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應用倫理學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2 前 言 先幫台灣人,再幫外國人?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是台灣的非盈利慈善組 織,多年來持續推動跨國賑災、社會與醫療服務。 批評者認為,慈濟每年募到數十億捐款,大部分 來自台灣民眾。台灣仍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應 該把錢和物資優先用在本地的災後重建,改善偏 鄉教育,提供身心障礙者和老人長照服務,而不 是拿去幫助尼泊爾、土耳其或非洲國家的人。 請問:你認為批評者的看法有道理嗎?為什麼?

3 前 言 正義(justice):讓人得到公平的或應得的東西。
前 言 正義(justice):讓人得到公平的或應得的東西。 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涉及社會價值物 (所得、權利、福祉、幫助等)的公平分配。 分配正義適用一個社會之內和不同社會之間。 個人有沒有幫助有需要者的義務,減輕其苦難? 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是誰?在道德上有差別嗎? 探討全球性的分配正義問題:對那些生活在距離 遙遠國家,貧窮、飢餓、瀕臨死亡的陌生人,我 們對他們的責任是什麼?

4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背景知識:全球貧富差距的現況、相關道德因素。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背景知識:全球貧富差距的現況、相關道德因素。 2.道德理論:極端自由主義(libertarianism)、效益主 義、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的主張。 3.道德論證:援助貧窮國家人民的義務。 支持:辛格(Peter Singer)的論證 反對:哈定(Garrett Hardin)的救生艇論證

5 一、背景知識 貧富差距又擴大 調查:1%富豪掌握全球82%財富
貧富差距又擴大 調查:1%富豪掌握全球82%財富 樂施會(Oxfam)公布最新報告,……全球最窮困 的一半人口中,有37億人在2017年沒有增加財富, 且去年增加的財富中,高達82%的財富被1%人口 掌握。……今年的報告也提到,約有42位富豪財 富總值相當於全球最窮半數人口。去年的報告則 指出,有61位富豪身家總值相當於全球最窮半數 人口的總和。 [自由時報 ] 請問:個人或政府有沒有改善全球貧富差距的道 德義務?

6 一、背景知識 (一)全球貧富差距的現況: 有超過二十億人生活在極度貧窮狀態,有數億人 缺乏乾淨的飲用水或面臨飢餓、疾病的威脅。
在開發中國家,許多孩童因嚴重營養失調而體重 不足,甚至死亡。多數是出於可避免的原因。 人們同意貧富差距的事實,但對於什麼是對這類 痛苦的適當道德回應,則持不同看法。

7 一、背景知識 (二)相關道德因素: 1.我們跟需要幫助者之間的距離:
情境A:假設你碰巧看到一個小孩在小河裡溺水。 要救他對你來說很容易,只會對自己造成微小的 不方便,並且你是現場唯一可以救他的人。 情境B:假設這個小孩遠在100英里或5000英里外的 地方。雖然距離很遠,但你擁有拯救他的能力。 請問:你會救他嗎?這是道德義務嗎?

8 一、背景知識 不同主張: (1)人們沒有義務去幫忙遙遠的人,他們是跟自己沒 有社會或情感連結的陌生人。 (2)距離是不相關的考量。需要幫忙的人在哪裡,沒 有道德差別。

9 一、背景知識 2.權利(right)的概念: 權利:一個人對擁有某事物的主張(claim)或資格 (entitlement)。這是道德要求,其他人有責任要按 該要求行動。 (a)消極權利(negative right):其他人有責任「不去 干擾」那個人獲得某事物。 (b)積極權利(positive right):其他人有責任「幫助」 那個人獲得某事物。

10 一、背景知識 不同主張: (1)人只有消極權利→沒有義務要去幫忙別人,無論 這個人是近或遠。 (2)人有消極權利和積極權利→有義務去幫助不幸的 人,包括世界上貧窮和挨餓的人。 (3)窮困者沒有權利要求,但人有慈善的義務(duty of beneficence):如果對自己沒有太大犧牲,造福 他人的道德責任要求我們幫助窮人。

11 一、背景知識 超義務行為(supererogatory action):不是道德上 要求人去做的事,願意做會得到讚賞,不做也不 會被譴責。
有些人認為,慈善義務是有限的,超義務的行為 值得讚美,但個人有選擇權。 有些人(例如效益主義者)不承認超義務的行為。 道德要求我們隨時都要盡可能造福他人。

