敵人的右手(42節) 原本雅偉要打碎大衛的敵人(23節) 但是現在卻是雅偉拆毀了祂受膏者一切的圍牆,使他的堡壘變為廢墟(40節)

19 抱怨雅偉:大衛之約的危機(38~45節) 原本神應許大衛的手要伸到海上與河上(25節) 現在卻是敵人的右手被高舉,他們因勝利而歡喜(42節)。 雅偉所選立的長子(27節) 現在卻經歷刀劍卷刃 原本被稱作世上君王中的至高者(27節) 現在卻光榮止息,寶座被推倒於地(44節) 本段主要用的技巧:反轉(Reverse)

20 禱告呼求:大衛之約的轉機(46~51節) 1.時間方面,主啊,這要到幾時呢(מָה עַד ‘ad mâ)? (46節)
2.空間方面,主啊,你…的慈愛在哪裡呢(אַיֵּה ’ayyēh)?(49節) 3.再次提到本篇開頭大衛之約的宣告,也用到相同的詞彙:信實(אֱמוּנָה ’ĕmûnâ),慈愛(חֶסֶד ḥesed),及起誓( נִשְׁבַּּעְתָּ nišba‘tā)。 [本段主要技巧:迴響]  懇求的基礎

21

22 詩篇一一0篇 新約引用次數最多 使徒信經引用本篇第1節論及基督:「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類型:君王詩(Royal Psalm)
錫安詩:關注錫安與祭司 富有濃厚的末世論色彩

23 詩一一0篇文學結構(1) 坐主右邊的得勝君王 永遠設立的君尊祭司 A 雅偉的神諭(1節) A’ 雅偉的起誓(4節)
B對我主說:你坐我右邊(1節) B’在你右邊的主(5節) C你要在仇敵中掌權(2節) C’他要打傷列王(5節) D當你出征的日子(3節) D當他發怒的日子(5節) E你的子民甘心跟隨(3節) E’他要審判列國(6節) F你如清晨的甘露(3節) F他要昂首暢飲活水(7節)

24 詩一一0篇文學結構(2) A 得勝後將要踐踏的腳凳(1節) B 從錫安以能力在仇敵中掌權(2節) C 出征的日子(3節)
X 神起誓說: 你要永遠為君尊的祭司(4節) C’ 發怒的日子(5節) B’ 在列邦中以公義刑罰仇敵(6節) A’ 得勝後必定光榮的抬頭(7節)

25 坐主右邊的得勝君王(1-3節) 「雅偉的神諭」(יהוה נְאֻם nə’um YHWH) 「我主」(אֲדוֹנִי ’ădōnî)
「你坐在我右邊」 「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 「權杖」(מַטֶּה ma††eh):亞倫的權杖 「掌權」(רדה rdh):大衛君王 「以聖潔為妝飾」(קֹדֶש בְּהַדְרֵי bəhadrê qōdeš)

26 耶穌與人辯論(太廿二41~44) 傳統對「彌賽亞」的稱呼:大衛的子孫(υἱοῦ Δαυὶδ,家譜,太一1,醫治瞎眼,太廿30,進入耶城,太廿一9) 榮耀得勝的君王,征服統治列國。國族主義,政治軍事方面。 εἶπεν ὁ κύριος τῷ κυρίῳ μου (LXX) εἶπεν κύριος τῷ κυρίῳ μου (太廿二44)

27 永遠設立的君尊祭司(4-7節) 「雅偉起誓」(יהוה נִשְׁבַּע nišba‘ YHWH) 照著麥基洗德的體系,永遠為祭司
在你右邊的主,「你」是指1節的「我主」( אֲדוֹנִי’ădōnî),而5節的「主」( אֲדוֹנָי ’ădōnāy)是專門保留給雅偉(יהוה YHWH)的尊稱 當他發怒的日子,末日爭戰得勝

28 迷一樣的人物:麥基洗德 第一次轉化:全新的體系,永遠為祭司 詩一一0篇 第二次轉化:祭司作象徵,雙重的職份 撒迦利亞書
第三次轉化:基督是實體,預表的實現 希伯來書

29 結論 詩篇第八十九篇及一一0篇講到彌賽亞預言,特別引用大衛王及創世記中的麥基洗德的典故。
神與大衛立約(撒下七章),他也是後世君王的典範。但是當人失敗了,眾人的盼望幻滅,天上的大君王親自來成全(詩篇卷四)。

30 結論 未來的理想君王,不但要得勝仇敵,更要像麥基洗德一樣,身兼祭司與君王。
這與撒迦利亞先知所傳講的信息相呼應(亞六9-15),且是新約希伯來書基督論的重點之一。

31 結論 詩篇不是獨立於舊約其他書卷,反而像是整個舊約的縮影,是舊約的神學寶庫,與舊約其他書卷相呼應。

32 結論 詩篇以律法為根基,以歷史為骨幹,以先知為典範,相互引用,運用經文間呼應、轉化及反轉的技巧,使彌賽亞預言不只是五經敘述的主軸,先知宣講的中心,更落實在每日信仰的實踐中,使人靈性提升,思想聖化。

