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节 温室球根花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节 温室球根花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节 温室球根花卉

2 第四节 温室球根花卉 一、温室球根花卉栽培特点
概念:温室球根花卉是指在当地不能露地越冬,需在温室中越冬或整个生长过程需在温室中进行的球根花卉。 应用:温室球根花卉种类丰富,花色艳丽,花期较长,栽培容易,是室内装饰的主要花材,也是重要的切花花卉。

3 (一)生态习性 球根花卉有两个主要原产区:
一是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的地区,此区为秋植球根花卉的主要原产区。此区的球根花卉,秋天栽植,秋冬生长,春季开花,夏季休眠。这类球根花卉比较耐寒,喜凉爽气候而不耐炎热。如水仙、百合、仙客来、风信子等,在北方常作温室栽培。 另一类是以南非(好望角除外)为代表的夏雨地区,包括中南美洲和北半球温带为主要原产区。此区为春植球根花卉主要原产地区。春季栽植,夏季开花,冬季休眠。此类球根花卉生长期要求较高温度,不耐寒冷。如唐菖蒲、大丽花、美人蕉等,在北方常作露地花卉栽培。 春植球根花卉一般在生长期(夏季)进行花芽分化,秋植球根花卉多在休眠期(夏季)进行花芽分化。

4 (二)繁殖方法 1.分球:是各类温室球根花卉繁殖的主要方法,如朱顶红、马蹄莲、小苍兰、虎眼万年青、葱兰等常采用此法繁殖。
2.扦插:如朱顶红可用肉质鳞片扦插;球根秋海棠用茎插;大岩桐既可叶插也可茎插。 3.播种:常用播种繁殖的温室球根花卉有仙客来、大岩桐、球根秋海棠、朱顶红等。播种繁殖后代常发生变异或分离,为保持品种优良性状,仍以分球或扦插繁殖为宜,大规模生产可采用组织培养。

5 (三)栽培管理 温室球根花卉栽植深度因土质、种类不同而异。大多数为球高的2~3倍。
葱兰以球根顶部与地面相平为宜;朱顶红、仙客来、大岩桐应将球根1/4~1/3露于土面之上;虎眼万年青则只将不定根栽入土中。 温室球根花卉的其它栽培管理特点与露地球根花卉基本相同

6 二、常见温室球根花卉 (一)仙客来 【别名】 萝卜海棠、兔耳花、一品冠 【科属】 报春花科 仙客来属 【形态特征】
【科属】 报春花科 仙客来属 【形态特征】 根:块茎扁圆形或球形,肉质,紫黑褐色。 叶:叶基生,丛生,有紫色长柄,心脏状卵圆形,有突尖,深灰绿色有灰白色花纹,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圆齿牙。 花:花单生,有长柄,花蕾下垂,花冠深裂,裂片长椭圆形,长为花冠筒的4~5倍,花开时花冠裂片向上翻卷且扭曲,形似兔耳而得名。花冠有紫红、红、粉、白等色,冠基部常有紫红色斑,边缘光滑或呈波状锯齿。花期12月至翌年5月。

7 【栽培品种】园艺品种依据花型可分为: 1.大花型:花大,花瓣全缘、平展、反卷、有单瓣、重瓣、芳香等品种。
2.平瓣型:花瓣平展、反卷,边缘具细缺刻和波皱,花蕾较尖,花瓣较窄。 3.洛可可型:花半开、下垂;花瓣不反卷,较宽,边缘有波皱和细缺刻。花蕾顶部圆形,花具香气,叶缘锯齿显著。 4.皱边型:花大,花瓣边缘有细缺刻和波皱,花瓣反卷。 5.重瓣型:花瓣10枚以上,不反卷,瓣稍短,雄蕊常退化。 6.微型:小型多花,常带香味,花型花色多种,较耐寒。