12 二、道德理論 (一)極端自由主義 (libertarianism): 代表人物:Robert Nozick、John Hospers。
強調個人自由和消極權利,積極自由不能作為違 反個人自由的理由。 只要沒有違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人有不受干涉、 以自己希望的任何方式處置其財產的權利。 Hospers:每個人是他自身生命的擁有者。 結論:幫助窮人和飢民可以是出於慈悲的行動, 但不是義務的要求。

13 二、道德理論 [批評]:跟常識道德產生衝突。 根據極端自由主義,即使只會為自己帶來微小不 便,人沒有義務要拯救溺水的小孩。
只需付出較小代價就可以拯救他人性命時,主張 救人僅是個人的選擇並不合理。 思考:極端自由主義主張不應該拯救溺水的小孩?

14 二、道德理論 (二)效益主義: 1.支持有助人義務: 代表人物:辛格(Peter Singer)。
富有者把大部分財產拿來幫助其他國家需要幫助 的人,可以增加世界的整體價值。 結論:助人不是超義務行為,而是無法逃避的道 德義務。

15 二、道德理論 2.反對有助人義務: 代表人物:哈定(Garrett Hardin)。 造成全球貧窮和飢餓的原因是未控制的人口成長。
貧窮國家的生育率遠高於富裕國家,世界食物銀 行(World Food Bank)的分享系統導致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救不控制人口國家的飢民,長期將導致更大傷害。 如果不提供國際救援,貧窮國家的人口最終將趨 於穩定,恢復人口和可供應食物之間的平衡。

16 二、道德理論 [批評]: 論證背後的假設有誤:人口成長是飢荒的主要原 因?給予食物援助是避免挨餓的唯一選項?富有 國家對開發中國家貧窮者的困境沒有責任? 辛格:它用有關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信念,反對 人有解除現在發生痛苦之義務。

17 二、道德理論 (三)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 正義要求在所有人之間平等分配價值物。
1.確保最起碼需求:所有人應該分配到維生所需的 某種最小量財貨,例如食物和醫療照護。 2.平均分配:所有人對世界上的資源擁有平等權利, 應同等分配給每個人。 批評:個人自由應優先於經濟上的平等。

18 三、道德論證 (一)辛格論富裕者的助人義務:
在〈飢荒、富裕與道德〉(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一文裡,辛格嘗試證明,富裕國家的人 民有道德義務要幫助其他國家的人。 提供足夠援助,減低貧困國家人民的痛苦,沒有 超出富裕國家的能力範圍。 不幸地,人們沒有做出必要的決定和行動。

19 三、道德論證 1.論證: (1)因為缺乏食物、遮蔽住所和醫療照護而受苦和死 亡是件壞事。 (2)如果我們有能力阻止壞事發生,且不會因而犧牲 任何道德上同等重要的東西,那麼我們在道德上 就應該這麼做。 (3)因此,我們在道德上有義務去阻止因為缺乏這些 必需品造成的痛苦。

20 三、道德論證 辛格:這樣的道德義務適用所有有需要的人,無 論其距離遠近,也跟自己是不是唯一能提供幫助 的人無關。
人們買新衣服不是為了保暖,而是為了好看。如 果把錢捐給飢民,可以阻止另一人餓死。 捐錢給飢民是道德義務,不捐錢是錯的。

21 三、道德論證 2.應該要捐多少錢? 前提(2)的強版本:達到邊際效益的水準為止。即 直到捐錢對自己或依賴自己的人造成的痛苦=因 而解除的痛苦。 前提(2)的弱版本:只要能阻止壞事發生而不會 「犧牲道德上重要的東西」,就有阻止的義務。 辛格:強版本比較正確,但即使只採弱版本,世 界就很可能產生轉變。

22 三、道德論證 3.可能的批評: (1)常識道德判斷不支持辛格的觀點:人們只會譴責 違反道德規範者,不會譴責沈溺於奢侈而不救濟 飢民的人。
[辛格的回應]: 人們事實上怎麼做判斷,跟結論的有效性無關。 道德要求是否過高,是社會建構出來的。 道德的觀點要求人把視野超越自身社會的利益。

23 三、道德論證 (2)道德要求太高:根據辛格的主張,人們應該把所 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救災。 [辛格的回應]:
我們不情願面對的結論,不表示它就是錯的。 應該批評的是對行為的常識判斷標準。多數人是 自利的,很少人會去做所有應該做的事。

