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3 繪圖與編輯指令(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3 繪圖與編輯指令(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3 繪圖與編輯指令(2)

2 圓 (CIRCLE, C) 中心點,半徑 -- 內定法 中心點,直徑 -- 內定法,先輸入中心點,在輸入“D”, 再輸入直徑值 二點(2P) -- 輸入直徑之兩點 三點(3P) -- 依序輸入不再同一直線上的三點 相切,相切,半徑(T) -- 選擇與圓相切的兩個物件,再輸入半徑 相切,相切,相切(A) --選擇與圓相切的三個物件

3 多邊形 (POLYGON, POL) 繪製正多邊形, 其邊數從 3 ~ 1024 邊數 邊緣(E)/多邊形中心點>
繪製正多邊形, 其邊數從 3 ~ 1024 邊數 邊緣(E)/多邊形中心點> 多邊形中心點 : 第一個邊緣為水平線 邊緣 : 輸入第一個邊緣之兩端點 內接於圓 外切於圓 邊緣

4 點 (POINT, PO) 畫圖時, 有時需要一些參考點來輔助繪圖 點之格式指令: 等分物件(DIVIDE, DIV) DDPTYPE
格式 -> 點型式 等分物件(DIVIDE, DIV) 將線、弧、圓等分成數等分 並同時輸入點

5 剖面線 (BHATCH, BH) (1) 在工程圖學中,剖面線常被使同於表示零件之切割面的實體部份 樣式之選擇

6 剖面線 (BHATCH, BH) (2) 點選點: 點選預畫剖面線之封閉空白區域 預覽

7 剖面線 (BHATCH, BH) (3) 選取物件: 選擇要畫剖面線之所有物件,並形成一封閉面 進階 正常 外側 忽略
邊界型式: 正常、外側、忽略 正常 外側 忽略

8 剖面線 (BHATCH, BH) (4) 比例: 值愈小愈密 角度: 設定剖面線之傾斜角度 預覽剖面線

9 多行文字 (MTEXT, T) 連續輸入多行文字作為輸入單位,當選取該物件時,此多行文字為一整體物件,可一次被選取 步驟
輸入文字框之第一角點及對角點 於多行文字編輯器內輸入及編輯文字 選擇字體、字體高度、顏色、特殊符號(度,%%d, 正負%%p)、匯入外部文字檔等

10 單行文字 一次一行,只能輸入一次, DTEXT(DT) 一次一行,可以連續輸入多次, TEXT 必須連按兩次Enter以結束輸入 對正(J)
對齊(A) -- 輸入起點與終點 填入(F) -- 輸入起點與終點,再輸入字高 中心(C) -- 輸入輸入行之中心點,再輸入字高與旋轉角度 中央(M) --輸入輸入行長寬之中心點,再輸入字高與旋轉角度 右、左上、中上、右上、左中 中心 中央 左上 中上

11 編輯指令(7) 旋轉物體 (ROTATE, RO) 比例放大縮小(SCALE, SC) 選擇物件(可框選) 選擇基準點(可利用鎖點輔助)
輸入角度或直接用滑鼠旋轉 比例放大縮小(SCALE, SC) 輸入比例值或直接用滑鼠放大縮小

12 調整長度(LENGTHEN, LEN) 選取一個物件或 [差值(DE)/百分比(P)/總長度(T)/動態(DY)]:
選取一個物件 : 顯示物件目前的長度: 差值(DE) : 增加或減少物件長度 百分比(P) 總長度(T) : 輸入物件之新長度 動態(DY)

13 截斷物件(BREAK,BR) 截斷物件(BREAK,BR) 選取欲被截斷之物件(線、圓、孤)。注意:該選取點亦成為截斷線段的第一點
1. 選取截斷線段的第二點 2. 或重新選取截斷線段的第一點(可利用鎖點輔助) 再選取截斷線段的第二點 練習將任一線段自1/3截斷成為二線段

14 炸開 (EXPLODE, X) 拉伸 (STRETCH, S)
將 圖塊(block) 、聚合線(polyline) 、複線、環、3D實體等物件炸開成多個獨立之圖元 聚合線→線或弧 有寬度之物件→無寬度之物件 拉伸 (STRETCH, S) 以框窗選或多邊形框選選取要拉伸的物件 選取物件 指定基準點 指定位移第二點

15 編輯指令 (8) 複製至剪貼簿 (COPYCLIP) 將物件從繪圖工作區中複製至剪貼簿
可在AutoCAD或其他視窗軟體內, 供貼上(PASTECLIP) 指令使用 剪下 (CUTCLIP) 將物件從繪圖工作區中剪下, 並存在剪貼簿內 可用滑鼠單一選擇或選框選擇 貼上 (PASTECLIP) 將剪貼簿內之物件貼至繪圖區內 注意 R14版:被貼上之物件會成為單一物件, 但可用炸開(explode) 恢復為原始多個物件

16 作業 16,17,19,20,22


Download ppt "CH3 繪圖與編輯指令(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