8 1、大花型

9 2.平瓣型

10 3.洛可可型

11 4、皱边型

12 5.重瓣型

13 6.微型

14 【生态习性】 温度:喜凉爽,生长和花芽分化适温为15~20℃,冬季开花期温度不得低于10℃;夏季温度若达28~30℃,则植株休眠,达到35℃以上,则块茎易于腐烂。 光照:喜阳光充足,属于中性日照植物,夏季要适当遮荫,冬季要良好的光照。 水分:喜湿润,相对湿度70%~75%;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15 【繁殖方法】 以播种为主,也可分株、切根繁殖。
1.播种繁殖:春秋均可,但以8~11月为好。播前用30℃温水浸种2~3h,可提早半月左右出苗。播种土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仙客来种子大,以2×2cm的株距点播于浅盆或浅箱中,覆土0.5cm,轻轻压实,盖上玻璃,置于16~20℃温度条件下,保持湿润,黑暗,约4~5周可发芽,13~15个月可开花。

16 2.分割块茎法:结实不良的优良品种可用分割块茎法繁殖。于8月下旬块茎即将萌动时,将块茎自顶部纵切成数块,每块需要带有芽眼,切口涂以草木灰或木炭,稍晾后,即可上盆栽植。但应用甚少。
近些年来,国际上对仙客来的营养繁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功方法有: (1)块茎组织培养,将块茎切块,在无菌条件下组织培养以形成再生植株; (2)用带有部分块茎组织的叶芽进行扦插; (3)在原盆中,切除块茎上部,然后纵切分割,使之形成再生苗等。

17 【栽培管理】 1、上盆与换盆:1片真叶时分苗。4~5片真叶时栽植小盆中。5~6月份再换入直径12~13cm的大盆中。仙客来需几次换盆才能茁壮生长。 盆栽基质可用园土6份、腐叶土3份、河沙1份混合配制,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初次上盆时使块茎微露出土面,以后换盆应逐渐使其露出土面1/3~1/2。

18 2、肥水:初期不可过湿,否则易烂球。以后逐渐增加浇水量。生长期间每7~10d施1次稀薄饼肥水,浇水应“间干间湿”。注意增施磷钾肥,不能偏施氮肥,以防植株徒长。夏季应停肥减水。并经常向地面喷水,以利增湿。 10月份以后至开花前多施些磷钾肥,以利花大色艳。 一般可从11月下旬开始见花。开花期间应暂停施肥或少施肥,尤其不宜施氮肥。浇水也不宜太多,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给仙客来施液肥和浇水时都要切忌弄脏叶片,更不能淹没球顶,否则易造成烂球。

19 3、温度:夏季气温高,应注意通风或洒水降温。
4、光照:属于中性日照植物,夏季要适当遮荫,10月份以后至开花前给以充足的光照,并多施些磷钾肥,以利花大色艳。冬季花期也要良好的光照。

20 【应用】 仙客来花色艳丽、花形别致、烂漫多姿,花期长达6个月,观赏价值高,是冬、春季节的优良高档盆花,常用于室内花卉布置,摆放几架、案头,点缀会议室和餐厅均宜。同时叶形规正,具有斑纹,为世界著名的温室花卉。

21 (二)马蹄莲 【别名】 慈姑花、海芋、水芋、观音莲等 【科属】 天南星科 马蹄莲属 【形态特征】 根:具有肥大的棒状肉质块茎
【科属】 天南星科 马蹄莲属 【形态特征】 根:具有肥大的棒状肉质块茎 叶:基生,叶片披针形、箭形或戟形,叶柄粗而长。 花:花梗着生叶旁,高出叶丛,佛焰苞形大、开张呈马蹄形;肉穗花序圆柱形,包藏于佛焰苞内,鲜黄色,花序上部生雄蕊,下部生雌蕊。果实肉质,包在佛焰包内;自然花期从11月直到翌年6月

