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规则讨论 刘红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规则讨论 刘红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规则讨论 刘红梅

2 目标 重要意义 工作方式 类群范围 具体编写规则 具体编写实例-石松科 讨论

3 目标 主要依据当前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其他学科的证据,建立一个陆地植物范围内属级水平的科属系统,以期全面综合反映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引入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后的最新成果。同时,籍本志要的编写,推动植物系统学和其他相关研究领域(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等)的进步。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4 重要意义 由于分子系统学研究多是由不同的类群专家进行的分散研究工作,虽然目前国际上已经倾向于多个国家、多个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集中多家力量,共同攻克对大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然而目前仍未有学者或研究机构将所有这些研究成果汇总和发表,而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将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最新、最可靠的资料。《陆地植物科属志要》即着眼于当前这一需求,将目前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整理和汇总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5 工作方式 世界范围内各个类群专家间的国际合作。首先完成中国近4000属植物的志要,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陆地植物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6 类群范围 世界地理范围内所有陆地植物类群,涵盖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内的所有现存植物类群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7 具体编写原则-1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以文字形式收录属及以上分类单元的陆地植物类群;在传统分类等级之上或之下的一些无正式分类等级的重要类群也会包括在内(如asterids,rosids),分文字版和网络版两种形式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8 具体编写原则-2 系统排列体现目前最新的系统学研究成果,其中科属排列以类群的演化次序为准,被子科属名录采用最新的APGIII系统,蕨类植物则以Smith等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为框架;科属概念力求体现目前最新的系统发育研究成果;对于那些支持率较高,而又有形态支持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应予采纳。而对于分子系统学分析支持率偏低而又缺乏形态支持的结果,可暂不予以考虑。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9 具体编写原则-3 科属描述应简明而突出物种的鉴别特征,科属的记载应包括科属来源、大小、分布范围或特点,尤其是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目前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认识和所放位置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依据和争论焦点所在,希望能够提供完整的研究历史及一个鲜明的部分结论及本文的观点: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0 具体编写原则-3(1) 凡是分子系统学研究证实自然而无范围变动的科,一般不再列出科特征和分布等,仅列出简略类群介绍和其重要识别特征或在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彩色照片、生境、地理分布、代表物种等基本信息。对经济价值和用途、保护生物学信息,在有可靠来源时也可以予以包括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1 具体编写原则-3(2) 凡新划出或新定义、系统位置有新变动的分类群,重点论述分类群特征和研究历史,并列出相应证据,以利于对该类群的认识和掌握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2 具体编写原则-3(3) 凡寡种或单种属,除列出类群的特征外,还将列出各个物种的主要区别特点以及地理分布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3 具体编写原则-3(4) 对科属系统关系的论述除主要参考APGIII系统和《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外,专科专属的研究则采取该类群专家的研究结论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4 具体编写原则-3(5) 对科属以外分类等级的论述(亚科、族、亚属等)一般只列出名称及简要概述,并列出简略的重要特征和分布特点介绍,不做详细论述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5 具体编写原则-4 本志要对陆地植物类群的研究历史、系统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以及一般文献和分科检索表等内容安排在书的绪论;书的末尾为总索引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6 具体编写实例(蕨类植物石松科)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7 石松科(Lycopodiaceae) [简略描述] 小型至大型蕨类,土生。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片状;侧枝2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稀单轴分枝状。单叶小型,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或披针形。孢子囊穗圆柱形或葇荑花序状,通常生于孢子枝顶端或侧生。孢子叶的形状与大小不同于营养叶,膜质,一型,边缘有锯齿;孢子囊无柄,生于孢子叶叶腋,肾形,2瓣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常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染色体基数 x=13,17,23。全球广布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8 石松科(Lycopodiaceae) [研究简史] 目前分子系统学研究支持石杉科并入石松科,科下划分为4-5属,即石杉属、石松属、小石松属、石葱属和石杉属的Huperzia selago group独立为一个单独的属。拟小石松属和垂穗石松属归入小石松属;扁枝石松属和藤石松属归入石松属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19 石松属Lycopodium Linn. [简略描述] 多年生中型土生蕨类。主茎伸长匍匐地面,或主茎直立而具地下横走根茎,有疏生的叶。侧枝直立,一至多回2叉分枝;小枝密,直立或斜展。叶螺旋状排列,线形、钻形或窄披针形,基部楔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或具齿,纸质或革质。孢子囊穗单生或聚生于孢子枝顶端,圆柱形;孢子叶较不育叶宽,卵形或宽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而具齿,纸质;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染色体基数x=17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0 石松属Lycopodium Linn. [地理分布] 全世界分布 [属下划分] 约10种。我国6种1变型 [彩色图片]
[彩色图片]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1 讨论-1 本科属志要与《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和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2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 2003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3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www.mobot.org/mobot/research/apweb/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4 讨论-2 每个科属应该提供的信息量?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5 Kubitzki, 2003 APG Website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6 讨论-2 每个科属应该提供的信息量?(彩色照片、地理分布?)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7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8 讨论-2 提供科级系统发育树?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29 讨论-3 专科专属研究者参与项目 Taxonomist vs. Phylogenist 类群分配和协作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30 讨论-4 是否需要在本书专门有一个名词术语解释的章节(形态学、孢粉学等性状解释和统一标准)?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31 应给予重点考虑和借鉴的已有资源 1.《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2003 吴征镒等编著)
2.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 ( , 2003 Kubitzki) 3.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32 Thank YOU!!!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原则探讨 2019/5/14


Download ppt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规则讨论 刘红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