24 三、道德論證 4.論證評估: 多數人同意前提(1),儘管可能根據不同理由。 爭議在前提(2)。

25 三、道德論證 (1)忽略人的權利: John Arthur:每個人對其擁有物,有不可讓與的 權利。 我們是否應給出一顆腎臟或眼睛來幫助他人?
道德義務不要求英雄主義式的犧牲。 理由:它是你的身體,個人對之擁有權利,這樣 的考量勝過任何助人的義務。

26 三、道德論證 (2)忽略應得(desert) :
勤勉的農夫辛苦工作,生產出足以過冬的剩餘食物; 懶惰的鄰居把整個夏天花在釣魚,眼看他和家人冬 天就要挨餓。 請問:勤勉的農夫應該把剩餘食物捐給鄰居嗎? John Arthur:No。道德上不只要比較農夫留下和 給出食物的結果,更應考量這些食物是他努力工 作生產出來的事實。

27 三、道德論證 (3)道德義務有親疏遠近之別: Louis P. Pojman:幫助跟自己有親密關係者的義務, 比幫助遙遠陌生人的義務更強。
[辛格的回應]: 公正原則、可普遍化原則和平等原則不允許人們 因距離而歧視某些人。 即時通訊和快捷的運輸縮短了距離,基於地理因 素的歧視無法獲得證成。

28 三、道德論證 (二)哈定論富裕者的助人義務: 哈定採結果主義觀點,得出跟辛格相反的結論。 1.救生艇論證:
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國家極度貧窮,三分之一的 國家相對富有。 富有國家就像載著富裕者的救生艇,海面上佈滿 快淹死的窮人。 每艘救生艇都有承載人數限制。讓所有有需要的 人都上船,救生艇翻覆,每個人都會溺死。

29 三、道德論證 每艘救生艇須保留安全額度,才能因應突發狀況 或自然災害。因此應該搭載少於最大容量的乘客。
拒絕幫助海上快溺死的人,是唯一的存活之道。 結論:富裕國家沒有道德義務要對發生飢荒、人 口過多的貧窮國家提供援助。

30 三、道德論證 2.批評: 忽略富裕國家對貧窮國家人民的困境負有責任: 富裕國家長年利用貧窮國家及其人民,殖民和商 業模式持續從第三世界的經濟條件大量獲利。 有足夠食物,問題出在分配和經濟結構:供給並 非固定的,生產出的食物足以餵飽世界上所有人。 富裕國家人民投入旅行、廣告、國防和其他消遣 的金錢,遠遠超過援助貧窮國家的花費。

31 結 語 全球經濟正義問題涉及國家之間的價值物分配。
結 語 全球經濟正義問題涉及國家之間的價值物分配。 富裕國家及人民對遠方需要幫助者有何道德義務, 極端自由主義、效益主義(可得出對立的結論)、 平等主義持不同主張。 面對全球貧富差距、貧窮國家長年內戰和飢荒造 成苦難,需深思助人義務的理據何在,付諸行動。 下週課程主題:專業倫理−揭發弊端跟有意義的 工作有何關連?

32 小組討論 近年,每年大約有30萬的國際難民非法進入歐洲尋求 庇護,這些難民來自戰亂、政治壓迫等不適合居住的 地區。這被稱作「歐洲難民危機」。以英國為例,報 導指出:「面對日益加深的難民危機,英國首相卡梅 倫宣佈,英國將接受『數以千計』的更多的敘利亞難 民。卡梅倫說,英國將用『理智和情感』處理難民問 題,併發誓要尋求解決難民危機的長久方案。」 (BBC中文網 ) 英國及許多歐洲國家,基本上願意在「承受能力範圍 內」接納難民。但是,近幾年卻也發現,接納大量難 民造成一些局部的治安問題,包括協助不法移民成為 一門生意,也造成一些國家極右派(新納粹主義)聲 浪的興起。

33 小組討論 請問: 1.接納大量難民可能會如何影響英國公民原本的權 益?
2.考慮上述影響的情況下,英國人是否仍有道德義 務,接受盡可能多的難民?為什麼?

34 指定閱讀 Lewis Vaughn, “Ch 19. Global Economic Justice,” in Doing Ethics: Moral Reasoning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Pp Peter Singer,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in Ethics in Practice: An Anthology, Pp

35 延伸閱讀 Garrett Hardin, “Lifeboat Ethics,” (1974). at_ethics_case_against_helping_poor.html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第八章 富裕與貧窮〉, 《實踐倫理學》,2005。第 頁。 波伊曼(Louis P. Pojman),〈世界性飢荒〉,收錄 在〈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1995。第 頁。


Download ppt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