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新的展望與期待」New forecast and anticipation
2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是好像是多出來的一章,
因為第二十章的30-31節已經對本書的目的做了完整的交待。 如果二十一章是後來再加上去的, 那麼,必定有它被加上去的理由。 實際上,第二十一章對耶穌的心意,
3
對教會團契的管理, 對個人的信仰層次, 以及對作門徒的代價與意義,有崇高的屬靈價值與教導。 因為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是前二十章的縮影, 把書中三個最重要的人物: 耶穌、彼得和約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做了「表面意義」和「隱藏意義」的總結報導
4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的故事是記載耶穌復活之後,
第三次向學生顯現,這一次顯現的地點與路加第五章1-11節的故事形式很相似。 不同的是,一個是開始,作者路加; 一個是結尾,作者約翰,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故事的人物都集中在耶穌與彼得的互動關係上, 這個互動關係對現見的教會在世界的宣教與責任有新的 展望與期待。
5
(約Jn21:15-25) 15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 When they had finished eating, Jesus said to Simon Peter,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Yes, Lord," he sai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lambs."
6
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Again Jesus said,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He answered, "Yes, Lor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Take care of my sheep."
7
17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餧養我的羊。 The third time he said to him,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Peter was hurt because Jesus asked him the third time, "Do you love me?" He said, "Lord, you know all things;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sheep.
8
18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I tell you the truth, when you were younger you dressed yourself and went where you wanted; but when you are old you will stretch out your hands, and someone else will dress you and lead you where you do not want to go."
9
19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Jesus said this to indicate the kind of death by which Peter would glorify God. Then he said to him, "Follow me!" 20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Peter turned and saw that the disciple whom Jesus loved was following them. (This was the one who had leaned back against Jesus at the supper and had said, "Lord, who is going to betray you?")
10
21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阿、這人將來如何。When Peter saw him, he asked, "Lord, what about him?"
22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 Jesus answered, "If I want him to remain alive until I return, what is that to you? You must follow me."
11
23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Because of this, the rumor spread among the brothers that this disciple would not die. But Jesus did not say that he would not die; he only said, "If I want him to remain alive until I return, what is that to you?"
12
24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This is the disciple who testifies to these things and who wrote them down. We know that his testimony is true. 25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Jesus did many other things as well. If every one of them were written down, I suppose that even the whole world would not have room for the books that would be written.
13
一、關係的恢復與重建 Relation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V.15) 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 When they had finished eating, Jesus said to Simon Peter,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Yes, Lord," he sai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lambs."
14
人的名字在歐美各國好像是人與人之間辨別的稱呼而已,
它本身沒有特殊的意義, 但是,在聖經與古東方文化的國家, 名字與國家、社會、宗教、家庭及個人有密切的關係。
15
名字象徵或代表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志願。
哪裡有人的名字,那裡就有名字所要代表的人。 沒有名字,那人根本就不存在。 聖經說,沒有名字的人是卑賤的人,將被趕出去(伯Job30:8)。 所以,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之後,交託亞當給動物 一一取名來善加管理(創Gen2:18-23)。
16
在人生遭逢重大變故或是新的經歷時,會有改換名字的習慣,
如亞伯蘭改名亞伯拉罕(創Gen17:5), 撒萊改名撒拉(創Gen17:15), 雅各改名以色列 (創Gen32:29), 約瑟改名撒發那忒.巴內亞(創Gen41:45) 名字代表一個人,說明一個人,也見證一個人。 人為什麼要有名字, 是為了記念、感恩與歸屬。
17
在約翰21:15-17三節聖經中,耶穌三次叫「西門.彼得」的名字,
而且這三次耶穌叫彼得都是說: 「約翰的兒子西門」, 不但叫彼得的名字,連他父親的名字也叫出來。 為什麼耶穌把彼得的父親的名字也叫出來? 有什麼特別目的?有什麼特殊意義?
