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2 本章綱要 總合需求曲線 總合供給曲線 總合供需模型與均衡分析 實務視窗:如何衡量景氣動向? 焦點話題:金融危機責任費-投機的代價

3 總合需求曲線 總合需求是指在不同的物價水準下,經濟體系的商品需求總量,描述總合需求與物價關係的曲線稱為總合需求曲線(AD curve)。

4 總合需求曲線的推導 物價下跌是透過下列管道使總合需求上升 物價水準下降使貨幣需求減少,名目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使投資增加
利率下降使儲蓄減少、使資產價值增加,進而使消費增加 利率下降使本國貨幣貶值,進而使本國出口增加、 進口減少 投資↑ 資產價值增加 消費↑ 物價↓貨幣需求↓利率↓ 資金外流 國幣貶值 出口↑ 進口↓

5 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在既定的物價水準下,使IS曲線或是LM曲線移動的因素都會使對商品的總合需求改變,進而使總合需求線移動。

6 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IS曲線移動 當物價不變,IS曲線右移會使總合需求線AD右移。使IS曲線移動的因素如下: 自發性消費支出
自發性投資支出 政府支出 出口淨額 租稅政策

7 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LM曲線移動 當物價不變,LM曲線右移會使總合需求線AD右移。使LM曲線移動的因素如下: 貨幣供給改變 貨幣需求改變

8 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總結 政府增加支出或是減稅(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都會使AD線向右移動,不同的是前者會使均衡利率上升,後者會使均衡利率下降。

9 物價不變,使IS曲線或是LM曲線移動的因素會使AD線移動
自發性消費支出增加 AD線右移 自發性投資支出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 淨出口增加 租稅增加 名目貨幣供給增加 名目貨幣需求增加

10 總合供給曲線 總合供給曲線的推導 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總合供給是由生產要素的均衡雇用量與生產函數決定,是指在不同的物價水準下,經濟體中所有商品的總合供給量,描述總合供給與物價關係的曲線稱為總合供給曲線(AS curve)。 總合供給曲線的推導 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11 總合供給曲線的推導 勞動市場均衡與產出水準 古典學派的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學派的總合供給線

12 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總合供給是由生產要素的均衡雇用量與生產函數決定,生產要素的均衡雇用量或者生產函數改變,總合供給也隨著改變。引起總合供給線移動的因素如下: 實質工資改變 生產要素成本改變 生產要素供給量改變 生產力改變 預期物價改變

13 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使生產要素的均衡雇用量改變或生產函數改變的因素會使AS線移動 實資工資上升 AS線左移 生產要素成本上升
生產要素供給量增加 AS線右移 生產力上升 預期物價上升

14 總合供需模型與均衡分析 總合需求線反映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均衡。 總合供給線反映要素市場的均衡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
總合需求線與總合供給線的交叉點代表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都達到均衡,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 可以透過總合供需模型分析經濟體系受到外來衝擊(例如石油價格上漲、人口老化)時,物價水準與總產出如何改變,並分析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影響。

15 總合供給的變動(1/3) 生產技術的進步、工作誘因的改變、生產要素的變動與其它會影響總合供給線的各種變化,通稱為供給面衝擊(supply shock)。

16 總合供給的變動(2/3) 正面的供給面衝擊使總合供給線AS向右移動,均衡點由A點 移動至B點,物價下降、產出增加。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總合供給線AS向左移動,均衡點由C點 移動至D點,物價上升、產出下降,這種現象稱為「停滯性 膨脹」(stagflation)。 AS’ AS C P AS ’ A Y AD 正面的供給面衝擊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 (停滯性通膨) D B

17 總合供給的變動(3/3) 當停滯性膨脹出現時,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將陷入兩難的困境:
擴張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總合需求線AD右移)可以使產出增加,但會使通貨膨脹惡化。 反之,緊縮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總合需求線AD左移)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但會使產出減少更為惡化。 黃志典:貨幣銀行學

18 以擴張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對付停滯性 膨脹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AS線左移,均衡點由C移動至D,物價由P0上升至
E Y1 Y AD AD’ AS’ AS D P2 P1 P0 Y0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AS線左移,均衡點由C移動至D,物價由P0上升至 P1、產出由Y0減少至Y1。擴張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使AD線右移,均衡點由D 移動至E,產出恢復為Y0,但物價由P1上升至P2 。

19 以緊縮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對付停滯性膨脹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AS線左移,均衡點由C移動至D,物價由P0上升
Y1 P Y AD’ AD AS AS’ D C F P1 P0 Y0 Y2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AS線左移,均衡點由C移動至D,物價由P0上升 至P1、產出由Y0減少至Y1。緊縮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使AD線左移,均衡點由D移動至F,物價恢復為P0,但產出由Y0進一步下降至Y2。

20 以供給面政策對付停滯性膨脹 P AD AS AS’ P1 P0 Y1 Y0 D C Y 負面的供給面衝擊使AS線左移,均衡點由C移動至D,物價由P0上升至P1、產出由Y0減少至Y1。供給面政策使總合供給增加,AS’右移回到AS,物價由P1回跌至P0、產出由Y1回升至Y0。

21 總合需求的變動 總合需求增加使總合需求線往右移動,產出增加而物價上升。 當總合需求減少使總合需求線往左移動,產出減少而物價下降。
面對總合需求變動所造成的物價上漲或是產出減少,政府可以採取需求管理政策因應。


Download ppt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