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適性輔導理念與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輔導策略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適性輔導理念與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輔導策略說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適性輔導理念與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輔導策略說明
2019/5/22 新竹縣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適性輔導知能研習 適性輔導理念與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輔導策略說明 報告人:黃世欽

2 進路分析大不同 12年國教後的進路分析 過去我們的進路分析 國中的生活就是不斷念書 ,考上理想的高中。
生涯不只升學而是生活整體樣貌的 規劃,也包含了自我認識及『想過 怎麼樣的生活』 不再是分數分流,而是自主分流。 志願只有「最適合」,沒有「最好 」。 從被動落點分析,到主動選擇。 國中的生活就是不斷念書 ,考上理想的高中。 五專、高職、軍校都是不 會念書的人去讀的。 志願序就是按照學校排名 來填寫。 作成績的落點分析。 適性輔導: 了解自己的特質、價值觀、能力,經過經驗探索、資訊收集,做出適切的生涯決定。 2

3 是魚,就讓他在大海遙遊 是鳥,就讓他在天空飛翔
面對入學方式的變革,鼓勵孩子做好準備,把握機會,讓學生適性發展、揮灑屬於自己的天空。期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培育出更多不同領域的菁英! 是魚,就讓他在大海遙遊 是鳥,就讓他在天空飛翔

4 人能成就什麼,要看他的強項在哪裡 關鍵在「他會做什麼」 而不是「他不會做什麼」
1 2 3 4 5 6 前言-找出孩子的強項 人能成就什麼,要看他的強項在哪裡 關鍵在「他會做什麼」 而不是「他不會做什麼」 找出孩子擅長的領域,努力加強,如此一來,擅長的事物就變得更厲害,強項就變得更強了 ~中野明(2011) 17歲那一年,我們開始讀杜拉克~

5 態度--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如何為孩子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1 2 3 4 5 6 前言-讓天賦自由 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天資--什麼是孩子真正的力量? 熱情—什麼讓孩子永遠有活力? 態度--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如何為孩子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肯.羅賓森博士

6 挑戰與面對 未來 生涯發展 人口 老化 少子化

7 對孩子輔導與管教的幾個思考 1.究竟是教育還是馴化? 2.兒童的獨特性:兒童不是小成人,兒童權的伸張是世界潮流。
3.教育重心從教育者本位到學習者本位。 4.諮商輔導的理念從專業者本位到後現代主義療法。 5.沒有特殊的孩子,只是孩子有特殊的需要。

8 後現代主義宣告死亡 1.後現代主義有著多種面貌,它意味著歷史意義的喪失、深度的匱乏、情感的衰微,是一種對本體論的沉迷。
2. 後現代主義可理解為對一切真實的懷疑,理解現實為無止境的語言遊戲,拒絕任何宏大敘事,譬如進步觀念、歷史觀念。 3.跨國資本主義造成的全球失衡,人們再次介入現實,日漸放棄後現代主義。 4.當代哲學思潮以另類現代主義(Altermodernism)、世界現代主義(Cosmodernism)、數碼現代主義(Digimodernism)、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ism)、後數碼(Post-digital)、後人文主義(Post-humanism),甚至是「後後現代主義(Post-postmodernism)」等名稱形容之。 5.它繼承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遺產,又重新投注倫理道德關懷。

9 後真相時代 1.矛盾真相:真相不只有一個 意即每個人、事、物都有可能有正反的表述,這些表述對於這個客體來說皆為真,但又看似互相衝突。這種兩面性,讓真相成為能被有心人利用的工具。 2. 「一氧化二氫」的故事 H2O

10 後真相時代

11 後真相時代,你可以怎麼做? 現象場? 詮釋學? 焦點解決? 敘事療法?
1.聽到一個「事實」時,別單純的相信並馬上內化成你價值體系的一部份,留點空間,給另一個可能同時存在的矛盾真相;或者,主動去尋找那「另一種聲音」,這樣,你將離全部的真相更近一點。 2.在拆解運用真相創造出偏見與謊言外,也學習如何將事實轉化為自身的敘事技巧,達到更高的說服力。 現象場? 詮釋學? 焦點解決? 敘事療法?

12 當怪獸家長遇上刺蝟老師 指蠻橫刁鑽,不講理的家長,過度要求或干預學校與老師的教學,這些家長對學校而言,就如同怪獸般的存在。
教師面對批評時,或許內心緊張慌亂,但卻努力武裝自己,捍衛教育的領土。

13 「菁英的凝視」 一種沒有在對方的處境裡指手劃腳的感覺,充滿睥睨的凝視。
「菁英的凝視」 一種沒有在對方的處境裡指手劃腳的感覺,充滿睥睨的凝視。 「權力的傲慢」 權力只能為擁有者帶來旁人虛偽的尊敬, 只有真誠與關懷才能帶來他人由心的敬重。

14 不是學習技巧,而是改變思考模式!