18
除了說明耶穌認識彼得,也知道他父親的名字以外,
也讓我們看見,當耶穌稱呼彼得的時候, 祂也記念了他的父親,榮耀他的父親, 這在聖經中是很少見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讓彼得想起第一次,當他與主相見的時候, 耶穌看著他,叫他: 「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來就是彼得。」(約Jn1:42)
19
而現在是他們最後一次在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時 空中聚集、談心,
耶穌一連三次用他們第一次相見時的方式叫他。 從這樣的稱呼,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多麼珍惜他與彼得的第一次相會。
20
所以三年後,當耶穌再用「約 翰的兒子西門」再叫彼得時,
那是他們之間一種深深的回憶與記念, 也是對彼得一種深深的期待與愛, 那是友誼,關懷,提醒,鼓勵, 也是一種關係的恢復與重建。 那天,在提比哩亞海邊吃早餐時,大家都心事重重, 沒有人說話,大家默默地吃,
21
對彼得和其他學生,那是一個很尷尬、很沒面子的經驗,
因為他們原是跟隨主的人, 但是因為主被釘,他們害怕躲起來, 後來又重新出來打魚過日子, 而現在卻看見主親自為他們「烤魚」, 與他們在提比哩亞海濱吃早餐,
22
他們的心事就像 提比哩亞海的潮水起起浮浮又沉沉,
但是他們的生命境界卻如旭日東升,被帶往更高的屬靈高空。 在幾天前,他們才和主耶穌吃了「最後晚餐」, 而現在他們卻在海 邊一起吃「最後早餐」了, 追念往事,大家心知肚明,百感交集。
23
讀這一段聖經,請我們注意時間、地點、人物與景色(setting),
這些都是耶穌和學生最熟悉的,這裡是提比哩亞海邊, 有耶穌,有學生,有魚 船,有魚網, 有153條大魚,有餅,有正在燃燒的炭火 其實這就是討海的人的人生實景。 當耶穌連續問彼得三次時, 那「炭火」還在燒著。
24
這讓彼得想起那天晚上,耶穌被捉, 他一路暗暗跟隨耶穌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 在那裡跟一些人「烤火」, 就在那裡他三次不認主(約Jn18:24-27) 之後當耶穌看他,他想起主 的話, 在雞啼之前他要三次不認主, 他就跑出去痛哭;
25
而現在是早晨,雞啼的時間已經過了, 卻聽見耶穌三次的問話,當他望著湖邊的「炭火」(約Jn21:9), 當耶穌叫他的名字,問到第三次, 聖經說,他的心就「憂愁」了, 因為他發現他現在所做的,正是再一次「不認主」, 再一次傷主的心。
26
二、附帶責任,也包含犧牲 It came with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contains sacrifice
(VS.15~17) 15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 When they had finished eating, Jesus said to Simon Peter,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Yes, Lord," he sai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lambs."
27
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Again Jesus said,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He answered, "Yes, Lor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Take care of my sheep."
28
17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餧養我的羊。 The third time he said to him,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Peter was hurt because Jesus asked him the third time, "Do you love me?" He said, "Lord, you know all things;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sheep.
29
在15~17節,這是福音書中耶穌與彼得的最後一次對話,
也是耶穌最後一次叫彼得的名字, 而且連續叫了三次, 叫到彼得的心都「憂愁」(v.17)了。 雖然耶穌三次輕輕地叫彼得, 但每一次都重重地壓在彼得心頭上, 因為在耶穌的叫聲裡,有很多往事, 有很多說不出的期待,有很多叮嚀, 也有很多交託。
30
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這些」是指什麼?耶穌可能問他: 你愛我,比這些船,更深嗎? 你愛我,比這些魚,更深嗎? 你愛我,比這些跟你一起捕魚的人,更深嗎? 你愛我,比你的職業,更深嗎? 你愛我,比別人愛我,更深嗎? 你愛我,比你愛自己,更深嗎? 耶穌的問話是幫助彼得作一個正確的決定
31
從第二十一章的寫作方式,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叫彼得三次、
問彼得三次,作者用兩種不同的愛作對比 照希臘文,第一次與第二次是以「上帝的 愛」(agapao)叫他、問他; 第三次是以「朋友的愛」(phileo)叫他、問他, 而彼得三次都是以「朋友的愛」(phileo)回答耶穌。
32
耶穌叫彼得三次、問彼得三次, 包含一個更深的屬靈意義。第一次是因著他的「過去」叫他; 第二次是因著他的「現在」叫他; 第三次是因著他的 「未來」叫他。 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我們就知道, 當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時, 那個「愛」是包含他的生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甚至他的身、心、 靈,一種全人格的要求
33
