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倫理學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2 前 言 被段宜康譙「靠北三小」館長:這是年領900萬立委? 請問:館長和段宜康從哪些事實做出什麼道德判斷?
前 言 被段宜康譙「靠北三小」館長:這是年領900萬立委? 蔡英文總統宣布,要將原本援助布吉納法索的100萬美金, 轉捐給WHO要協助對抗伊波拉病毒。陳之漢得知後,26 日晚間8點在臉書發文,「運動員吃土了,基層警員消防 醫護沒加給了,油價電價漲不停, ……然後你ㄊㄇㄉX 你X,動不動就一百萬美金,幾億幾億的做凱子。」段宜 康27日則在臉書貼文回擊,「2008年四川大地震,台灣 政府捐了新台幣6億。…… 2011年日本大地震,台灣政府 捐款超過5億新台幣。現在民進黨政府捐一百萬美金,協 助救援非洲伊波拉病毒受害者,你們這些沒心沒肺的垃 圾,是在靠北三小?」…… [TVBS ] 請問:館長和段宜康從哪些事實做出什麼道德判斷?

3 前 言 在媒體和個人對話裡,道德議題的討論經常充斥 大量嚴厲判斷和情緒,最後得出「X不道德」的 結論。
前 言 在媒體和個人對話裡,道德議題的討論經常充斥 大量嚴厲判斷和情緒,最後得出「X不道德」的 結論。 當涉及道德評價時,案例的「事實」和人們做的 「價值評價」之間有著巨大鴻溝。 事實─價值問題(fact-value problem):價值是否 不同於事實,道德評價是否源自事實,以及道德 語句是否像事實語句一樣可以是真或假的。 屬於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的探討。

4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休謨(David Hume)和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事實─價值問題的古典陳述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休謨(David Hume)和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事實─價值問題的古典陳述 艾爾(Alfred Jules Ayer)和情緒論(emotivism) 黑爾(Richard Mervyn Hare)和規約論 (prescriptivism) 自然主義(naturalism)和事實─價值問題

5 一、休謨和摩爾 (一)休謨:從「是」推導出「應該」的謬誤 (fallacy of deriving ought from is)
代表著作:《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休謨(David Hume):傳統道德理論從觀察世界的 特殊事實出發,而後對道德責任做出結論。 例1:沒有規則的話,社會將陷入混亂;因此, 我們應該道德地行動。 例2:透過理性可發現有關適當行為的永恆事實; 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理性告訴我們的道德地行動。

6 一、休謨和摩爾 休謨的解決辦法:道德評價不是理性演繹,而是 情緒的反應,即看或聽到某事件而經驗到的快樂 和痛苦感覺。
休謨的觀點對當代道德理論產生重要影響。

7 一、休謨和摩爾 (二)摩爾: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
代表著作:《倫理學原理》(Principia Ethica)。 摩爾(G. E. Moore):倫理學的基礎是瞭解「好」 (good)這個語詞的意義。 把「好」定義為自然性質,犯自然主義的謬誤。 「好」是無法定義的簡單性質。對比「黃色」和 「馬」的概念。 人直覺地認知到道德善性(moral goodness),不能 定義它。

8 一、休謨和摩爾 開放問題論證(open-question argument):
檢測方式:對於被視為「好」的任何性質,問: 這個性質本身是好嗎? 例如,把「好」視為「極大化快樂」。 →問:極大化快樂本身是好嗎? [開放問題] →極大化快樂是極大化快樂嗎? [非開放問題] 事實─價值問題的陳述:「好」(價值)不能等 同為「極大化快樂」(事實)。在事實和價值之 間有著鴻溝。

9 一、休謨和摩爾 摩爾的解決辦法:人可以在事實(例如極大化快 樂)裡,直覺地認知到價值(好)的存在。
認知到「好」伴隨著快樂的極大化≠把「好」等 同為快樂的極大化。

