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2 知识回顾: 不同光位有什么造型效果? 顺光位、顺侧光位、侧光位、侧逆光位、逆光位、顶光位、脚光位?

3 本章目录 1 光线的性质:硬光、柔光、光比 2 塑型光线:主光、辅光(副光)、轮廓光、环境光、效果光 3 三点布光法的原理和光位配置

4 1:顺光位(光照均匀,光比小,不利于突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缺乏层次感)
2:顺侧光位(能形成鲜明的亮暗对比和影调层次,立体感、空间感强) 3:侧光位(光比很大、投影明显,戏剧性强) 4:侧逆光位(产生的边缘光偏于光源一侧) 5:逆光位(产生的边缘光效是对称的) 6:顶光位(照亮人物前额和鼻梁,眼窝发黑,人物形象比较奇特) 7:脚光位(下亮上暗,光比大,也是具有独特的造型效果)

5 一、光线的性质 光质:即光线的性质。根据光线的聚散程度,可分为硬光和柔光;
光比:是摄影上重要的参数之一,指照明环境下被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

6 硬光和柔光

7 课堂任务1:硬光和柔光的特点 硬光 柔光 光源 影调 效果

8 二、塑型光线 主光:可以形成明显的光源方向和亮暗对比,是最主要的造型光;主光不一定是最强的光,但其强度、角度等对拍摄机位的设置起着主导的作用。 主光可以是硬光也可以是柔光。硬光下的画面粗犷、硬朗,柔光下的画面细腻、含蓄、影调层次丰富。

9 主光 形成亮暗对比; 产生影子。

10 辅光:又称为补光、副光或填充光,用以冲淡主光在被摄对象一侧形成的阴影,适度降低光比,可使阴影部分产生细腻、丰富的中间层次和质感。
在演播室内,通常采用光质较柔的聚光灯或三基色荧光灯,有时用反光板反射光线充当辅光。

11 辅光 冲淡阴影、降低光比; 形成丰富影调和层次感。

12 侧逆光和正逆光统称为逆光,又叫轮廓光。 轮廓光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在演播室内,较高光位的逆光经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头发质感或强调肩部的轮廓特征,此时逆光又被称为发光(Hair Light)或肩光(Shoulder Light)。

13 轮廓光(逆光) 头发光、肩章线; 空间感和纵深感。

14 环境光和效果光: 环境光:环境光是照亮整个场景的常规光线。这种光具有均匀的强度,并且属于均质漫反射。它不具有可辨别的光源和方向。
效果光:眼神光、头发光、服饰光等,要宁缺毋滥,不可有违生活的真实。

15 课堂任务2: 根据所学知识,分辨出下图中包含哪些光型?

16 三、三点布光法 泛光的缺点是不能充分揭示物体的立体特性,因此,如果用一束光质较硬的直射光从前侧方向照射球体,则球体表现上就会有明显的亮暗变化:形成高光区、漫反射区和阴影区。

17 泉州“心”长征纪录片《从心出发》作品截图

18 背景 拍摄对象 主光 摄像机机位

19 背景 拍摄对象 主光 辅光 摄像机机位

20 背景 轮廓光 拍摄对象 主光 辅光 摄像机机位

21 主光:产生高亮区域 辅光:冲淡阴影 逆光:负责将照明对象从背景 中分离出来 三点布光法拍摄效果

22 三维布光法 造型效果 三点布光法 光位数量和布局

23 课堂小结 第一,主光亮度较强,产生高亮区域; 第二,辅光亮度较低,形成丰富影调; 第三:轮廓光亮度最强,揭示空间纵深。

24 课堂任务3: 画出三点布光图(演播室环境、被摄对象、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

25 思考 三点布光中,主光和辅光有什么关系? 主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会产生什么效果? 辅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会产生什么效果?
轮廓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会产生什么效果? 主光、辅光、轮廓光的光比应如何设置?


Download ppt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