15 學生適性輔導原則 發展學生個人天賦 協助適應欠佳學生社會化 協助周圍人群理解與包容

16 十二年國教 沒有一個孩子 該被放棄 發揮孩子的 優勢智慧 孩子的未來 台灣的未來

17 適性輔導內涵 最適合的生涯進路 個人特質的 澄清與了解 個人與環境關係的協調 教育與職業資料的提供 家庭/校園 (環境因素)
2019/5/22 家庭/校園 (環境因素) 探索活動 (個人) 做決定 職業環境 (工作資訊) 最適合的生涯進路 個人特質的 澄清與了解 個人與環境關係的協調 教育與職業資料的提供 適性輔導內涵

18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
語文/語言 個人內省 音樂/節奏 自然觀察 視覺/空間 多元智能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反駁了傳統智力理論的觀念,他認為,智力測驗的頻繁使用,使得它把人進行了分類並帖上了標簽,用來判斷人的弱項和短處而非長處。智力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測量”的東西,目前所能夠測量的東西僅僅是語言和數理邏輯,如果一定要去測量智力,那麼應當側重於該智力所要解決的問題或在運用該智力時表現出來的創造性的能力。 智力總是以組合的方式來進行的,每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而不是只擁有單一的、用紙筆測驗可以測出的解答問題能力的個體。由此加德納提出了智力多元論的觀點。在1983年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加德納把智力定義為“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用相對獨立的九種智力,而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加德納還認為,因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每一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方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 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運用語言傳達訊息,激發、取悅他人的能力, 如詩人、小說家、編輯記者等。 數學-邏輯智能(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一種有秩序方式操作符號或句型間關係的能力,如數學家、科學 家。 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了解自己內在感受、夢想和觀念,並能自省、自制的能力,如小說家、宗教家等。 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能瞭解他人、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教師、社會工作者。 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在運動、表演藝術施展的能力,如運動員、演員。 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能享受音樂節奏、演出、作曲的能力,例如演奏家、作曲家。 視覺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在視覺藝術或空間展示上,能感受創造、平衡的能力,如設計師。 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能夠瞭解自然環境並與之和諧相處的能力,如生物學家、環保人士等。 肢體/動作 邏輯/數學 人際關係

19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我是誰?我該往哪裡去? 正向發展 負向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反駁了傳統智力理論的觀念,他認為,智力測驗的頻繁使用,使得它把人進行了分類並帖上了標簽,用來判斷人的弱項和短處而非長處。智力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測量”的東西,目前所能夠測量的東西僅僅是語言和數理邏輯,如果一定要去測量智力,那麼應當側重於該智力所要解決的問題或在運用該智力時表現出來的創造性的能力。 智力總是以組合的方式來進行的,每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而不是只擁有單一的、用紙筆測驗可以測出的解答問題能力的個體。由此加德納提出了智力多元論的觀點。在1983年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加德納把智力定義為“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用相對獨立的九種智力,而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加德納還認為,因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每一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方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 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運用語言傳達訊息,激發、取悅他人的能力, 如詩人、小說家、編輯記者等。 數學-邏輯智能(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一種有秩序方式操作符號或句型間關係的能力,如數學家、科學 家。 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了解自己內在感受、夢想和觀念,並能自省、自制的能力,如小說家、宗教家等。 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能瞭解他人、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教師、社會工作者。 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在運動、表演藝術施展的能力,如運動員、演員。 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能享受音樂節奏、演出、作曲的能力,例如演奏家、作曲家。 視覺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在視覺藝術或空間展示上,能感受創造、平衡的能力,如設計師。 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能夠瞭解自然環境並與之和諧相處的能力,如生物學家、環保人士等。

20 學生 家長 國中學生 為什麼需要 適性輔導? 但是 這真的是 適合我嗎?
我想自己做決定,但是…… 有些國中生的生涯抉擇是以父母意見為主,再參考自己的想法,而且容易受到同儕影響。 家長 學生 同儕 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家長與重要他人從旁協助引導與探索,規劃更適合自己的生涯進路。 學生 家長 重要他人 但是 這真的是 適合我嗎? 國中學生 為什麼需要 適性輔導?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反駁了傳統智力理論的觀念,他認為,智力測驗的頻繁使用,使得它把人進行了分類並帖上了標簽,用來判斷人的弱項和短處而非長處。智力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測量”的東西,目前所能夠測量的東西僅僅是語言和數理邏輯,如果一定要去測量智力,那麼應當側重於該智力所要解決的問題或在運用該智力時表現出來的創造性的能力。 智力總是以組合的方式來進行的,每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而不是只擁有單一的、用紙筆測驗可以測出的解答問題能力的個體。由此加德納提出了智力多元論的觀點。在1983年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加德納把智力定義為“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用相對獨立的九種智力,而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加德納還認為,因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每一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方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 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運用語言傳達訊息,激發、取悅他人的能力, 如詩人、小說家、編輯記者等。 數學-邏輯智能(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一種有秩序方式操作符號或句型間關係的能力,如數學家、科學 家。 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了解自己內在感受、夢想和觀念,並能自省、自制的能力,如小說家、宗教家等。 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能瞭解他人、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教師、社會工作者。 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在運動、表演藝術施展的能力,如運動員、演員。 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能享受音樂節奏、演出、作曲的能力,例如演奏家、作曲家。 視覺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在視覺藝術或空間展示上,能感受創造、平衡的能力,如設計師。 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能夠瞭解自然環境並與之和諧相處的能力,如生物學家、環保人士等。 如果可以幫助國中生多元試探並瞭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和能力,再參考老師的建議、收集相關資訊,並與家長深入討論,較能規劃適合自己的生涯進路。