22 戟形叶 披针形叶 箭形叶

23 【栽培品种】 常见栽培的马蹄莲有七大品种:黄花马蹄莲、红花马蹄莲、银星马蹄莲、黑心马蹄莲、星点叶黄花马蹄莲、黄金马蹄莲和Z. odorata。 黄花 星点叶 红花

24 【生态习性】 原产非洲南部,常生于河流旁或沼泽地中。 温度: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8~25℃,忌酷热。 光照:喜半阴,忌烈日
【生态习性】  原产非洲南部,常生于河流旁或沼泽地中。 温度: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8~25℃,忌酷热。 光照:喜半阴,忌烈日 水分:喜湿润,怕水涝。 土壤: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25 【繁殖方法】 以分球繁殖为主,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植株休眠后,剥下块茎上带有芽的小球,另行栽植,培养1~2a可开花。
也可播种繁殖,发芽适温20℃左右,需培养2~3年方能开花。

26 【栽培管理】 多数8~9月温室盆栽或地栽。 1、盆栽:
(1)上盆:盆土可用园土加有机肥。栽后置半荫处,出芽后置阳光下,霜降前移入温室,室温保持10℃以上。 (2)生长期管理:保持盆土湿润,常向叶面、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每半月追施液肥1次。生长期间若叶片过多,可将外部少数老叶摘除,以利花梗抽出。5月下旬植株开始枯黄,应逐渐停止浇水,适度遮阴。盆栽应移至通风、半阴处,使盆侧放,免积雨水,以保干燥,促其休眠。

27 2、地栽: 地栽是用作切花生产,种植时间应根据切花需求和种球而定。但以春季种植的彩色马蹄莲切花品质和产量最高。
1、栽植:播种前进行催芽,新芽萌动再进行种植。一般直径3~4cm的种球种植深度为10cm,对于直径超过5cm的种球,深度以15cm为宜。 2、栽后管理:种植后浇足水,在地面盖上小麦秸秆,以提高湿度并降低土温。生长初期宜湿,开花后期适当控制水量,花后宜干燥的环境充实种球,并强迫休眠。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只要适当追肥即可。通常在开花前用1000倍硝酸钙,每7d叶面喷施1次,共喷施2次,以促进开花。花后需施复合肥促进种球充实成熟。

28 【应用】 马蹄莲花形独特,花色艳丽,高雅娇美,花叶同赏,既适宜盆栽室内陈设观赏,同时还
是花束、捧花和艺术插花的极好材料,也可作为春秋两季花坛或花境的素材。

29 (三) 朱顶红 【别名】 孤挺花、百支莲和喇叭花 【科属】 石蒜科 孤挺花属 【识别特征】 为多年生球根草本。 根:有肥大的鳞茎,近球形
【科属】 石蒜科 孤挺花属 【识别特征】 为多年生球根草本。 根:有肥大的鳞茎,近球形 叶:叶片呈带状,与花茎同时或花后抽出。 花 :花茎中空,于叶丛侧面抽出,顶生漏斗状花4~8朵,两两成对着生,花大似百合,花色有深红、粉红、水红、橙红、白等,并镶嵌着各色条纹和斑纹。花期4~6月

30 【栽培品种】 切花种 目前栽培的朱顶红品种均为园艺杂交种,常有两类:一类是适合盆栽的观赏种类,花大、瓣圆;另一类是适合作切花的种类,花瓣先端尖,生长强健。 近年来,欧洲又推出适合盆栽的新品种,如“拉斯维加斯”(Las vegas),为粉红与白色的双色品种;“卡利默罗”(Calimero),小花种,花鲜红色。

31 拉斯维加斯 卡利默罗

32

33

34

35

36

37

38 【生态习性】 原产巴西和南非。 温度:喜温暖,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温度在20~25℃,11月至4月温度在5~12℃。
光照:喜阳光充足环境。夏季避免强光长时间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阳光。 水分:喜湿润。忌积水。 土壤:喜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pH在5.5~6.5。

