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8 讲 年前后的世界
2
亚欧大陆
3
四大传统文明: 中华文明(儒家文化圈) 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文化圈) 中东文明(伊斯兰教文化圈) 欧洲文明(基督教文化圈)
4
边缘文明: 亚洲——日本文明、东南亚文明、 中亚文明等; 非洲——“宫廷文明”(建筑豪华宏 大,但仅供统治者享受)
美洲——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 印第安文明
5
第一节 中华文明 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 左上:长城 左下: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6
中华文明何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 ▲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地理上与外界严重隔绝
由发达的农业导致的极其庞大的人口 以农为本的生活方式 统一的文字 科举制度及儒家学说
7
农业发达是最关键的因素 中国农业何以发达? 斯氏的解释是:中国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结合特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此说不实。
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了中国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上图:牛耕砖画 (甘肃嘉峪关出土)
8
中华文明是一种经典形态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的特点: 精耕细作(劳动高度密集) 以粮为纲(纯粹的农业) 上图:同庆丰年 (清末 天津杨柳青)
9
“重农”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 使中国长期维持一种大一统的专制政治结构 以农为本,重本轻末,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严重抑制了技术的进步
上图:福寿康宁 (清末 天津杨柳青)
10
儒学: 注重此岸的世俗 幸福 家国相通的伦理 政治观
11
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 图示: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13
第二节 印度文明
14
印度河文明: 早在公元前三千纪,曾有过一个“印度河文明”,习惯上称之为“哈拉巴文化” 古代世界面积最广阔的青铜文化
15
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400年左右,突然衰落消失,消失的原因迄今无定论,但很可能与雅利安人入侵有关。 摩亨约•达罗遗址
(摩亨约•达罗,印度河文明的两大城市之一)
16
印度文明的三个时代: 印度-雅利安文明时代(公元前1400年-公元7世纪 )。又称吠陀文明。 印度教文明时代(公元7世纪-1206年)
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1206年-1757年) ——三个文明都不曾统一过整个印度
17
印度-雅利安文明时代 (公元前1400年-公元7世纪 )
梨俱吠陀 该文明是雅利安入侵者的文化和印度土著文化的混合 为印度文明的发展定下结构性的基调
18
印度教文明时代(公元7世纪-1206年) 耆那教、佛教衰落,印度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印度历史上最混乱的群雄割据时代
商业的荣衰常常能决定其最富裕地区内各帝国的兴亡(布罗代尔) 左图:舞王湿婆(青铜雕像)
19
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 (1206年-1757年) 伊斯兰教文化的入侵,遭到印度教文化的顽强抗拒 次大陆的矛盾复杂化,社会发展受到阻碍
经济上农工商并重 左图: 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扩张
20
印度文明三大基本特征: 1.村社制度 2.种姓制度 3.印度教(Hinduism)
21
第三节 中东文明
22
伊斯兰教(Islam)的兴起 Islam:服从真主 Muslim:服从真主的人 创立人:穆罕默德( ) 穆罕默德首先在麦地那建立起一个伊斯兰教神权国家,消灭了犹太族,并令贝杜因人归顺。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四处扩张,到8世纪初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23
阿拉伯帝国奠立伊斯兰文明 它将阿拉伯世界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整个西亚北非,并奠立了一个以中东地区为核心的广阔的区域文明——伊斯兰文明
全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24
