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9章 串行通信 及其接口 主讲教师:喻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9章 串行通信 及其接口 主讲教师:喻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9章 串行通信 及其接口 主讲教师:喻红

2 主要内容 了解串行通信原理 了解MCS51串行通信方式 了解MCS51串行通信的使用

3 9.1 概述 9.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一、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定义:数据各位同时传送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数据线较多,
9.1 概述 9.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一、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定义:数据各位同时传送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数据线较多, 成本高,适用于通信距离较短。 串行通信: 定义:数据按位顺序传送 特点:线路简单,最多一对传输线 传送时数据格式有要求 信息逻辑定义与TTL电平不兼容, 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4 二、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异步通信: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传送。 数据格式: 1)起始位:一个字符开始的标志,是一位低电平 2)数据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5~8位。 3)奇偶效验位:用于检查字符传送的正确性,占一位。分为奇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三种。 4)停止位:一个字符结束的标志,是一位或两位高电平

5 数据传送过程 (1)接收设备不断检测传送线,确定是否有起始位到来。在一系列的“1”(停止位和空闲位)之后检测到一个下降沿,并确定该低电平有一位数据的宽度,既确认是一个起始位。 (2)起始位之后,可以确定是数据位。 (3)将接收到的数据按事先约定好的格式,去掉停止位,进行奇偶校验并无错误,则确认接收到一个字符。 (4)下一个字符起始位的检测,回到(1)。 (5)所有数据传送完毕。

6 2.同步通信 同步——发送设备时钟与接收设备时钟严格一致。 所有字符以帧的形式传送 接收端通过搜索开始和结束标志建立帧的同步。 标志之间为地址场、控制场、信息场和帧校验场。

7 三、串行通信数据传送方向 单向传送: 简称单工传送,数据只向一个方向传送 半双向传送: 简称半双工传送 特点: 数据双向传送
传送线只有一根,既作输入 又作输出,但不能同时收发 软件控制传送方向 全双向传送: 简称全双工传送 两根数据传送线,通信双 方可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

8 四、波特率   波特率:数据传送速率,即每秒钟传送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单位:位/秒(bit/s)或波特。   如果数据传送速率位200字符/ 秒,每个字符包含10个代码位,则传送的波特率是   200字符/秒×10位/字符=2000波特=2000bps

9 9.2 MCS-51的串行口 9.2.1 串行口的组成 MCS-51串行口特点 全双工串行口 4种工作方式 可编程(软件设定波特率)
9.2.1 串行口的组成 MCS-51串行口特点 全双工串行口 4种工作方式 可编程(软件设定波特率) 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数据缓冲器SBUF 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

10 图中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它们占用同一地址99H,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

11    5 l 单片机通过引脚RXD(P3.0,串行数据接收端)和引脚TXD(P3.l,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进行通信。
● 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CPU写SBUF,一方面修改发送寄存器,同时启动数据串行发送;发送指令: MOV SBUF,A ● 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读SBUF,就是读接收寄存器。读取串行口接收数据指令: MOV A,SBUF

12 一、控制状态寄存器SCON,字节地址98H SM0、SM1:工作方式控制位 SM2:方式2、3多机通信控制位; REN:允许接收控制位; TB8:方式2、3中要发送的第9位 RB8:方式2、3中接收到的第9位 TI:发送中断标志位。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13 二、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地址87H SMOD:波特率倍增位 SMOD=1,波特率加倍。 SMOD=0,波特率不加倍。

14 ●波特率发生器 可以有两种选择: 1.定时器T1作波特率发生器,改变计数初值就可以改变串行通信的速率,称为可变波特率。 2.以内部时钟的分频器作波特率发生器,因内部时钟频率一定,称为固定波特率

15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由SM0、SM1定义

16 9.2.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0 特点:移位寄存器方式 由RXD输入或输出数据(8位) 由TXD输出同步位移脉冲 主要用于扩展I/O口。 1.方式0发送 :发送完毕置位TI 2.方式0接收 :接收条件REN=1、RI=0;接收完毕置位RI 波特率:focs/12

17 工作方式1 特点:波特率可变的8位异步通信; 数据结构10位:
  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1.方式1发送 :发送完毕置位TI。 2.方式1接收 :接收条件RI=0、SM2=0或接收到         的停止位为1;接收完毕置位RI。 波特率:2SMOD/32 × TI溢出率

18 工作方式2 特点: 9位异步通信    数据结构11位:      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附加位+1位停止位 波特率:2SMOD/64 × focs

19 工作方式3 同工作方式2 波特率:2SMOD/32 × TI溢出率

20 串行通信的传送过程用下面简图说明 shift MOV A , SBUF 串行数据 CPU SBUF MOV SBUF , A 并行数据 甲方(发送) 乙方 (接收) 甲方发送时,CPU执行指令 MOV SBUF , A 启动了发送过程,数据并行送入SBUF ,在发送时钟 shift的控制下由低位到高位一位一位发送,乙方在接收时钟 shift 的控制下由低位到高位

21 顺序进入移位寄存器SBUF ,甲方一帧数据发送完毕,置位发送中断标志TI,该位可作为查询标志(或引起中断), CPU可再发送下一帧数据 。乙方一帧数据到齐即接收缓冲器满,置位接收中断标志RI,该位可作为查询标志(或引起接收中断),通过MOV A ,SBUF CPU将这帧数据并行读入。 由上述可知: 1.甲、乙方的移位时钟频率应相同,即应具有相同的波特率,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 2.发送方是先发数据再查标志,接收方是先查标志再收数据。

22 9.2.3 波特率的设定 波特率的设定: 方式0: 1/12 focs 方式2: 2SMOD/64 focs 方式1、3:
9.2.3 波特率的设定 波特率的设定: 方式0: 1/12 focs 方式2: 2SMOD/64 focs 方式1、3: 2SMOD/32×TI溢出率 T1用于产生波特率时,通常工作于定时模式2,为8位自动重装定时器,且禁止T1中断。

23 方式1、3为可变波特率,它由SMOD和定时器T1的溢出率
共同决定。 B=(2SMOD/32)×T1溢出率 用T1作波特率发生器时,通常选用T1工作在定时模式2。 T1为方式2的时间常数: X = 28 - t/T 溢出周期: t= (28 -X)T = (256-X)×12/ fosc T1溢出率=1/t= fosc /[12×(256 -X)]  波特率B=(2SMOD /32)×fosc/[12×(256-X)]

24 X=256-( 2SMOD ×fsco)/(B×32 ×12)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给定通信波特率B,而后确定计数初值X。由上式可得: X=256-( 2SMOD ×fsco)/(B×32 ×12) 例:已知8051单片机的时钟振荡频率fsco为6MHz,波特率为2400bps,(选用定时器T1工作于定时模式2,求计数初值并编写初始化程序。) 解 设波特率控制位SMOD=1,则计数初值为: X=256-(21 ×6 ×106)/(2400 ×32 ×12) ≈243=F3H

25 INTT: MOV TMOD,#20H ;选T1定时模式2
MOV TH1,#0F3H ;预置计数初值X MOV TL1,#0F3H SETB TR ;启动定时器T1 MOV PCON,#80H ;SMOD=1 MOV SCON,#50H ;串行口方式1工作 MOV IE,#90H ;串行口开中断

26 本章结束 谢谢


Download ppt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9章 串行通信 及其接口 主讲教师:喻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