39 【繁殖方法】 以分球和播种为主,大量繁殖时也可采用鳞片扦插繁殖,还可用组培法繁殖。
鳞茎扦插一般于7~8月份进行。首先从底部将鳞茎盘纵切数刀,然后分割鳞片,外层以2鳞片为一个单元,内层以3鳞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均需带有部分鳞茎盘。将插穗斜插于pH值为8左右的基质中,保持25~28℃温度和适当的空气湿度,30~40d后,每个插穗的鳞片之间均可产生 l~2个小鳞茎,但需培养3a左右方可开花。

40 【栽培管理】 1、上盆:选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腐叶土或泥炭土作盆栽基质。周径24~26cm的开花鳞茎需用12cm盆,商品栽培也用18~20cm盆,每盆栽植3个鳞茎。栽植深度以鳞茎1/3露出盆土为宜。 2、初栽时少浇水,出现花茎或叶片时,保持盆土湿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抽出花茎后加施磷钾肥1次。花后继续供水供肥,促使鳞茎健壮充实。3、促成栽培:取达到开花年龄的鳞茎,采用5℃低温预处理50d,在土壤温度21℃、室温17~19℃的条件下,栽植6周后开花。

41 【应用】 朱顶红适宜室内盆栽观赏。也是高档切花。南方温暖地区还可于露地庭园形成群落景观,增添园林景色。

42 (四)葱兰 【别名】 白花菖蒲莲、葱莲、玉帘 【科属】 石蒜科 玉帘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 根:鳞茎长卵圆形,具有长颈部。
【科属】 石蒜科 玉帘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 根:鳞茎长卵圆形,具有长颈部。 叶:叶基生,线形稍肉质,暗绿色。 花 :花茎从叶丛一侧抽出,花梗中空,顶生一花,花径3~4cm,花被片5枚,椭圆状披针形,白色,没有花筒。花期7~11月

43

44

45 栽培品种 同属常见栽培种为韭兰((Z.carinata Herb.),与葱兰的区别是:①鳞茎卵圆形,颈部短,鳞茎稍大;②叶扁平条形;③花粉红色或玫瑰红色,花被片倒卵形,花径5~7cm,有明显花筒;④花期6~9月 韭兰

46 【生态习性】 原产南美。 温度:喜温暖,有一定耐寒性,长江流域以南均可露地越冬 光照:喜阳光充足,亦耐半阴。 水分:喜湿润,耐低湿。
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而略粘质的土壤。。

47 【繁殖方法】 常用分球法繁殖,多于春季进行。在新叶萌发前掘起老株,将小鳞茎连同须根分开栽植。
也可播种繁殖。自花授粉结实率高,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发芽适温为15~20℃,播后2~3周发芽,实生苗需4~5a开花。

48 【栽培管理】 养护管理较粗放。早春叶片出土后施肥1~2次,生长旺季应视长势酌情浇水、追肥。花后不留种的要及时剪除残花,花谢后停止浇水,50~60d后再浇水又可开花,如此干湿相间,一年可开花多次。冬季可将鳞茎挖起贮藏。

49 【应用】 葱兰株丛低矮,花朵繁多,可盆栽供室内观赏。温暖地区也适合花坛、花径和草地中成丛栽植,是园林中广泛应用的半阴性地被花卉。

50 大岩桐 ,苦苣苔科 苦苣苔属

51 球根秋海棠 ,秋海棠科 秋海棠属 多花类 垂枝类 大花类

52 小苍兰 ,鸢尾科 小苍兰属

53 小苍兰

54 花毛茛,毛茛科 毛茛属

55 花毛茛

56 虎眼万年青 ,百合科 虎眼万年青属

57 虎眼万年青

58 小结: 本节以温室球根花卉仙客来、马蹄莲、朱顶红、葱兰为例讲述了其识别要点、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要点,要求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在实践上灵活运用,同时做到举一反三。 作业: 试述仙客来、马蹄莲、朱顶红、葱兰(任选一)的识别与繁殖栽培理要点 。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节 温室球根花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