伊斯兰教三大社会特征 迎合的主要是当时半开化的沙漠游牧民贝杜因人的精神需要 具有一定的原始平等的色彩 相当重视商业
麦地那印经局刊本《古兰经》扉页
25
中东文明的特点: 特别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为保存古希腊罗马濒于灭绝的科学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
但伊斯兰科学成就限于一种“量的积累”,对科学的探索不成系统 扩张性极强
26
第四节 欧洲文明
28
1500年的欧洲文明, 是一种建立在基督教 教义上的文明 要想了解欧洲文 明,就不能不了 解基督教
29
西方的基督教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欧洲思想(包括理性思想)的主要构成要素。即使是攻击基督教的理性思想,本身也是源出于基督教的。……一个欧洲人,即使他是个无神论者,他也仍旧是深深植根于基督教传统的道德观和心态的囚徒。 — F. Braudel, A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Penguin, New York, 1994, p
30
基督教的特点(一): 十分重视“理性”的作用,即使在中世纪最黑暗的年代基督教的理性精神也不曾完全泯灭
右图: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
31
圣托马斯·阿奎那 (St. Thomas Aquinas,约 )▼ ▲ 圣本笃 (St.Benedict, )
32
基督教的特点(二): 信奉“普济主义” —— 即以“救赎”全人类为己任,充斥着改变异端信仰的狂热 左图: 十字军东征示意
33
基督教文明也是非典型的农业文明 畜牧业在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 比较重视工商业,商人在社会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 左图:卖酒商
34
到1500年左右,世界四大文明一直长期维持着某种平等的关系。
在此后的三个半世纪内,欧洲文明逐渐发展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势的文明。
35
第五节 边缘文明 1. 亚洲边缘文明(中亚文明、东南亚文明等) 2. 非洲边缘文明(众多孤立而脆弱的“宫廷文明”)
第五节 边缘文明 1. 亚洲边缘文明(中亚文明、东南亚文明等) 2. 非洲边缘文明(众多孤立而脆弱的“宫廷文明”) 3. 美洲边缘文明(印第安诸文明)
36
1. 亚洲边缘文明 蒙古金帐汗国 东南亚大陆,辉煌的宫廷文明 爪哇、苏门答腊等海岛地区,16世纪20年代为穆斯林所征服
信奉佛教的泰人、缅甸人,南下扩张及征服
37
西非: 与穆斯林世界的商贸联系 两个古代非洲大国:加纳和马里 贝宁王国 桑海王国 2. 非洲边缘文明
38
东非: 当时非洲唯一的基督教帝国--埃塞俄比亚 斯瓦希里人的城邦国家,商业繁荣 2. 非洲边缘文明(续)
39
3. 美洲边缘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人于1400 年开始在墨西哥建立帝国 ◀殖民地时代的拉丁美洲 阿兹特克太阳历 (约公元十四世纪)
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阿兹特克人(Aztec)的太阳历石,是墨西哥人独特的创造,它被雕刻在一座巨石上,很象一个圆盘,直径3.6米,重24吨,它是墨西哥人奉献给太阳神的一块纪念碑,它本来装饰在诺提特兰神殿的墙上,西班牙人破坏了神殿,而太阳历石却奇迹地留存下来,西班牙殖民地时代,由于印第安人依旧礼拜这块石盘,有一段时期被埋到墨西哥市的大广场地下,1790年再度被发现后,收藏于博物馆。 这块太阳历石又名阿的历法,名称之由来:因为中央的托纳提乌——即太阳神的周围,配置有阿兹特克的历法及与宇宙论相关的图画文字和符号(图2),这些符号代表了墨西哥人的宇宙观,也就是说,太阳的族——阿斯德加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完整地表现在这块圆形石盘上,因此,这块太阳石盘就成为阿兹特克文化的象征。 阿兹特克人相信,自上帝创世以来,墨西哥人曾经历过四个太阳,但这四个太阳相继被风、虎、水、火所毁灭,最后,只有第五个太阳,即托纳提乌成为胜利者,并且是一直运行着的,石盘中央的太阳,就是第五个太阳;上下左右分别刻市面上前述的四个太阳的二十天图象。第五个太阳的周围所刻出的是太阳的光芒,宝石和鲜花等,是对新的太阳的礼赞。 ◀殖民地时代的拉丁美洲 (1500~1750)
40
3. 美洲边缘文明(续) 玛雅文明: 曾在天文、数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15世纪中叶衰落,重新退回到简朴的乡村生活
左上: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 金字塔; 左下:墨西哥境内的玛雅人金 字塔
41
3. 美洲边缘文明(续二) 印加文明:代表着南美安第斯山区域文化的最高成就 左图:印加的结绳记事
42
◀印加帝国(13-16世纪) 印加金字塔▼
43
与四大文明相比,边缘文 明的影响面要小得多,其 脆弱性也显而易见。 在1500年的世界,原始生 活已经被排挤到地球最边 远的角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