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潛在變數與衡量變數的關係 在理論模型中的變數,通常很難直接衡量,我們稱為潛在變數(latent variables) 我們必須找尋或設計出足以代表這些潛在變數的衡量指標,而這些指標則稱為衡量變數(measure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潛在變數與衡量變數的關係 在理論模型中的變數,通常很難直接衡量,我們稱為潛在變數(latent variables) 我們必須找尋或設計出足以代表這些潛在變數的衡量指標,而這些指標則稱為衡量變數(measuremen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3 潛在變數與衡量變數的關係 在理論模型中的變數,通常很難直接衡量,我們稱為潛在變數(latent variables)
我們必須找尋或設計出足以代表這些潛在變數的衡量指標,而這些指標則稱為衡量變數(measurement variables),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衡量變數來代表特定的潛在變數

4 尺度的類型

5 測量與信度、效度的關係

6 信度的標準 穩定性(stability) 等值性(equivalence) 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同一測量工具對相同受測者重複施測結果相同 等值性(equivalence) 不同調查者將同一方法應用在不同情境,得到等值結果 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以許多問項量測的結果,指向同一現象

7 信度的衡量模型 假設在衡量潛在變數時,量測後所得的觀測分數(observed score;XO)和受測者真實的分數(true score;XT)不相等,其誤差(error score)為Xe,則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表示為:XO=XT + Xe 假設 則 信度可表示為 假設受測者的真實分數XT不變,但因測量的誤差使得兩次測量結果為及,則信度的大小可以用這兩次測量結果的相關係數來表示

8 信度的評估方法 再測信度 複本信度 內部一致性信度 評分者信度
用同一種測驗,對同一群受試者,前後測驗兩次,再根據受試者兩次測驗所得分數計算其相關係數,即得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複本信度 以一個測驗與其複本測驗對同一群受試者施測,再以原測驗的分數與複本測驗的分數,計算其相關係數,即得複本信度(alternative-form reliability) 內部一致性信度 折半信度 庫李信度 Cronbach α係數 Hoyt 的變異係數 評分者信度

9 效度分析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與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
內容效度指衡量工具的內容是否反映出切合研究主題、及能夠涵蓋足夠層面的程度 表面效度是指衡量工具直觀上的有效程度,又稱為一致效度(consensus validity) 效標關聯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效標關聯效度又稱為實證或統計效度(empirical or statistical validity),指測量結果和效度標準之間的相關程度 同時效度:指衡量的結果和目前的效度標準的相關程度 預測效度:指衡量的結果和未來的效度標準的相關程度 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又稱為衡量效度(measure validity),指衡量工具所能衡量到理論概念的程度 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指當我們採取多種工具測量同一構念時,這些工具衡量結果之間的相關程度 辨別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某衡量工具如果是為了測度某構念而設計,則其所得衡量結果應該和其他不是為衡量該構念而設計的工具所得的結果沒有太大的相關性

10 效度的評估方法


Download ppt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Chapter 13 測量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潛在變數與衡量變數的關係 在理論模型中的變數,通常很難直接衡量,我們稱為潛在變數(latent variables) 我們必須找尋或設計出足以代表這些潛在變數的衡量指標,而這些指標則稱為衡量變數(measuremen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