21 充實輔導理念與專業知能,與家長、學生共同參與適性輔導工作。
因為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存在 所以幫助孩子們適性發展的工作必須透過團隊分工、相互合作來推動 這些都是在學校的重要他人 應該都要具備相關的知能來提供正確的引導

22 多元適性滾動推進 七年級 八年級 多元進路 認識技職 性向試探 體驗學習 九年級 生涯定向 適性選擇 所以在孩子國中三年的探索期間
分別在七年級讓他們初步了解不同行業的樣貌 八年級讓他們有機會動手操作實地參觀 九年級則是在七八年級厚植的基礎上陪伴他們做出適性的選擇 多元適性滾動推進

23 綜整而言所謂的適性輔導就是要透過綜合活動、技藝教育等課程 以及生涯發展教育、親職教育等計畫與心理測驗、生涯輔導手冊等工具再加上三級輔導的專業人力等各個面向的整體環狀架構
來達到幫助孩子是選擇 成就每個孩子的目標

24

25 107學年度志願選填試探作業後輔導措施辦理主軸
重視弱勢 主動關懷 強化宣導生涯進路 適性選擇 就近入學

26 提供相關輔導資源,協助輔導工作推動 辦理相關輔導研習,增進人員知能 成立輔導策略諮詢團隊,提供必要協助
107學年度第一階段選填輔導作業預定重點工作 提供相關輔導資源,協助輔導工作推動 辦理相關輔導研習,增進人員知能 成立輔導策略諮詢團隊,提供必要協助 召開相關輔導策略工作會議,以達經驗互通 檢核督導相關輔導作業執行情形,提升成效

27 省思 統整 決定 107學年度第二階段選填輔導預定目標 協助學生了解所選志願與其志趣相符程度
協助學生完成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生涯發展規劃書) 決定 深化學生了解升學進路內涵 培養學生生涯抉擇能力

28 1 2 3 結合適性入學宣導與國中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提升國中端親師生對升學進路科系之認識
107學年度第二階段選填輔導作業預定重點工作Ⅰ 結合適性入學宣導與國中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提升國中端親師生對升學進路科系之認識 召開輔導諮詢會議,蒐集各項實務問題進行經驗交流,持續研發輔導精進策略 建置中央─地方緃向與輔諮─學校橫向輔導聯繫機制,提供必要之三級輔導支援機制 1 2 3

29 4 5 6 擬定生涯進路抉擇有所困擾之特殊個案三級輔導措施 協助學生完成「生涯發展規劃書」,達成適性輔導政策目標
107學年度第二階段選填輔導作業預定重點工作Ⅱ 擬定生涯進路抉擇有所困擾之特殊個案三級輔導措施 協助學生完成「生涯發展規劃書」,達成適性輔導政策目標 賡續督導與檢核各項相關輔導作為 4 5 6

30 學生個人特質、能力、興趣 自我覺察及生涯探索歷程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生涯檔案 成長背景與家長期待
志願選填輔導考量因素Ⅰ─學生個別差異 學生個人特質、能力、興趣 自我覺察及生涯探索歷程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生涯檔案 成長背景與家長期待

31 家庭年收入148萬免學費(經濟考量、高中) 社區高中職就近入學獎學金(經濟考量) 高中職學習扶助(學習弱勢協助)
志願選填輔導考量因素Ⅱ ─弱勢扶助 家庭年收入148萬免學費(經濟考量、高中) 社區高中職就近入學獎學金(經濟考量) 高中職學習扶助(學習弱勢協助)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弱勢學生)

32 校本特色(課程特色、師資優良、設備新穎等) 環境因素(交通便利、家長肯定、口碑聲望等) 績效表現 (學習成效、證照能力、競賽表現等)
志願選填輔導考量因素Ⅲ─高中職校 校本特色(課程特色、師資優良、設備新穎等) 環境因素(交通便利、家長肯定、口碑聲望等) 績效表現 (學習成效、證照能力、競賽表現等)

33 繁星推薦(社區高中職優勢,生涯進路) 普通、技術、綜合與單科型(生涯進路) 大專院校申請(甄選)入學(優良表現)
志願選填輔導考量因素Ⅳ─生涯進路 大專院校申請(甄選)入學(優良表現) 普通、技術、綜合與單科型(生涯進路) 繁星推薦(社區高中職優勢,生涯進路)

34 協助學生創造最大的可能性 列志願清單 考量做決定的因素 將志願 排序 評估 真實能力 務實的調整 學校/科系


Download ppt "適性輔導理念與107學年度 志願選填試探後輔導策略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