33

34 詩篇大結構研究 威爾森Gerald H. Wilson, The Editing of the Hebrew Psalter. SBLDS 76. Chico, CA: Scholars Press, 1985. [蔡爾茲的正典進路] 陳錦友:《當以嘴親子:從詩篇結構看其資訊》,香港:天道書樓,2009年。 華萊士Robert E. Wallace, The Narrative Effect of Book IV of the Hebrew Psalter. Studies in Biblical Literature 112. New York: Peter Lang, 2010.[注重第四卷與89篇的關係]

35 詩篇大架構的解釋 威爾森注意到詩篇五卷卷末彌賽亞詩(41,72,89篇)的「接縫」功能,主張由曆史來解釋:因大衛王朝敗落,百姓被擄,轉而盼望彌賽亞。 第一二卷屬被擄之前,第三卷被擄期間,第四及第五卷歸回之後。特注重詩89篇。

36 詩篇大架構的解釋 但有關詩篇發展編輯之歷史難以完全確定,或許仍先以最後正典編排的文學大架構來解釋較合適。
陳錦友則關注詩篇序言(第2篇)與各卷及小詩集(特別是律法詩與君王詩之間)的關聯。

37 詩篇結構與神學

38 詩篇序言 詩一 律法 詩二 彌賽亞

39 詩篇卷一 詩三~四十一篇(大衛的詩) 詩十九篇 律法詩 詩二十,二十一篇彌賽亞詩 詩四十一篇(彌賽亞詩) 參考約十三18 詩四十一13 頌讚
詩十八篇 彌賽亞詩 詩十九篇 律法詩 詩二十,二十一篇彌賽亞詩 詩四十一篇(彌賽亞詩) 參考約十三18 詩四十一13 頌讚

40 詩篇卷一 A 詩十五篇(進入的禮儀) B 詩十六篇(信靠詩) C 詩十七篇(怨嘆懇求) D 詩十八篇(=撒下廿二章,君王詩)
X 詩十九篇(律法詩) D’ 詩二十與二十一篇(君王詩) C’ 詩二十二篇(怨嘆懇求) B’ 詩二十三篇(信靠詩) A’ 詩二十四篇(進入的禮儀) William P. Brown, Psalms, p.97

41 詩篇卷二 詩四十二~七十二篇 (*可拉後裔的詩,大衛的詩) 詩七十二篇 彌賽亞詩 詩七十二18、19 頌讚

42 詩篇卷三 詩七十三~八十九篇 (*亞薩的詩) 詩八十九篇 彌賽亞詩 詩八十九52 頌讚

43 詩篇卷四 詩九十~百0六篇 詩九十三~百0一篇 雅偉作王 (彌賽亞詩) 詩百0三~百0六篇 頌贊 (哈利路亞詩) 詩百0六48 頌讚

44 詩篇卷五(1) 詩百0七~百五十篇 詩百十篇 (彌賽亞詩) 詩百十一,百十二篇(律法詩) 詩百十三~百十八篇(哈利路亞詩)
詩百十篇 (彌賽亞詩) 詩百十一,百十二篇(律法詩) 詩百十三~百十八篇(哈利路亞詩) 詩百十八篇  (彌賽亞詩) 詩百十九篇  (律法詩)

45 詩篇卷五(2) 詩百廿~百卅四篇(上行之詩) 詩百卅二篇 彌賽亞詩 詩百卅四篇 頌讚 詩百卅五~百四十五篇(大衛的詩)
詩百卅二篇 彌賽亞詩 詩百卅四篇 頌讚 詩百卅五~百四十五篇(大衛的詩) 詩百四十四篇 彌賽亞詩 詩百四十五篇 頌讚

46 詩篇結語 詩百四十六~百五十篇 頌讚 (哈利路亞詩)

47 詩篇結構觀察(1) 詩篇以三類詩來貫串:律法詩,彌賽亞詩,及頌讚詩。 1.律法詩均與彌賽亞詩緊臨出現。
2.詩篇第五卷中有三組小詩集:哈利路亞詩,上行之詩,及大衛之詩,均以彌賽亞詩和頌讚來結束。 3.卷四則以雅偉作王為中心。

48 詩篇結構觀察(2) 4.詩八篇前面數篇均是受苦詩 5.詩廿二篇彌賽亞受苦,廿三牧者,廿四篇作王 6.詩七十二篇公義得勝的理想君王
詩八十九篇地上理想君王盼望破滅 7.卷四盼望轉向『雅偉作王』,且要引入敬拜與頌讚

49 詩篇結構觀察(3) 8.詩百十篇 得勝君王,君尊的祭司 9.詩百十八篇 祂是建殿房角頭塊石頭 10.詩百卅二篇 祂是建殿的君王
8.詩百十篇 得勝君王,君尊的祭司 9.詩百十八篇 祂是建殿房角頭塊石頭 10.詩百卅二篇 祂是建殿的君王 11.詩百四十四,百四十五篇 萬民來歸與頌讚 12.詩篇各卷均以頌讚結束,而最後五篇更全是頌讚,顯示這才是詩篇的目的。


Download ppt "彌賽亞詩篇 賴建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