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2 一、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凹槽

3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想想议议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4 二、 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 2、动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

5 (1)除了可以连续提拉物体外,使用滑轮是否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 (2)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上有何区别?
三、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 提出问题: (1)除了可以连续提拉物体外,使用滑轮是否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 (2)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上有何区别? (3)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6 竖直向下 实验记录1: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s=h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c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cm 竖直向下 0.5 竖直向上 1 0.5 竖直向下 1 1 竖直向上 2 1 竖直向下 2 1.5 3 竖直向上 1.5 竖直向下 3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s=h

7 .0 F 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1)F1=F2=G (忽略轮于轴间的摩擦和绳重) (2)改变拉力的方向,拉力大小不变 定滑轮实质 G
l2 l1 (忽略轮于轴间的摩擦和绳重) (2)改变拉力的方向,拉力大小不变 G F

8 竖直向下 实验记录2: 物重G/N 动滑轮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c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cm 结论:
竖直向上 2 1.5 0.3 1 竖直向上 1 2.5 0.3 竖直向上 2 竖直向上 4 1.5 3.5 0.3 竖直向上 3 2 竖直向上 6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s=2h

9 .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F1 (2)忽略轮与轴间的摩擦和绳重:
O . l1 (2)忽略轮与轴间的摩擦和绳重: l2 (3) 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拉物体最省力,可以省一半的力。 F2=G+G动

10 滑轮的应用 固定在底部的定滑轮——帆船上的滑轮 F

11 滑轮的应用 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12 及时反馈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D F2 F1 F3

13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 )。
及时反馈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D F1 F2 F3

14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15 挑战大力士 很轻松地就可将两木棍拉合拢 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16 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

17 将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你能想到几种绕线方式?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1、一动一定的滑轮组 将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你能想到几种绕线方式?

18 方法一 方法二 思考:有几段绳子对研究对象施加拉力? G G F F

19 方法一 力的关系: 若不计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及绳重 G 匀速提升物体时 F 方向关系: 使用此滑轮组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20 力的关系: 若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及绳重 方法二 G 匀速竖直拉绳子的自由端时 F 方向关系: 使用此滑轮组不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21 方法一 方法二 比较:绳自由端和钩码移动的距离关系? G G F F

22 F 方法一 钩码移动的距离h/格 拉力移动的距离s/格 1 2 2 4 3 6 距离关系: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即s=2h
G 2 4 F 3 6 距离关系: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即s=2h

23 F 方法二 距离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即s=3h 钩码移动的 距离h/格 拉力移动的 距离s/格 1 3 2 6
9 方法二 G F 距离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即s=3h

24 总结 不计轮轴间摩擦及绳重,匀速提升 G G F F s=3h s=2h 滑轮组省力但费距离

25 总结 (1)使用滑轮组时,忽略轮与轴间摩擦及绳重,物体和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即 n 为吊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26 F F (2) 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物体被几段绳子吊起,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即s=nh n 为吊在动滑轮
总结 (2) 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物体被几段绳子吊起,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即s=nh G G F F n 为吊在动滑轮 上绳子的段数 s=2h s=3h

27 思维拓展 1、 两定一动和一定两动滑轮组 F F n=4 n=3 s=3h s=4h G G

28 思维拓展 2、 两定两动滑轮组 G G F F n=5 n=4 s=4h s=5h

29 思维总结 滑轮组的绕线 ——偶定奇动 G G G F F F F n=4 n=5 n=2 n=3 G 图1 图2 图3 图4

30 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同时,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式,已知吊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
思维总结 滑轮组的绕线 ——偶定奇动 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同时,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式,已知吊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 (1)当n为偶数时,绳的起始端应先结在定滑轮上,向动滑轮绕线。 (2)当n为奇数时,绳的起始端应先结在动滑轮上,向定滑轮绕线。

31 滑轮组的应用

32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33 及时反馈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F s= ? 物体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10 s 的时间 F=? s=?
G=100 N h=10 m G = ? h = ? F=100 N s=10 m F=100 N s=? G = ? h=10 m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34 F 及时反馈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Download pp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