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廣教育與鄉村發展 Extension education &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廣教育與鄉村發展 Extension education &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廣教育與鄉村發展 Extension education &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闕河嘉 台大農業推廣學系

2 永續發展與鄉村教育 永續發展的意義 「問題」與永續的新意 EZ/EC:鄉村社區增權計畫 「參與式規劃」

3 鄉村永續建設 文建會:新點子計畫 農委會:一鄉一休閒/休閒農漁園區 漁業署 水保局 保防單位

4 文建會 社區營造提倡一種由生活者立場出發的思考模式,要營造一個可永續經營和生活的家園。而生活本身即是不斷在克服困難與解決問題,營造是一項沒有終點的工作。. 因此,我們需要建立重視「過程」和「學習」的生活價值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目的和價值所在,學習本身是一種過程,學習本身即是價值所在。

5 在鄉村地區,我們應該推動由「農業政策」轉化為「鄉村政策」的思考模式,
將純經濟取向的農業發展政策,調整為以知覺空間、環境、人文、社會等元素為基礎的故鄉重建政策, 把「農」村改造成為適合居住的「鄉」村,既紓解都市生活的壓力,也找回故鄉的感覺。 截由新故鄉運動機制的建立,重新思考生活與土地的關係,重建鄉村的生活價值觀,讓人們重新認識故鄉。 在原住民地區,也要將社區營造的概念和程序作法導入,建立族群社區的生產模式,進行部落的改造和重建。

6 「社區總體營造」企圖在當前的掠奪性經濟發展思考模式之外,群找一種地方導向型和內發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取代以引入外來資金帶動地方發展的做法,以免帶來了各地均質化、單一化的發展面貌,使地方的特色在發展過程中流失。 這種生態性的地方發展策略,目的就是要維持地方產業與環境生態的平衡,為這塊土地開拓出一條永續的發展方向。 以社區共同體化的生產模式,發展永續性和地緣性的產業類型,例如景觀產業、文化產業、學習產業和活動產業,振興地方的活力與生機。

7 即透過空間與產業的多樣性、連結性、整合性,形成一套均衡的生產組織,更進一步提升為區域性、支援性的產業,即鄉鎮間、村落間相互支援並有不同分工。
強調內需機制及區域性的發展,藉由村落與村落間的結合支援、形成地緣性的產業。 不以降低成本,大量開發的經濟模式,從事地方產業的發展,把地方人完全變成純粹的生產線工人,喪失其生活自主性,而造成產業與地方脫節。 這個發展模式,必然要強調地方型都市的魅力與個性,重建新村的生活價值觀,提倡對地方產業特色、文化產業、傳統產業的欣賞與支持。

8 鄉村社區增權計畫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Program
Comprehensive 綜合性 Long-term 長期的 Strategic 策略的 Partnerships 合作夥伴關係 Participation 參與是規劃 Local self-determination 地方自主 Area-wide 地緣性 Performance benchmarks 執行指標

9 Comprehensive 綜合性 社區問題與議題 地方政府長期的發展目標與策略 問題永遠因地方而異

10 Long-term partnership 長期性
政府與鄉村社區 十年為單位 一系列相互連結與相互支援的計畫執行與能力

11 Strategic plan 策略性規劃 根據綜合文題研究界定發展主題與擬定開發議題的社區主要的發展先後次序 獨特 整合

12 Partnerships 合作夥伴 中央、地方政府、社區、部落、私部門、公部門、類公部門、居民 「農業推廣」的角色 資源分析 資源整合
資源開發

13 Citizen participation 居民參與
居民廣泛參與 規劃、執行、評鑑: 從社區到地方政府到中央 社區居民自己的行動力、能力完成計畫執行

14 Local self-determination 地方自主
選擇、決定優先次序 維持計畫執行的統整能力與工作 政府:協助 推廣工作:諮詢

15 問題與批判 永續發展 =經濟發展? =科技(技術)決定論? =組織管理? =經濟效益?

16 文史工作者/團體 v 社區發展協會、村里辦公室:喧賓奪主?
居民互動:誰的利益? 專業、時間、投入:什麼遊戲規則? 政策「制度面」評鑑:需求 v 成就 專業語言:語言障礙與成就鴻溝

17 永續發展/另類思考 永續發展與政治經濟結構 社區居民參與與社會公平原則 新的制度建立

18 Participatory Planning 參與式規劃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AR) 參與式行動研究

19 參與式規劃的 5 階段 1) 準備 2) 調查 3) 規劃 4) 執行 5) 觀察與反思

20 參與式規劃的架構圖 Fig. 1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AR

21 (1) 準備階段 界定研究場域 「核心小組」

22 (2) 調查階段 核心小組的前置作業 資料收集

23 (3) 規劃階段 核心小組與行動項目

24 (4) 執行階段 核心小組與當地居民

25 (5) 觀察與反思階段 分析與反省 關鍵:

26 參與式規劃的研究工具 原則 彈性 居民、核心小組、研究人員、地方政府 「對話、空間、時間、社會結構」 二手資料

27 (1) 有關對話的研究工具 非正式訪談 半結構性問卷 焦點團體討論 關鍵人物訪談 直接觀察 結構性問卷

28 (2) 有關空間的研究工具 描圖 實地觀測

29 (3) 有關時間的研究工具 時間表 日誌 季節與年度計畫表 願景圖

30 (4) 有關相關團體的研究工作 組織關係圖 資源性 工作性 合作關係方法

31 (6) 充分利用二手資料 空照圖 統計資料 其他出版品


Download ppt "推廣教育與鄉村發展 Extension education &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