彼得前兩次都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第三次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說:「你餵養 (bosko)我的小羊(arnion)。」 「你牧養(poimaino)我的羊(probaton)。」 「你餵養(bosko)我的羊 (probaton)。」
34
讓彼得見:「過去」,藉著「聖父」的引領,
使他從猶太教中走出來,擴展上帝國, 建立屬耶穌的新教會; 「現在」,藉著「聖子」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洗淨他的罪。 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向他多次顯現, 恢復他與上帝關係,
35
重新授予使命,使他在上帝的國度中, 擔任一個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的得人魚夫 「未來」,藉著「聖靈」的更新與引領, 使他將來在事奉的路上,不再跌倒,不再軟弱, 不再看環境、看人, 只單單地仰望主。
36
從這些對話中,我們看見:愛,是附帶責任,
也包含著犧牲。愛不是嘴巴說說就好, 耶穌要彼得用餵養我的小羊; 牧養我的羊;餵養我的羊, 來實踐他所說的「我愛你」, 只有這樣才能看出愛的程度與實際。
37
請我們記得:兩千年前耶穌對彼得的問答 今天耶穌也同樣問我們,要我們回答。 當你的一生中,決定為主做一件事時, 那是什麼事,你要怎麼回應耶穌對你的呼召, 以及他對你的愛與託付。 希望你的應答不是嘴唇上的回答, 而是用行動來證明你的承諾。
38
三、最深的跟隨 The deepest pursue
(VS.18~19)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I tell you the truth, when you were younger you dressed yourself and went where you wanted; but when you are old you will stretch out your hands, and someone else will dress you and lead you where you do not want to go."
39
19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Jesus said this to indicate the kind of death by which Peter would glorify God. Then he said to him, "Follow me!"
40
對彼得而言,跟隨主, 不僅僅包括「餵養我的小羊; 牧養我的羊;餵養我的羊」而已, 也包括「殉道」來榮耀上帝, 這是門徒的代價與榮耀。
41
耶穌對彼得 說:「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
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 這個「你跟從我罷」 是死的跟從。
42
《使徒行傳》,其中第五章講到使徒受迫害,
公會的人「把他們打了,又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徒 Act5:40), 聖經說當使徒離開公會後,沒有為這樣的恐嚇害怕,擔心,煩惱,畏縮, 聖經說他們「心裡歡喜」, 因為算是配為耶穌的名受辱(徒Act5:41)
43
他們 也沒有因為被告知不可奉主的傳道,就不傳了,
聖經繼續說,他們還是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斷地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徒Act5:42)。 使徒行傳所記載的彼得 與福音書所記載的彼得很不一樣, 他的不一樣是因為「耶穌的復活」、 「聖靈的降臨」 與自己的更新。
44
我想我們都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追思禮拜」會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在那個場合中別人怎麼講你。 在基督教的禮儀中,「追思禮拜」不是為已故的人而作, 而是為還活著的人。 所以「追思禮拜」是基督徒在世上最後的事奉與見證。
45
我們必須以為主而活的態度和生活方式來預備自己的追思禮拜,
不是等到快死時才預備。 以追思禮拜來見證我們是為主而活的人。 彼得與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吃過早餐,談心之後, 彼得就開始以「跟隨主」來準備他的「追思禮拜」了。
46
美國的人權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
在他被暗殺前的兩個月,有感於人生不管活得怎樣,成功或失敗, 最後的輸贏是在上帝的審判台前,才能定論。 因此他在亞特蘭大浸信會發表他的「自祭文」。
47
他說:「我在想,我們都會想到我們的生命將有結束的一天,
也會想到自己的葬禮或是追思禮拜。 我並不是用一種不健康的心態,來看自己的末日。 我是時時刻刻這樣問我自己, 在那種場合,我盼望別人對我講什麼? 我想,在那一天,若有人讀我的故人略歷 請他不用提起我曾經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和三、四百種不同的獎學金,
48
因為這是不重要的。 在那一天,我期望別人會說:我有盡心、盡力、盡意去愛主耶穌基督, 也愛鄰舍如同自己。 我盼望別人會說,我一直設法奉獻我的一生,服務人群; 我盼望有人會說,我已經盡力做一個正直,有骨氣、敢負責任的人。」
49
四、成為耶穌的最愛 Become Jesus’ most love
(VS.20~23) 20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Peter turned and saw that the disciple whom Jesus loved was following them. (This was the one who had leaned back against Jesus at the supper and had said, "Lord, who is going to betray you?")
