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7章 国际投资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7章 国际投资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国际投资理论

2 本章主要内容 第1节 国际投资的基本知识 第2节 国际投资主要理论

3 第1节 国际投资的基本知识 一、FDI的形式 绿地投资(Green field Investment) 褐地投资(跨国并购,M & A)
“绿地投资”:直接投资创建合资或独资企业。 “褐地投资”:跨国并购或收购。

4 并购(fusion) 严格意义上是指两家或多家企业将各自的资产与负债合并在一起,组建一个共同拥有的法人企业。如果一家相关企业在并购之后消失了,这样的并购称之为吞并式并购;如果两家相关企业在并购之后都消失了,这样的并购称之为创建新企业式并购。以上两种并购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实际上,最常见的是吞并式并购。

5 收购(acquisition) 即通过购买或交换股票的方式,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或重新组织。在收购的情况下,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持有目标企业的股票,改变目标企业的产权,从而间接地实现对目标企业资产的持有。

6 二、FDI的存量与流量 存量:指在给定的时间点上外资拥有资产的总累积值。 流量:在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FDI数量。 FDI流入 FDI流出

7 三、关于FDI信心指数 是用来衡量在特定市场上投资的可能性,为的是洞察未来全球FDI走向。自从1998年第一次制定FDI信心指数排行开始,在排行榜上前十位的地区都会在调查公布的第二年吸引比前一年多于4成的FDI资金流。

8 同样,在调查结果公布后,排在前5位的国家吸引了37%的全球FDI资金流,前25位的国家总共吸引72%的资金流。 根据第二年的FDI流动,FDI信心指数国家排行与这些国家相关经济表现有很强的关联性。

9 FDI信心指数是对全球1000强公司的CEO, CFO (首席财务官)和其他高级决策人员进行的年度调查, 此项调查由科尔尼公司属下的全球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办。调查样本的国家和部门分布处于全球1000强公司总体的正态分布合理区间内。 指数范围在0-3之间,3表示具有极高的吸引力,0表示无吸引力。

10 科尔尼公司(

11 EDS是一家向客户提供与电子信息相关的企业策略、解决方案、服务和产品,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

12 目前,EDS向全世界提供了220万台电脑,46,000台服务器,并向750位客户提供网络主机租赁。公司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讯、零售业、能源工业、金融服务、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制造业和运输行业拥有超过9000名的客户。 在2000年,EDS签订的合同金额为326亿美元,业务收入达到192亿美元,其中42%来源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13 EDS全球服务中心进驻中国武汉 在亚洲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武汉,这却并不能降低这座坐拥900万人口、以中国九省通衢之地著称的城市的战略意义。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意义EDS在这座城市建立了全球服务中心(GSC)。

14 四、FDI吸引力 对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一是市场潜力因素,一个潜在巨大的市场对吸引外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政局和法律因素。政局不稳定直接影响投资的安全性,而法律不健全又使投资者的权益将得不到有效保护,可以说上述因素是决定外资是否投资的两个基本条件

15 三是要素禀赋等比较优势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禀赋等。从发展规律来看,这些因素对吸引外资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下降。
四是成本和激励因素,包括地理优势节约运输成本,或是当地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目前来看,政府的优惠政策在吸引FDI方面的作用呈不断弱化的趋势。

16 五是一国区域内部的集群因素。东道国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对FDI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使东道国在吸引FDI方面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威勒和莫迪进行的研究也表明,跨国公司在实现一体化扩张的过程中,最关心的因素为基础设施、现有外资状况、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而不是优惠政策。

17 有两个例子可以证实这一点:乌拉圭曾是世界上对外资征税最低的国家,但并没有对外资产生多大吸引力。相反,美国尽管对外资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但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优惠政策在提升东道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优势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它只不过是一个辅助性政策,而不是决定因素

18 第2节 国际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美)蒂芬·海默1960年首次提出,经金德尔伯格的发展,成为研究国际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理论。
由于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存在垄断竞争(市场不完全)的情况,才形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经济基础。具有独占权(具有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优势)的企业会选择对外投资。

19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
首先,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 其次,在同一产业中,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

20 补偿优势 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

21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英)巴克利1976年《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首次提出,(加拿大)拉格曼于1981年在《跨国公司内幕》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主要内容:由于存在中间产品市场(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管理专长等)不完全,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因此,应把中间产品市场在一个厂商中内部化,就可以降低成本。

22 内部化的原因 1、外部市场机制失败,这主要是同中间产品的性质和买方不确定性有关。买方不确定性是指买方对技术不了解,卖方对产品保密,不愿透露技术内容,因此跨国公司愿意纵向一体化。横向和纵向都愿意向国外投资。 2、交易成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全部因素。如果实现市场内部化,即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23 3、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国际直接投资倾向于高技术产业,强调管理能力,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保证跨国公司经验优势,都是为了实现上述各方面要求。由于内部化理论综合吸收了其他理论的合理内核,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因而有助于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24 影响内部化的因素 内部化理论的创立者认为,有四种因素将会影响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
(1)行业特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 (2)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等; (3)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财政状况; (4)企业特定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25 三、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优势理论 (Product Cycle Model, PCM) PCM基本结论
第一,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呈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贸易格局和投资格局,随着比较优势的转移而发生变化。 第二,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并通过交换获得利益。

26 第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获得的区位优势,只有这两方面优势的结合才能使直接投资最终发生,并给投资者带来利益。

27 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贸易壁垒;政府政策。
产品周期模型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在贸易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28 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是自发的间断的革命性的而非数量性的现象,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瓦尔拉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家所描述的静态均衡过程。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模型可表述为:1、技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创新部门;2、成功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形成行业的暂时垄断;3、大量模仿者的加入削弱了垄断者的地位

29 1947年熊彼特在他的另一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进一步强调垄断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 产品周期模型延续了企业创新和新产品的导入给经济带来间断性变化这一传统,着重分析了创新活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30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是在19世纪70年代来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 把跨国公司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他认为,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类优势。

31 邓宁指出,他的折衷理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它吸收了过去20年中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特长。 2.它和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有关。 3.它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移。

32 1.所有权优势     它包括来自于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占有生产的优势、生产管理上的优势、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由于多国经营所形成的优势。

33 2.内部化优势    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 因而企业将其优势内部化的能力成为企业进行竞争的关键影响因素。

34  3.区位优势      如果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皆有,那么,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利可图。而这些因素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

35    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偏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

36 供应市场的方式 优 势 所有权 内部化 (国外)区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非股权资源转让

37 五、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 (1)预防性投资:亚历山大.拉姆法勒希认为许多投资往往基于预防性的考虑.
(2)提高公司形象:为了提高公司国际形象. (3)追随领导者,最随最先进入者。 (4)防范风险 (5)发展中国家:保护出口市场;超越配额限制;谋求低成本;分散资产;其他原因。


Download ppt "第7章 国际投资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