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研究成果簡報製作格式 請提供以下內容: 研究成果名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研究成果簡報製作格式 請提供以下內容: 研究成果名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研究成果簡報製作格式 請提供以下內容: 研究成果名稱
作者 (若為corresponding author,請在姓名後方加註 * ) 如: Chi-Kang Tseng, Soo-Chen Cheng* 所(處)、研究中心 發表期刊 期刊名稱 發表年度, 卷(期), 頁數 如: Science 2008, 320(5), 研究成果簡要說明 研究成果圖片與圖片說明

2 全向寬頻仿生矽奈米結構的抗反射特性 黃逸帆、薛特、任怡鈞、彭成瑜、劉子安、徐裕奎、潘犀靈、羅鴻鈞、許智勳、張炎輝、李志善、陳貴賢*、林麗瓊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 2, 我們發現一種簡易、非週期性的矽奈米針尖陣列可以有效消除光反射,這種抗反射功能涵蓋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以至太赫(THz)電磁波,並且對各種入射角的光線都有效。 這種抗反射功能源自眾多生物如飛蛾複眼的奈米結構,隨高度而逐漸改變反射係數的奈米針尖結構成為超級抗反射表面。本發現將可應用於海空潛航功能以及高效率太陽能板上。

3 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 明清之際逃禪遺民精神樣式的衝突與融合
廖肇亨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人文中國學報》,第13期,頁 (2007) 明社既屋以後,在殘山剩水之間拳拳故國的明遺民,如何安頓個人身心成為當時知識社群普遍關心的課題。他們的人生選擇不僅代表了個體與國家權力之間的衝突與糾葛,更引導了未來文化與學術思想潮流的走向。在明遺民種種人生抉擇當中,一個極明顯,也極不易為後人理解的現象,便是士人大規模出家此一文化現象,例稱「遺民逃禪」。逃禪遺民之間有種種差異,方以智(出家後號青原愚者)與金堡(出家後號今釋澹歸)正好代表兩種不同的類型,王夫之對兩種逃禪遺民的批評正好體現了這種價值取向。本文從王夫之、金堡、方以智三人的交遊談起,就三人交遊的軌跡仔細考證,從而以此為基礎,討論明清之際的知識份子身處天崩地解之際各種價值系統之間的衝突,而種種偏見與誤解的根由相當程度其實是源自佛教與儒家長期以來的不同價值觀念所導致。

4 1999台灣集集地震震後變形之時空變化 許雅儒*、Paul Segall、余水倍、郭隆晨 and Charles A. Williams 中央研究院地球學科學研究所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7, 169, 1999年集集地震震後至2000年底的十五個月期間,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與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在中部地區實施多次重複GPS衛星測量。這些觀測不但在時間上有重複性與連續性,空間分布也涵蓋引發地震之車籠埔斷層兩側,提供許多寶貴資料研究集集地震的震後變形。我們分析兩種可能的震後變形機制:一為在原有主震破裂面上或其延伸面之持續滑移;另一為下部地殼或上部地函之黏彈性變形。結果顯示:前者較後者更能解釋地表之觀測結果。震後滑移大致分布於集集地震主要破裂地帶的周圍。此外,震後滑移之空間分布並無伴隨時間增加有明顯之改變。集集地震發生時,破裂面下方接近水平之滑脫面上的滑移量並不顯著,但此處卻有較大的震後滑移,最大的震後滑移(~0.57m)位於震央東邊。在車籠埔斷層北段同震滑移大的地方,震後滑移並不顯著;但在車籠埔斷層南段靠近震央區處,在同震和震後都有明顯的滑移。推測係因斷層帶之摩擦性質可能有明顯的三維變化,或是斷層破裂時周遭圍岩的物理性質改變所造成。大致說來,同震滑移大的地區已無震後滑移,表示大部份的應力在地震發生時已被釋放。 ▲ 圖一:集集地震震後15個月之地表變形。黑色箭頭為水平位移及95%信心區間誤差橢圓;紅色星號為震央;紫色實線為地表主要斷層線。 ▲ 圖二:不同時間之斷層滑移速率分布圖,震後天數表示於左上角。黑色箭頭為累積之滑移量;白色星號為震央;白色圓圈為測站位置。 圖三:同震滑移(紅黃色階)和震後滑移(藍色等值線,0.1 m間距)投影至地表分佈圖。白色圓圈為測站位置;黑點為震後15個月震源小於30 km之地震;.白色星號為震央。

5 咸豐草聚乙炔類化合物(Cytopiloyne)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
張力天、張書林、江一民、楊文欽* 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7, 178, 本實驗室利用生物活性平台找到咸豐草的聚乙炔類化合物可以有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的功能。 其中以cytopiloyne為最有效的聚乙炔類化合物。我們的研究發現Cytopiloyne可抑制CD4 T細胞分裂,有效地防止非肥胖型糖尿病鼠方的糖尿病的發病。 此外,Cytopiloyne抑制輔助型Th1 細胞分化並促進Th2細胞分化,這與它可增加GATA-3標達相關。 再者,長期使用cytopiloyne會顯著減少胰的淋巴結和脾臟的CD4+T細胞的量,但是不損害T細胞所調控的抗體產生反應。 Co-culture 分析暗示CD4T細胞量的減少是與Fas ligand/Fas反應路徑有關。因此,我們的結果顯示cytopiloyne 主要透過調控T 細胞的功能來防止第一型糖尿病發生。 Cytopiloyne O H Retention time (min) RA (%) 5 10 15 20 25 30 35 80 40 IFN-g T1D/NOD Th0 Th1 Th2 IL-4 50 PBS CD4+ T cells Cell # (x104) Per oral ~ 50% decrease NOD mouse Bidens pilosa Promote inhibit 圖一:咸豐草萃取物的高壓液相層析圖與聚乙炔類化合物(cytopiloyne)之化學結構。 圖二:聚乙炔類化合物(cytopiloyne)可透過T細胞調節來預防第一型糖尿病。這T細胞調節是控制分化()與減少T細胞數量()。


Download ppt "研究成果簡報製作格式 請提供以下內容: 研究成果名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