10 二、艾爾和情緒論 (一)艾爾的理論: 1.論事實─價值問題:
艾爾(Alfred Jules Ayer):道德語句無法通過「檢 證原則」(verification principle)的意義檢測。 採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對有意義語句的 觀點。 根據檢證原則,有意義的語句有兩類: (1)恆真句(tautology) (2)經驗上可檢證的

11 二、艾爾和情緒論 根據檢證原則,價值語句和神學的語句沒有意義。 例如,「你偷了那筆錢的行為是錯的」沒有比 「你偷了那筆錢」說出更多意義。
就道德話語未能通過檢證測試,且不是事實語句 而言,有事實─價值問題。

12 二、艾爾和情緒論 2.情緒論(emotivism): 艾爾對事實─價值問題的解決辦法:道德話語以 表達感覺的方式發揮功能。
例如,「慈善是好的」表達對慈善的正面感覺。 道德話語沒有報導(report)感覺(事實),只是 「表達」感覺。 (1)認知的(cognitive)語句:有事實內容,可知道其 真值(truth value)。 [傳統道德理論採認知主義] (2)非認知的(noncognitive)語句:缺乏事實內容,沒 有真值。 [艾爾採非認知主義]

13 二、艾爾和情緒論 所有認知主義的理論都是誤導的。道德話語的內 容只是非認知的,且採取表達感覺的形式。
根據艾爾的情緒論,道德話語沒有意義,道德也 不包含推理能力的運用。 倫理的分歧基本上是態度的分歧,而非有關事實 的歧見。

14 二、艾爾和情緒論 (二)對情緒論的批評: 1.意義的檢證理論無法成立
檢證原則無法通過自身的檢測→它沒有意義,不 能作為道德話語的意義檢測方法。 2.混淆改變態度的理由(reason)和原因(cause) 根據情緒論,態度的改變只涉及操弄情緒的原因。 一般認為,給出改變觀點背後的理由才是解決道 德歧見的正當方法。 3.道德判斷無法普遍化

15 二、艾爾和情緒論 Charles Leslie Stevenson的溫和情緒論: 道德話語有非認知的和認知的要素:
(1)情緒表達(非認知的) (2)有關感覺的報導(認知的) (3)其他性質的描述(認知的)

16 二、艾爾和情緒論 在《語言、真理與邏輯》(Language, Truth, and Logic)裡,艾爾指出道德話語還有規約功能 (prescriptive function),即建議或命令其他人採取 個人的態度。 道德話語有兩種非認知的要素:情緒的、規約的。

17 三、黑爾和規約論 (一)規約論:道德判斷的四個特性 代表著作:《道德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Morals)。
1.規約性(prescriptivity): 黑爾(Richard Mervyn Hare):道德判斷有描述的 (事實)和規約的(價值)要素,後者被添加到 前者之上。 在兩種要素裡,規約比描述更重要。例如:說 「Chevy汽車是台好車」。

18 三、黑爾和規約論 「好」相對於某些參照標準(standard of reference), 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不同標準。
讚揚或譴責任何事物時,加入了價值因素—「好」 的規約性質,用來指引他人的選擇。 道德判斷透過其規約要素包含了命令。接受道德 判斷意味著承諾自己要按照那個規約去生活。

19 三、黑爾和規約論 2.道德推理的邏輯(the logic of moral reasoning):
道德判斷有邏輯形式。人們可以爭論判斷,使用 論證來達成特殊規約。 有關「是」和「應該」的區分,在邏輯形式方面, 從一組不包含至少一個命令的前提,無法有效推 導出命令的結論。 有效的道德論證至少必須包含一個「應該」(命 令)的前提,來推出道德結論。

20 三、黑爾和規約論 3.可普遍性(universalizability): 可普遍性是規約論的方法,類似康德的定言令式。
黑爾跟康德理論的差別:定言令式是否會產生實 質的普遍原則。 在做出道德判斷時,個人必須認可他將在所有類 似情況裡做出相同判斷。

