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考点10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C)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考点10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考点10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C)

2 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一)常用的纪年单位 朝代 (夏—清) 年代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世纪 (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3世纪末; 公元202年:公元3世纪初。 年代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用世纪表示“公元前202年、公元202年”。 世纪 (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二)常用的纪年方法 年号纪年 (汉武帝首创—建元元年) 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 (常用)

3 材料: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国家,自古就有交往。古代 中日以友好交往为主,近代以来,日本大肆侵华,中国奋起反 抗,以下是部分相关史实。
公元前210年采用了公元纪年法 公元前210年,中国的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认为他去的就是日本。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大化改新后,日本更积极向唐朝学习,前后十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 清光绪二十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建武中元二年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清光绪二十年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甲午战争采用了干支纪年法 1900年、1931年、1937年都采用了公元纪年法 (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采用了哪几种纪年法。(6分)

4 计算公元后、公元前两个年份之间历时几年,需要先加再减1年。若两个年份都为公元前(后),直接相减即可。
材料: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国家,自古就有交往。古代 中日以友好交往为主,近代以来,日本大肆侵华,中国奋起反 抗,以下是部分相关史实。 公元前210年,中国的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认为他去的就是日本。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大化改新后,日本更积极向唐朝学习,前后十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 清光绪二十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表示历史时段的习惯用法,一般指对某些特定的较长的历史时期的习惯称呼,它们集中体现了这个时期的一种或几种最显著的特征,起止年代一般比较模糊。 (2)计算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至今(2017年)已有多少年。(2分) 2226年 1912年为民国元年,计算方法: 1912+X-1=1937 (3)材料中提到的“公元前210年”和“1931年”,请用世纪和年代来表示。(4分) 公元前3世纪末 20世纪30年代 (4)材料中提到的“1937年”,请用民国纪年法表示。(2分) 民国26年

5 考点11 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C)

6 一、史料的类型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口述资料 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
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 1、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杀人比赛报道 文献资料 2、日军侵华时遗留的手雷和毒气弹 实物资料 3、《中国抗日战争史》 文献资料 4、抗战老兵回忆抗战经历 口述资料

7 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一)原则 (二)方法 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1.中国古代史上的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2.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1840年—1949年 3.中国现代史顺应历史潮流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方法 全面的视觉、一分为二的观点

8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2分)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评价历史人物应采用全面的视角、一分为二的观点。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① 1863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② 1865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③ 1872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 1875来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⑤ 1895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⑥ 1901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②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l)史论需要证据支撑.侧重不同的史实,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中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依据有__________(填序号),贬其为“卖国贼”的依据有_______(填序号)。(2分)  ①②③④   ⑤ ⑥   (2)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杜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被贬为“卖国贼”, 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 


Download ppt "考点10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C)"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