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當代女性議題討論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當代女性議題討論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代女性議題討論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附件2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教系 大學部通識課程選修(一年級) 任課教師:王淑芬 (97-2)

2 壹、 導論:女性主義、性別研究、性別教育與女性主義教學

3 一、定義與概念:女性主義( Feminism)與性別研究 二、性別教育的立場與觀點 三、女性主義教學策略 思考問題:
講題: 一、定義與概念:女性主義( Feminism)與性別研究 二、性別教育的立場與觀點 三、女性主義教學策略 思考問題: 1.請說說你對國內實施性別教育的看法? 2.你認為「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消失了嗎?為什麼?

4 一、定義與概念:女性主義與女性研究 (一)定義( Feminism) 女性要求享有身為人類的完整權利;即對既有的性別關係挑戰,反抗所有造成女性無自主性、居於附屬、次要地位的權力結構、法律與習俗。女性主義運動絕非只是一場女性向男性爭取權利的鬥爭,而是力圖轉變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與社會機制,從而改變社會性別關係,使性別皆能全面發展。

5 女性主義理論發展之目的: (1)描述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2)以女性的觀點解釋其原因; (3)尋求改善之道,以達到性別平權之目標; (4)思索如何根除宰制和附庸的權力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社會。

6 (二)性別研究( Gender studies)
(1)女性的同義詞; (2)視為具有中立、科學的詞語; (3)男女的分隔與區別決定於社會文化所建構的體系,而非男女的生物性(sex)。

7 2. 女性研究的二種不同立場 立場:認為現有性別關係的形成是父權制度宰制下的結果。 立場:接受現有的男女分類和權力的關係。
觀點:男女不同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研究目的:改變現有的性別關係,以抵制不平等關係的持續。 立場:接受現有的男女分類和權力的關係。 觀點:男女不同是自然生成,生物決定的。 研究目的:恢復女人在歷史上的自然面目

8 二、性別教育的立場與觀點 在教育實踐中,對性別教育採取的觀點有三: (一)傳統觀點:性別化教育(Genderize Education)
(二)基進觀點:廢除性別 (Gender free) (三)性別敏感觀點 (Gender sensitive perspective)

9 (一)傳統觀點:性別化教育 贊成觀點:兩性差異決定了社會角色的分工,維繫了社會穩定的功能。 反對觀點:
1.性別角色無可避免的說法,是在合法化男性的支配與限制女性的選擇權。 2.否定性別角色分工是具有效率、功能的說法,社會角色的分配不一定要基於性別。 3.反駁性別角色區隔有利於女性的說法,現今強/弱的分界是依男性觀點而論,不能以此限制女性選擇的自由和經驗別的生活經驗。

10 (二)基進觀點:廢除性別 贊成觀點: 社會性別化的結果,男性支配控制社會的權力與資源。若欲組成正義、自由、安全與公平的社會,則必須廢除性別,使其不再成為決定社會角色的因素。 反對觀點: 1.現行教育制度下,女性已身處不平等的環境中,採取去性別化策略,反而強化性別的不平等。如體育活動的進行和師生的互動。 2.去性別化教學策略的實施,仍存在著困難與風險,如教師是否能忽略性別,令人懷疑,且反而鼓勵女性認同男性的價值等。

11 (三)性別敏感觀點﹡ 目的:在教育活動中,以改變社會不公平的觀念和議題為訴求,使性別角色得以被正確認知。
實踐:性別敏感是較高層次的觀點,它鼓勵人們思索:性別是否在這裡運作?如何運作?採取去性別偏見策略時,有何影響?社會性別歧視的外延效果及有害影響等。 優點:可以打開新洞察力的角度,擴大個人的思考範圍,以改變既有的性別成見,並幫助人們思索性別教育的問題。

12 *性別敏感觀點最早由Jane Roland Martin於1981年提出,主要是針對「有識之士」(educated person)之討論而來。其論點為(1)個人性別不能決定其社會功能角色的扮演;(2)教育課程不能只注重半個社會過程(如傳統人文課程)而忽略其他社會過程之重要性(如對世界和他人關心 人際關係了解等) ;(3)在課程內容上,要認清各項知識的限制及性別偏見的運作等。

13 三、女性主義教學策略 (一)重視學生的經驗與發聲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議題取材,以鼓勵學生表達意見及促成發聲。另藉由多元文化(包括階級、性別、種族、地域等)觀點的討論,促使學生了解異己經驗,並學習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經驗。

14 (二)合作與分享 教學活動以小組方式進行,藉由合作學習促成姊妹情誼(sisterhood),為共同的抗爭行動鋪路。 (三)權威的再思 教師應破除權威以促成學生發聲,並達成跨越差異的溝通。另當主流意見或強勢語言主導課堂的討論時,教師則需善用權威適時介入作澄清。

15 (四)強調批判式的學習 質疑並批判現存的性別關係。除了揭發宰制性的霸權謊言與迷思以外,傾聽他人的經驗 ,或是發展出自我論述,以培養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五)重視主動學習 教師是知識的催生者,應協助學生創造屬於自我的意義,而學生也有責任為自己增能(empowerment),成為主動學習的人,並具有性別意識。

16 四、結論 (一)1986年,四位美國大學教授完成《女性學習的方法》(Women’s way of knowing)一書,提到女性在以下方面感到無力: 1.在表達或認為自己是權威。 2.在公眾場合表達意見,別人會傾聽。 3.贏得別人對她想法、觀念的尊重。 4.在工作上得以充分運用其能力與訓練。

17 他們還指出:在男性支配設計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女性很少注意到自己也可以擁有獨特的學習與認知世界的方式,如遭遇困難時,她們通常不去追查根源,而是懷疑自己的智能。(請參蔡美玲譯,《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女性自我、聲音與心智的發展》(台北:遠流,1995)) 例如:女性常覺得數理科目較為困難而自動選擇文組。或面對電腦科技時,常放棄更高層次的學習與挑戰等。

18 (二)女性為了要符合男性中心的價值體系,而放棄了自我的體驗與認同,讓自身與自我分離,成為一個不完整、不統一的個人。但若不想認同男性的價值,與自我疏離,則必須在現實中不斷地掙扎、奮鬥,但那是一條孤獨,似無終點的道路。 例如:你是否害怕追求卓越與成功?周圍的人大多支持女性更上一層樓嗎?你敢於做一個突破傳統的人嗎?

19 批判思考(請自擇1題作答) 1.台灣教育環境中存在哪些對女性不友善的現象?請舉例說明?
2.你認為女性很少在數學、自然科學領域功成名就的原因為何? 3.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當男性、女性,還是其他性別?為什麼? 4.針對台灣三低的性別圖像:生育率低、勞動參與率低、薪資低,請分別提出最應改善之道?

20 閱讀及延伸教材: 1.〈台灣性別圖像 三高三低〉,「中國時報」,2006/03/07。
2.〈五成大專院校教評會 違性別平等法〉,「中國時報」,2005/09/26。 3.〈學校強制裙裝涉違法?教部:將開會討論〉,「中央社」,2008/10/09。 4.〈美學界報告:女性理工學者事業發展仍受限〉,「中央社」,2006/09/22。 *5.林芳玫等,《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頁1~2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係延伸教材)


Download ppt "當代女性議題討論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