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氧化还原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氧化还原反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

2 你注意过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刚泡的绿茶 放置一段时间后 刚切的苹果 放置一段时间后

3 上述现象都是物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例子。
氧化反应本来的意思是指燃料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还原反应本义则是指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金属来。所以人们最早认为得氧是氧化反应,失氧是还原反应。

4 在初中化学中是如何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以2CuO + C = 2Cu + CO2为例说明。
高温· 知识链接

5 分类标准:得氧失氧 一.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阶段) 2CuO + C = 2Cu + CO2
一.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阶段)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 高温 2CuO C = 2Cu + CO2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初步):既有物质得到氧又有物质失去氧的反应称作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不能割裂开来。 分类标准:得氧失氧

6 [思考与探究1] 请模仿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方法,指出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标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了的元素。 ⑴Fe2O3+3CO = 2Fe+3CO2

7 [思考与探究1] Fe2O3 + 3CO = 2Fe + 3CO2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 +3 +4 +2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4 +2 高温 Fe2O CO = 2Fe CO2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除了都发生得氧、失氧外,还有什么特征?

8 2.从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 高中阶段 ) 请分析下面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及有无O2参加反应。
+2 高温 +4 2CuO + C = 2Cu + CO2 +2 +1 高温 H2O + C = H2 + CO +2 +1 CuO + H2 = Cu + H2O

9 结论: 分类标准:化合价升降 ★ 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甚至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分类标准:化合价升降

10 Na Cl [ Cl ]- Na+ Cl - 分类标准:电子转移 Na+ 2、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定义: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Na Cl 失去e- HCl 的形成过程 H Cl 失去e-后 得到e-后 [ Cl ]- Na+ H Cl Cl - Na+ 分类标准:电子转移 NaCl 的形成过程

11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说明:仅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准确的定义) 说明: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特征, 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更准确的定义) 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既有物质得到氧又有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2 【小试牛刀】 B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CaCl2=CaCO3↓+2NaCl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 = 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13 知识链接 整理与归纳 化学反应的分类 反应类型 实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1)根据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四大基本反应: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AB=A+B AB+C=A+CB AB+CD=AD+CB 化合反应 2H2+O2 = 2H2O 点燃 分解反应 2KClO3====2KCl+3O2↑ 二氧化锰 置换反应 CuSO4+Fe=Cu+FeSO4 复分解反应 H2SO4 +2NaOH=Na2SO4+2H2O

14 (3)判断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1、Fe2O3 + 3CO = 2 Fe + 3CO2 2、H2SO4+Ba(OH)2=BaSO4↓+2H2O 点燃 3、2Na + Cl2 = 2NaCl 4、CaO + H2O = Ca(OH)2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15 交流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 合 分 解 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 置 换

16 【小试牛刀】 1.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且H的化合价降低的是( ) A.Cl2+H2O=HCl+HClO D
B.H2+CuO=Cu+H2O 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 D

17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步骤:(三步曲)以NaCl的生成为例 1.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标价态)
+1 -1 2Na+ Cl2 = 2NaCl 2.用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种元素。(连双线) 2Na+ Cl2 = 2NaCl +1 -1 3.标出“失去”、“得到”及相应的电子数。(注得失)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价态变化原子个数 × 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2Na+ Cl2 = 2NaCl +1 -1 失去:反应前化合价—反应后化合价为负 得到:反应前化合价—反应后化合价为正 得到2 × 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注意: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18 2Al + Fe2O3 2Fe + Al2O3 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反应: ∆ 得到2×3e-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3
+3

19 2.单线桥法: Fe + CuSO4 = Cu + FeSO4 表示反应过程中电子在反应物之间的转移情况。 步骤:
①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标价态) ②一条线:始于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止于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连单线) ③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注数目) 2e- Fe + CuSO4 = Cu + FeSO4

20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剂(Zn)失电子后对应的生成物(Zn2+) 还原产物:氧化剂(O2)得电子后对应的生成物( O2- )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如:O2 →O2-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如:Zn → Zn2+ 氧化产物:还原剂(Zn)失电子后对应的生成物(Zn2+) 还原产物:氧化剂(O2)得电子后对应的生成物( O2- ) 氧化剂(O2)———→还原产物(O2-) 还原剂(Zn)———→氧化产物(Zn2+) 对应 对应

21 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试判断下列元素所处价态的氧化性、还原性: C C Fe Fe S S S H Cl Cl N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2 Cl2 O2 H2SO4 HNO3 KMnO4 FeCl3 CO2 Al Zn Fe H2 C CO SO2 FeCl2 HCl KI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记住) 1.常见氧化剂 (1)部分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 等。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 、 、 、 等。 2.常见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 、 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 等。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 、 等。 (4)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 等 (5)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等 Cl2 O2 H2SO4 HNO3 KMnO4 FeCl3 CO2 Al Zn Fe H2 C CO SO2 FeCl2 HCl Na2S KI

23 氧化剂还原剂 2Zn + O2 = 2 ZnO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哪些是氧化产物?哪些是还原产物? 点燃 2Zn O2 = ZnO CaCO HCl = CaCl2 + H2O + CO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剂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24 氧化性、还原性及强弱判断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如:O2 ,Cl2 ) (物质越容易得电子,即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就越强)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如:Na,Fe,Zn ) (物质越容易失电子,即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就越强) 特别提示: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25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H+ Cu2+ Ag+ 还原性逐渐增强 氧化性逐渐增强

26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ne-,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还原性) (弱氧化性) 化合价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7 THANK YOU!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氧化还原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