21 三、黑爾和規約論 可普遍性是道德原則的必要和充分條件: (1)必要條件:如果一個原則是道德的原則,那麼它 普遍地適用。
(2)充分條件:如果一個原則普遍地適用,那麼它是 一個道德的原則。 [評估]:把可普遍性視為道德原則的必要條件,可 以有強烈的支持論點。但將之視為充分條件比較 難提出支持論點。

22 三、黑爾和規約論 4.原則(principles):
Joseph Fletcher的情境倫理學(situational ethics)主 張,原則對道德生活不是必要的。 黑爾:Fletcher混淆把原則看成絕對事物和把原則 看成告知慎思的理由。 如果沒有原則,多數教學將是不可能的。例如, 學開車。 道德推理需要原則,用來習慣性地指導行為。

23 三、黑爾和規約論 Q:我們應該遵循哪個道德原則? 黑爾:沒有原則的完整清單。個人能自由選擇自 身的原則。
藉由想像力和把自己置身在他人處境裡,人們能 得出一組共通原則→效益主義式的規範道德理論。

24 三、黑爾和規約論 (二)對規約論的批評: 1.太過廣泛,允許典型認為不道德的行為 例如,可證成種族主義狂熱者的道德判斷。
規約論會遭受跟主觀相對主義相同的批評。 2.允許瑣碎的判斷被視為道德判斷 只要能規約地普遍化,任何不矛盾的原則都能成 為道德原則。例如,「應該先綁右邊鞋帶,再綁 左邊鞋帶」。

25 三、黑爾和規約論 3.允許最低限度的重要原則滑出道德理論 例如,「不應該殺害無辜者」在規約論裡不是必 要的原則。
4.對改變個人的原則沒有任何限制 個人可隨時轉換道德原則,這將危及穩定的道德 體系。

26 四、自然主義和事實─價值問題 自然主義(naturalism)把道德語詞跟某種自然性質 連結起來。
當代的道德自然主義者不同意這種作法犯了休謨 和摩爾所說的謬誤。 Geoffrey Warnock:道德跟「改善人類困境」連結。 藉由聚焦在擴展同情心,來對抗各種限制。

27 四、自然主義和事實─價值問題 自然主義和開放論證:
摩爾的開放論證犯「實存化的謬誤」(fallacy of hypostatization),把概念視為實體(substance)或實 在(reality)。 例如,《鏡中奇遇記》(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裡的國王誤把nobody當成一個人。 摩爾錯誤地把「好」視為實存的事物。

28 四、自然主義和事實─價值問題 在道德討論裡,「好」表達出某行為符合人們對 適當行為的標準,或有助於達成正面目標。 例如,講實話是件好事。
人有道德要達成的好的目的(good ends)之概念。 這些目的可藉由快樂、繁榮、福祉、平等這類語 詞,放入非道德的自然語言裡。 道德善性概念的一部份取決於非道德善性的概念。 把「好」的概念視為實存事物並不合理。

29 結 語 事實─價值問題是後設倫理學的重要課題。 休謨、摩爾、艾爾分離描述的事實和價值判斷, 對事實─價值問題提出不同解決辦法。
結 語 事實─價值問題是後設倫理學的重要課題。 休謨、摩爾、艾爾分離描述的事實和價值判斷, 對事實─價值問題提出不同解決辦法。 艾爾的情緒論和黑爾的規約論採非認知主義,他 們的主張面臨不同挑戰。 自然主義者採認知主義,其能否成功消解事實─ 價值問題仍有待探討。 下週課程主題:道德實在論和懷疑論的挑戰 (Moral Real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Skepticism)

30 討論課—討論問題 1.請設想一個自然主義對於「好」(good)的可能定 義,並說明這個定義的優點。 2.請嘗試從Hume與Moore的觀點出發,評估該定義 可能面臨的困難以及自然主義可能的回應。

31 閱讀教材 指定閱讀:Louis P. Pojman and James Fieser,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Chapter 13 The Fact-Value Problem. 延伸閱讀: 1.林火旺,《基本倫理學》,2004。第二篇 第三章 情緒論 2.林火旺,《基本倫理學》,2004。第二篇 第四章 規約論


Download ppt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