50
21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阿、這人將來如何。When Peter saw him, he asked, "Lord, what about him?"
22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 Jesus answered, "If I want him to remain alive until I return, what is that to you? You must follow me."
51
23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Because of this, the rumor spread among the brothers that this disciple would not die. But Jesus did not say that he would not die; he only said, "If I want him to remain alive until I return, what is that to you?"
52
當主耶穌對彼得說完︰「你跟從我罷。」起身要走,
彼得馬上跟從, 可是就在此時,他轉頭看到主所愛的那位門徒, 就很好奇,既然知道自己將來要怎麼死來榮耀上帝, 也想要知道這人會怎麼死, 於是問耶穌這人將來如何, 耶穌回答︰「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
53
從耶穌的回答,我們可得到兩方面的提醒 1.上帝對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計畫, 不要因為對別人的好奇心,而使你無法專一的跟從主。 也不要因為別人的行為,使你不能親近主 彼得的眼睛常常看不該看的東西, 以致他跌倒了。 有一次主耶穌要他走到海面上,他就走過去, 剛開始還好好的,後來看到旁邊的風浪很大,就沈下去了。
54
現在他又因為好奇而分散了跟隨主的注意 力。
求主幫助我們的眼睛不要亂看,什麼時候我們的眼睛離開主, 什麼時候我們就會遇到問題。 教會裡很多問題都是這樣發生的,因為有人愛「包打聽」, 有人愛管閒事,有人嘴巴關不住, 造成上帝的家有許多困擾。
55
我們常常看不該看的東西,說不該說的話 探聽不該探聽的事, 以致在教會中「傳言」的速度, 比 「傳福音」的速度還快。
56
2. 讓弟兄姊妹有足夠的自由發展他們跟隨主的模式,不要跟別人比較,
也不要在教會中把別人比來比去,誰比誰怎樣, 要緊的是,你是怎麼跟隨主,你是怎樣做基督徒。 彼得和約翰的死法差異很大, 上帝在他們身上的計畫也不相同, 但他們都專一的跟從主到底。
57
主耶穌為了糾正彼得的看法,早已為他預備了學習的課程。
之前我們講過,耶穌問他「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一般解經家認為「這些」指的是153條魚, 其實耶穌也指著這些門徒,意思是 「你愛我,比這位門徒愛我,更深嗎?」
58
我們在教會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會有成長的壓力,我們會拿我們的教會跟別的教會比較, 我們甚至會拿我們的牧師跟別的教會的牧師比較。 通常信徒會拿三件事與其他教會比較: 聚會人數多少? 一個禮拜或一年奉獻多少錢? 建堂的大小?
59
如果我們有153條大魚,那是主給的, 不是我們賺的; 若我們只有幾條小魚,那也是主給的,不用自卑洩氣。 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有沒有跟隨基督。 求主幫助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緊緊的跟隨主。 自己勉勵自己, 要成為耶穌所愛的門徒。
60
五、生命的印證與呼應 Life’s verification and reverberation
(VS.24-25) 24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This is the disciple who testifies to these things and who wrote them down. We know that his testimony is true.
61
25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Jesus did many other things as well. If every one of them were written down, I suppose that even the whole world would not have room for the books that would be written.
62
在教會歷史中,約翰是十二使徒中,活得最長的一位,
聽說將近百歲,而且在使徒中只有他不是死於殉道。 但是,他的哥哥雅各,卻是使徒最早為主殉道的人(徒Act12:2), 那時希律迫害教會中的幾個人,把雅各殺了,又去捉彼得。 在教會歷史中,約翰是見證這些事的人。
63
《約翰福音》之後就是《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是一本使徒的見證集,這本見證集接在約翰福音之後,是一個很好的安排, 從使徒行傳,你可以讀到更多的見證,都是生命的印證與呼應。 正如二十五節所說,如果要把耶穌的所行的事一一寫出來, 就是全世界也容不下,一點都不誇張。
64
從今天這段聖經,我們看見主耶穌成功地挽回彼得,
把一個曾經失敗的人轉變成一個繼續服事主的人。 讓他看見教會在世界中的責任與使命。 我們都曾經失敗過、跌倒過, 但主耶穌可以恢復我們的信心, 讓我們再次成為事奉祂的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