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民主理論與公民價值德行之爭 沈宗瑞 2010.10.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民主理論與公民價值德行之爭 沈宗瑞 2010.10.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民主理論與公民價值德行之爭 沈宗瑞

2 一、民主理論之爭論─ 時代問題與民主類型的選擇
英國學者大衛‧赫爾德(David Held)將二十世紀後民主 理論按其先後,分為四種類型: 1.競爭性菁英民主(韋伯,熊彼得為代表) 2.多元主義民主((杜魯門(D. B. Truman),道爾(R. Dahl)為 代表)) 3.法律民主(以諾齊克及海耶克為代表) 4.參與式民主((以佩特曼(Pateman)、麥克佛森,波蘭蔡斯 (Poulantzas)為代表) ) (摘自David Held, Models of Democracy, Polity Press(中譯本,桂冠出版 社) )

3 (一)競爭性菁英民主 1. 突顯對自由主義民主國家─英美兩國在二十世紀初 面對工業社會官僚化、政黨制興起之下所作的新論 證,從而肯定非常有限的與現實性的〈選舉式〉民 主概念。 2. 這一現實的民主觀點不僅打擊了早期自由主義的 理想〈人類理性、積極參與等〉,也對共和主義的 民主理念〈共同幸福與公共意志等〉提出質疑。

4 (二)多元主義民主 1.發皇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思想界,專注於考察中 介團體〈工會、利益團體、民間組織等〉的動力。
2.賡續精英民主論,認為民主與非民主區分在於選舉 政治領袖的方法,但多元主義者卻不像許多自由主 義者一樣,強調個別公民與國家的關係,反而是熱 衷於中介團體的諸種課題。

5 (二)多元主義民主 3.其立論主旨傾向於民主的權力分配問題,認為利益 團體間成員的重疊身分,使得權力安排可被視為是 各利益團體間無休止的交易過程。因此政治公民權 的概念除了普選權外,公民政治參與形式幾乎可以 「積極參與社團活動與遊說」稱之。 4.新多元主義仍堅持自由主義民主的基本價值,但也 兼及共和主義的精神。然而對共和主義政治參與呈 現某些阿Q式的理解形式。例如,當代消極式的公 共政治參與事實,當時尚被認為或被解釋為係基於 公民對政治價值與文化共識的認同與接受。

6 (三)新右派法律民主 1. 八零年代初新右派民主理論開始崛起,這與自六 零年代以來福利國家不斷浮現的種種弊端及六零年 代以來新左派的氣焰熾盛有關,這一大課題使得多 元主義的討論逐漸讓位於新右派的討論。 2. 新右派主旨在抨擊國家官僚化及超負荷的現象, 並重新高舉古典自由主義的學說與理想。其主張 「干涉最少的國家」的放任主義與自由市場,並企 求建立一個強硬政府以加強法律與秩序,確保自由 主義精神於不墜,一般稱之為「法律民主」。 3. 此一類型民主觀念試圖將國家、市民社會與公民 間的關係作為一主要政治議題,這是自由主義民主 的新時代範型。

7 (四)參與式民主 1.主要闡述左派的民主與自由的概念,強調改善弱勢 團體的物質資源、削減不負責任的官僚體制,而在 直接民主參與的社會下實現自我發展的平等權利。 2.例如,在政府與社會部門中,設計公民直接參與的 機會;在全國性及地方性議題上,公民投票可用以 決定某些議題;也可透過社區會議及與基層政府互 動加以擴展,這些皆可培養公民參與的態度。

8 (四)參與式民主 3.參與式民主觀念原型來自共和主義民主觀,參與式 民主雖與右派的法律民主相對,強調直接參與的重 要,但基本上他們之間也有兩點相同:(一)對國 家官僚化的批判〈右派從超負載角度,左派從政權 正當性角度〉;(二)強調自由與平等〈但見解不 同〉。 4.右派的民主理論則對參與式民主持否定態度,認為 就政治專業、現代公民興趣、公民投票的問題而 言,參與式民主並非最佳選擇。

9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自由主義(Liberalism),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 值的思想流派。基本人權為生命權、自由權、財 產權。自由主義追求維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 以憲政主義與法律規範政府權限、保障市場經濟 的觀念,並以透明的政治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節錄自維基百科 ) 2.社群主義承襲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 的傳統,出自對自由主義理論的批判。社群主義 反對自由主義忽略社群意識對個人認同、政治和 共同文化傳統的重要性。

10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3.最具代表性的論著是沈代爾(Michael Sandel)在 《自由主義與正義的諸種限制》一書中對70年代羅 爾斯(John Rawls)《正義論》的批判。 4.沈代爾在於駁斥羅爾斯所預設一套有關「個人」的 觀念,認為羅爾斯在《正義論》中的個人是一個選 擇價值與目的,而其「自我認同」則全然獨立於其 所選擇之任何價值與目的的主體,這樣的個人是 「徹底脫離現實世界的自我」。他進一步認為,自 我與他人一起構成的「社群」也同時構成一個與自 我不可分割的要素。

11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5. 社群論者間對於「社群」的觀念亦並不明確與一致 〈小至家庭,大至國家〉,但對於「政治社群」的 觀念一般則仍舊繼承沿襲共和主義的傳統,認為個 人與政治社群的依存關係可擴大到生活的每一層 面,亦即對於政治生活採取廣義的詮釋。 相反的,自由主義者較傾向認為政治社群只限於正 式的政治生活與活動。

12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6.不同社群論者對自由主義的批評一般可歸納為三項(林 火旺,1997,「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 (一)自由主義所預設的自我觀念與深刻承諾並不相容, 無法形成社群。 (二)自由主義核心理念是重視個人自主性的優位,而這 種強調個體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勢將貶抑或危害社群。 (三)自由主義以多元價值為前提,政府對公共規範不能 預設整全性價值,使得社群成員無法形成緊密關係與認 同情感。就公民資格的義務面而言,社群主義者認為對 共同體的認同及情感是政治公民文化中最基本的倫理律 則。

13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7.針鋒相對: 社群論者認為自由主義社會,縱然依羅爾斯《正 義理論》中的差異原則加以設計,也無法成就道 德意義的社群,因為制度的利他並不足以培養個 人的利他情操; 自由主義者,則持續反對任何多元價值社會可存 在一個整全性的價值觀,並認為就其政治社群的 理解,公民在政治領域中本諸正義原則與強調某 些政治道德與核心價值〈如容忍、合理性、公平 感等〉時,政治社群及認同自然水到渠成。

14 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 公民社會價值的選擇
8.社群有集體性的權利? 社群〈如種族、宗教、語言等團體〉能否與個人 一樣成為權利的主體? 在現實政治中,此一觀念在多種族的歐洲國家議 會中即一直以「社群議會」(communal chambers)的方式呈現,以使不同種族各自擁有 自己的立法權,以決定自己的宗教、教育、文化 與公民身份的事務。 台灣原住民社群權利如何?

15 END


Download ppt "民主理論與公民價值德行之爭 沈宗瑞 2010.10.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